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生非的高层管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30:39

无事生非的高层管理
作者:wally_w

近些年来,明星们惹是生非的新闻是一串一串的。苏永康的摇头丸事件、谢霆峰的撞车事件、花钱如水的松岛菜菜子、周华健的婚外情,更不用说一打接着一打的诽闻故事。原因是什么?有人说他们也是人,所以也会犯常人犯的错误。其实并非如此,本质上的原因是无事生非

首先是无事。从某种角度来看,明星们活在一个不正常的生活圈里。他们做很少的事情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回报,回报与投入完全不成比例,便形成一种相对的无事状态。无事不是说完全无所事事。是指多数的时间处于无事的状态,并且做的不是需要大量动脑筋的事情。如歌星,他们(她们)只需要动动嘴就行,至于经济、财务等自有经纪人打理,于是大部分时间便是无所事事,有时间去生非。

其次是精神空虚。明星们也许没有成名前活得很辛苦,但有成为明星的梦想,总是很充实。一曲成名后,已经梦想成真,况且成为明星已经是他们事业的最高境界,因此他们容易失去人生目标。人从动物发展而来,进化最快的是思想。所以人最耐不住寂寞,没有目标导致精神空虚。

再次,不是无事的人都能够生非,生非需要资本,没余钱的人只能坐者喝喝茶,聊聊天之外,打家劫舍的总是少数。而明星不同,他们有资本挥霍,他们比中了彩票的人更甚(因为他们的资本源源不断)。他们生活在一个人人都中了彩票的生活圈里,从一无所有到富甲天下。并且,明星多数是年轻人,过量的精力又没有家庭的负担。

此外,生非还有另一层意义。明星的价值在于众人瞩目,是非越多,吸引的眼球越多,明星的个人价值也就有上升的机会。而且,明星们生非之后往往无事:成龙左搂右抱依旧演他的电影,谢霆峰撞车只需要240小时社会服务。这也是明星持续生非的重要原因。

回头看看我们的高层管理,同样有诸多的无事生非,轻的造成企业亏损,严重的使得企业不复存在。他们除了那些所谓明星们无事生非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些深层的原因:

首先是权利欲望的膨胀。大邱庄的禹作敏在致富后,将自己看成大邱庄的土皇帝,为所欲为。到最后,高层管理已经失去管理的本性,高层管理成了惩罚异己的法庭。一些其他的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虽然没有禹作敏那样成为土皇帝,但把企业甚至于员工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者大有人在。于是动不动就找几个人训话或者是其他处罚,显示自己是高层管理者。

其次,尤其是又是老板又是高层管理者的企业,这些老板一般是暴发户式的起家方式,暴发的方式造就了他们豪赌的本性,企业变成了筹码。典型的如史玉柱,豪赌巨人大厦,最后导致巨人集团的倒下。此外,国内还有这样一些高层管理者,他们是刚上市的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他们曾经为钱而绞尽脑汁,一旦上市就像中了百万彩票的穷光蛋,钱多得不知道如何花,于是也是一场豪赌,挥霍无度,等到股民的血汗钱用完了才知道一无所获,所以不少优秀的企业在上市之后亏损得一塌糊涂。

有一种高层管理者,能力有限,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坐到了高层的位置上(如部分政府任命的高层管理者),他们也想有所作为,为表示自己不是混饭吃,总得作出成绩,于是乎,成天的异想天开:今天要多元化发展,投资几个新厂;明天要改变形象,整出个企业新CI;又或者做几个广告,搞个什么企业商务。然而都是时髦的花梢,没有实际的奉献,倒是企业资源在源源不断地流出,一旦资源不足,就只能虚报利润,再顶不住了,便趁早跳槽或者调到另一个企业依旧进行他的事业

还有一种更可恶的高层管理,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因为厂子不是自己的,为中饱私囊,混水摸鱼,先把水搞混了,谋取自己的利益,折腾到差不多了,溜之大吉去自己做老板。这已经不属于无事生非的范畴,已经是职务犯罪,然而由于国内的法律监督职能不完善,这种高层管理者大有人在。尤其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这种高层管理是国有资产私有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这种现象即使在私有企业也同样存在。

有人说:最难做的是高层管理,最容易做的也是高层管理。难做是因为高层管理承担着企业生死存亡或者发展的重任,因而难做;容易做是因为高层管理者如果只是做做企业的形象,到处开开会、训训话那又是很容易做了。国内的高层管理者有一个特性就是能上不能下。只要做过一次高层管理就不会再下来,在一个公司无法生存时常常是到另外一个公司继续做高层管理者,或者干脆另起山头成为老板。且看国内的高层管理者,如果不是因为年纪而退居二线,有几个贬为草民?因为刑不上大夫,所以他们生非也无事,高层管理也遍是最容易做的了。

从无事到生非常常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首先是:

无事 + 没有目标 + 资本过量生非

而一旦生非之后的无事又催化了可进一步生非的意识:

生非 + 无事更严重的生非

长此以往,生非甚至成了一些高层管理者生存的价值,他们在一个企业里面搞得花里胡哨,不成了又到另外一个企业继续,还称为鞠躬尽瘁。于是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董事长、总裁、总经理的称号和一个个亏损的企业。国人向来有重视从业历史的习惯,不曾有过同类称号的人是不能做高层管理者,所以彼得原理在这里用得也就淋漓尽致了。

记得曾有企业家说,做企业家太难,成了是大家的功劳,败了是一人的失误。然而,真要能有这样的监督环境,就不会有无事生非的高层管理了。实际上更多的是:成了是一人的功劳,败了则是大家的责任(惟独没有自己),所以国内有名的企业家比有名的企业更多。

                                    出处:天涯社区  推荐:绣林笑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