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关广梅现象”大讨论报道回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28:41
参与“关广梅现象”大讨论报道回顾 作者:庞廷福
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中国改革30年中,是一段难以忘却而又辉煌的历史。记载着中国改革之船破冰起航的历程。那时整个社会都燃烧着激情,也都在矛盾中痛苦地思索着、寻觅着。
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一路为改革呐喊的《经济日报》轰轰烈烈开展了一场“关广梅现象大讨论”。作为一线记者,20年后回想起来,仍为能够与同事们一道参与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报道而激动感慨不已。
起   因
“关广梅现象”发生在1987年。那年,伴随着改革的,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政治斗争。
那时,我是《经济日报》驻辽宁记者。许多在改革舞台上很活跃的人物纷纷心怀忧虑。事实上,有些地方和企业中改革者被非议,改革举措遭质疑,企业改革徘徊不前。人们在困惑中观望。
了解并综合分析了这些情况后,我的心情日显沉重,并陷入深深的思索中。4月中旬,从本溪传来消息,说关广梅搞租赁改革,被视为本溪市“资产阶级自由化代表人物”。这则信息给我异常强烈的震动,我赶赴本溪,在那里调查了三天,搞清了真相—
关广梅在1984年改革以来,先后租赁8家副食商店,其中包括全市最大的副食品商店—东明商场,组建成东明商业集团,并创造出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经营形式,人们称之为新租赁制。关广梅对租赁的商店进行了体制改革,经营的商场经济效益迅速提高。事实证明,关广梅的改革是成功的。
但是,自1986年底对关广梅一系列改革举措就有争议。进入1987年,对关广梅的“批判”愈演愈烈。本溪市委、市政府对关广梅的改革坚决支持,但也遭非议。当时,我在采访本上记下这样一些想说的话:
—社会上出现混淆改革同自由化政策界限的新情况,对政策理解上的片面性导致行动上的片面性,结果在实际工作中产生强调反对自由化而忽视、贬低甚至排斥改革的倾向,应及时澄清政策界限;
——阻碍改革的左的和旧的习惯势力借风而起,由于“气候”关系,其顽固性得以充分暴露。如果不及时予以纠正,势必影响改革大业;
——对关广梅租赁改革的评价,其实质涉及对正在进行中的中国经济体制性质的评价,剖析本溪出现的这一特殊矛盾在社会上将有普遍意义。
得到报社领导支持
从微观入手的调查和从宏观着眼的分析研究,使我比此前更加清晰明确地认定这是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刚露头的事关大局的事态,提出人们都十分关心却不知怎么提或不敢提的问题,说出人们想说却又不知如何说或不敢说的话,不仅是党报记者的职责,也是新闻价值和新闻魅力所在。
我返回记者站,连夜写成《关广梅是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吗?》报给报社。编委会对关广梅的改革遭遇高度重视,几天后的夜里,总编辑范敬宜亲自打来电话,详细询问事情来龙去脉和我的看法。因为早就憋了一肚子的话,我一口气说了很多。总之,改革者本人的缺点,决不能成为否定改革的理由。谈到这里,范敬宜同志口气异常坚定:“我们主张就关广梅搞租赁应不应选为十三大代表、当劳模这样一个问题,来弄清承包、租赁是什么性质,共产党员、先进人物搞租赁是不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而进行一次实际的生动的两个基本点的教育。在讨论中,既可以肯定关广梅正确的方面,也可以指出她的不足甚至错误之处。我认为,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可以深入人脑的宣传方法。”撂下电话,夜已很深了。然而,我久久不能入睡。除了内心里充溢着一种战士即将奔赴战场的激情外,更多的是为范敬宜同志那种平易近人、悉心同记者沟通交流并尊重记者的作风所深深感动。
后来,我又看到他专给记者写的一封信,大意是:编委会决定开展关广梅问题的讨论,不是仅仅想弄清楚关广梅这个人究竟能不能当十三大代表,主要是想通过这个讨论,帮助广大群众认清目前进行的改革的性质,更加坚定对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如果将来的事实证明这个报道搞错了,一切由我负责,与记者无关。
引发全国大讨论
很快,财贸部的杨洁、谢镇江从京来沈。我们三人组成报道组即刻赶赴本溪,在那里整整蹲了7天。其中,5天进行广泛、深入、细致的采访,从而对争议的由来和原因“了如指掌”。在采访快结束时,我们发现持不同观点的人是“背靠背”谈的,没有面对面直接交锋,似乎缺点什么。既然要在报上开展大讨论,为何不在本溪先“讨论”一把?于是,决定召开由来自各方面的持两种不同观点的代表参加的大型座谈会,也让关广梅出席。于是,30多人的座谈会举行了。起初,准备开半天,可实在收不住,一直到天黑。我们全部采访就这样在唇枪舌剑气氛紧张的“本溪讨论”中结束了。接下来,要准备的是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讨论。
那天,一回宾馆,三人都很兴奋。因为找到“唱大戏”的感觉,所以很快拟定了引发讨论的报道计划:
一、 以关广梅建议在报纸上开展讨论的《给编辑部的信》作为开始;
二、 写一篇讲述关广梅租赁改革情况及遭遇的问题的报道;
三、 将在大型讨论会中两种不同的观点整理成《对话》。 有趣的是,在讨论那篇关广梅租赁改革情况及其遭遇的争议的报道时,起啥题目,把我们难住了。因为要引发平等讨论,文章题目“中性”些才好。三人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想不起是谁猛然冒了一句:先想想这是个什么现象?大家眼前一亮,不约而同地喊到:“就是它—关广梅现象!”这句话,真是千金难买啊!
1987年6月13日,《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刊出《关广梅现象》。一石击破水中天,由此引发的关于改革的大讨论,历时45天,前后共收到读者来信来稿一万多件,在显著版面上发了200余件消息、通讯、评论、综述、述评、来信和图片。
“关广梅现象”系列报道,被评为1987年度全国好新闻惟一的特等奖。
“关广梅现象大讨论”报道之所以成功,除了紧紧抓住当时社会强烈关注的问题外,还在于采用了公开“大讨论”的报道方式。通过剖析“关广梅现象”,把当时中国改革遇到的姓“社”姓“资”的质疑、中国改革要不要进行到底这样十分严肃的政治问题,实事求是地摆在版面上,以公开、透明的大众讨论方式,让读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直接而平等地进行对话、沟通、探索,期间媒体和读者互动以评论方式积极加以正确引导,此一实践的成功证明这是媒体解惑释疑的好方法。同时,也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的进步。
今天,回顾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破冰前行的情景时,更加珍惜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光辉成果。进入21世纪,中国改革之船在党的领导下,一定会乘风破浪向前进。
(纸媒文本见《中国记者》杂志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