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点记性吧!——日本大件工程刺激案如是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28:45
长点记性吧!——日本大件工程刺激案如是说
Zozote @ yeeyan.com   
 
耸立在日本滨田的海洋大桥,作为公共建筑工程的一个项目所兴建,几乎没有什么车辆在上穿行。
 作者:MARTIN FACKLER
刊于:2009年2月5日 发自日本滨田: 滨田海洋大桥傲然耸立在这个小型渔港的上空,比停靠在下方的鱿鱼船大太多的体型,让它看起来像是被放错了地方。
 可不只是海洋大桥才让人有生不逢地之感。耗费二十年之久打造的轰轰烈烈的公共建设工程,为这座仅有61,000人口且大部分都是老龄居民的城市,架起了一条高速公路,铺设了一个有双车道那么宽的人行旁道,建起了一所大学、一座监狱,还有少儿艺术博物馆、太阳村滨田体育中心、外型鲜红的欢迎中心、一个滑雪场和一家以三只会喷水圈的贝鲁卡鲸为特色的水族馆。(惊叹?!)
这个偏远港口的现象在日本西部并不罕见。日本的农村都已铺平了道路,建起了水坝和其他大型基建工程。这是源于上世纪80年代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为了让严重下滑的经济有所提升而耗资上万亿美元的产物。在那接近20年的时间里,日本累积起发达国家里最庞大的公共债务——总共是它那价值555.5万亿身躯的180%——而且还是在它经济复苏振兴计划失败的时候却未能产生稳定的复苏。
现在,当奥巴马政府也准备在相似的路上走上一遭——建议花费超过8200亿美元,来刺激摇摇欲坠的美国经济时,许多经济学家开始重新审视日本的惨痛经历。尽管日本并不能和美国同日耳语,特别是作为一个在政府基建工程上背负沉重历史枷锁拥有一段沉重政府基建史的后发国家。但是经济学家觉得,它仍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的经济刺激之史,提供给我们一些来之不易的经验教训,让我们能更有胜算地朝着成功迈进。
说得简单点,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基建开支,即使花在一个很挫的工程上作为一种生硬的手段,也能帮助发达经济体重现生机。许多经济学家和一个重量级美国官员,财政部长Timothy F. Geithner都持这个观点。Geithener年轻时候曾在日本做过金融随员,正巧赶上日本经济坍塌和随之而来的景气停滞期。Geithner说他从那段时光中获得的经验就是:钱必须花得即时、大量且持续,直至经济复苏站稳脚跟。
此外,钱该怎么花也很重要。日本耗费了大量心力在日显多余的公路和桥梁上,却在教育和社保等方面表现平平。研究表明,在后者身上的投资可比在基建上的花费对经济的振兴效果好多了。
“雇些工人去挖洞,然后再找些人来把这些洞填满可是不行的。”一位东京大学的经济学教授,Toshihiro Ihori感叹道,“日本的一个教训就是只有当公共建设工程为未来创造了一些有用的东西时,他们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根据内阁办公室提供的数字,从1991年到去年9月之间,日本与建筑相关的公共投资总共有636.3万亿美元。动用款项数额在95年时达到了顶峰,自此以后就一直保持在高位,直到2000年代初,由于对膨胀的财政赤字的关注程度日益加剧,它才不得不被缩减。更近些时候,为了振兴经济和扭转自己不得民心的局面,执政的自民党又把这项花销给提高了。
经济学家声称,到最后,不是公共建设工程,而是一项对债务缠身的银行系统进行的昂贵大清洗,以及对中国和美国日益增长的贸易出口,把日本推到了“失去的十年”这个悬崖边上结束了日本“失去的十年”。这让许多人得出一个结论:巨额的花费的作用似乎仅是让日本深陷债务的泥潭,并给其后代子孙留下了难以承受的税收负担而已。(译者注:何为“失去的十年”,点这里)
在美国国会,也响起了许多反对重蹈日本覆辙的呼声,尤其是共和党成员。他们的观点是,减税更合理。因为让人民来选择怎样花他们自己的钱,好过让政府来决定怎样对公共基金投资。在大萧条经济衰退时期,日本花了更多的精力来扩支而不是减税,但是最后它也在消费税上做出了让步以刺激消费。
经济学家对日本基建花销的看法逐步形成了两个阵营:一方阵营中,许多是和Geithner先生一样的美国学者,他们仍觉当年的日本行事过于保守;另一方阵营,以日本学者为代表,他们则觉得,曾经的付出已是一个巨大的浪费。
对于日本普通民众来说,这些花费引来了一片批评声,因为它们不仅将自己的家园变成以公共建设为基础的福利国,而且使得各地的经济全得仰仗东京才能有饭吃。大部分的谴责之声都丢给了自民党,因为他们长期都将政府开销贡献给“城市农村里的买票机器们”当润滑油。在他们心中,机器运转得顺畅,自己的位子才能坐得稳当啊。
但是,对于一些研究过日本那段历史的西方经济学家来说,这项刺激方案所达到的意义远比它现在被认可的要大得多。他们认为,在最低限度上,它把日本从一个彻底的、19世纪30年代式的经济崩溃中给挽救了回来。这些经济学家还表示,任何直接把美国同日本作参照的行为都将不可避免地引起误导。因为日本花在基建上的时间是如此之长、数额是如此之巨。在忽略掉日本人修建的道路、桥梁、食水处理厂以及被他们蹉跎掉的漫长光阴之后,美国人花的钱一定会比日本花的钱收到更好的效果。 然而,与这些观点相反,美国的凯恩斯式救市大计的支持者们则认为,日本的做法没能取得更好收效的原因,不是因为钱被白白浪费掉了,而是因为它根本就没被投够。他们举证说,日本不采取“休克式疗法”(译者注:何为休克式疗法?点这里)毕其功于一役重振经济,却把钱分摊到许多年份上,这样做的后果必将稀释掉刺激产生的真正效力。 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在那一年紧跟一年的巨额开支之后,经济学家说,日本的当权者们对增长的财政赤字日益皱紧的眉头和其所采取的快速缩减开支的做法,将日本经济的复苏扼杀在了摇篮里。这跟1936年罗斯福操弄美国经济的手法如出一辙。过早的缩支和增税行为,使得在1996年已达到3%增速的经济势头,迅速烟消云散。经济学家又说,90年代后期,当这些支出仍在高位徘徊时,日本也从未试图给经济注入另一剂强心针,来促使经济继续复苏。 他们还说,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那明显收效的刺激数额,暗示今天的美国需要花费比所提的8200亿美元救市方案更多的金钱才可能如愿以偿。内阁办公室的数据显示,在1991到1995年间,日本,这个勉强是半个美国大小的经济体,在公共建设工程上花了差不多2.1万亿美元。“当日本放开手脚去花钱时,刺激方案就成功了。”哥伦比亚大学日本经济学教授David Weinstein说,“总而言之,日本给我们的教训就是,现有的刺激数额远远不够。” 大多数的日本经济学家在看待他们国家的这个历史问题上,更倾向于带点悲观的色彩。他们说,日本的钱不是花得不够多而是花得太多了,很大一部分还浪费在了一无所用的公路和其他不必要的项目上。 东京大学的Ihori博士曾在20世纪90年代做过一项关于公共建设工程的调查,结论表明,这些开销几乎没有创造任何额外的经济增长。他发现,花在工程建设上的费用,并没有给整个经济带去惠及全身的连锁反应,实际上,却通过排挤私人投资者,使得商业投资陷入衰退。他还补充道,这项公共建设工程创造的就业机会范围太过狭窄,高度局限于农村建筑产业上,使得它根本不能让整个经济体获利。 但他对别的批评意见则表示赞同。比如,20世纪90年代的刺激案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刺激款项的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了大肆建造道路和桥梁,这些自身作为发达国家已经高度成熟的地方。还有就是,在考虑怎样花钱的决策上,当权者、政治家和建筑业关起门来就定下了。这些决策的产生形式,常常反应出政府对政治上的考量远远大于其对经济的考量。Ihori博士说,美国看起来应该能在投资新能源和信息技术设备,与淘汰老化基础设施之间,求得更加微妙的平衡。 日本的教训也为人们把更多的钱花在促进社会发展上找到了理由。 日本地方政府研究所,一个非盈利的政策研究小组,在1998年的一份报告中宣称,在社会服务上(如对老年人的照料费用和月退休金)每花费一万亿日元(差不多112亿美元),就会给整个经济带来1.64万亿日元的增长。如果投资给学校和教育的话,收效会更大,将带来1.74万亿日元的经济增长。 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每花在基建项目上1万亿日元,日本国内生产总值,这个衡量它总体经济大小的数据,仅仅增长了1.37万亿日元,而这些还主要是通过创造就业机会和别的改良措施,比如减少旅行次数来实现的。 经济学家说,这项研究表明,尽管基础建设能在发展中国家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但是,只有在以更高收入和知识为本的卫生保健和教育等公共机构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给日本——这个呈现老龄化的发达经济体,带去更大的福祉。 “事后看来,日本本应该在他如今会面临问题的方面上,比如老龄化,能源和食物来源等,加强公共建设。”岛根大学(位于岛根主要城市,Matsu市)公共财政学名誉教授,Takehiko Hobo说道,“对公路建设的痴迷,只能说是上个时代遗留下来的风气。” 这种痴迷的后果,在滨田的所在地——岛根县(译者注:日本国土被划分为47个1级行政区:1都、1道、两府、43县。所以日本的县,和我国的省性质差不多。)一个跟美国东部的特拉华州大小差不多的农村地区随处可见。每个镇似乎都有它自己的博物馆,带穹顶的运动员中心和政府兴建的旅游景点,譬如Nima Sand博物馆,这个像被放在玻璃金字塔里的巨大漏斗式建筑(译者注:某部日本电影里似乎提到过,有谁记得吗?)。这个有着740,000人口的城市,甚至还有三个可供喷气式飞机降落的商业机场。其中那个耗资2.5亿美元打造的Hagi-Iwami机场,运输量少的可怜,每天只有两趟航班。在岛根县的居民说,这座城市最扎眼的hokomono(日语:累赘的意思),就是那座耗资7千万,要走得走1006步才能走完的海洋大桥。最近一个上午,桥上几乎没有车辆通行(见(上)图)。这个庞然大物的用途似乎就是把这座城市和一个人烟稀少的居民岛联结起来,可是另外一个更短的桥也在履行同样的职责。 “你说海洋大桥吗?它就是个摆设。”70岁的退休市公务员,Masahiro  Shimada,在靠港口的地方一边钓鱼一边开玩笑地说,“或许我们可以把它用来蹦极吧。!” 岛根大学政策学的退休教授Koichi Matsuoka说,经年累月的巨额开支没给这里带来任何经济效益的原因,得归咎于像海洋大桥这样的门面工程。尽管在过去的18年中,岛根县人均享有日本在公共建设工程方面的最高支出额,但是,却由于前首相竹下登之流的强硬派政客们在此地大行其道,以至于它每年26,000美元的人均收入在日本47个行政区排到了第40位。他补充道,巨额的支出让这座城市举债110亿美元,差不多是县政府年度预算的两倍。 然而,滨田的地方官提醒说,如果没有这些公共建设的话,他们的城市将会崩溃——尽管,他们也意识到钱不会一直从天上掉下来。只能说,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奥巴马时代的美国地方上了生动的一课:当你选择公共建设工程时,一定要选那些能够持续影响经济的好家伙! 他们还补充,在滨田许多的基建项目中,监狱、大学和那拥有可爱鲸鱼的水族馆,是最赚钱的。这几个项目创造了许多固定的工作机会,也吸引了许多学生和有孩子的家庭,来到这座几乎三分之一的人都在65岁以上的城市居住。 “建桥和修路看起来是不错,但是他们只能在施工期间才能创造工作机会。”这座城市主管工业政策部门Shunji Nakamura说道,“最好的做法是,想法子带来些能创造绝佳工作机会的项目,让他们即便身处经济寒冬期,也能替我们分忧解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