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新军用PP2000冲锋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15:42
俄新军用PP2000冲锋枪[7P]





 二战后,前苏联在轻武器装备调整方面花费了巨大精力,其中最主要的成果就是开创了AK突击步枪(AK47、 AKM和AK74)时代。当时,苏联军事学家曾断言:从战术用途上讲,突击步枪能够取代冲锋枪。继续保留冲锋枪没有任何价值,只会使装备体系更复杂,为供给和维修等保障工作带来更多不便。这一观点的直接结果就是冲锋枪被完全挤出了苏军装备体系。




  苏联解体后,随着大战记忆的远离和中低冲突的不断发生,步兵作战模式发生了较大改变,尤其是城市作战的逐渐升温和国内防不胜防的恐怖事件接连发生,使俄罗斯军队和安全部门越来越迫切地感觉到:急需一种结构紧凑、火力密集、射击杀伤效果较高的轻武器,以便在复杂的城市环境内执行清扫战场、解救人质和消灭恐怖分子等作战任务时,满足较近距离、短时间交战中的使用需求。俄罗斯军方重新审视冲锋枪的作战价值,认为小口径突击步枪只能完成冲锋枪的一部分战术用途,冲锋枪还有发挥更大作用的潜力。  
  1960年代末,苏联炮兵局曾提出为特种部队研制轻型冲锋枪的“布克特”选型计划。该计划断断续续,直到 90年代才算告终,研制出了克德尔、克林等一大批结构、性能各异的冲锋枪。似是由于苏/俄原装备的9×8毫米马卡洛夫手枪弹威力太小,这些冲锋枪都不能满足军用要求,因而未曾列入正式装备体系,仅由各特种部队自行选择、少量装备使用。后来,随着俄军新制式手枪选型工作的开展,9×19毫米和9×21毫米规格手枪弹正式列装,俄罗斯冲锋枪又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于是,新军用冲锋枪设计选型——“巴克萨聂茨”计划于新世纪开始启动。  





 苏/俄军制式冲锋枪半个多世纪的缺位,令这次选型工作尤为引人注目。科夫罗夫斯克机械厂、伊热夫斯克机械厂、图拉仪器设计局和中央精密机械研究所都参加了此次选型。“巴克萨聂茨”计划原定在2005年内结束,选出一支适合军用的冲锋枪装备部队。然而,要在结构各异、性能各有所长的参试样枪中评出各项战术指标都能得到各方认可的领先者确实不易。因此,选型试验虽按时结束,但装备建议却没有如期上报。俄军新一代冲锋枪究竟花落谁家,仍需拭目以待。  
  装备与否的悬而未决,并不妨碍PP2000冲锋枪成为此次选型中的焦点。据多方推测,融合了“单兵自卫武器(PDW)”概念的PP2000,应该是参选样枪中最有希望夺魁的。



聚焦PP2000


  PP2000冲锋枪由图拉仪器设计局(KBP)的著名设计师戈里亚捷夫院士和什浦诺夫教授(俄军新一代制式手枪中的GSh-18手枪也出自此立人之手)主持设计,2004年夏季首次公开亮相,很快以新奇的外观和可观的威力吸引了众多眼球。
  外观布局 PP2000冲锋枪的枪体之小巧,几乎可以与现代的战斗手枪相媲美。在取下附加枪托并使用20发短弹匣供弹时,该枪完全可以像一支手枪那样单手持枪射击。握把、扳机护圈和下机匣为整体设计,并采用高强度的塑料(内嵌金属件)制成。采用塑料材料一方面有利于减轻零部件的质量,提高零部件的工艺性、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塑料材料的耐腐蚀性较好,导热性也低,在天气寒冷的时候,握持塑料制成的握把不会觉得太冰手。扳机护圈的尺寸较为宽大,即使射手戴着厚手套依然可以操作自如。考虑到在双手持枪射击时,前方辅助操枪的手如果位置不当,手指就会被从枪口帽逸出的火药气体灼伤,因此扳机护圈的前部采用加粗设计,用作小握把,以便于双手握持操控武器。枪身结合销的解脱手柄就藏在小握把底端。
  弹匣接口设在握把内。弹匣卡笋为按钮式,位于扳机护圈后方,一般装在机匣的左侧,如有需要也可以换装到右侧。弹匣有20发和44发两种,可适应不同任务的需求:在需要隐藏携行武器时,使用20发弹匣,有利于减小全枪高度;在近距离正面突击作战中使用44发弹匣,有利于提高火力持续性。弹匣的容量有零有整,看起来有些奇怪,但两个弹匣加起来刚好是俄军冲锋枪弹药基数的一半(俄军冲锋枪的弹药基数定为128发)。




此外,44发弹匣还可以安装在枪尾专门的卡槽内充当枪托使用,这一设计也是PP2000一亮相便使人耳目一新的亮点之一。但必须承认,弹匣插在枪尾充当简易枪托使用时确实不大舒适:一方面,加装了简易枪托后全枪长度仍然较小,抵肩射击时动作不够舒展;另一方面弹匣底部的平面太小而且坚硬,抵在肩窝并不舒服。因此,在选型试验后期,PP2000又增加了可供选择的折叠式金属框架枪托,也是插在枪尾卡槽内使用,携行时可向右折叠,还可用于近身搏击。只是这种改变说不清是进步还是倒退― 抵肩舒适性的问题虽然有所缓解,但金属枪托的长度不比弹匣充当的简易枪托长,抵肩动作依然难以舒展。折叠的枪托虽然减小了携行长度,但在突发情况下,来不及打开的枪托会妨碍射击。此外,粗糙的枪托也破坏了原本流畅的线条,不仅有损美观,还多了一些钩挂。
  位于枪管上方的拉机柄也有别于传统设计。最初的样式与PP90M1冲锋枪类似,枪机前方的连杆暴露在机匣外,像个按钮,直接按住向后推。这种结构看似新颖,也有利于减小全枪横向尺寸,但操作起来非常不便。后来在枪机连杆前方增加了一个铰接手柄,可以扳起向左或者向右旋转,使用后松开又会在内置弹簧的作用下回位到与枪管平行的位置,在不增加横向尺寸的前提下令使用更为顺手。直接暴露在外面的枪机连杆和枪管上表面,有利于散热,在试验中曾连续射击240发都没有出现过热现象。
  保险-快慢机转换的三角状选择手柄位于机匣左侧,握把的后上方位置。这与现代很多枪械为便于左撇子射手单手操作,常在机匣左右两侧都设保险和快慢机转换器的做法有所不同。但这也算不上是什么大缺点,只要将弹匣卡笋换到右侧,左撇子射手在单手持枪的时候,也可以单手完成基本操作。
  在试验评比中,专家们对该枪的外观设计褒贬不一,大多数认为现代感十足,非常“喜欢”,但也有些人抨击它“过于精巧细致,像玩具多于像武器”。但不可否认,PP2000设计上的独具匠心在吸引眼球之余总还有不少可取之处,极尽轻巧、简洁之能事,兼顾隐藏携行和火力持续性的需要。
  内部结构 与现代感十足的外观布局相反,PP2000冲锋枪在内部结构上相当传统。它采用同类武器中应用最广泛的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这种原理经过多年的使用实践,技术成熟而且作用非常可靠。




 击锤式击发机构,可实施单发或连发射击。枪机运动到最前方位置,包住枪管尾端(即包络式枪机)时击发。这种闭膛待击方式,有利于避免质量较大的枪机在运动时可能产生的晃动对精度的不良影响,而包络式枪机的结构既有利于缩短全枪长度,又可以在万一发生迟发火或早发火故障时避免损坏枪的工作机构或伤害射手。击针采用斜向布置,以直线方向迎接击锤从上到下的撞击,避免了击锤斜向撞击对枪机的不利影响。
  众所周知,自动射击的速度对武器可控性和射击密集度的影响很大。如果对理论射速不加以控制的话,无疑将会无谓地增加弹药的耗费,使武器系统的费效比升高。大多数冲锋枪和自动手枪由于受外形尺寸的制约,自动机运动行程较短,自动循环速度快,射速比较高。虽然PP2000式冲锋枪的长度尺寸非常小,但由于它采用了独创的减速机构,延长了发射机构运动时间,将武器的理论射速控制在了600发/分左右。
  在枪身质量轻、枪管短而且弹药初速较高的情况下,保证射击精度确实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实践证明,PP2000将拉机柄置于枪管上方,斜向布置的击针,延长发射机构运动时间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精度。
  弹药 PP2000冲锋枪可以发射任意一种9×19毫米规格手枪弹,包括俄国制式的7N21和7N31手枪弹,也可以兼容西方国家生产的或者俄罗斯本国仿制的9×19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
  当前,单兵防护手段的不断升级及其普遍使用使俄军非常重视弹药的穿甲能力。在这一指导思想下研制列装的7N21和7N31弹药都具有较强的穿甲能力。
  7N21由中央精密机械科学技术研究所研制,弹头装有经过热处理调质的钢芯。弹芯半裸于被甲表面,击中硬目标后与被甲分离,单独穿过目标。由于弹头动能高达550焦耳,加之钢芯硬度较高,不容易变形,因而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7N31由图拉仪器设计局开发,弹头具有经热处理硬化的蘑菇形钢芯,钢芯头部钝平并半裸在被甲外面,钢芯与被甲之间是铝合金材料的衬套。击中硬目标后弹芯与被甲分离。由于弹芯的长径比比7N21大,在软目标内更容易翻滚,因此杀伤效果更好。该弹的弹头质量很轻(只有4.2克,而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的弹头质量则将近8克),但初速很高。高初速与特殊弹头结构的结合使该弹成为9×19毫米手枪弹中的穿甲之王。使用PP2000发射时,在90米的射距上可以击穿 3毫米厚的钢板,在50米处可以穿透厚度为5毫米的钢板,如果在20米距离上射击,则可以轻松地穿透8毫米厚的钢板。
  PP2000 冲锋枪的威力对个别人的“玩具论”是一个相当有力的回应。但这却不能作为在选型中压倒对手的砝码,因为几乎所有参试样枪配用的都是这几种弹药。此外,俄特种部队在2000年采纳使用的SR2冲锋枪,由于配用9×21毫米的系列手枪弹,在穿甲方面更具潜力。



前景展望


  PP2000冲锋枪进军装备体系的绊脚石主要是该枪在扬尘条件下故障率稍显略高、弹匣容量也不够多。当然这也只是推测,因为世界上其它国家9 ×19毫米军用冲锋枪的弹匣容量通常不超过32发。而它的竞争对手,如科夫罗夫斯克的AEK-919(早期工厂编号为AEK-918Gh)、伊热夫斯克的 PP19“野牛”、同样出身KBP的PP90M1 等,也并非完美无暇。



  AEK-919冲锋枪为提高武器自动射击时的稳定性和射击密集度采用了附加的平衡机构和结构相当新颖独特的膛口制退补偿器,但在射速的控制和外形尺寸方面略有不足。
  号称可以发射所有9毫米口径弹药的“野牛”冲锋枪,64发大容量弹鼓带来较高的火力持续性,但同时不可避免的巨大块头也使其使用受到一定限制——难于隐藏携带。
  PP90M1更是被媒体认为是“东施效颦”的枪械版。通过适配器在获得通用64发弹鼓和32发弹匣这一性能的同时,失去了至关重要的操作简单和动作可靠性,尤其是按钮状的“拉机柄”,在加装消音器之后几乎“难以下手”(有最新资料显示,PP90M1 的拉机柄也被改为PP2000正在采用的样式了)。
  虽然俄军方对“巴克萨聂茨”选型工作的具体情况披露不多,但媒体上对选型结果的推测和议论却不少。其中最有信服力的,就是认为此次冲锋枪选型极有可能效仿2003年最终落幕的新军用手枪选型(同时选中列装了9×19毫米的GSh-18手枪、雅利金手枪和9×21毫米的谢尔久科夫自动手枪),胜出者会不止一位。因为任何一种武器要想做到“性能面面俱优、放之四海皆适用”是不可能的,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为不同的人员和不同的战术任务配备不同的武器,在不同的需求中发挥其各自所长。



 PP2000冲铮枪尽管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但具设计思想充分迎合了西方提出并已实践的“单兵自卫武器(PDW)”的战术要求:短小精悍,注重威力和火力持续性,某些性能指标还远超出比利时FN公司的P90和德国的MP7。更令俄罗斯人骄傲的是,PP2000是在9×19毫米弹药的平台上,实现甚至超过了国外借助小口径弹药技术达到的技术指标。
  结构简单到一目了然,使用方便到拿起来就会用。PP2000冲锋枪,夺冠舍我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