为西北政法大学呼吁兼论中国大学之命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5:58:39

为西北政法大学呼吁兼论中国大学之命运

作者:守门老鹤

为西北政法大学呼吁兼论中国大学之命运

贺卫方

 

与申博相关的报道见《南方人物周刊》

http://liusida.fyfz.cn/blog/liusida/index.aspx?blogid=469519

 

作为中国法律教育重镇的西北政法大学,居然至今没有招收法学博士生的资格,实在是匪夷所思的事情。这一次又在疑雾重重的程序之下名落孙山,引发学校师生强烈反响,也是正常的反应。这样的违规之举如果得不到纠正,实在是对于那个一再标榜的“依法行政”的口号的嘲弄。

 

问题的要害在于,一所大学可否招收博士生,为什么要有政府决定?按说,大学自主办学,招生环节的自主是其中当然的内容。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放开来,任由大学自我决定,各大学一定会出现招生环节上的混乱。这样的质疑表面上看来不无道理,可是深入追究,却是无法自圆其说的。为什么一放开就混乱,还是因为我们的大学管理机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一所大学,无论是由于怎样的原因,招收不合格的学生,给学校带来的必定是声誉上的伤害,从而危及作为高等学府的学术地位和对于学子的吸引力,导致大学的衰落。我们的大学何以如此不珍惜自家的声誉,采取这样的自杀战术?果真我们的大学都是如此不堪信任,自虐自残,作为主管机构,教育部岂不是难逃其咎?

 

再说,大学不足信,教育部以及各省教育官厅就可以相信么?我想起一个传说,中国的一个林业代表团访问美国,看到森林密布,郁郁葱葱,代表团成员羡慕不已,问东道主:为什么你们的森林保护得这么好?东道主答曰:因为我们没有林业部!中国的教育之所以遭遇到如此困境,原因或许正在于行政管理部门本身的决策和管理的混乱呢。这些年来,我们眼看着教育部的那些决策是怎样把中国的教育一步步地往堕落处推下去:对学术研究资源的愈演愈烈的垄断及其造成的大学对教育行政部门的越来越强烈的依附,在研究生招生环节上对大学主权的得寸进尺的侵犯,造假盛行、怨声载道的本科教育评估(据说还准备将评估扩张到其他层次的教育,让我想起钱锺书先生文章里提到的那个拙劣而勤奋的翻译家,糟蹋了一本书还不罢休,还列出一一堆作家,计划一一糟蹋),文科学报编辑上推广的怪诞莫名的所谓编辑规范,通过将大学进行三六九等地分级带来的大学官衙化的加剧……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有这样的教育部在,我们的大学假如能够跻身世界高水准,那真的属于太阳自西出、竹篮装满水、中国足球捧得世界杯一样的奇迹呢。

 

教育界有一个常见的说法:教育部乃是计划经济最后的一个壁垒。我想,这样的说法除了对于这家官衙决策本身的批评外,还暗含着一个重要的道理,那就是,教育的困境也要从市场经济的原理中获得解决之道。遥想上个世纪前期,大学在中国引进时间不长,却出现了很好的发展势头。这一点,每一个读过民国时期教育史方面的作品(例如著名史学家何炳棣先生的《读史阅世六十年》)的人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有品质良好的国立大学,有充满活力的私立大学,还有各具特色的教会大学。大学之间相互竞争,校长们都使出浑身解数提升大学教育的品质,为学术的繁荣、学生人格的独立以及国民文明水准的提高作出贡献。所以,那时候我们有那么优秀的大学校长群体,蔡元培、胡适、梅贻琦、张伯苓、司徒雷登、傅斯年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反观今日,我们的校长们居然沦落为一个个局级或括号享受副部级待遇的官僚,其间差距,真乃不可道里计也!

 

说起来也是令人不能理解。现任教育部长周济先生也是留学美国的海归派,作为纽约州立大学的博士,无论如何对于现代大学的理念也应该有起码的理解;教育部里的不少官员也都是博士硕士出身,我个别场合有机会接触交谈,一些人也是颇明事理的。为什么在他们的治下,大学的情况会如此不堪?为什么没有人反思一下,照这个样子折腾下去,中国的大学何德何能跻身世界一流?不仅如此,为官者应有起码的官德,那就是要为我们民族的未来负责。如果各位明明知道如此下去将使得我们的高等教育每况愈下,还要硬性推行,并且还拿一些冠冕堂皇的说辞作为幌子,那就实在是良知泯灭、天理难容了。

 

回到西北政法大学的申博问题。这所法学传统深厚、培养济济人才的居然至今没有法学博士生授予权,而东部的许多法学实力远远低于该校的院校却早已获得这样的资格,其间的不公平在法学界早已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也证明了这种由政府控制的招生许可制度长期以来就是不合理的。这次由陕西省有关部门所进行的操作程序缺乏起码的公开和公平,假如不尽快予以纠正,负面影响所及,不仅是西北政法大学一所学校,而且是整个西北地区乃至更广泛范围法律教育以及法治建设的未来。

 

因此,作为一个同行学者,自己不能不发出呼吁,表达声援——为着西北政法大学,为着中国高校的命运!

 

2009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