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里“牛”语(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27:09

牛年里“牛”语(续一)

牛是最受人喜爱的“自然生灵”。农民把牛看作是家中的一口,做饭时也要盛一瓢米汤送给它,过年的时候,在牛的额前贴上“福”字,在槽头插上几柱香。农人爱牛,饲养牛,总是尽心尽力。 “短布单衣适至干,从昏饭牛薄夜半。”自己穿这单衣才到小腿,但却顾不得寒,喂牛一直到深夜。冬季为了给牛御寒,专门用草麻之类编织成器物给牛披上,称牛衣。古人在诗中多次提到它。如汉代有王章“病卧牛衣”之典,宋代苏轼的词《浣溪沙》中就有“牛衣古柳卖黄瓜”之句。农人爱牛,即使在饥荒时节,也不忍杀牛来充饥。“田干无处用牛力,田家不忍杀牛食”,“皇天生牛任至劳,饿鬼劫到不可逃”。农民迫不得已要出卖耕牛,其内心的难过和对牛的依恋之情是难以表达的。清朝袁承福《老翁卖牛行》生动地描绘了人与牛依依惜别“念牛作多年功,洒泪别牛心不忍”,“买牛人自鞭去,老翁泪湿东西路。”牛对小农经济的农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民与牛刻不能离,从而产生了无数人与牛之间感情交融的故事。古人“牛衣夜泣”以及“牛郎织女”的传说中,老牛都成了通灵性之物。牛死之后,诗人也会忍不住地大放悲声:一朝辞钳宪,千里别黄河。时衣徒下泣,扣角讵闻歌!这是隋人为我们留下的一首动人的哭牛诗。

人们称放牛的孩子叫牧童。诗人和画家常把这种活计当成潇洒快活的行径写人笔端。放牛的孩子们一旦人诗人画,似乎都成了快乐神仙。但是,吃过这份苦的人,是抹不掉个中辛酸滋味的。明朝皇帝朱元璋从小家贫,地无一垄,屋不蔽寒,一小就给别人家去放牛。他当了皇帝之后,仍念念不忘此事。他在所著的《文集》中讲:“联昔微寒,生者为饥食所苦.死者急无阴宅之难。噫,艰哉。“《龙兴慈记》中,详细地述说了他放牛时衣不蔽体、饥不果腹以及常常被田主暴打的故事。历史上放牛出身,终成显贵的不乏其人朱元璋如是,大将周德兴、汤和、徐达也都是从小放牛此外,晋代“牛角挂书”的李密,明代大画家王冕,近代的齐白石,都是骑在牛背上吹柳笛的牧童。

牛“耕田哪计辛勤苦,俯首犹甘奉献多”,故而人们爱牛赞牛之举及关于牛的诗文书画历代相传不衰。

鲁迅说:“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这是说牛取之于人的甚少,而给予人的甚多,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伟人毛泽东说:“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我们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郭沫若题“水牛图”:“知足神无馁,力充度自雄。稻粱麦黍稷,尽在一身中。”李纲高吟《病牛待》:“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历代赞牛的诗词歌赋汇成了绚丽多彩的“牛”文化。“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句俚语,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牛文化在中国人心目中的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