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45精品连载:结缘大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54:48
《中国海洋报》军事专刊版  

2005年4月15日


精品连载 结缘大海

编者按

  《刘华清回忆录》于去年8月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撰写的这部回忆录,以凝练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一个普通农家子弟成长为党和军队高级领导者的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进程。

  刘华清曾任海军司令员,为中国海军的建设和发展殚精竭虑。从20世纪60年代起,他就参与组织和领导过水上、水下等各种兵器的研制与决策。其中对许多重大事件的详尽叙述,给党史、军史研究提供了大量史料和佐证……

  刘华清一生情系海洋、关注海洋。《中国海洋报》创刊后,他为报纸亲笔题写了“军事角”专栏的栏头,表明了他对中国海洋事业的关心、支持、激励。从本期起,我们将在“军事角”专栏中选登《刘华清回忆录》中的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我是山区长大的,以前从未见过大海。没想到,30多岁后竟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2年2月,我接到中央军委通知,让我立即赴北京,海军司令员萧劲光找我谈话。在简要介绍了海军建设情况后,萧司令员问我:“刘华清同志,组织安排你到大连海校担任副政委,你有什么意见?”

  我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对于海军除感到有些高深莫测之外,更多的是觉得陌生,心里没底,担心干不好。萧司令员见我有些踌躇,没等我把话说完,便接过话茬:“海军建设对我们大家都是新课题,需要边干边学习。你在西南军政大学办过学,打过仗,又年轻,这都是很好的条件。相信你一定能够胜任。”一席话,我调大连海校的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大连海校是海军第一所培训水面舰艇初级干部的正规学校。

  早在海军建军之初,中央军委就把创办海军学校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1949年2月25日,国民党海军“重庆”号巡洋舰起义,后又有“灵甫”号起义。同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安东海军学校,主要任务是对起义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教育,张学思任副校长。同时,中央军委还授命张学思负责另行筹建一所正规的海军学校。

  海校坐落于大连市老虎滩畔,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加上优良的港口条件,很适合办学和学员出海实习。日本占领时期,这里是一所日本中学的校址;日本投降后,这里又成了苏军的一个炮兵团驻地。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几经交涉,最后斯大林亲自批示,才达成了炮兵团迁出,由大连市政府为其另觅驻地的协议。建校时,东北人民政府、旅大行政专署以及东北人民给予了大力支持。

  1952年5月4日,我正式到大连海军学校上任。1953年3月,张学思调任海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后,我兼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主要分管政治工作,兼管教学、管理和学校建设。

  实际上,早在建校之初,萧司令员就对办学方针作了明确指示:“大连海校是正规的高级的海军学校”,要“培养一定数量的能够掌握现代海军技术业务的新型海军干部”,“要树立以教学为中心、为学员服务的思想。”海军党委也明确了海军建军路线:“在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以工农为骨干,以解放军为基础,吸收大量革命的青年知识分子和科学技术人员,争取团结和改造原海军人员,建设人民的海军。”

  我思之再三,决定紧紧抓住贯彻办学方针和海军建军路线,确保建校办学的正确方向。

  现代海军是高科技军种,需要吸收大量青年知识分子投身海军建设。可是对是否应该吸收广大工农干部人校学习,学校领导层有不同看法。

  有的同志认为,工农干部文化太低,很难学好海军专业;也有的同志认为,海军需要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没有一批经过战争考验的工农干部,就没有战斗骨干。学校党委经过讨论,统一了认识,确立了“向工农干部开门”的方针。

  实践证明,工农干部有丰富的斗争经历和生活知识,接受事物的能力强,只要打下一定文化基础和教学方法得当,学习业务技术也较快。这届工农干部学员经过4年学习,分配到各舰队、支队或留校工作,颇受欢迎。后来,这些学员大多成为部队骨干,有的还担任了舰队、支队和学校部系领导,在海军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未识海上风浪的水兵,算不得真正的海军。每学年我们都要组织12周的海上实习,把学员拉出去经受风浪的洗礼。实习海区通常在大连、旅顺海区和外长山列岛、渤海湾;远的则从大连出发,环渤海湾经烟台、威海,再从青岛返回;有时也经连云港到长江口返回。

  建校初期,没有实习舰艇。1950年,第一次海上实习,我们是借船出海,租来一艘商船,顺风扯帆。学员戏称:我们是借风、借船去出航。1951年,海军为学校配备了实习舰艇大队,有“四明山”号、桐柏山”号两艘大型坦克登陆舰,一艘消磁舰和一个由六七艘炮艇组成的炮艇中队。舰种不全,装备陈旧,仍然无法满足实习要求,。有些课目还得到舰队去实习,对舰队和学校双方都不方便。

  我向海军首长建议:增拨实习舰艇的舰种和数量,在实习舰艇大队的基础上扩编为练习舰支队。我的意见被采纳了。很快增拨了舰艇,成立了练习舰支队,下辖两个大队。除鱼雷艇实习和毕业班实习需要到舰队进行外,其他实习课目都可以在练习舰支队进行。

  1953年夏天,我带领一、二分校学员进行了一次海上实习,两个分校的副校长也随舰出海。这也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出海。

  我和学员一起住在登陆舰上。教员讲课,我跟着听;学员操作,我也跟着看,学着做,学习如何利用目标测定舰位、用六分仪测天计算舰位。航行时,我还和学员一起到机舱实习。

  老水兵、老学员习惯了海上生活,即使晕船也会对付,不把它当一回事。我虽然是个老兵,但不是老水兵,老天爷不会关照我,也让我很好地体会了一下海上晕船的滋味。

  有一天,登陆舰从蓬莱去青岛,途中遇到了七八级大风。登陆舰迎着风浪,勉强驶过了成山头。这时,风浪越来越大,舰体在“咯咯”作响,似乎要断裂。登陆舰是纵向结构为主的舰艇,而这艘登陆舰年龄不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建造的,似乎已经经不起这种折腾。实习舰艇大队领导向我请示:风浪太大,为了安全,是否可返回威海。我同意了,决定返航威海,等大风过后再去青岛。

  这次出海,让我初次认识了大海,体会了海上生活的艰苦。我想,这只是近海和内海的实习,一旦要去中远海,需要有较大的实习舰艇才行。这个愿望30多年后才得以实现。我当海军司令员后,没有忘记第一次出海实习的窘况,便下决心建造了5000吨级的“郑和”号航海训练舰,后又建造了“世昌”号,专门担任海军院校学员海上实习任务。从此,学员海上实习条件才得到真正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