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言论引强烈反响 经济学家为何误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33:39

政协委员言论引强烈反响 经济学家为何误判

2009年03月13日 22:59华夏时报【大 中 小】 【打印】 已有评论0条

本报记者 吴丽华 郑 盎 实习记者 杨卓卿 北京报道

由于经济学家迷信西方的货币政策,当遇到流动性过剩、通胀时就采用紧缩政策,这种思路实际上是对中国的经济形势缺乏深刻的理解。从紧的货币政策是缺乏预见性的,并没有拿捏好分寸、做到灵活从紧,事实上加剧了经济困难。

一石激起千层浪

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科轮集团董事长刘革新有关主流经济学家误判经济形势,建议淘汰一部分经济学家的说法,经《华夏时报》独家报道后,立即引起广泛讨论。

随后,在新浪网发起的投票调查统计显示,截至13日下午3点,97%的网友赞成这一观点。

不过,《华夏时报》记者随后深入采访诸多经济学家却发现,事情远非专家空谈误国这么简单。

多位学者接受采访时表示,经济学家并不是像外界所说的那样,众口一词对经济形势做出了误判。

“事实上,当时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学界是有不同的看法的。”接受本报采访的多位经济学家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当时有一部分学者是做出了正确的判断的,也曾在不同的场合发表过意见,但是声音出不去。”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一位学者接受采访时表示。

而会上一位委员私下则向记者表示:“实际上,当前出现的经济形势让所有的经济学家大跌眼镜,这样的局面并不是一两个人的错误导致的。”

那么,什么原因让经济学家在公众的视野里竟然是误判了经济形势,甚至空谈误国呢?

紧缩政策引起反思

此轮宏观调控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十年来首次从紧的货币政策,而正是这一政策在经济增速明显下滑以来,饱受争议。

“事实证明,我们完全照搬西方的一套货币政策,因为判断流动性过剩而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根本行不通的。”在《华夏时报》网站发表刘革新委员有关主流经济学家误判经济形势观点的第二天,上海一位商业银行人士即主动电话联系本报记者发表看法。

“当时银行的状态只能是,抓大放小,把贷款贷给国有企业,本来贷款就很难的中小企业就根本贷不到款了,而这正是后来沿海中小企业普遍反映的困难之一。”上述人士表示。

而在2007年货币政策从紧、持续收紧,到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从紧货币政策之时,央行已经5次加息,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接下来货币从紧更是发挥到极致,至2008年6月7日,短短5个多月,央行五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自2007年以来第15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而事实上,这还不是杀手锏,在多次加息、提高准备金率的紧缩政策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央行更是动用了行政手段,实施窗口指导和限制贷款规模。上述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正是这一招让中小企业贷款几乎成为不可能。

而此时,起码从公开表态来看,经济学家们有关货币政策的表态还是以从紧为基调。

2007年年初,从紧货币政策定调之时,从公开言论几乎更是听不到任何不同声音。

当时本报记者试图做一篇主题为货币政策需要灵活从紧的稿子,但是采访异常艰难,几乎所有受访者认为,从紧的货币政策无疑是正确的,甚至应该更紧。

当时记者唯一的佐证就是,央行行长周小川撰文表示,要避免矫枉过正而导致超调。

时至今日,时间证明了一切。

“我承认我们是失败的,重犯了1998年就犯过的错误。”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在政协小组讨论时坦言。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也对记者表示,宏观调控特别是从紧的货币政策是缺乏预见性的,并没有拿捏好分寸、做到灵活从紧,事实上加剧了经济困难。

传不出去的声音

经济形势判断失误误导决策的板子打在了经济学家的身上。不过,经济学家应不应该挨板子,即使是在他们内部也观点不一。

“其实板子不应该打在专家身上。”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李炜光观点明确。

事实上,还是有一部分专家的判断是正确的,只不过他们没有力量影响政策,根子不在专家,而是决策机制的问题。

“事实上,我们是有人反对货币政策那么紧的,我曾经几次开会讲过这个问题,但是声音出不去。”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一位经济学家告诉记者。

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记者接触到的诸多人士都曾面临这样的问题。

两会期间,一位委员曾对记者表示,2007年下半年,他曾深入沿海地区考察70多家企业,发现经济形势不对,对于企业生存困难等情况,回来后曾经整理相关资料,形成报告提交高层反映情况,结果报告石沉大海。

而有关部门也有官员对记者表示,曾经有研究宏观经济的同学直接打电话向他反映,有关部委2008年的调控政策不是很合适。

到下半年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时,已经有学者开始公开发表文章,论述宏观调控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008年8月28日,原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发表了一篇题为《掌控当前经济形势的政策建议》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建言不可局限于单纯紧缩货币政策,仅把控制需求作为主要手段,忽视财政政策和外贸政策,影响社会需求的稳定增长,以至出现微观经济发展的环境持续恶化,加大社会的成本压力,加剧供求的失衡矛盾。

一位与邱晓华私交不错的经济学家非常认同邱的观点,他当时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表示:“如果宏观调控前期有关部门能够有这种认识,也许要少走一些弯路,调控效果也许更好。”

而前述发改委专家则告诉记者,8月份他写了相关文章,但那时已经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嫌疑了,而前期作为发改委学者,他只能在内部会上反映这些问题,不能公开反对宏观调控。

事实上,现在由于经济学家迷信西方的货币政策,当遇到流动性过剩、通胀时就采用紧缩政策,这种思路实际上是对中国的经济形势缺乏深刻的理解。

一直以来,我国的经济学界一直有“海归派”和“本土派”之分。分析人士则指出,在此轮宏观调控中,由于某些“海归派”不了解实际情况照搬西方货币政策,一味采取紧缩政策应对通胀,加剧了经济困难,这也是经济学家被打板子的重要原因。

决策参与有待改进

政协的小组讨论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政府决策单纯指望官办的研究机构,可能会出现偏差。

如何进一步加强宏观政策的前瞻性、准确性,多位委员建议“加大力度扶持民间的研究机构,并且着力畅通民间机构和决策层的沟通渠道”。

前述银行业人士认为,现在的情况是,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根本不了解实际情况,仅凭从教科书上学到的知识来作出判断,影响政策,而真正了解情况的人却很难参与政策的制定和反映真实的情况。

以银行为例,上述人士告诉记者,基层了解到的情况是,2007年出现的经济过热,是房地产行业过热,进而传导到基础设施建设过热,是结构性经济过热,紧缩政策需要区别对待。

结果后来实施全行业的货币政策使得民营企业贷不到钱,央行还采用行政干预政策控制贷款规模,这种一刀切的做法让民企很受伤害。“我们实际很多学者都是摸着领导的脾气做研究。”有政协委员表示。

而经济学家的素质同时也受到质疑,自称“土八路”的前述发改委专家就表示,一些参与决策的专家实质上不了解国情,只是照搬西方的货币政策,只会跟着统计数据走,而不在其位的“土八路”的意见则不能够被采纳。

所以,建立畅通的下情上达,上下沟通的渠道和机制,被接受采访的多位人士认为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