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人士:通胀严峻 资源税改革方案近期难以出台(热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29:59
     权威人士:
    通胀严峻 资源税改革方案近期难以出台(热股)


    导读:
  资源税改革方案近期难以出台
  资源税改革为何短期难出台
  从价征收成为资源税改革方向
  煤炭业:资源税增收短期难实现 首选4股

  资源税改革方案近期难以出台
  权威部门有关人士称,在目前通胀压力较严峻情况下出台时间将延迟
  针对"资源税改革方案即将出台"的市场传言,权威部门有关人士昨天对上海证券报表示,在目前通胀压力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原本打算近期出台的资源税改革方案估计在未来3个月内不会出台。
  据透露,国家财税部门最近确实向国务院递交了一份涉及到资源税改革内容的方案,但未获通过。"这不表示不出台了,只是时间上延迟了。" 这位人士说。
  上周,一则"资源税改革方案周末将出台"的市场传言令股市剧烈震荡,尤其是相关的煤炭板块更是出现大幅下挫。
  传说中的方案包括两方面核心内容:一是征收方式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二是征收标准会适当提高,有可能按照销售收入10%计征。这一标准较市场早前预期的3%-5%高出许多。
  "煤炭股的暴跌,反映出市场信心严重不足。"平安证券煤炭分析师陈亮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其掌握的情况看,资源税改革方案近期应该不会推出。
  他说,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一位专家昨天告诉他,在目前通胀压力较大和奥运会即将到来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做任何有可能引起价格波动的决策都会非常谨慎。而资源税改革一旦实施,则必然会进一步推升煤价。
  而且,陈亮认为,资源税改革与当前的煤炭价格临时干预政策不太协调。
  不过,无论如何,我国的资源税改革已渐行渐近。
  自2006年以来,财政部、税务总局等部门逐渐开始研究并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改革思路。今年4月,财政部税政司司长史耀斌曾公开表示,为了保护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将把从量征收资源税改成从价征收,以提高对资源税的调控力度,并说这个方案已经成熟,也许今年就会出台。此后,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也表示,改革资源税制度是下一步税制改革的重点之一。


  资源税改革为何短期难出台
  "目前煤价不断上涨,此时改革资源税无疑将推高煤炭价格,因此目前并不是推出资源税改革的时机。"东方证券煤炭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帅认为,当电价市场化程度提高(煤电联动)后,才利于实施资源税改革。
  实际上,早在去年记者就从国土资源部获悉,相关部门正在加快资源税费改革研究,并确定了煤炭资源税费改革的方向:建立与资源利用水平挂钩的浮动费率制度,根据不同采区回采率实行不同的费率,并实行累进费率;拟选择部分煤炭产区进行储量计征煤炭资源税试点。但是,相关部门并没给出具体时间表。
  "从资源税出台的根本目的来说,是为了提高能源使用成本,实现节能降耗,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王帅说,煤炭只是上游资源,对其征收资源税必然且应该向下游正常传导,这是合理的。
  所以,"只有当电价市场化程度提高(煤电联动)后,资源税上涨才能最终体现煤炭资源的固有价值。"他说,某种程度上,资源税征收与煤电联动有一定的"联动性"。
  王帅分析指出,从煤炭行业目前供求关系来看,煤炭行业处于高度景气时期,完全有能力将增加的资源税成本转嫁至下YX业。但在当前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短期内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的可能性依然不大。
  "与此同时,征收资源税将推高煤炭价格,这与当前的煤炭价格临时干预政策有一定的矛盾性。"王帅说。
  对此,国金证券分析师龚云华也持相似看法。他认为,虽然从长远而言,煤炭资源税费改革是大势所趋,是煤炭价格市场化的必然环节,出台是迟早的事情。但是,奥运会之前出台资源税改革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这会进一步推升煤炭价格。
  "控制CPI和PPI的上涨仍是目前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在刚调整过成品油价格和电价之后,对不允许涨价的煤炭上调资源税的可能性非常小。"另一位分析人士说。
  王帅进一步分析指出,尽管煤炭价格的上涨推动了煤炭行业利润大幅增长,但从煤炭行业来看,由于存在较大的社会负担,整个煤炭行业盈利能力并不强。为此,加大资源税征收力度是针对煤炭行业"暴利"的说法难以成立。
  比如,"2007年,煤炭销量超过1亿吨的大同集团利润仅为1亿元,即使今年利润翻番,也仅有2亿元,吨煤净利润只有2元/吨;产量达3000万吨的开滦集团2007年利润总额也只有3.2亿元;东北等资源枯竭型矿区由于社会负担沉重,盈利能力更是低下。"王帅说,可以看出,当前煤炭行业并非"暴利"。(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
  从价征收成为资源税改革方向
  对于有关部门正在酝酿的资源税改革方案,专家认为,与现行的从量征收相比,从价征收有助于体现我国的资源稀缺程度,增加财政收入,是我国资源税的改革方向。
  以原油为例,我国一直惯用的每吨8-30元的资源税直到2005年7月1日才进行了初次调整,调整为每吨14-30元。这些都是从量定额计征,相对于高油价,较低的资源税显然不符合资源税对级差收入进行利润调节的税收本质。
  随着石油资源储量的减少和世界经济的复苏,石油价格在近十年来急剧上涨。尤其是近期国际石油市场受到伊朗核问题和投机炒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油价一直居高不下,石油企业的收入也水涨船高,利润大幅上涨。但是,由于这些企业的税负还保持在原标准,税后收益完全归企业所有,使资源税应具有的调节收益的职能无法充分发挥。
  从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近年来的主要经济指标来看,早已扭转全行业亏损的局面。2005年,仅中石油一家就实现销售收入6720亿元,利税额3166亿元,利润额1756亿元。而石油开采行业的下YX业--石油化工工业近年来一直保持微利水平,这也说明了石油开采企业受益于石油价格的上涨。
  国家税务总局的最新数据也显示,仅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方面,今年1至4月,煤炭开采、石油开采、冶金和金属矿采选业三大采矿业的增长幅度均超过40%。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曾多次表示,目前中国的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最大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不反映"上:一不反映资源的需求稀缺程度;二不反映供求关系;三不反映环境污染造成的外部成本。尤其是资源价格缺少弹性,不能利用价格手段激励节能。
  有资料显示,中国矿产资源浪费严重,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分别只有30%和35%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并且大中型矿山中有43%没有开展综合利用。
  冯飞认为,中国有必要采用一种经济手段,创造对节能的激励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政策工具,也就是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以及税收政策的完善。"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也认为,按目前石油行业的利润水平,14-30元/吨的资源税不能起到调节级差收入的作用。若充分考虑两大石油公司生产条件的不同,劣等石油资源因其自身条件的恶劣,应该少征、免征资源税甚至给予补贴。
  专家认为,征收标准方面,可以参考美国的做法,按照销售额的0%-12.5%征收矿区使用费,这样能够比较充分地体现对级差收入的调节作用。


 煤炭业:资源税增收短期难实现 首选4股
  市场近日传闻,国家将推出煤炭资源税改革新方案,一是征收方式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二是征收的标准将有较大提高。煤炭股在上周五大幅下跌。
  点评:
  1.我们认为在短期内资源税改革方案出台可能性不大。由于物价涨幅居高不下,一旦实施资源税改革方案,成本将传导到下游,加大物价控制难度。
  2.即使推出改革方案,由于目前煤炭供不应求,以及年初供煤合同锁定的转嫁条款,上市公司可能顺利地转嫁所增加成本。对其业绩影响不会太大。
  3.继续维持对行业的增持评级,首选为西山煤电(000983),平煤天安(601666),开滦股份(600997),兖州煤业(600188)。
  4.风险
  国际油价下跌;公司盈利不及预期;宏观调控措施强于我们的预期。

 

    党报特约评论员建议国务院召开总理办公会议稳定股市


在过去的两周之内,一向出言谨慎的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四次发言阐述稳定股市问题,话语密度甚高前所未有。同时新华社也发文提振市场信心。但是,面对历史罕见的“股灾”,仅有言论恐怕不够,必须有实实在在的稳定股市的举措。结合近期许多专家学者的诤言,笔者总结提出十个方面稳定股市的政策建议,供决策层、管理层和全国投资者参考。

1、建议国务院尽快召开总理办公会议,专题研究稳定股市对策。股市大跌是当前中国除汶川地震之外又一个影响面广的全局性问题,鉴于此,国务院应尽早召开专题会议,高度重视和关注近期股市暴跌对中国宏观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巨大负面影响,从宏观和战略高度研究规划股市健康发展的长远发展战略。站在有效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自主创新经济体系、提升中国经济全球竞争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研究现阶段如何把促进股市健康发展提升为国家的主导战略,如何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资本市场发展战略纳入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规划之中,与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战略相协调配套,为中国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发挥应有作用,以及如何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如何从制度上避免股市大起大落,如何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根本利益等。

2、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财政部、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外管局五个金融监管部门和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等部门应尽早建立维护股市稳定的联席工作会议制度,避免政出多门,互相矛盾。当前,央行出台货币政策应当把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作为目标之一。随着国民财富的证券化水平不断上升,ZF承担金融市场体系的稳定之责早已成为常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就在传统的反通胀和反萧条两大目标之外,增加了第三大目标:维护金融市场体系的稳定。资本市场作为中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央行在考虑货币政策出台的时机、步骤与力度时应适当地兼顾资本市场的稳定。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在金融体系内部结构日益复杂、相互关联度高的今天,如果资本市场出了问题,银行体系也难以独善其身,我们不能顾此失彼。

3、把恢复股市投资功能做为当前工作的出发点,适当弱化融资功能,调整股市再融资政策,严格控制恶意和巨额再融资。暂停面向二级市场的增发,以后再融资全部实行配股制度,配股比例一般为10配3,配股价格上限为二级市场股价的三分之一,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和第一大股东必须参与配股。同时设置对配股的“一票否决”门槛,半数以上流通股东通过才可配股。而且要参照国际惯例,制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管理办法。

4、出台更加严厉的政策措施规范大小非减持,第一,先限制大小非的减持时机,即在市场走势较差的时候,禁止大小非减持,在市场预期转好时放开;第二,严格限定解禁的比例和时间周期,不能过猛,力求平稳过渡;第三,大非和小非要区别减持,大非特别是控股股东的减持要和公司的经营业绩挂钩,业绩增长时可以减持,业绩下滑时禁止减持;第四,向在5年内减持的大小非征收30%的暴利税,5-8年内减持征收20%的暴利税,8-10年内减持征收10%的暴利税,10年后减持免征暴利税等等。如果大小非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就无从谈起。

5、按一般顺序应先推融资融券,再推股指期货。考虑到股市低迷,人心涣散,而且股指期货各方面工作已准备就绪,现在尽早宣布推出股指期货的时间表,既有利于目前大盘蓝筹股稳定,也不容易爆炒,是很好的时机。

6、鼓励上市公司特别是大型国企回购自身股票。在上市公司股票不少已经跌破发行价、跌破增发价,甚至逼近净资产乃至跌破净资产的情况下,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自身股票,缩小股本、提升业绩、提升投资价值,从而稳定市场以及增加市场机会。把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水平和是否分红与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挂钩,对自愿锁定股份的公司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在再融资等方面给予特殊安排等。

7、将需求管理适度转向供给管理。适当加快国有企业注资步伐,提升企业内在价值,以改变市场对于上市公司估值偏高的预期,增加对国内外资金的吸引力。通过整体上市能解决我国证券市场大小股东利益冲突的痼疾,同时也是一个激扬人气的机会。

8、国家可以使用适量的外汇基金,在境外买入部分处于价值低估的中国上市公司股票,夺回这些公司的股票定价权,支持中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向上。通过外汇基金的购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某些机构对这些公司股票价格的刻意打压,获取不当利益现象的发生。与中国投资公司对黑石、美林的投资相比,这样的投资风险并不大。

9、从国家外汇储备、股票印花税按比例提取、大小非减持征收20%资本利得税三项来源设立“中国股市平准基金”,并在目前价位买入银行、保险、钢铁、石化、电力、航空等大盘蓝筹股,促进股市早日稳定。

10、组织股市平准基金、社保基金,中央汇金公司管理的外汇资金入市等迅速高调入市。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现在的基本面与企业的投资价值比高位时要稳定许多。与运用外汇资金一样,运用平准基金在关键点位高调购入相对偏低的大权重股票,一方面稳定了市场,一方面在低位进入时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投资。高调的目的在于形成市场的正预期。之后平准基金可以在赢利的前提下逐步退出。甚至可以考虑向机构投资者乃至普通投资者增发平准基金,可能会比发行普通基金对证券市场的稳定效果与积极意义要好得多。

(作者为人民日报海外版特约评论员、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