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线的蓝筹股 万金只为求一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47:41

黑胶唱片:超长线的蓝筹股 万金只为求一碟

当唱针划过老唱片上的密纹,温润、玲珑的声音从耳边拂过,一张黑胶唱片带出了万种风情。虽然中间偶有“哔卟”的爆豆声,但谁也无法阻止它的回归。在广州,收藏黑胶唱片已渐成时尚,怀旧一族对于“黑胶”的偏爱,撑起了整个黑胶唱片的二手炒卖市场。记者了解到,多个港台歌手的部分黑胶唱片目前已炒至过千元一张,当然一些经典的欧美唱片价格会更高,发烧友“万金求一碟”的情形时有出现。



    玩家从20岁到70岁不等

    以广州市陶街为中心的周边一平方公里内,是东南亚最为集中的二手黑胶唱片销售地。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发烧友”,蹲在黑胶唱片的档口里,埋头从地上的纸箱里寻找钟爱的唱片。

    香港人王先生在陶街附近售卖黑胶唱片已有11个年头,他本身也是黑胶唱片的“发烧友”。“与现在的数码CD相比,黑胶唱片的歌声更接近现实中的人声,有一种时光流转的感觉。”王先生一脸陶醉地说,比如邓丽君的声音,在黑胶唱盘中出来的效果甜美圆润,仿如从耳边轻轻拂过,万般风情在其中。邓丽君的唱片,几乎所有黑胶发烧友都会喜爱。台湾歌手除邓丽君外,蔡琴、齐秦、陈升、黄品源等人的黑胶唱片都很受欢迎。

    别以为收藏黑胶唱片的多是40岁左右的中年人,其实它的“发烧友”年龄层下至20岁上至70岁。对于“发烧友”来说,陶街早已“名声在外”。王先生说,前来光顾的发烧友不仅仅来自广州、珠三角地区或是北方省份,还包括香港、台湾、澳门、马来西亚、美国、印尼、日本等地的客人。

    绝响香港唱片过千元一张

    对于很多发烧友来说,收藏唱片主要是用来欣赏,不是为了待价而沽。但很多投资者认为,与现时一蹶不振的股市相比,黑胶确实是一只“超长线的蓝筹股”。一名发烧友自称,他曾经从香港鸭鹩街淘到经典唱片,用总价5港元买了两张《猫》的音乐剧黑胶唱片,后来在广州竟卖至400元。

    对于香港黑胶唱片来说,1992年发行的唱片可算是末代繁荣。王先生举例说,张学友的唱片《真情流露》,品相好没刮花的现价约1500元/张,而且还不一定有货。陈慧娴的唱片《归来吧》现价约1000元/张,李克勤的《归来吧》也炒到了800元/张。

    较年轻的杨千嬅于1992年也发行了一只黑胶唱片,目前价格也炒至600元/张。后来,1996年时,刘德华的《昨夜渡轮上》黑胶唱片是在德国制作的,限量发行了1000张,每一张都有偏号,这张唱片目前价格也超过了500元/张。

    在收藏港澳歌手黑胶唱片的发烧友中,有些有趣的故事。王先生说,这些发烧友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真正痴迷于黑胶音乐的拥趸,他们对唱片的外包装讲究不多,但很重视唱片的音质。另一类是偶像歌手的粉丝,他们疯狂地到处收集自己偶像的所有唱片,其中以张国荣、杨千嬅的粉丝为多,他们对于唱片的包装非常讲究,会要求唱片内所有的如唱片、歌集等要齐全。有些偶像歌手的女粉丝,家中没有播放黑胶唱片的唱机,将唱片买回去后,基本就只是摆放在架子上,空闲时拆来看看。

    王先生还说,“张国荣曾发行一张《STAND UP》的唱片,为吸引人们购买,当时唱片公司共发行了紫、绿、黄、黑四种颜色,粉丝们一般都会将四张都集齐。”所以说,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粉丝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已故歌手唱片炒至万元

    除了以唱片形式转型阶段的唱片升值迅速以外,一些已故歌手的首张唱片也会出现炒卖现象。比如,当年Beyond的黄家驹逝世后,Beyond第一张黑胶唱片《永远等待》就曾经炒到二千多元/张。邓丽君逝世后,她的第一张唱片也有炒卖,如果唱片上有歌星的亲笔签名,其价值则更加客观了。

    王先生说,张国荣的首张唱片目前也已经炒到过万元一张,但是估计存世量已经不多了。因为当年张国荣刚刚出道时并不被看好,其于1978年首张推出的英文唱片《Day Dreaming》和1979年首张推出的粤语唱片《情人箭》,销量传闻每张只有数百元。有传媒报道当唱片公司员工向唱片商推销时,更被人揶揄“买张国荣的黑胶唱片用来毡煲底”。

    不过,随着张国荣走后,这两张唱片也就变得奇货可居迅速升值,尤其是近年也炒卖到过万元一张。“不过,这些唱片也是有价无市,我也只是在尖沙咀见过一次,当时标价已经是8000多元。”王先生如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