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手下大盘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41:23

本人准备用几篇的篇幅介绍刘备帐下的一些手下,事先声明,这些打工崽不包括诸葛亮、庞统这样比较厉害的人物,他们也超过了一般打工的范围,属于国家级领导干部了。我想介绍的人伊籍、糜竺、糜兰这些人物。希望大家提前有个了解。好了,下面就开始叙述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糜竺字子仲,东海人[应该是现在靠近山东的地方吧?],祖上就开始做生意,而且生意做得挺大,最大的时候,公司下面打工的人数超过一万多人[呵呵,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特大企业了]。可能是因为生意做得大,在当地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所以当时的徐州地方官陶谦就请糜竺出来做了一个小官[别驾]。陶谦死后,糜竺按照陶谦死前的指示,去请刘备来镇守徐州。

后来吕布在抢刘备新的的底盘,刘备败走,并且和自己的老婆走散了,于是糜竺借这个机会,就把自己的妹妹送给刘备当了老婆,也就是糜夫人。由于有了这层关系,糜竺包括糜竺整个家族开始大力支持刘备的争霸事业,2000多家奴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刘备的阵营中,刘备也凭借这些新生血液,重整旗鼓,从于吕布的失利中恢复过来。同时,糜竺的弟弟糜芳也出来到刘备手下作官。

期间糜竺曾经作为使节代表刘备造访刘表,作为后来刘备入走荆州的前期工作。刘备拿下四川之后,糜竺的地位日益提升,成为刘备的当然心腹。虽然他没有统帅过军队作战,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在刘备阵营当中的地位。

他的弟弟糜芳是南郡太守,和关羽一起在荆州工作,但是他背叛了刘备,暗中和孙权搞关系,后来关羽失败被杀,糜竺自己把自己绑了,到刘备面前请求宽恕,刘备还是宽宏大量放过了他,并且宽慰糜竺说,兄弟的错误不能连累你!结果直到糜竺去世,他仍然受到刘备很好的对待,没有被清算。

应该说糜竺是比较早就跟着刘备出来打江山的,而且早在刘备创业初期,糜竺以及糜竺的家族就给予了刘备集团很大的支援,甚至还有一层亲戚关系,所以刘备对于糜竺还是不错的、同时也是非常信任的。

孙乾字公佑,北海人,刘备在徐州当领导的时候,提拔了这个人,后来就一直跟着刘备在中国大地四处奔波,一直紧紧跟随,孙乾曾经多次被任命为特使,出访各个“国家”。刘备逃离曹操的时候就派他拜访袁绍,希望同袁绍结好。后来刘备向荆州发展,孙乾又和糜竺一起出使刘表。据说在刘表那里,孙乾得到的评价还很高,有一次刘表给袁术写信,就在心里提到了孙乾,看来孙乾的口碑还是不错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后来孙乾的大老板刘备拿下了益州,孙乾就从龙入川了,在西蜀政权里,他的位次排在糜竺的后面,和简雍的地位相似,可惜的是,到了四川之后不久,孙乾就去世了。

应该说糜竺是比较早就跟着刘备出来打江山的,而且早在刘备创业初期,糜竺以及糜竺的家族就给予了刘备集团很大的支援,甚至还有一层亲戚关系,所以刘备对于糜竺还是不错的、同时也是非常信任的。

而孙乾明显就是一个打工的,但是孙乾的特点是外交才能比较出众,经过做说服工作,口才一定也非常好,要知道以弱势的一方说服强势的一方,并且令其与自己合作,是需要一些外交技能的。

伊籍字机伯,山阳人,年轻的时候就跟了当时还是镇南将军的刘表,后来刘备到了荆州,他就自己找上门要求加入刘备的阵营,史书上称为“自托”。刘备的公司倒闭后伊籍就随着刘备的公司一路发展,从荆州到了四川,在刘备文官们的地位当中,次于简雍和孙乾。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后来伊籍作为使者出访东吴,孙权早就听说伊籍的辩论能力很强,于是就想找机会刹刹他的锐气,初次见面伊籍拜孙权,孙权立刻就问伊籍“这么辛苦就为了侍奉无道的君主吗”,伊籍马上回答“拜这个动作就一弯腰,一起身,不算辛苦”,看来他随机应变能力还是很强的。

他还有一个功绩就是和诸葛亮、法正、李严、刘巴几个人一起,创立了西蜀“科举”制度,(那个时候还没有正式的科举制度,其实就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罢了)。

董和字幼宰,南郡人,祖先是江州人,汉代末期,董和率领家族迁居四川(估计为了避难,中原那时候确实太混乱)。到了四川以后刘璋就立刻请他出来作官,地方在成都。那个时候四川比较富裕,又少战乱,所以当时四川人的生活比较“铺张”,婚丧喜事等习俗,每家人家的花费都很大,董和为官的时候就倡导移风易俗,崇尚节俭(这个倒是不错,就放在当代也是非常好的)。后来凡是他作过官的地方,风俗都改变了不少,(有水平!)。但是这么做就得罪了很多当地的豪强(这也是必然的,人家少了赚钱的机会嘛),于是这些豪强就劝刘璋把董和调走,当董和离开任所的时候,当地百姓官吏乞求挽留着达到数千人,没办法,刘璋只能又让董和留在原地又干了2年。后来他到成都当了更大的官,仍然非常节俭,对待百姓特别是少数民族推心置腹,很得少数民族同胞的人心。

后来刘备得了四川的政权,董和转而侍奉刘备,在诸葛亮的府中当官,和诸葛亮的关系非常好,(诸葛亮就喜欢这样克己奉公的人,气味相投嘛)。当了20多年官,去世的时候,家中非常清贫,(真难得,现在的贪官好好看看2000多年前人家在那里做的榜样!)诸葛亮后来教育四川的各级官员(以发公文的形式!),说当时社会风气多么的不好,人心多么的不古,小人多么的猖獗,就是不如董和在的时候,如果他在帮我参谋各种行政事物,那么我所犯的决策错误可以减少很多,(既给自己找借口,又表扬了别人,有点曹操哭郭嘉的味道)。而且还称赞董和说话直接,不藏着掖着。(怪不得不讨地方豪强的喜欢)。

应该说董和是个好文官,也是愿意为百姓做实事的人,作为诸葛亮的参谋人员,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职责。伊籍作为外交人员,风度和气度多少弥补了刘备实力不足的缺陷,在外交上没丢分,而且不让别人在口舌上占便宜,也是不错的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