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敢在三峡头顶建巨型化工厂谁给的胆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2:13:32

德国人敢在三峡头顶建巨型化工厂谁给的胆儿?

 
  • 发表于:2009-02-08 14:24:17
  • 作者:会场保持安分发短信加好友更多作品
         2月4日,大年刚过,辛勤的重庆市环保局某人知会某报记者,1月12日,环境保护部部长主持召开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巴斯夫重庆MDI化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意见。该人士说:“但这还不是最后的结果。”只要环保部的正式批文没下,最终项目是否落户重庆还难说。环保部周部长将亲临重庆考察,就项目具体细节和重庆市政府进行磋商。
        继巴斯夫在南京投资的最大单体项目——扬子石化-巴斯夫一体化项目之后,巴斯夫这家号称世界化工巨头的德国企业将在三峡库区投资一座巨型的MDI项目,设计25万吨天然气制乙炔单台装置规模和40万吨MDI单台规模,它的“巨”――将成为全球最大的MDI生产基地。据说,这是迄今为止重庆市引进的规模最大的外资工业投资项目。巴斯夫全球执行副总裁薄睦乐表示,如果获批顺利,MDI项目预计2012年投产。
        作为聚氨酯的主要原料,MDI广泛应用于生产PU浆料、PU鞋底原液等,巴斯夫预计未来10年,聚氨酯市场以每年6%左右的速度增长。该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销售产值500亿元人民币的天然气化工集群,利税超过100亿元,可直接或间接带动库区25万人就业。
        这么有效益前景是、又能带动这么多人就业的好项目,巴斯夫集团为什么不把这个项目放在德国本土呢?
        他们为什么不把奔驰汽车和宝马汽车总部也搬到中国来?
        当然是因为污染和环保。
        当然也是因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污染化工生产企业多少年前就早已经“蔚然成风”。
        德国巴斯夫集团总部设在路德维希港,在39个国家设有350多个分厂和公司,位于路德维希港的巴斯夫集团总部和巴斯夫股份公司像一座“小城市”,占地面积达7平方公里,在路德维希港工作的职工共有5.5万人。巴斯夫的不少产品是从原油和天然气中提炼出来的。巴斯夫拥有自己的煤、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近几年巴斯夫侧重在石化一体化方面发展,以乙烯裂解为龙头,带出一系列产品,第一个项目的产品就是第二项的原料,以此一体化发展。我想,这重庆MDI项目应该是所谓“一体化”发展的一个不小的部分吧。
        如果巴斯夫的重庆MDI项目建成,我把它比成悬在三峡大坝天灵盖上的一个巨型化工厂。
        现在,德国人又敢要在长江三峡水库的天灵盖上建化工厂了。
        它一旦出现泄漏、爆炸或者其它任何化工厂都可能发生的事故,将可能形成多大的危害呢?
        “环境影响报告书”最后称,拟建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正常生产时所排废气、废水和产生的噪声对大气、地表水和声环境影响较小;项目投产后不会使现有环境质量发生明显变化;项目建成投产后具有良好的环保、社会和经济效益。
        但这份报告书中并没有提到关于巴斯夫集团与环保的另一条资讯,我正可以在此给其补充上:
        2008年6月30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北京召开新闻会,炮轰世界化工巨头巴斯夫集团执行环境信息公开“双重标准”,并且称其上海巴斯夫工厂还存在超标排污嫌疑。事情缘于2008年4月26日,绿色和平组织曾在正式发布的《企业污染物信息公开状况调查》报告中,将包括巴斯夫、丰田汽车以及宝马汽车在内的13家跨国企业列入“黑名单”,指责这些企业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执行“双重标准”。三天后,巴斯夫通过媒体回应,“巴斯夫在全球和中国执行同样的标准”,就信息公布方面“完全遵守当地法律”。绿色和平再次指责巴斯夫执行“双重标准”的依据是他们后续的又一次调查。他们通过各种公开渠道收集信息发现,尽管没有相应法律强制性规定,但巴斯夫在德国、美国和加拿大都主动通过官方网站直接向公众公开其详细的污染物排放信息。而它在中国的所有15个独资和合资的生产型企业都没有这么做。
        曾在环保方面有过如此“劣迹”的这家化工巨头的这份“环境影响报告书”这回就那么可信吗?
        但现在,这个号称世界最巨型的MDI化工项目的最终落户重庆决定权似乎就掌握在国家环境保护部的手上了。但在环保部公布的拟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上还是声称,重庆MDI项目总投资80亿元,环保投资达6.96亿元,废水污染物排入外环境量及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均满足化工厂最终建设地重庆(长寿)化工园区及其北部拓展区总量控制要求。
        然而,任何化工项目都伴随着高污染、高毒害,在水库区发展化工项目,一直以来在业界都存在巨大争论,去年11月,环保部在重庆专门召开了三峡库区化工、石化产业环境与发展研讨会,专家认为,西部地区尤其是三峡库区要加快发展,赞成在三峡库区发展化工石化产业;但中国的专家们也明确表示,针对三峡库区环境敏感因素,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库区化工高起点,相关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严格控制化工、石化产业发展中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确保污染物的累计影响不会威胁库区水环境的安全;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进行发展;把环境风险防范作为重点内容加以考虑;统筹制定化工石化产业规划,从规划角度对发展规模严格控制。
        中国人的“虽然…但是…”讲话方式向来滴水不漏,但又让人觉得上面的话没一句有用。
        哎,谁肯想想百年之后子孙们的事呢?

        纵然有那份“环境影响报告书”在,其实也没有人敢肯定,这项德国人投资的化工项目绝对百分百安全(世界上根本没有百分百的事),也没有人肯定在三峡大坝存在的上百年来,悬在它天灵盖上的这个巨大化工厂也可以百年安然无恙。
        真佩服重庆官员们的胆量。
        2007年3月在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芬等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签署提案,建议厦门PX化工项目迁址,引起了媒体和民众的强烈关注。20076月1日和2日,据说有超过5000名厦门市民以“散步”的形式,集体在厦门市政府门前表达反对诉求,厦门市政府被迫宣布缓建,并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评估可能对环境的影响。最后的结果是,福建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因此决定迁建PX项目。
        由翔鹭集团旗下的龙芳烃投资的PX项目,预计工程投资额高达人民币108亿元,是厦门最大的化工项目。每年工业产值可望达到800亿人民币,占厦门市去年本地生产总值近七成。厦门的PX化工项目,无论从投入规模还是创造效益上说,都高于现在这个被叫成世界最巨型的重庆MDI化工项目。
因为关乎三峡工程的整体安全,关乎三峡库区这一地理地区千百万老百姓的生活安全,有印度博帕尔事件、吉林化工厂爆炸事件、重庆中石化爆炸事件的前车之鉴,所以,在此最最强烈要求,德国巴斯夫集国重庆MDI化工项目的最终可行性交由全国大人专家委员会表决讨论,国家环保部或者重庆环保局,或者重庆市政府都没有对此项目最终的决定权。
        项目计划中的该项目“年销售产值500亿元人民币,利税超过100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库区25万人就业”的前景固然吸引人,但实现这个美好前景的前提必须是这个化工项目对当地人民、对三峡水土、对下游环境的威胁程度必须达到百分之零,否则,即使在百分之一的可能中产生的风险都将是毁灭性的。
        我想,这其实才是巴斯夫集团不可能把这个项目设在德国本土的最主要原因吧。
        详细报道了重庆MDI项目的《21世纪经济报道》评论说,这个项目“极大考量着库区的环境安全”,但我觉得它们说得还不全面,更全面的说法应该是:它不仅考量着库区的环境安全,更考量着中国各级政府在关心民生、保护环境、促进民主和推动经济方面的综合、理性而谐调的执政能力。
          反正我们这些领导儿女将来都到太平洋对岸定居。等我们老了也要过去。。。谁还管身后洪水滔天。。。滚他妈的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