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也是百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42:44
淮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春秋属吴,战国属楚,秦始皇时建县(名淮阴),明初设府。辛亥革命后撤府改县,“府衙”变成县府大院。县府搬迁后,淮城镇利用这批房产办起了一个街道工厂,这一古迹因祸得福,被完整地保存下来。据说在全国,除河南开封府外,这里是保存得最完整的知府衙门。对我们这些有点“历史文化癖”的人来说,这样的好去处当然不能错过。
进入知府大院,迎面一座牌楼巍然壮观,牌匾上刻着“公生明”三个古朴遒劲的大字,透出一股凛然正气。匾的背面刻着北宋文豪黄庭坚手书“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大字,正告官员:“你们的俸禄,是民之膏脂,如虐待辜负百姓,等于欺天”。由此向前百米,那座耸立在汉白玉台阶上的宫殿式建筑就是“淮安府大堂”,庄严肃穆,气象万千。此中,吏科室内一副对联给人印象尤为深刻,上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下联是:得一官不乐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此联让我惊叹,令我震撼。想不到在封建官僚中,竟有这样的有识之士,能那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由老百姓养活的,能大彻大悟地说出“自己也是百姓”,并喊出“莫道百姓可欺”的惊天之语。
我当然知道,不管有多少志存高远的题字,多少惊世骇俗的楹联,也掩盖不了旧衙门“吃人”的历史和“有理无钱莫进来”的丑恶形象。其他地方如此,淮安也不例外。但这些有识之士的远见卓识和他们留下的这些碑、匾、诗、联,能被后人一代代传诵,也充分表明它在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中产生过有益的影响,并有其永久存在的价值。在淮安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中,这副对联应当算是一块瑰宝。“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就是这块瑰宝中最闪亮的光点,即使在今天,仍有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试问:一个能时刻记住“自己也是百姓”的官员,即使不能完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也绝对不会整天在那里挖空心思,想出各种花花点子去营私舞弊、贪赃枉法、欺上压下、鱼肉百姓吧!
不过,我在为旧府衙有这样开明的文化氛围而感动的同时,也深感困扰。回来以后,一直在反复琢磨一个问题:既然我们在那么久远的年代,就有了这样敬畏百姓、提倡亲和的理性思考,为什么始终改变不了老百姓长期受压迫、被奴役、不能当家做主的命运呢?一个个自诩为民做主的大小衙门,为什么被老百姓视为“认钱不认理”、“吃人不吐骨头”的“阎王殿”呢?经过反复思考,终于发现问题出在重言不重行、重理不重实、重一般号召不重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因为没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作保证,那些美好的理念就逐渐变成空洞的口号、虚假的形式。所以,旧衙门大堂上那些“正大光明”的匾额和“公生明,廉生威”等碑文,乃至各种冠冕堂皇的诗词楹联,都因自相矛盾而变成自我讽刺的笑料。我们今天自当记取这一教训,少提口号,多做实事;少在文字上添锦绣,多在制度建设上奠基石。用制度限制官员的特权,用制度规范政府的行为,用制度维护人民的权利和利益,不管任何职、居何位、管何事、掌何权,都像普通老百姓一样生活在制度之中,处于法律、法规、纪律、道德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之下。这才是“动真格”,才能使人民得到实惠,也才能推动华夏文明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