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青春不残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9:48:53

 《大象》是格斯•范•桑特确立新风格的代表作,2003年在戛纳斩获大奖,题材的敏感性和形式的先锋色彩都是它加分的地方。如今看来,它依然像是一个精致传神的小品,震撼之外有很多地方值得品咂。

大象之形

青春的色彩就是鲜亮,《大象》也是这样。全片没有太多阴暗的色调,基本上是在秋日艳阳普照的状态下,校园风景宜人,教室窗明几净。即使如影片首尾处的云天一色,被过滤的色彩暗淡却依然纯净。从色彩的调性上看本片,冲淡中透露出一点张扬,很适合青春的眼光和心思。

《大象》采用的非线性叙述结构,从效果上看显得非常随意,同一时空的多视角再现也充满了游戏感。开篇不久,帅哥Nathan与黑人小伙Benny在玩橄榄球,然后绕操场跑圈的卷发女孩Michelle进入镜头,仰头望天,天空中(画外音)响起了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后来我们知道,雀斑杀手Eric此时正在家中弹奏此曲)。在一个场景中交代三个人物的出场,又通过一个隐藏的人物纠结三人的命运(全部被杀手所杀),来铺垫后来的震撼,这样的安排与其说是匠心,不如说是游戏。

还有一处很明显的三重视角的时空交错。要离开教学楼的金发少年John,进入大楼的摄影爱好者Elias,两人在走廊相遇,卷发女孩Michelle从他们身旁匆匆跑过。这个镜头以三个人为视点各自跟拍了一次,除了增加观赏趣味很难说有什么揭示主题的太多意义,但它强化了观众的宿命意识,出来的万事大吉,进去的一命呜呼,一次次的演示给你看,直到你抓狂。

《大象》的长镜头,在静观人物的同时略带主观,有时候跟着人物走出老远,很有意味。帅哥Nathan从球场回教学大楼,镜头就在后面不动声色地跟着。直到他拐下山坡,要进入大楼,镜头停了下来,像是不忍心让他进去,却只能无可奈何地停在原地,犹豫着,然后还是跟了进去。

大象之神

青春的残酷,从来都是以赤裸裸的毁灭为代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大象》是标准的残酷青春,但说实话,我的感觉却不是这样。

雀斑杀手Eric受到了帅哥Nathan的欺负,忍受似乎是他唯一的选择。这个典型的弱势个体的受气包形象,弹得一手还不错的钢琴,有一个还能谈得来的朋友(Alex),绝对是个平凡的有点猥琐的男孩。这样的男孩到处都是,比如我们的马小军和小四,一个对着镜子装腔作势,一个拿着电筒胡乱摇晃,都在想方设法发泄着自己的憋屈和利比多。

不需要苦大仇深,让所谓的时代背景、社会现象、意识形态统统见鬼去,青春承载不了那么多清醒的认识,只要不爽就够了。但前提是,你能给我提供什么。于是镜头中出现了电脑上的杀人游戏、随意点入的卖枪网站、电视画面中的法西斯,但这些都构不成主题,充其量只是背景,它们似乎影响了Eric和Alex,又不过是些熟视无睹的东西。

轻才是青春的主题,你给我一颗糖我就会甜蜜,你给我一个吻我就会幸福,你给我一把枪我就会杀人。想想自己的青春期,有没有在憋屈和愤怒的时候,想过拥有一把枪。那些被我们内心放大的“少年的愁”,大到可以去杀人,但在《大象》甚至是有些刻意的客观和冷静里,无非是一种青春的轻。

大象之外

电影如果能带给我们感动,它就是有诚意的;如果再能带出一些思考,它就是智慧的;如果还能传递出一种诗意,那它就是完美的。往往是我们激动了、思辨了,却落得余味空空。因为诗意的电影太容易变成造作,所以没什么人敢轻易标榜。

格斯•范•桑特是个起伏不定的导演,也许是青春期过长的缘故,因此描画青春躁动的主旨一直未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盖瑞》发端,经由《大象》、《最后的日子》构成的所谓“死亡三部曲”,及至最近的《滑板公园》,他所崇尚的极端的“极简主义”所营造出的奇异风格——极度简约的画面、故事、音乐等,但决不简陋。

青春残不残酷,对于青春中人似乎没有什么意义,我存在,我毁灭,我认命。唯有青春已逝,它的残酷才那么明显地刺痛我们,然而除了哀痛,似乎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最孤独,最美丽,最残酷

 

记得在高中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仰望天空。在全校运动会的喧嚣中,独自站在偌大的操场中央,看风起的时候,漫天流云向同一个方向流转。或是在下午的物理课上走神,在一张皱巴巴的草稿纸上零散画下云的形状。在十六七岁那些少年心事无处释放的年月,看天空,看云,是最孤独也最自由的事情。 同时埋藏了深刻的绝望。 《大象》一开场,便是一个长达一分钟的固定的空镜头。电线杆孤零零地映衬着天空,云在流动。天色渐暗时,有人们交谈和互相呼喊的声音。一切都是平淡安然。就如同我们生活的表象。 一个个长镜头是那么从容。可是生活对于每个人却显出不同的样子。沉浸在摄影中的Eli,球队运动员Nathan和他可爱的小女友Carrie,一个人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哭泣的男孩John,对于周遭无能为力的Michelle,在食堂操作间躲起来吸烟的男孩,患上厌食症的High School Beauty们……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是一座岛屿,孤独,等待着被发现,渴望陪伴,讨厌被忽略。那些穿插的配乐,钢琴曲,爵士,交响乐。每个人都那么不同,可是却极少被人瞩目。 有很多人说看不懂《大象》。我想他们一定有过很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在我的青春期,笼罩着大片的孤独和绝望。这些感受,会慢慢转变成愤怒与憎恨,并在暗中吞没你的内心。我曾在高中一本教科书的页眉上,看到自己用铅笔描下的涂鸦,几个简单的单词,I wanna destroy it. 自己也觉得心惊,却又能原谅自己。实际在这个高速而又冷漠的时代里,我们的青春,都成为了牺牲品。 美国人爱说这么一句话,This is not high school. 在VM里,小V回答她为什么恨高中时说,因为在高中里,人们根本不需要理由地彼此憎恨。在Tree Hill里,当Peyton被要求用一个词形容自己时,她说,Loner. 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是最孤独的那一个,而忽略了比我们更需要关怀的那些人,青春期的我们,都很自恋,都很自私。《大象》的海报上是那个女孩亲吻John的场景。女孩对John的吻,是一种自然的关怀。用这一幕作为海报,导演是定有所指的。总之,Growing up is too painful. 而Alex和Eric,没能挺过这种痛苦。 看到Alex的时候,我会忍不住去想,他如果没有杀人,他这样长大了,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他的钢琴弹得那样悠扬,他应该会成为正常的平凡的男子吧。毕竟,踏过青春期后,我们更容易走上一条大多数的道路。 Alex和Eric的那个吻,宣布了他们站在一起与世界成为对立。在行动前,Alex讲了些无关紧要的笑话。然后他们上车,不再讲话,只剩下一些紧张而克制的呼吸声。 Alex和Eric杀戮的对象,并不只是那些趾高气扬的运动员和拉拉队长。相反,他们杀死的第一个人,就是与他们处境极其相似的Michelle. 所以Alex和Eric的仇恨,不是指向任何人,而是指向整个世界。 从《我私人的爱达荷》到《大象》,十年,Gus Van Sant一直在讲述着这些无法与世界达成谅解的人的故事。青春年少,本该是一次绚烂的绽放,却成为了压在我们肩上最沉重的负担。在爱达荷,Mike说,这条路就像是张被强暴的脸。然后他躺在大路上睡去。而这一次,在校园里,Alex和Eric终于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最美丽而又最残酷的绽放。 在行动前,Alex对Eric说的最后一句话是:Most importantly, have fun, man. 那一刻他脸上真正流露出了一个孩子在开始游戏前微笑的神情。 Have fun. 年轻时最基本的事情,变得那么艰难。而我们对于少年时代的记忆,也就只剩下残酷的惨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