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全民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27:09
感动:全民阅读(2009-04-21 10:13:58) 标签:全民阅读 阅读活动 儿童阅读 书屋 中国 文化  分类:读书笔记

看到两则新闻,有终于等到的感觉:

之一: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印发通知推进全民阅读.来源: 出版商务周报

     日前,为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做好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希望各地结合实际,设计和实施推动本地区全民阅读活动的具体安排。同时,要努力探索、不断创新全民阅读活动的方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期刊、报纸、网络、手机等多种载体、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全民阅读活动的社会影响,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全民阅读。
       通知还指出,中央有关部门及北京市2009年全民阅读活动行动计划的重点活动主要有:
——4月23日前后,启动“与孩子们一起阅读”主题活动,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4月23日前后,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统一开展优惠售书活动,并延长书店的营业时间。同时,向全国手机用户发送读书公益短信,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上发布读书公益广告。
——4月到10月,在中央国家机关组织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读书征文活动,倡导党政机关干部职工带头阅读。
——4月到10月,在全国的农家书屋、职工书屋和社区书屋以及军队系统开展主题读书征文活动。
——4月上旬,开展第六届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读物活动,在中央主要媒体公布推荐书目,举行出版座谈会和新闻发布会。
——从5月到10月,在高校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党日、团日主题阅读活动,同时举办“我爱我的祖国”主题征文活动。在中小学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读书活动。继续开展以“中华诵”和“中华赞”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
——4月23日开始,启动为期一年的“让我们在阅读中一起成长”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系列活动(这是我国第一个“少年儿童阅读年”)。

——4月23日,向全国发出“享受阅读乐趣、共创学习型社会”倡议,号召广大妇女影响和带动子女培育阅读兴趣、建立阅读习惯。同时,各地组织开展“家庭读书节活动”,倡导家庭确定每日读书时间,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围绕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推动各级团组织开展主题读书教育活动。组织乡村流动图书车到西部贫困地区,为当地青少年提供读书服务。在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向地震灾区、贫困地区,以及广大农村地区青少年捐赠图书的活动。
——从4月开始,中国文明网牵头组织,联合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全国总工会网站、中国青年网,并会同国内其他相关网站,通过开设专题网页、嘉宾访谈、好书推荐、网上捐赠等多种形式开展网上全民阅读系列活动。
——4月,在北京市开展“读书月”活动。以在农村和打工子弟学校、建筑工地等设立的“益民书屋”示范点为依托,组织知识竞赛、读书演讲、阅读征文、图书捐赠等系列活动。
——11月,在深圳召开全民阅读活动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

之二:提倡全民多读书应有国家读书节  来源:北京日报许民彤  

    从《中国文化报》和《中国新闻出版报》,我已经连续两次看到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第一任主任王余光,在今年的两会上再次建议国家设立“阅读节”的新闻。作为一个多年倡导全民阅读的学者,把阅读进行到底,是他不懈的追求,这个“关于建立国家阅读节(日),推进全民阅读的建议”,已是他连续6次提出提案。看过这位委员的设立国家“读书节”的建议,可以把他的设立国家“读书节”的思想,归纳为这样一个核心:“没有阅读就没有精神的发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她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丽的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该有自己的阅读节。”
    这很自然让人想到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政府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所说,“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提倡全民多读书,赞成设立全国读书节。
    说到我们应该设立全民的阅读节,首先让人想到每年的“世界读书日”。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决议,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也译为“世界读书日”、“世界书香日”),这一天各地的书店都会悬挂出醒目的庆祝标志——一本打开的书,中间是一颗心。巧合的是,4月23日也是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西班牙)、莎士比亚(英国)、维加(西班牙)3位著名文学大师的辞世纪念日。从世界各地来看,读书节已成为当代社会的文化景观,成为最近20年的新风潮。在这一天,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朗读马拉松比赛;加拿大的多伦多举办加拿大读书节活动;1996年开始,美国把每年四月定为“全国诗月”;英国政府接受了“世界图书日”的倡议,选定了庆祝日期……
    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赞成设立全国读书节,还是专家学者倡议建立民族阅读节,或者是那些热爱阅读的人渴望这样的读书节日,呼吁设立国家的“读书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我们有一些地方性的读书节、读书月之类的活动,但全民性的国家的“读书节”,仍然是空缺的,而建立国家的“读书节”,应该更直接的源于我们今天的阅读现实。在我们国家,前几年就有中央的和地方的电视读书节目,在物质消费主义的冲击下相继消逝的情况。这一两年来,在读书界,人文精神的流失和精神意义的消解,是我们都可以发现的问题。在更广泛的人文阅读中,读者人数在逐年减少,决定一个民族阅读质量的人文阅读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以至于读书界出现了“人文杂志遭遇寒冬”和“人文阅读遭遇危机”的说法。阅读,尤其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阅读,正在受到商业物质主义的冲击和挑战。这是为读书界、书评作者和热爱读书的人,倍感焦虑和困惑的。
    叔本华把阅读看作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文化”,能使我们的心灵优美丰饶。爱默生说,读书使人的心灵变得高贵。这种阅读的价值、意义和裨益,无论对于个体生命的心灵,还是我们民族的心灵,都是这样。
    对于个体生命的心灵来说,阅读,有利于培养人的抽象思维、理性思维,更有利于培养人的文化人格、道德性灵、精神追求,更有利于培养人的生命和灵魂的健康品质,更有利于培养人的文化尊严和文化自觉。一个个体生命,阅读的意义,在于寻求一种读书的精神,对于读书目的不懈的探寻和追求,和对读书对于生命和人生的精神作用的终生体验——可以说,正是这种读书精神,才是热爱阅读的人一生读书的精神依托,成为他的灵魂栖居的永远的“精神家园”。
    对于一个民族的心灵来说,阅读,更是一个民族灵魂的核心,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支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本质,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最强大、持久、热情、富有创造性的力量……试想,如果一个民族失掉了阅读尤其是人文阅读的追求,那么,我们的心灵中没有了诗意,我们的记忆中没有了历史,我们的思考中没有了智慧和哲理,民族的文化历史将被割断,民族的心灵也会日趋浅薄,会泯灭了我们的文化感受性、道德同情心和人类终极精神价值的追求……
    在文化发展意义上讲,当要保存下来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位置时,文化可以通过建立年年重复的节日来为它找一个位置;在节日的这一天,过去的事件得到了重演。国家“读书节”的设立,在这种文化和精神的仪式下,我们的阅读将变得高贵、神圣和富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