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泽东同志<<党内通信>>有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17:59

读毛泽东同志<<党内通信>>有感     


作者:郑国令  2008.12.17

读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同志写的《党内通信》,感触颇深。原来我也认为那时候的浮夸之风,亩产上万斤之类的神话,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有关。看了这篇文章,改变了我的看法。

毛泽东同志说:“去年亩产实际只有三百斤的,今年能增产一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吹上八百斤、一千斤、一千二百斤,甚至更多,吹牛而已,实在办不到,有何益处呢?又例如,去年亩产五百斤的,今年增加二百斤、三百斤,也就算成绩很大了。再增上去,就一般说,不可能的。”

“经过十年八年奋斗,粮食问题可能解决。”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不讲经过努力实在做不到而又勉强讲做得到的假话……应当说,有许多假话是上面压出来的,上面‘一吹二压三许愿’,使下面很难办。”

“同现在流行的一些高调比起来,我在这里唱的是低调,意在真正调动积极性,达到增产的目的。如果事实不是我讲的那样低,而达到了较高的目的,我变为保守主义者,那就谢天谢地,不胜光荣之至。”

由此可见,毛泽东同志是实事求是的,并不相信什么万斤田之类的假话。那几年闹饥荒,难道全是毛泽东同志的责任?其他人不是更在唱高调吗?!而且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情况下,粮食大多是人种天收,增产是困难的,产量是不确定的。主席提出十年解决粮食问题,是符合实际的,到了六九年,由于水利设施的增多,粮食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这正好十年。而农业机械化也从这时开始了,有了机井、抽水机、拖拉机了,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东西。以前大多是土法生产,浇水很困难,几乎全靠人力,用那种脚踏式的“水机子”浇地,几天也浇不了一亩地,一旦天旱,只能看着禾苗干死。而70年以后,耕地用上拖拉机,有了机井,水泵,甚至还逐渐有了化肥,粮食产量就越来越高了。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全国人民付出了极大的劳动兴修水利。我们不妨再看看下面这段话,它是毛泽东同志1959年到1960年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的谈话。

“一九五九年冬,全国参加搞水利的人有七千七百多万。我们要继续搞这样大规模的运动,使我们的水利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从一年、二年或者三年来看,花这么多的劳动,粮食单位产品的价值当然很高,单用价值规律来衡量,好象是不合算的。但是,从长远来看,粮食可以增加得更多更快,农业生产可以稳定增长。那么,每个单位产品的价值也就更便宜,人民对粮食的需要也就更能够得到满足。”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的前辈几乎完全靠人力兴修起来的水利设施,今天仍然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后来粮食产量的稳定和逐年高产,主要是这方面的贡献。不仅如此,毛泽东同志还超前地预见到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人口的过剩和出路问题。他说:

“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人口就会减少。如果让减下来的农业人口,都拥到城市里来,使城市人口过分膨胀,那就不好。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注意这个问题。要防止这一点,就要使农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生活水平大致一样,或者还好一些。”

能不能实现这种理想?应该是可以的。建国初期,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新中国为了能够挺立于世界,必然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然而资金从何而来?没有办法,只有让本来就很薄弱的农业哺乳工业,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这就必然导致那时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水平都不会很高。全国人民从建国起,过了二十年紧勒裤腰带的苦日子,到70年以后,情况就逐步好起来了,因为这个时候,全国的工业体系已经确立,到了工业开始反哺农业的时候了,这个时候,农村就要开始大发展了,这是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必然规律。如同一个企业的发展一样,创立初期,起步阶段,只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这个刀刃上,不能不顾生产,先盖什么豪华楼馆,先买什么高级汽车,那样,生产就转不动了,企业就会倒闭。只有先艰苦奋斗,取得一些利润,才能腾出手来用于改善生活。这个起步阶段是很苦的,但这时的苦,正是为了后来的甜。建国初期二十年,如果不搞那么多基础工业,不搞那么多水利设施,不搞两弹一星,不为国家长远利益考虑,不为子孙后代着想,用那些钱先来改善当时人民的生活,那么,我们的先辈们当然不会是那样辛苦,他们完全可以过得舒服一些,但是那样,我们也就没有后来立国的基础,我们的先人只顾自己不顾后人,也就不值得我们尊敬(可惜这一点,直到现在,也仍然有很多人不理解。)。我们今天在前人栽下的大树下乘凉,切不可忘记他们那一两代人为今天的生活所作出的巨大牺牲,所做出的我们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繁重工作。今天,当着我们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时候,首先要想到这一点,今天的成就源于昨天的付出,明天的成功依赖今天的努力,事情难道不正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