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的时代追问--陈潭的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9:25:36
大学精神的时代追问  2008-7-28 15:56:006推荐问:进入大学时,有人说:“大学就是无条件追问的场所。”但进去了之后才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们遇到问题后会没有方向感,似乎觉得无条件追问的开展存有一定的技术难度。那么究竟是我们对“无条件追问”的理解过于表面化,还是当前状态下的大学还不能满足我们这方面的诉求?

  答:因为现阶段大学存在各种各样的因素,使得无条件追问变得不是很现实,其实在这里追问的对象不一定要是老师,每个人都应该去寻求一种符合自己特点的、多元化的求知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疑惑得到解释,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学校引导的方面来讲,我们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机构、场所,在这里大家可以进行师生对话、校友对话、开见面会等等,我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解决大家的这些问题。

  问:在高中时,我们都有自己理想的大学, 但进了大学,才发现理想中的大学与现实中的大学有差异,而且,大学里人人都很优秀,会使一些人自信心受挫,因而有些人产生失落感,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个问题,找准自己的位置?

  答:大学存在病态,但是大学也在进步。任何事物都不是纯粹的,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西方学者曾经说过:“我们所预期的情形,往往会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场景中变得平庸与暗淡。”这其实正揭示了一种普遍的道理:理想和现实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因此我们应该有这个心理准备。

  现在的中国社会还无法建立起完全现代化的理想大学,这必然会使那些踌躇满志的大学生产生失落感。而从另一方面来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也为中国大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空间与动力。我们要正确认识这种矛盾存在的必然性,在接受这种现实的基础上,也不能满足现实,要将这种不满足转化为我国大学改革和发展的动力!

  问:常听到有人对自己专业感到不满,但是我们每个人又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何更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态?

  答: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面对我国就业的现实,对于某些专业,学校的招生量可以少一点,可以优选一些学生进行直通的研究生教育(例如可实行5年本硕连读,前3年进行通识教育,进行宽口进,后两年实行专业教育)。具体说来,某些专业的社会就业率确实不是很理想,就业面也相对狭窄。但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也必须要有这种专业的人才来进行基础学科的研究和知识的普及,甚至需要这个专业的人能够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就我们的公共管理而言,大家可以朝着政府管理、政策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企业管理等很多方面发展。要知道专业并不等于就是职业。

  问:大学中我们都参加了各种各样的社团,事情也就特别多,我们在这方面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也就多了,但是学习是我们最主要的事情,想请问您的是在活动与学习的矛盾中我们该怎样取舍?

  答:首先我们要讨论的是,这个矛盾是不是一定存在。要知道时间是海绵里的水,需要适当的挤压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你究竟是确实没有办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兼顾学习与活动,还是因为让太多琐屑的事进入了自己的视野,而使得时间的利用变得杂乱而低效?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我的回答的是,学习是一个学生的天职,但我们对学习下的定义不能过于狭隘。对于一个本科生来说,文化课在学习生活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这除了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还需要学生能够带着关注社会的心情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然后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增长经验,再带着问题与更加成熟的眼光回归到学习与研究。这其实反映了学习和活动相辅相成的关系,而通过这样的循环往复,学以致用,才能使你的学习与研究很富有灵性。

  但我看到大多数同学是属于第二种状况,他们不懂得对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排序,而容易被纷杂的事务搅到心烦意乱,导致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实践上都要多花几倍的力气。对于这种情况,我只能说,学会合理而有效地管理时间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而一个优秀的学生往往是全面优秀的。

  问:大家都知道,进入大学就像进入了一个小的社会,人际关系自然就成了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面对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我们该怎样处理这些问题,建立起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

  答:隔膜只是我们心理上对“我”与“他们”的界分,是沟通不充分的情况下树立在彼此间的屏障。想要消除它便首先要从“我”这一方敞开心胸,坦诚而无差异地接纳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生活习惯和个性特征的同学,这种隔膜自然会消失。其次可以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统一的行动范围和目标都有助于建立共同的话题空间,加速彼此间相互了解。要记住的是,人际关系不是一种刻意的营造,而是在思想的碰撞、志趣的感染过程中建立起的一种复杂却和谐的情感网络。

  问:大学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每个人都是很优秀的,在这里我们将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落,找不到自己在大学中合理的定位,该如何面对这些变化呢?

  答:同学们确实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那是因为你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学习环境,成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佼佼者中的一员。失败是难以避免的,但我们要认识到,大学跟高中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活模式,在这里所要挖掘的是你们的潜能,展现的是你们的特质。相比高中单纯以考试成绩定乾坤的评价机制,大学更强调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环境变换对于你们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种契机。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对于个人而言,应该考虑的是怎样培养和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市场营销上有“蓝海战略”,放到个人发展上同样适用。什么是别人没有做过的,而自己也比较感兴趣的,找到,并且学专学精,这就找到了你在大学竞争中的新市场。

  问:进入大学以后,大家都在努力试着规划自己的人生,目的就是自己能够在今后找到好的工作,或者有一个好的出路,面对今天考研浪潮对我们强烈的冲击,我们该怎样看待考研这个问题,它对我们每个人的就业究竟有多大的帮助?大家面对考研就如同我们在中学面对读大学一样的局面?

  答:我国正处在从英才高等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型的阶段,人才市场供过于求,大学生就业困难就是转型的副产品。很多同学就希望通过提升学历增强自己在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这种做法有它一定的道理,但不见得适用于所有人。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社会形势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每日都在翻新。如果单纯的为了加厚简历而考研,是不是同样得担心,几年之后的研究生是否还同样值钱?未来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浪潮会不会再次把你从优势的前端推回到原点?

  考研是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但它并不是个人成才的必经之路。考研对于就业的意义,应该结合你的职业意向和专业特点综合考虑。你究竟是想从仕途,想入商界,抑或志在学术之地上默默耕耘?这个定位必须先找准。然后再看你可能从事的职业要求你具备什么样的专业水平、知识程度和学历文凭。弄清楚这两点你才能对考研、读研的机会成本和预期收益进行对比,才能有的放矢而不至于人云亦云。

  问:在中学时代,为了在我国的应试教育体系中能够取得好的分数,大家都是埋头苦读,而现在的大学生活已经给了大家相对较多的自由,在这样的新环境中,我们该怎样重塑自我呢?

  答:以我看来,首先要对自己的大学四年有个比较明确的规划。同学们初入大学,面临生活环境和学习模式的双重转变,容易变得无所适从。从社会学的角度说,这是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要想比较快的度过适应期,需要对所处的环境、对未来的预期以及周围人对自己的预期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把这种认识反映到时间表上,就成了你们大学四年的总体规划。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需要,将这种规划进一步细化。

  大学是时代精神的高地,为同学们提供发展空间的同时,还传递着社会的殷切希望。作为大学生应该有一种关心民生社会的人文情怀,让个人设计紧跟上国家的需要和发展。在积累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同时,不忘个人情操的陶冶,学术责任的培养,这样才能使自我的塑造变得立体而完整。

  问:纵览西方大学的发展史,从职业性教育的意大利大学到以绅士教育为特征典型人文教育的牛津大学,再到强调科研和知识创新的德国"洪堡式"大学以及后来巧妙的糅合了人文、科研、知识创新与美国实用精神的哈佛大学,西方大学制度发展到今天已经容纳了社会服务的功能,而且他们的经验应当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然而中国大学发展的终点似乎并不在此,对此,您觉得,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下,我们的大学应当开展怎样的教化,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

  答: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大学培养模式在各个阶段有其不同的侧重,但它的核心功能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为社会服务。每一个国家的大学都会将其教育内容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结合起来,中国自然也不例外。在当下,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时刻,前进中的问题和发展中的问题不同程度不可避免地出现,比如国资流失、官场寻租、盲目决策、生态失衡、贫富倾斜、社会不公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普通公众的参与和热情,另一方面需要知识精英的声音。在突破体制转轨的艰难时段,众多瓶颈的攻坚尤其需要知识精英们的专业素养和改革技术,需要依赖于关注改革和现代化事业的知识人可贵的道德勇气与牺牲精神。这便赋予了大学辟境、养人的使命——提供丰富的交流网络以启迪深刻的洞察,提供争辩的学术氛围以启发入理的思考,提供自由的话语空间以激励张扬的建言。它要做往圣的大脑、社会的眼睛、民众的喉舌。

  然而,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指出,大学的功能在艰难的前行过程中被部分压缩和扭曲,其学术供给在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之间存在着一个不可言说的逻辑断裂。这种逻辑断裂正是关心公共事务和关怀公共领域的有识之士和一个成熟发达的公民社会所不情愿面对的。我们认为,当下的社会是一个需要表达的社会,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寻求逻辑建构的时代。在一个公共文化欠缺和公民社会不成熟的国度里,知识人基于公共事务或公共领域的失语与缺席是无助于社会发展的,是一种纯粹的对社会不负道义责任的犬儒主义行为。社会需要知识,时代借助于学术。在一个缺少英雄的时代里,知识人的学术魅力以及饱含专业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公共责任显得尤为重要,而大学则是为这类人才的输送而存在。(斯为盛学社罗晓俊同学对本文亦有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