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硅片”取“薄膜” 机构光伏电池的新思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31:50

弃“硅片”取“薄膜” 机构光伏电池的新思维

2009-03-24 02:32:1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 跟帖 1 条

3月20日,杭州某酒店,国金证券2009新能源研讨会,召集了四方投研人士。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几乎所有的传统行业都处于下行周期,最好的也就是见底回升,乏善可陈。”记者与一位参会的公募基金经理交流。该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在百亿以上,一般投资品种为蓝筹股。而眼下的新能源的研讨会也吸引了他的目光。

 

新能源近几年广受关注的大背景是传统能源的紧张与全球气候的恶化。在风能、太阳能、核能领域,各种机构竞相追逐,梦想超额收益,国金证券徐炜称之为“追逐低碳经济的浪潮”。

就在会议当日,新能源板块个股普遍活跃,风帆股份尾盘直冲而上,收盘接近涨停。3月23日(周一),薄膜太阳能电池类上市公司风帆股份(600482.SH)再次保持强势,收盘涨幅9.99%,同时表现抢眼的还有天威保变(600550.SH)及南玻A(000012.SZ),二者周一分别上升5.29%及7.74%。

薄膜电池类上市公司受追捧

太阳能电池分为晶硅片太阳能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两大类。“之所以叫薄膜电池,是因为上下两层都是几毫米厚的玻璃,而中间的涂层也很薄。” 国金证券光伏行业研究员张帅告诉记者。

两者相比薄膜太阳能电池在成本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

“多晶硅的价格较以前已经有大幅下降,企业的利润率已经被大大压缩。”张帅表示,“薄膜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技术,发展比多晶硅晚,但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一般来说,以每发一度电来衡量,使用多晶硅电池比薄膜电池的成本要高好几倍。”

近两年,全国各地上马多晶硅项目的企业多如牛毛,“如今做得较好的,毛利润能够在20%-30%之间,大不如前。”张帅告诉记者。

与企业盈利前景相对应,涉及多晶硅的上市公司股价表现平平,川投能源(600674.SH)等上市公司股价波澜不兴。

而具有薄膜电池项目建设的上市公司则表现抢眼,除风帆股份外,孚日股份(002083.SZ)、天威保变表现抢眼,而为薄膜电池提供超白玻璃的金晶科技(600586.SH)、南玻A两公司,也受到市场追捧。

First Solar作为薄膜电池标志性厂商,是美国市场上享受最高估值水平的光伏股,即便在金融危机横行的2008年8月,股价仍对应 2008年盈利 87 倍、2009年盈利45倍的市盈率。其薄膜电池产品供不应求,订单已排至2010年后,市值换算成人民币超过千亿元,成为投资者热烈追逐的对象。

据了解,相比晶体硅电池,薄膜电池并不依赖多晶硅原料,因此发电成本要便宜很多。多晶硅电池的电价一度达到传统火电的10倍,但薄膜电池的价格可以媲美传统火电价格,因此薄膜电池被认为是晶体硅电池的替代产品,发展前景看好。包括无锡尚德、江西赛维和国内的多家上市公司,都已进入该领域,尚德更是把薄膜电池基地建在了上海,而联想投资、IFC也有薄膜电池项目的投资。

“用薄膜电池发电的成本在1元每千瓦左右。”张帅告诉记者。而薄膜的兴起要晚于多晶硅,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这个价格仍有很大下降空间。

与多晶硅电池板,薄膜电池的不足之初在于,单位面积内多晶硅的电转换率较高,现在在15%左右,而薄膜目前的技术仅仅只能够做到6%。也就是说,相同面积的电池板,铺设同样的面积,薄膜电池的功率仅有多晶硅电池板的40%。

“这并不是问题,如果要建一个沙漠电厂,那么空间就不成为重要因素,如果建设在空间资源相对有限的城市,那么采用多晶硅更好一点。”张帅表示。

而从技术角度上来说,电转换率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实现提高,薄膜提升的空间为100%,即达到12%左右,多晶硅也有20-30%的提升空间,达到18%。两者电转换率之间的差距有望缩小。

业内专家认为,薄膜电池的电转换率一旦能够达到9%,其建设成本的优势将会充分发挥,这个产业将十分有投资价值。

寻找中国的First Solar

据兴业证券王雪峰调研,目前薄膜电池行业处于发展初期,但未来市场空间巨大,在BIPV(建筑与光伏器件一体化)等应用需求推动下将迅猛发展,2015年产值有望达到1000亿欧元,成本快速下降,有望先于多晶硅电池实现平价上网。

“这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在很多环节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在10年之前,你绝不会想到目前的手机会是什么样子。”张帅表示。

“相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讲,光伏更容易看清楚。”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则认为。

在薄膜电池中,也存在三种技术路径:非晶硅(也叫硅薄膜)、碲化铬、铜铟硒。

而三种技术路径各有优缺点,非晶硅存在转换效率低、衰减严重的问题;碲化铬的污染问题较为严重;铜铟硒存在污染、优良率较低、铟资源有限等问题。

“上述三种技术目前都有人在做,说明从目前看,这三个技术都是可行的。但发展下去谁更有优势,那是很不确定的事情。”张帅说。

三种技术并行发展,但最终或许只有某一种技术更有成本优势,其发展空间更大,这样会导致使用其他技术的企业处于被动地位并最终丧失市场。在新技术领域,这是很大的风险。兴业证券认为,非晶硅技术路线有望超越其他种类的薄膜电池。而有的券商则有不同看法。

工艺能否有保障是另外一个重要风险点。

张帅在研讨会现场发言时表示,薄膜领域更接近半导体行业,技术更新速度快,一旦落后竞争对手,将会给自己造成不利。兴业证券王雪峰认为,企业能否保持强大研发能力至关重要,拥有稳定的核心技术团队是决胜未来的关键。

薄膜电池项目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初始投资比多晶硅高几倍,非资金实力雄厚者难以撬动。而一旦项目失败,损失也会非常大。

但国内上马薄膜电池的企业情况是,我们的设备采购自国外,自身的研发力量都相对有限。

“希望不要再重复多晶硅争相上马、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格局,那样对谁都不利。”一位基金经理担心,“在较高的利润率面前,冲动的投资将导致整个行业的无序。”

但由于有美国First Solar的神话存在,A股投资者正急于寻找谁是中国的First Solar。

目前,国内有多家 A 股上市公司投资薄膜电池行业,包括天威保变、孚日股份、风帆股份等。不过,国内上马的薄膜项目都尚未实现量产,最早的天威保变也要到2009年6月才能实现,产能约为45.6MW。孚日股份持股50%的孚日光伏在2009年底会有60MW的产能实现投产。风帆股份也计划在2009年实现投产。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言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