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籍与族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45:54
日期:2008-11-10 作者:沈坚 来源:文汇报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的钱永健,日前骤然成为吸引中国公众眼球的学术明星,很大程度上大约还在于他的华裔背景以及同钱学森的亲戚关系。有中国媒体记者在采访时贸然提问:“您是中国人吗?您会说中文吗?”钱先生用英语答称:“不太会说。”尔后又被问到:“先生的成就对于一个中国科学家来说意味着什么?”钱先生对此则坦然应道:“我在美国长大,并一直在这里生活,我不是中国科学家……”
他说得一点不错,提问者倒显得颇不得体,更不礼貌。不过,话说回来,提问的记者恐怕亦非始作俑者,不过沿袭了国内某种传统的思维定势而已。若干年前中美关系甫露解冻迹象时,我们的某些媒体就制作并一再重复过某些似是而非的说辞,所谓“美籍中国物理学家”云云。说多了,说久了,习惯成自然,似乎就成了一种言说和思维惯性。
作为一个1952年出生在美国纽约,从小就在美国氛围下接受教育,饱受英语文化熏陶而汉语知识确颇有限的知识分子,难道仅仅因为钱先生的祖籍地是中国,父辈或祖辈源自中国,就完全忽视他的总体背景而认定他是中国人吗?这种一厢情愿其实并不合乎法理,至少也是极不严肃的。
“中国”有时是一个国家概念、政治与法律概念,不完全是文化的或血缘的概念。所谓“中国人”,这时是跟具有中国法律身份的人联系在一起的,即指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岂能给已经或始终持有他国护照、认同并效忠其他国家的人随意套一顶“中国人”的帽子?英语中的Chinese一词,既有“中国人”之意,也可表达为“华人”“华裔”,前者具有法律角色的意涵,后者则更多地代表了民族身份、族裔身份,实际运用时自当视具体对象和情况而定,切忌胡乱混用。所以,对钱永健身份的准确表述,应该是华裔美国人或美籍华人、华裔美国科学家。这既遵循了基本事实,又体现了对其本人意愿的尊重。
此次同时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几位日本裔科学家中,南部阳一郎是生活在美国的日裔居民,应称作日裔美国科学家,而小林诚、益川敏英则是地地道道的日本科学家,这里的身份特征显而易见,其间是各有区别的。美国原本就是一个以移民为主的国家,其人口的绝大多数,是由五百年来世界其他大洲迁入的移民或其后裔构成的,大多数美国人都有自己各不相同的祖居地,五花八门的族裔背景,只是共同的国家认同意识,才将他们连接到了一起。若是过分凸现他们各自的族裔背景,依某些国人想象的“美籍中国××”逻辑,称谓上必会造成紊乱,闹出许多笑话。那样一来,南部阳一郎将会被称作“美籍日本科学家”。而出自爱尔兰移民家庭的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尼克松,则成了“美籍爱尔兰政治家”;基辛格、布热津斯基也将变作“美籍德国或犹太政治家”、“美籍波兰政治家”,而更多的来自英国的移民后裔,又该被称作什么呢?华盛顿不是该叫“美籍英国政治家”了吗?
由于历史的原因,华人广布世界各地,许多人早已加入所在国国籍,有的还成为当地国家的主体国民之一,例如新加坡。以法律身份而言,那里占人口大多数的华裔居民实际上就是新加坡公民,如果我们罔顾需要得到尊重的这一事实,而杜撰出什么“新籍中国××”之类的衔称,那就很不合适了。我们既然要融入世界,就得学会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看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