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送礼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9:39:03
教师节≠送礼节
专访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王晓渔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将来临,忠心祝贺园丁们,节日快乐!
但令人担忧的是,在节日来临之际,学生和家长们这种对老师的感激尊敬之情,正逐渐演化成为送礼成风乃至相互攀比。教育界人士呼吁,应该极力遏制这种不正之风。作为文化批评家,王晓渔又是怎样看待的呢?
价值中国网:我知道您在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工作,不知您平时给学生上课吗?
王晓渔:上课!
价值中国网:明天就是教师节了,我在这提前祝你节快乐!
王晓渔:谢谢
价值中国网: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马上就要到教师节了,最近关于教师节送礼的新闻非常火爆,各种评论也很多,似乎现在的教师节已经变成“送礼节”了。出现这种现象,您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王晓渔:这种情况在中小学比较严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属于礼仪文化,而是直接的利益交换。一个学生曾经碰到一个非常不错的老师,这个学生毕业以后跟老师继续保持来往,在节日的时候送上礼物,这个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礼仪文化。但今天是学生家长在子女就读期间给老师送礼,毕业后和老师几乎没有关系,送礼往往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这样的话就变成一个交换关系。这是潜规则盛行、无孔不入的特征。它不是教师行业特有的现象。
价值中国网:有了学生、家长送礼,肯定就有老师收礼的现象,目前社会有一个比较强势的观点,认为教师不能接受任何礼品,一旦接受就是师德的沦丧,您又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王晓渔:那就看他送的是一种礼仪文化上的礼物,还是直接的交换关系,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学生毕业后给老师送上礼物、送上祝福是比较合适的,这样双方不存在权力关系,可能是朋友关系,老师也可以回赠学生礼物。在读期间最好不要这样做。
价值中国网:您能否如从社会发展,教育的格局、教育的体制等方面给我们具体谈谈呢?
王晓渔:当前社会呼吁提高教师的待遇,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提高还是非常有限的。尤其偏远地区的教师工资非常低,于是学生送礼变成了弥补教师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来源。从这种情况看,要教师完全拒绝礼品,还是比较困难的。目前为止,教师的收入在整个平均收入水平中是处于中等甚至是偏下的,整个教师的保障没有能够完全落实。
价值中国网:新浪教育频道做了一个教师节的网络问卷,接受调查者,主要为中小学教师。这中间有八成老师表示,如果重新选择想改行。有超过半数的老师认为,社会地位越来越不高。你怎么看待这样一个情况?
王晓渔:从我自己的感觉来看,中小学老师的地位急剧下降。我记得在我们读书的时候,教师这个职业在内地城市还是属于有文化地位的这么一个阶层。但到了今天,这种感觉已经完全没有了。
价值中国网:有教育专家提醒,目前的这种谢师方式太流于表象,我们应该借教师节之际,培养学生从内心学会感恩。
王晓渔:我觉得这些是没有太大用处的,让学生感恩还不如提高教师待遇来得实在。我最近在网上看到广东省委书记说到一定要提高代课教师的待遇,其实这个是非常有必要的。代课教师这里是一个专有名词,主要指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的工资只有区区三四百块钱,而且没有编制,没有福利保障,大不可思议了。这几年我们虽然一直强调感恩文化、感恩意识,其实感恩更多地跟宗教信仰有关,在一个无神论的传统里谈论感恩,很容易把它简化为感恩戴德。
价值中国网:如何改善这种现象呢?
王晓渔:我觉得还是应该从两个方面的制度来解决问题:一个国家要能保障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真正上得起学,另一个就是国家要能提供教师应该享受的待遇。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解决了,那么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单单靠培养我们的道德意识等,这些是不够的。
价值中国网:社会上还有一个呼声就是,谢师恩,岂只能在教师节?
王晓渔:有什么节就说明那个阶层的地位不高,有教师节说明教师地位不高,有妇女节说明女性地位还不高,所以我们要挑选特定的一天作为节日。如果哪一天我们不需要这样一个节日了,那就说明我们的教师地位提高了。
价值中国网:学生给您送什么礼物您会觉得很高兴很欣慰?
王晓渔:在读的学生送我礼物,我比较拒绝。如果已经毕业,现在已经成为朋友的学生发来祝福,我会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