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博客革命的缔造者和旗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45:19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第四章- -                                      

第四章:谁是博客革命的缔造者和旗手?

? 博客之王:麦特•德拉吉(Matt Drudge):最著名的博客、运作“德拉吉报道”
? 引导主流媒体进入博客:丹•吉尔默(Dan Gillmor)硅谷最著名的IT专栏作家
? 引导博客技术革命:戴夫•温纳(David Winer):哈佛大学法学院的柏克曼学者
? 引发媒体革命:托尼•帕金斯(Tony Perkins):博客网站AlwaysOn总设计师和主编
? 国外著名博客和博客站点推介


 

20世纪最具推动力和影响力的10大人物之一
因为他的“独一无二”,再也没有人比德拉吉更难以定论的了,喜欢他的人说他是Walter Winchell(美国电台的先锋记者)的化身,不屑他的人说他是“谣言八卦之源”,中性的称他为“互联网上的报童”,为网络赋予了人性。《花花公子》杂志称他为“新闻业的坏小子,克林顿的大恶梦”。纽约时报称他为“美国恶作剧之王”,克林顿不叫他Drudge,而叫他“Sludge”(烂泥)。总之,对于德拉吉的评价,绝对是所有新闻人物中最丰富多彩。他给新闻界和政治圈刮起一股又一股“龙卷风”,因此在新闻界和华盛顿,德拉吉的敌人显然要远远多于朋友,他们互相鄙视,却永远难分难解。
最关键的是,读者认同他。他的忠实读者却称赞他为“公民的记者”。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机构——法新社,将他列为“20世纪最具推动力和影响力的10大人物之一”,与CNN创始人泰德•特纳、电视发明人约翰•拜尔,无线通讯之父马可尼等名人大腕并肩。而他所有的武器,仅仅是一个他自己的个人博客网站—— “德拉吉报道”(drudgereport)。
1999年,当新媒体分析家孙坚华给国内读者首次隆重引见麦特•德拉吉的个人网站“德拉吉报道”(drudgereport)时,德拉吉给我们带来的震动更多是作为新媒体的代表而出现。而现在,我们发现他更体现了博客的特征和意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德拉吉是当之无愧的“博客之王”,正如“丐帮帮主”一样,德拉吉代表着目前博客所取得的最大影响力,和最典型的博客特征。
根据Nielsen/NetRatings的互联网监测报告,2002年7月份前20名新闻网站中,排名第20位的,就是德拉吉报道(Drudgereport)。要知道,前19位全是CNN、MSNBC、ABC、纽约时报、Yahoo等超级媒体巨头,许多有着传统媒体巨大的资源为背景,同时网站投入的人力都是成百上千的规模。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德拉吉报道却完全是一个人的网站,是一个人的媒体。
在过去的1个月中,德拉吉报道就吸引了170多万名的独立访问者,仅以极其微弱的差距位于美联社之后。但是,平均每个用户的访问时间是37分钟,高居20大网站之首。直到最近,因为过于繁忙,德拉吉才雇了一位秘书。

尽管至今,正统的新闻业依然不认同德拉吉,认为他做新闻实在不专业,作风草率,缺乏新闻道德。而更令人惊讶的是,麦特•德拉吉并不是什么人物或天才,这个家伙既没有上过大学,甚至没有一点新闻媒体的工作背景。如果非要与媒体扯上点关系,那么麦特•德拉吉与哥伦比亚电视广播公司(CBS)有点关系,他原来是CBS附属公司礼品店的店长!这个店长的职位使他有机会接触许多娱乐界和新闻界的消息灵通人士,这里就成了收集八卦新闻的据点。
德拉吉完全一个人单打独斗,不需要雇佣记者、编辑、秘书、制作和技术人员。办公地点就是他的好莱坞公寓,三台电视:分别看CNN、MSNBC和卫星电视,还有一台电脑,每天他都要浏览35份电子媒体,每天可以收到1000多封邮件。他的无数“线民”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随时为他提供最新消息。他的线民包括记者、化妆师、电视节目主管,甚至国会助理。“我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广告,从不花钱做公关,也从未举办过任何宣传活动”。
 

这是个“阴沉、寡言而又孤僻的家伙”
1967年,德拉吉出生在华盛顿市郊的中产阶级地区,可能是这里的环境熏陶他对新闻的兴趣。很小的时候,他就做了报童,帮《华盛顿星报》送报。这是他唯一算得上与新闻界有关的工作经历。近水楼台,送报的时候可以先睹为快,促进了对新闻的敏感度。
进入高中,德拉吉已有六英尺高,加上满脸青春痘,使他变得有些自卑,不喜欢与人交往。在同学们的印象中,这是个“阴沉、寡言而又孤僻的家伙”。穿着更是特立独行,老是戴一顶报社的帽子,穿一件有斑纹的夹克。在350名毕业生中,排名325。但是,他在时事方面表现优异。即使如此,也从来没有参与学校的报纸出版或者其他社团活动。
高中毕业,德拉吉开始干起一系列稀奇古怪的工作:7-11的收银员、时代生活出版社的电话销售员和杂货店业务助理。1989年,搬到洛杉矶的好莱坞,才得到了“店长”的头衔。
转机出现在90年代初,他老爸来看望他,给他买了一台电脑。从此,他开始接触网络,很快融入互联网的新闻群组中,如鱼得水的感觉出现了。他在网上很活跃,经常把他得到的八卦新闻贴上去,积累了许多电子邮件的通讯录。
1995年,德拉吉报道(Drudgereport)开张了。在好莱坞的一间局促的卧室中他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当然,他的工作方式并不象纽约时报编辑部里的精英们。“德拉吉报道”在许多人看来,不过是网上众多的猎奇性地摊小报而已。而这个似乎注定要崛起的信息之子以惊人的速度更新他的网页,并以闪电般的速度通过电子邮件列表向人们发送他的种种报道。常常,他拥有一些独家报道,而主流报纸却没有。
大众化的技术杂志《连线》提出从他的新闻邮件中摘取一部分精华刊登。他同意了,前提是他们既不能干预他写些什么,也不能对他写的东西进行再编辑。
美国最大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商——美国在线也注意到了他的工作,提出将“德拉吉报道”同步放到美国在线上,每年美国在线支付3.6万美元作为各种开支的费用。他们成交了。借助于拥有1400万用户的美国在线,德拉吉接触到了更多的读者,声名大噪。他的网上知名度也有助于他的报道工作,他独家报道了CBS 解雇著名华裔主持人Connie Chung 等一系列新闻。
美国著名网站“电子在线”(E!On Line)的掌门人安德鲁•布雷特巴特说:“开始读德拉吉报道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德拉吉是谁,我不知道他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小组。当我最后面对他的时候,大吃一惊。他我行我素,并不理会人们如何工作,或者人们如何理解他的工作。他按照自己理解的互联网自身的特点来从事自己的工作。他是对的,他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方式。”
由于在法新社工作的“内线”的主动帮助,德拉吉在美国率先发布了黛安娜车祸身亡的消息,比美国各大电视网早七分钟。
很快,他的网站的点击率达到了每天4万次。他常常每天更新新闻好几次。对于传统媒体声望的成功挑战,使他为传统媒体所关注,时代杂志,新闻周刊,人物周刊,今日美国报、华盛顿邮报等先后对他作了报道。
他的倾向于保守的观点,遭到了来自自由派人士的批评,但是德拉吉福星高照,作为一个互联网上卓越的撰稿人,他的知名度不断扩大。为了保持独立,他拒绝了一份收入达6位数的工作。以自由派观点著称的美国名记者、被微软比尔•盖茨招到旗下创办网上杂志“石板”的迈克尔•金斯利不赞同他的政治倾向,但是对于其才华和勇气十分赞赏,他向德拉吉提供了一份“石板”的工作,也遭到了婉拒。而出版社也找上门来凑热闹,与其洽谈出书事宜。
 
 


1998年,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到来了
1997年,其电子邮件订户就超过了5万多人。8月10日,他在一则报道中提到有传闻说克林顿的新闻助理西尼•布鲁门多,具有打老婆的不光彩记录。虽然他在报道中引用白宫方面“这种说法纯系胡编”的声明,布鲁门多仍然勃然大怒,以德拉吉与美国在线为共同被告提起诉讼,索赔3000万美元。
这是一场大象与蚂蚁的对决。身为美国政要的布鲁门多有美国总统、副总统的公开表态支持,他太强大了。但正因为此,许多行家认为布鲁门多几乎不可能赢。莽撞的德拉吉此时倒相当冷静。他在记者面前承认,他被人利用了,这对于他来说,是一次深刻的教训。好在,最后法院拒绝审理此案。
1998年1月17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到来了。这天,德拉吉摁下一个键,发布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在最后一分钟,星期六(1月17日)晚上6点,新闻周刊杂志枪杀了一个重大新闻。这条新闻注定将动摇华盛顿的地基:一个白宫实习生与美国总统有染。”
德拉吉解释说:“新闻周刊记者迈克尔•艾西科夫逮住了他平生最大的一条新闻,但就在见报前几个小时,这条新闻被新闻周刊的高层扼杀了。”
一夜之间,德拉吉报道成为全球最有名的新闻媒体。德拉吉利用传统媒体的犹豫不前,甘愿冒上错误报道的风险,在没有证实报道完全属实之前,就抢在其他新闻报刊、电视、电台和网站,公布于世。《新闻周刊》到21日才通过AOL发布这个消息,而报刊亭里要等下周一才能看到。

博客家族:互联网上的德拉吉王朝
以崛起的新媒体为背景,麦特•德拉吉经过与克林顿的几度斗法,已经被公众熟悉。虽然最终没能将克林顿拉下台,但德拉吉这个名字已经给人太深的印象,以至在克林顿绯闻被人们淡忘后,大家仍然记着这个名字。
德拉吉,这是一个在美国并不多见的姓氏;在互联网上,有人发现麦特•德拉吉不是互联网上唯一一个出售信息的德拉吉。他们很敏捷地想到,此德拉吉与彼德拉吉有什么瓜葛?苦于找不到抢手选题的老记们捏一下鼻子立即追踪。
令人喜出望外的是,网上居然有那么多德拉吉,而其中每一个都似乎与麦特•德拉吉有些关系。网上名人鲍勃•德拉吉,经营着一个名为 refdesk.com 的高访问量的站点。这位谦恭长者恰好是那个更为知名的德拉吉的父亲。有一个叫格兰黛•德拉吉的老太太经营着一个名为”德拉吉家谱”、致力于记叙德拉吉家族的历史的站点,这位老太太恰好是麦特•德拉吉的老祖母。而鲍勃•德拉吉的哥哥大卫•德拉吉,麦特的伯伯,也是网上的名人,他是巴斯托沙漠快报的记者(Barstow Desert Dispatch)。
与人为善的鲍勃•德拉吉在接受一家网上杂志电子邮件采访时讲述了这个家族的故事。鲍勃写道:许多人现在知道麦特是我的儿子。相当长一段时间来,许多人以为”德拉吉报道”与 refdesk.com 都是我的站点。在那些不知道我们的关系的人看来,我与我的儿子分别在美国东海岸和西海岸各自经营着一个热门站点,的确有些令人惊异。
麦特•德拉吉是因为他父亲送给他一台电脑才最终与网络结下了不解之缘,反过来,他却是鼓励父亲上网的人。他们的网上角色不同。麦特在网上以一个饶舌的、讨某些人喜欢、惹另外一些人厌烦的闲话专栏作家而闻名;而他的父亲,以一个“网络图书馆长”而著称。作为一个生活在马里兰州的医生,鲍勃在1995年创办了 refdesk.com 站点作为消遣,时间大约与麦特创办他的新闻邮件差不多。他以在混乱的网络中“创造并维持秩序”来描述自己的工作。
refdesk.com 象一个实用信息的虚拟超市,类似一个图书馆管理员的卡片盒。这个站点主要向人们展示各种网络资源。需要知道曼谷当地时间?需要法朗与美元的汇率?需要某种股票的行情?这个站点可以指引你去寻找你所需要的东西。这个站点仔细地罗列了400多页的各种链接,从每一个美国报纸专栏到各种值得一读的散布奇谈怪论的站点。
鲍勃•德拉吉解释说:我不是雅虎,我也不想成为雅虎。雅虎罗列任何东西,我只罗列有用的东西,我只给那些人们要用的站点做索引。我不知道有什么站点象我的站点。我做的是要在网上建立一个实用的索引系统,虽然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与不切实际。实际上,我做的不过是:实用、方便。
他的站点的确是实用而方便的,站点每天吸引大约1万5千的用户来访。鲍勃相信其中许多人来自中学、大学,他们把他的站点当作了某种形式的网络门户。
虽然格兰黛和鲍勃在他们的站点上都提到了麦特,他们显然并没有刻意利用目前正在闪光的德拉吉这个姓氏。在 refdesk.com 站点上,首页不显眼处,有一个“德拉吉报道”的链接。网站上唯一提到麦特的地方是鲍勃的自我简介中的一句话:我的儿子,麦特,是成功的“德拉吉报道”的编辑。作为白宫3000万美元诉讼的主角,麦特现在成了互联网上(关于言论自由)第一修正案的象征。
但是,“德拉吉报道”却没有给 refdesk.com 一个回报,儿子没有给老子的站点做链接。如果做一个这样的链接,老子的站点的日访问量显然不会仅仅是15000人。这是儿子对老子的故意怠慢吗?有记者为此专门采访麦特•德拉吉,但德拉吉既没有回电话,也没有回电子邮件。
鲍勃•德拉吉的解释是:麦特只链接那些他常用的站点;而我链接有用的站点,无论我本人是否使用这些站点。当然,我每天读德拉吉报道。
德拉吉家族的故事讲完了。这的确是一个好玩的故事。但是,这决不是互联网上能够找到的最好玩的故事,比这个好玩的故事可以信手拈来。也许,过不了多久,在网上还能找到更多的与麦特•德拉吉有或远或近关系的德拉吉。也许,过不了多久,在网上能够找到任何一个叫德拉吉或不叫德拉吉的人?这就是大众媒体:大众的媒体(可以不面向大众),而不仅仅只是面向大众的媒体(为某个资本拥有者所拥有)。
鲍勃•德拉吉说,他的儿子在互联网上成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象征。其实,加上他自己及祖母级的格兰黛,祖孙三代在互联网上的作为,才真正具有象征意义。
 

比《纽约时报》更迅速,比《国家询问报》更凶狠
当你第一次登上他的网站,你一定会大为吃惊。谁也想不到,这个“大名鼎鼎”的网站居然会老土到这种地步,完全是一个业余“低手”的作品。没有色彩、没有框格、没有图像(后来头条开始用图片,可能是他的技术水平有了提高),更没有什么FLASH等时髦玩意。连最老土的老式报纸也不如。就是放着一个头条,一些链接而已,时不时可以发现一些最基本的文法问题和拼写错误。里面大部分是纯报道,经常是草稿、资料,但是更显真实。“比《华尔街日报》更具话题性,比《纽约时报》更迅速,比《国家询问报》更凶狠。白宫和各大媒体组织都曾经谴责过他,可见他一定有他对的地方。”
德拉吉既不符合成为记者的基本资格,也不在乎新闻界的常规。但是他以自己的成功,对传统新闻业的权威、标准与诚信提出了最佳的质疑。德拉吉也相信自己开辟了新天地,引领媒体业进入新的时代。作为一名博客,独立自主是他的核心竞争力,他不属于任何人,他不要在乎有领导会拿他是问,也不用在乎谁会成为他的敌人,更不用为金钱所左右。
美国大选戏剧性的过程,以及911恐怖袭击等,每一次重大的新闻事件都成了德拉吉报道的最佳宣传。这个时候,人们首先来到德拉吉报道,寻求最新的消息和动态,而不是其他媒体巨头的网站。被正统新闻界认为“不准确、不道德”的德拉吉报道,却成了人们首先寻求事实与真相的地方。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反讽。但是,人民的认同的可信度就是最高的奖赏了。当然,他也不时会因为报道证实了失实,而公开道歉。
如果说“克林顿绯闻”使德拉吉报道走向大众,那么911事件更是确立了与新闻巨头一样的影响力。那些日子,网站访问量节节升高。9月16日,德拉吉报道首次跻身网站访问量的前20名,一举超过了《今日美国》和《华盛顿邮报》的网站。但是,这样热闹的局面不是第一次了,在美国总统大选期间,他的网站因为过于繁忙而根本挤不进去。

如今,德拉吉报道每天的访问人数都稳定在将近500万人。但是,他的网站一直不放广告,直到1999年,巨大的影响力吸引了许多广告客户,不赚白不赚,但是直到今天,只在最上方放置唯一的一条广告。他并不期望依靠网站本身挣“大钱”,但是的确收入不错。2000年,估计赚进100万美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他的个人传记《德拉吉宣言》,以及他亲笔签名的体恤衫销售。并主持电台和电视脱口秀节目。德拉吉以传统媒体的收入,来支持他的网站业务,形成互动关系。这种模式,已经是博客的“标准”。
总之,德拉吉追求80-95%的准确性,他集中了各种复杂的元素:好的、坏的、蛮横的、自命不凡的等等,然而,这不就是互联网本身同样的映像吗?不就是今天博客们追求的境界吗?

揭开德拉吉报道挣钱的秘密
这是一个商业为动力的时代,任何事情最终的价值标准还是需要金钱来衡量。对于“德拉吉报道”也是一样。再热闹、再成功,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关于它的商业模式,它的营收状况,关于德拉吉的个人收入。这当然是俗之又俗的问题,却无法回避。
2003年4月号的《Business 2.0》对这个敏感问题作了比较详细的解密。他的网站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发布新闻,现在已经成了许多新闻从业人员的重要新闻来源。但是,他不仅每天照常睡觉、吃饭,而且还有时间去海边晒太阳。据估算,该网站每年的广告收入达到80万美元,德拉吉平均每天却可以赚到3500美元……。他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尽管从2002年开始,《华尔街日报》等其他主要新闻网站也开始盈利,但它们却和《德拉吉报道》的风格完全不同。比如《纽约时报》网络版,2002年总共赚了830万美元,但是它有237名全职雇员,也就是说,分到每个人头上只有大约3.5万美元。这还不考虑《纽约时报》网络版的内容事实上全都是由报纸的工作人员完成,网络版只是一个分支机构而已。
因此,虽然规模不大,但无论怎么算,《德拉吉报道》都可能是互联网上最有效率的网站。因为,网站包括老板德拉吉在内总共只有两个人,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年收益是40万美元。而且,德拉吉不必离开他那套位于迈阿密的舒适公寓半步。没有新闻法的制约,也没有职业道德的束缚,他既是个体网虫,又是个体专栏作家,互联网就是天赐于他的最好的游泳池。他每天先做网虫,在网上新闻的海洋中遨游觅食,再利用所谓“政府内外的有关公民”每天提供的至少450条秘密消息大锅,烩成《德拉吉报道》,接着便在网上即时发布。
现在,许多新闻从业人员依然把《德拉吉报道》当作重要新闻来源。仅仅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德拉吉报道》就独家首发了“影视名流摄影大师赫伯.里兹去世”的消息(2002年12月),甚至还挖出了像“CNN首席执行官伊萨克森辞职”这样的猛料(2003年1月)。“《德拉吉报道》给人的感觉总是能爆出一些重大新闻,”纽约WABC电台的节目主管菲尔•波伊斯说。正是这个原因,许多忠实读者每天都会到《德拉吉报道》去浏览10至15次之多,看看有无更新。
强大吸引力令《德拉吉报道》的访问流量持续居高不下,也让许多在《德拉吉报道》主页上作了友情链接的网站获益匪浅。比如,《烟枪》网站(Smoking Gun)的编辑巴斯顿说,“自从《德拉吉报道》上出现了我们网站的链接之后,我们网站的访问流量一下子增加了足足3倍!”相反,如果《德拉吉报道》去掉了某个网站的链接,对于该网站来说无异于一场大灾难。隔周出版的《纽约新闻报》(New York Press)网络版就有过这方面的惨痛教训。2002年夏天,《纽约新闻》上登出了一篇批评《德拉吉报道》的专栏文章。出于报复,《德拉吉报道》立刻就去掉了网页上《纽约新闻》的友情链接,结果当天晚上,《纽约新闻》的访问流量就直线下跌了三分之一。
正是在互联网上这种举足轻重的地位,给《德拉吉报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负责为《德拉吉报道》打理广告业务的是Intermarkets公司,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凯文•卢西多说,《德拉吉报道》的广告客户络绎不绝,未来数月的广告空间已经全部销售一空。据《商业2.0》周刊调查,在互联网上,《德拉吉报道》网站的广告点击率排名第29位。
业内人士分析,像在《派拉蒙电影》乃至《纽约时报》这样的大型网站上登广告的广告客户,每1000次点击率通常要付费2美元,因此,即使把广告价格折扣这些因素考虑进去,按照《德拉吉报道》网站的流量来计算,收入好的时候可以达到每天几乎5000美元。而除去一些必要的网站开支—诸如服务器、员工工资和广告公司费用等等,其余全部都是德拉吉本人所有。
《Business 2.0》为《德拉吉报道》算了一笔细帐:
《德拉吉报道》的每月预算(单位:美元)
月收入:广告  100000
月支出:
房租 3200
宽带网接入和其他办公开销 300
员工薪水 6000
服务器费用  2000
广告公司 20000

月净收入:68500



 

丹•吉尔默(Dan Gillmor)

博客首先是一种价值观!
对于开放源代码软件运动(或者说自由软件运动)的内在和本质,专家学者以及评论家都已经给予充分的评价和分析。但是,如果要要最简单进行最简单的概括,我的观点是:开放源代码首先是一种价值观!同样,对于博客的内涵,我也持同样的观点:博客首先是一种价值观!真正的博客与开放源代码人士在价值观上是一脉相承的:都看重共享、开放、自由、理想,而不喜欢控制、专有、封闭和过于功利。
在同样的价值观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比如,思想领域有左右之分,政治有鸽鹰之别。在软件业,也形成了开放源代码和与微软为代表的封闭源代码软件的两大不同阵营。彼此之间的本质差异,与其说是规则或者技术的差异,不如说是价值观的差异。微软永远也不可能理解开放源代码这样的“傻事”,开放源代码人士也很难以微软这样的模式为荣。
当然,这里价值观的差异与其说是高下之分,不如说是多元化之分。有人以更多的分享获得快乐和满足,有人以更多的占有获得成就感;有人以越来越严的控制来获得成功,有人以更加开放获得更多的拥戴;有人对现实利益斤斤计较和急功近利,有人以符合理想和放眼长远为准则;有人对强势群体趋之若骛,有人以同情和支持弱势群体为责任。与其你死我活的决斗,不如说是一种有意的竞争和互补,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价值观的多元化使世界更加美好。开放源代码的兴起,是对越来越功利的商业化的世界的一种反拨;是人类理想主义和知识分子传统的在软件产业的复兴和回归。
开放源代码的胜利,与其说是技术和产品的胜利,不如说是价值观的胜利。当然,现在奢谈胜利还为时过早,但是以这种价值观为基础,开放源代码必然会取得越来越多的胜利。毕竟,人类不但区分与单纯的动物,也一样区分与单纯的商业动物。
因此,对于企业、人物和作为的喜好,就有着明晰的特点。比如,真正的博客一般都反对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强化的趋势,不喜欢微软这样专横而霸道的市场垄断者,挑战过于强势的市场力量为消费者、中小企业等弱势群体鼓与呼。
这些特点,也都鲜明地反映在丹•吉尔默(Dan Gillmor)身上。这位曾经的音乐家入行并不早,但是有着这种价值观的底蕴,作为第一位主流媒体记者的博客,吉尔默的脱颖而出有着其必然性。无论是阅读他的专栏,还是他的博客网站,还是他的讲演,都深深地可以感受到这种价值观的无所不在的影子。

从舞台到媒体,从音乐到IT
是的,比起《华尔街日报》的Walt Mossberg、《商业周刊》的Stephen Wildstrom、《PC Magazine》的John C. Dvorak、《今日美国》的Kevin Maney、《财富》的Stewart Alsop以及《纽约时报》的John Markoff等这些资深专栏作家相比,丹•吉尔默(Dan Gillmor)无论在高科技的知识背景、行业积累和经验方面,都远远不如。在3、4年之前,他甚至还没有进入主流人士的视野之中。但是,如今放眼整个美国IT业,没有一个专栏作家比吉尔默更活跃,更受业界和大众关注了。作为硅谷最著名的IT专栏作家,吉尔默的势头依然不减。尤其是现在,他已经是高科技主流媒体的博客领袖人物,成为博客浪潮的实践者、理论家和革命家。
在从事新闻业以前,他是一位音乐家。在正式进入新闻圈前,丹•吉尔默以音乐为生已经整整7年之久。从他的音乐家之路起始于大学二年级期间。他的乐队演奏的曲目范围很广,从20年代的爵士乐到乡村歌曲,以及摇滚乐。他们并不是那别人的作品自娱自乐,而是真正全身心投入,并颇具创新。他们还录制过两盘专辑,从艺术角度看可以说大为成功,当然,很遗憾的是,商业上并没有成功。否则,今天的丹•吉尔默不可能是以IT专栏作家和博客的身份出现了。如今,丹•吉尔默对于这段音乐生涯还是非常怀念,也还时不时演奏一番,当然是在自己的起居室中,而不是舞台之上。
人人都认为他的一生就交给音乐,他自己也以成为一流的音乐家为目标。大学临近毕业,他开启了另一项天赋:开始喜欢上写作,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毕业后,因此在佛蒙特州(Vermont)的一份没有名气的周报,获得了一份工作,生计有了着落。当然,这仅仅是他人生追求的起点,很快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能,他进入了佛蒙特州首府的一份日报工作。并且开始为《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和《波士顿环球》(Boston Globe)撰稿。接着他又频频跳槽,一步步挺进大报。这个阶段他写作的范围包括国内政治、经济和特写等。直到90年代初期,他进入美国十大新闻媒体之一、底特律第一大报——《底特律自由出版报》(Detroit Free Press),他才开始涉足高科技行业的报道,崭露头角。1994年9月,享有盛誉的硅谷第一日报《圣何塞水星报》(the San Jose Mercury News)将他纳入旗下,才如鱼得水,开始在高科技报道方面发力。而且,刚好遇上了硅谷最大一次高科技繁荣的开始(当然,后来人们更愿意叫“互联网泡沫”)。
一开始,丹•吉尔默负责该报“个人技术”(personal tech)板块的编辑,并且撰写一个专栏。直到四年前,他才成为全职的专栏作家,一心一意经营他的专栏。这时候,专栏的影响力才开始在业界崛起。


 

丹•吉尔默并不是一只技术“菜鸟”
虽然,丹•吉尔默进入IT业很晚,但是对于IT的热爱却是一贯如此。中学时候就对学习FORTRAN语言非常感兴趣(当然,现在已经忘个精光)。70年代的时候,他就是有了一台Radio Shack的早期个人电脑,80年代早期,就拥有一台早期的奥斯本(Osborne)便携式电脑。后来使用过的机器,包括一台Kaypro,一台IBM XT以及多台英特尔芯片的兼容机,最后还是爱上了苹果的Macs。亲身体验过从386到486,到奔腾的处理器之路,熟悉使用过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95、Windows NT 4.0和苹果的Mac OS。他当然也玩Linux,以及可以运行在IBM兼容机上的Unix。当然,他并不把这些硬件和软件(尤其是操作系统)当作宗教信仰,也不敬畏。在他的眼里,使用这些东西,仅仅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工作和生活而已。
80年代早期,丹•吉尔默就开始上网。当80年代后期,他来到密歇根州(Michigan),他得到了该州第一家互联网服务接入商(ISP)NSFNet的电子邮件帐号。他为自由出版报安装了Gopher,在没有图形界面而只有文本链接的时候,就开始使用万维网。而但他看到安德森发明的第一个互联网图形浏览器——Mosaic时,他知道,生活将从此改变了!
十分有意思的时,1993年,在一次新闻传播的会议上,丹•吉尔默大讲特讲互联网。他所在的这个会议组里,有一位成员看过Mosaic工作的录像带。这家伙就是著名报业集团Knight Ridder公司的经理(《底特律自由出版报》和《圣何塞水星报》都隶属于Knight Ridder公司)。他在听完丹•吉尔默关于互联网的演讲后,问了两个问题:互联网对于我们的机会到底有多大?它的威胁到底有多大?现在看来,这是两个非常到位的问题,当然,丹•吉尔默的回答也非常到位。虽然,到现在我们大家依然还在寻找这个答案。
平时,丹•吉尔默爱好很多,是个多才多艺的“杂家”,除了音乐(喜欢各种各样的音乐,当然更喜欢古典和民谣)和IT,他也喜欢电影、戏剧、看书、滑雪、网球和徒步旅行,也喜欢美食和好酒,喜爱烹调,关心时事政治以及与有思想的人聊天。最不喜欢的事情,一是吸烟,二是伪善,三是恃强凌弱!
丹•吉尔默不仅仅安分于象牙塔中的个人写作,他更是一个“革命家”。除了写作,他更大的兴趣是当一名传媒教育工作者,多次为记者举办讲座,发表关于新媒体的演讲,并出席各种国际传媒会议。美国的Adweek杂志将他评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科技记者之一。丹•吉尔默曾是密西根新闻学者(Michigan Journalism Fellow),并获密苏里大学的丹云珀荷奖学金(Herbert Davenport Fellow, University of Missouri)。

引发主流媒体的博客运动
随着90年代末期博客浪潮开始萌动,丹•吉尔默很快认识到博客对于新闻业的革命性意义。虽然,一开始博客主要是一些技术爱好者的“业余爱好”,而且拒绝“企业化”。但是,其理念的威力和发展的势头,却无法阻挡博客走向主流。在主流媒体还把博客看成“低俗”而瞧不起,或者把博客当作是对新闻业传统道德规范的破坏而敌对时,丹•吉尔默已经捷足先登,成为大牌媒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一开始,丹•吉尔默利用戴夫•温纳(David Winer)的Userland公司的Manila博客软件,在《圣何塞水星报》的官方网站www.siliconvalley.com,给自己制作和开设了个人博客网站,网站名字叫作eJournal。这里书写的是关于他一星期工作的“内幕”。他推荐、概述和链接自己每天看到的好文章,把自己的思考和观点随时记下,并且简述一些未能写入他专栏的一些事情,告诉读者他正在做什么,下一个专栏的主题,响应读者的问题,以及推销他在SilconValley.com的专栏等等。一般每天都有好多篇长短不一的博客日记,成为他一天24小时,一周7天用不停息的“即时专栏”,与他每周一期固定地方、固定时间、固定篇幅的专栏形成了非常精彩的配合。有了eJournal,丹•吉尔默可以将许多不适用放入正式专栏的材料发表出来,无拘无束,行文自由而自然,给他的读者可以获得更个人化的一瞥,了解他真正的想法,并给予互动的机会。到2000年,他的eJournal已经相当具有影响力,以至于后来,影响力开始逐渐超越正式的专栏。博客中的丹•吉尔默比专栏中的丹•吉尔默更丰富、更生动、更人性,也更精彩。
当然,丹•吉尔默不是主流媒体的独一无二的博客。2000年中,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Star Tribune报》的网上编辑Gael Fashingbauer Cooper,也开辟了一个WebDog区,在网站的花絮中刊出,包含Cooper想到的一些大众文化主题,及有趣网站的链接。她以前做过同样的博客,用她自己的名字,现在则用Star Tribune的名字。

博客使得新闻工作者脱掉沉重的外套
博客这种个人性的形式全面进入新闻机构,的确是一件大事。丹•吉尔默说eJournal是个实验,看看网络能做什么事。他说:“我们仍在猜测它是什么,这正是有趣的部份。”作者显然是博客的中心,丹•吉尔默视它能给作者与读者、及读者与读者间多重对话的管道。“是的,我为水星报工作,没错,那是我们要为水星报的目标读者群服务,这是格式化的工作。除了报纸上的固定栏目和固定读者,还需要延伸出去,告诉他们我今天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是媒体的延伸,虽然报纸不付给我额外的工资。”
广为众知的博客作家Jim Romensesko的说法,他的Media News博客,每天简短的引述评论媒体间的新闻,现在受到Florida新闻教育与媒体脑力中心的资助。他说:“博客使得新闻工作者脱掉外套,更轻便的展现新闻机构轻松的一面,是吸引读者的主要原因”。
Romenesko说,博客作者的个性,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来决定读者对他是否亲切。当他发出消息说要Minneapolis搬到芝加哥的时候,半小时内就接受几个读者来信,建议几个社区,认为他可能喜欢在那里居住。他的读者对他很了解,因为他的博客有他个性的内涵。
Cooper说,博客让她尝试另一种写作方式,与她以前在杂志、报纸与新闻网站的方式不同。她可以以第一人称写作,让读者更了解她的个性,博客的格式也激发她的创作力,这种格式在别处是不能接受的。
Cooper的博客包罗万像,有的是私人的论点,像昨天晚上那个电视节目的感想。在她Star Tribune博客上,没有写作的规则,这家报纸也给她写作的自由。她说:“我没感到什么限制”,与以前在制作私人博客没有区别。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丹•吉尔默不仅仅满足于自己“独乐乐”。2002年,在他的成功实践之后,Knight Ridder集团自己专门开发了博客软件平台,为集团属下的所有媒体提供博客软件平台。

we media: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
丹•吉尔默(Dan Gillmor)对于博客的热衷,不仅仅在于个人的实践,也不仅仅在于带动机构内的变革。他更想在理论上阐明博客对于新闻媒体的革命性。
他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震撼力的新概念:we media。他说,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1.0是指传统媒体或说旧媒体(old media),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new media)或者叫跨媒体,而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we media(一直没有一个非常贴切的中文译名,我们翻译成“个人媒体”或者叫“自媒体”,有人翻译为“我们媒体”或称“共享媒体”。但内涵都是一样,以下统一为“共享媒体”)。
现在,全世界每天传播的媒体内容,有一半是由6大媒体巨头所控制。其利益驱动、意识形态以及传统的审查制度,使得这些经过严重加工处理的内容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人们的需求。媒体的工业化,内容出口的工厂化,都在严重影响其发展。比如,以美联社为例,有近4000人专业记者,每天“制造并出厂”2000万字的内容,每天发布在8500多种报纸、杂志和广播中,把读者当作“信息动物”一样。
但是,互联网来了,将从为这种新闻“工业化”的固化模式带来革命。读者可以在互联网上查看新闻,在论坛里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自己的博客中直接书写自己的一切,利用电子邮件、新闻组以及论坛和聊天室与别人进行争论。这种不同于传统的阅读体验最终催生出“共享媒体”的诞生。
丹•吉尔默认为,首先,这是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产生的一种交互性媒体报道方式,它是在不断的讨论中形成的,同时这种新形式报道的供给者也突破了原来独立一个作者,或几个作者供稿的形式,而是综合了众多来自不同层次、不同经历的共同思想成果。“共享媒体”的诞生也标志着传统新闻媒体的报道形式正在从一种学术式的模式转变为一种交互式共享的讨论模式。
互动式技术和阅读体验为媒体带来的是变革,而且这种变革的波及者不只是互联网,也包括报纸、杂志以及电视等传统媒体。丹•吉尔默在《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上发表题为《‘共享媒体'时代的到来”》的文章,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理论,他写道:
“当今年轻读者在获取信息方式上的多样性,正是新型报道方式的催化剂。他们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从各个角度不同深度了解他们想知道的问题,他们也可以通过互连网的论坛,就某些问题和别人进行交流,他们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和他们需要了解的当事人进行一对一的接触,而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这就使我们的传统媒体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我们的读者已经不必等着报纸和杂志为他们作好的半生不熟的新闻产品,他们完全可以自己下厨房。”但挑战往往也是一种机遇,“共享媒体”的诞生正是这种挑战下可喜的成果。而博客成为“共享媒体”的最佳形式。

第一次为中国人介绍“博客”概念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除了自己的作品外,更高的理想当然是同时成就自己的理论。丹•吉尔默当然名副其实,而成为新闻传播学教授。1999年-2001年秋季,丹•吉尔默作为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的访问学者,到香港教授新媒体和科技新闻写作。他的博客自然是他“推销”的重点之一。
期间,正是香港和亚洲互联网热潮的高峰,他于1999年底采访过李泽楷,他李泽楷对及其PCC项目的评价很高:“他非常聪明,只会透露他想披露的事情。他确实是科技界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如果PCC成功,将会是互联网及电讯世界里最重要的实体。作为西方人,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作为富豪的次子,如何能做大今日的成就。”可惜,他的期望没有成为现实,尤其是李泽楷假学历风波起来,让丹•吉尔默非常失望,他对李泽楷事后发声明,指其学历错误只限于非法律文件,大表不满。“电盈好象在澄清对传媒及公众说谎,是无关痛痒的!”
2001年11月20日,丹•吉尔默应邀参加了“清华阳光传媒论坛”,演讲主题是“9.11后世界新闻传媒的走向”。李希光教授主持了这场演讲。
在演讲中,“博客”是丹•吉尔默的重要主题词之一,是技术对媒体变革的典型,他还向大家显示了他自己的博客网站。这似乎应该是中国人第一次在公共场合知道“博客”这个概念。
“下面我讲另外一个媒体的变化,就是Peer to Peer,同类对同类的交流和传播。新的变化是这样的,传统上有一个中心,中心有一个新闻把关人,但是新的媒体变化使把关人这个中心往边缘移,边缘人慢慢变成了新闻的把关人。大家注意到9.11很多人获得的新闻并不是来自专业新闻工作者制造的新闻,他们去的网站都不是专业的媒体。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图,这个网页是一个网络软件工程师制作的,这种形式叫做博客,他主要的工作是把和9.11相关的所有信息做链接。”
“现在我要讲一下博客,这是一种崭新的现象。所谓的博客,完全是个人化的日记的形式,每天更新,所以叫日记。这些都是那些对某个话题有激情的人制作的博客。我刚才放的图片就是我自己的博客。
当然,演讲的主题主要还是9.11以后,科学技术和新闻传媒所发生的变化。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数字化时代传媒的变革,一个是是从受众角度,受众如何收听、收看、阅读传媒,另一个是从传媒的生产者的角度,来看传媒的变化。
演讲之后,听众提问踊跃,答问都比较精彩,对于理解博客的内涵,以及它对于新闻业的革命意义,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我们特意附录演讲全文,供大家参考。

为互联网的自由和创新而战斗
与莱斯格一样,丹•吉尔默很喜欢加州和硅谷,这里开放、创新和自由的新型高科技文化非常切合他的价值观。因此,他总是煽动和鼓动他的朋友们来加州。他的两个兄弟斯蒂夫(Steve)和威利(Wiley)都是从事IT业的。当然,他依然很怀念佛蒙特州。
在丹•吉尔默的眼中,互联网最具力量的就是沟通交流以及任何人都可以发表任何内容,可以让任何读者看到。未来,这种力量体现在机器与机器之间可以相互“对话交流”,这就是现在业界非常火热的“Web服务(Web Service)”的概念。当然,目前这场革命还只是耳朵中听到,还没有真正成为现实。
任何美好的东西都需要用战斗来获得,来保护。互联网也不例外。任何真正热爱互联网的人,都会异常珍视互联网上的自由。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丹•吉尔默战斗的方向,也是其文章火药的根源。那么互联网如此美好,最大的危险究竟是什么?在丹•吉尔默眼里,敌人就是娱乐巨头,他们利用知识产权这个“伪装”的武器,试图私分和占领互联网。娱乐工业与政府内部的“独裁力量”配合默契,推动立法,剥夺用户之间的交流自由和发表自由,使得互联网最终变成一种“只读”的媒体。“如果他们得逞,那真是一场灾难。而且这一切必然会发生,除非人们真正意识到这个危险,并为他们的权力而斗争”。
在知识产权方面,丹•吉尔默与莱斯格的观点几乎完全一致,站在消费者一边,毫不妥协地与娱乐巨头,以及一切片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行为作斗争。他是著名的微软批评者,对于软件业的专利制度,对于音乐界的“反科技”举措,都不留任何情面。
亚马逊网上书店继1999年9月取得“one click”(网上顾客只需注册一次即可不断购物)的专利后,再度左右美国专利局(American Patent Office),取得网上联机抽佣(Affiliates program)营销方式的专利权。丹•吉尔默形容亚马逊此举“自大且无止尽地贪婪”,他更把联名抵制亚马逊的一些网上请愿书链接放在专栏底下。其他批评家们也声援:“亚马逊下一步还要申请什么专利?空气吗?”
丹•吉尔默说,把知识产权描述成一种绝对的财产权,完成是一种误导,是颠倒了逻辑,混淆了历史。当初国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鼓励创新,促进社会发展。因此赋予发明人一定期限、一定程度的相对权力,通过制约公司与公司之间的不当侵权和打击用盗版谋取暴利的不法工厂,使创新者获得合理的受益,有动力进一步创新。因此,与其把知识产权比喻或者等同于一种财产权,不如更恰当地把知识产权比喻成税收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就是一种促进社会发展的调节器。税收很重要,但不是收得越多越好。知识产权要保护,但不是保护得越严越好。
但是,现在这些巨头变本加厉,通过不断修改法律,居然开始把每一个消费者也当成了“盗版者”,把一切都视为盗版!他们完全“异化”了制度,现在保护知识产权的根本目的不再是鼓励创新,而主要是保护这些巨头的商业模式。反而开始极大地阻碍了知识传播,影响了新技术扩散,制约了创新活动。

不断强化的知识产权制度是博客的敌人
丹•吉尔默说,其实要说盗版,最大的盗版者恰恰就是这些巨头本身。他们都大发其财,但绝大多数真正的创作者却获益有限,依然需要艰苦奋斗;按照法律迪斯尼的米老鼠超过了50年的保护期,就必须放入公众领域。现在迪斯尼却努力修改法律,将保护期提升到70年,实际上是将本来已经属于公众的东西,重新占为己有;微软的产品几乎集中了软件业几十年的创新技术,却不分给原始创新者一分钱的利益,单是Office一个产品就已经收取了消费者400多亿美元,却依然连基本的安全和可靠都无法保障……因此,丹大声反问:我们付出了成百上千亿美元,到底谁是真正的盗版者?!
唯一的根源就是目前的规则是这些巨头主导的,体现了单方面的意志和利益而已。因此,在新兴的数字时代,一切还都在建设当中,如何制定合理的规则成为重中之重。
Eric Eldred状告国会1998年再次延长版权保护期的法案,违反美国宪法。虽然案子在巡回法院和上诉法院败诉,但控方律师、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教授莱斯格(Larry Lessig)不屈不挠,成功地说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2002年10月9日听取他的上诉。这个听证会是近年关于知识产权的最重大的较量。被认为是好莱坞巨头与公众利益之间的最高对决。
与此前许多人的判断一样,美国最高院最终还是站在了财大气粗的好莱坞一边。2003年1月15日,最高法院以7:2判定莱斯格败诉。法院言词强烈的判决中称,立法机关有充分的回旋余地,来允许一次次延长作品的版权保护期限。
莱斯格输了!消费者输了!!公众输了!!!丹•吉尔默也按捺不住愤怒,他在自己的博客网站上,以《最高院认可版权窃贼合法》为题,旗帜鲜明地站在莱斯格一边。那些版权工业巨头将消费者也称为版权的“小偷”,丹•吉尔默却将这些巨头回敬为版权“窃贼”(Copyright Theft)。他们利用自己金钱和政治游说力量,一次次改变立法,延长保护期限,将本来应该属于公共领域的东西重新占为己有,绝对是光天化日之日的偷盗行为。丹•吉尔默愤怒地问道:“是谁被掠夺了?是你!是我!是谁赢了?是那些贪婪的无止境的媒体巨头,他们正用本来早就应该属于公共领域的作品掠取数十亿美元的财富”。
“如同国土和海洋一样,公共领域神圣不容任意私自占有,但是,最高院7:2的判决背叛了司法公正。”
丹•吉尔默在战斗,越来越多的博客成为他的同盟。战斗使他的影响不断上升,2002年,在一年一度权威的《Technology Marketing》“媒体影响力报告”排名中。他在“媒体最具影响力的人”中,排名一下子从去年的20位跃居到第7位,是影响力上升最快的专栏作家。同时,还获得了2002年著名民间机构“电子前线”(EFF)颁发的年度“先锋奖”,专栏作家获此殊荣还是第一次。
那么,丹•吉尔默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唯一明白的是:他已经是目前IT内最活跃的博客之一,而且始终将公共利益放在第一位。博客首先是一种价值观,这就是他超越诸多大牌、老牌高手的主要原因。博客成了他快速飞翔的翅膀。而他的成功,也为博客的发展插上了新的翅膀!


附录:清华阳光传媒论坛:9-11后世界新闻传媒的走向

由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与阳光卫视共同创办的“清华阳光传媒论坛”是为在清华办成一个在国际上有影响、有品味、有权威,并为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的新闻学院做出贡献的新闻传媒论坛。2001年11月20日晚,美国新闻传播学教授Dan Gillmor先生应邀参加了该论坛,演讲主题是“9-11后世界新闻传媒的走向”。以下是该演讲的实录全文:

  主持人:同学们,晚上好!清华阳光传媒论坛第五场报告现在开始!

  今天晚上我们邀请了美国San jose Mercury News专栏作家,Dan Gillmor到这里给大家发表演讲,演讲以前我介绍一下Dan Gillmor先生,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作为一个记者,他最终最成功的境界是什么呢?再往前发展是什么方向呢?(作家)哪两种作家呢?一个是专栏作家,一个是非虚构作家。最高境界是一个专栏作家,或者是非虚构小说作家。作为一个记者最难为采写的新闻是什么呢?科技新闻。如果新闻达到了顶峰,把科技新闻写得大家都看懂了,新闻学学到家了。我们今天请来就是一个高手。Dan Gillmor先生在香港大学做客座教授,也是我们网络新闻学最早的开拓者,作为一个专栏作家,他非常负有批评精神,对微软的批评在美国很出名。同时,San jose Mercury News也是一个美国非常好的报纸,虽然不像《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那么大,但是就像中国的《南方周末》一样,是一种另类的报纸,专门和政府唱对台戏的报纸。他今天的演讲是9.11后世界新闻传媒的走向。

  现在请大家热烈欢迎Dan Gillmor教授到这里发表演讲。

  Dan Gillmor:同学们,感谢各位同学,感谢李教授,很荣幸到这样一所伟大的学校来发表演讲,首先很抱歉,我在这里不能用你们的语言来发表演讲。我要讲一下,9.11以后,科学技术和新闻传媒发生的变化,如果这种变化真的发生的话。我今天谈到的是数字化时代的传媒。这种讲座内容基于我自己本人的经历,另外也基于我所观察到的变化。我从两个层面谈传媒的变化,第一个是从受众角度,受众如何收听、收看、阅读传媒,另外是从传媒的生产者的角度,从我们这些人的角度来看传媒的变化。

  在我演讲开始,我先提醒大家,你们要记住我所来自的地方,这个地方名字叫做硅谷,这个地方技术的力量在哪里,这就是技术发展变化的一个曲线图。另外,我向李教授保证,我要把这个幻灯留给我们传播中心,这样同学们不一定要把画面都抄下来,将来可以借阅。我是不完全同意微软的,但是微软却生产了很多好的软件。技术的变化,技术的进步是两翻两翻的往前增长的,它是在三个领域发生变化的,第一个是加工领域的变化。这项技术为我们所加工的所有的东西都加了人工智能。再一个是储存技术,刚才给大家一个小小的硬币,这样的一个小硬币可以存储多少呢?一个G。明年这个硬币要变成这么小,明年这个硬币的容量要增加到两个G。这意味着,不仅我们所触摸到的东西都已经有了人工智能,而且我们所触摸到的任何事物都有了记忆功能。另外一个变化是在宽带上。但是还没有完全到来,是提高前面两个变化的速度的技术。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是提供更多的人工智能,提供更多的储存量,而且我们加速了这个世界的网络的连接速度。这会带来什么呢?我们无法预料。但是,有一点我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它给媒体带来的变化,给我们如何生产、制作新闻,以及受众如何接收新闻所产生的影响。

  我现在要讲一下我一年前的一个经历,当时我正在香港大学教书。当时,美国总统大选刚刚结束,局面很混乱,大家都不知道结果。因为在香港大学,我住的那个房间里,所有的频道都不是英文的,都是中文的,我只能上CNN的网上,通过它的视频下载美国全国公共广播公司的广播。我当时相信,我通过这个网络获得的这个选举的结果是全面的、可信的,跟在美国看到的选举结果应该是一样的。大家都记得戈尔副总统。但是大家要记住,从选举就可以看到,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使用新闻的方式。这对于将来新闻的生产者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意思的是,CNN在生产它的新闻节目的时候,它没有想到观众会看别的网站,全国公共广播公司在生产它的节目的时候,也没有想到别人也会其他的网站,认为受众只看他们的网站。我就把这些东西弄在一起了,这是一种新的想法。那么,现在我们再往后看,再走十个月就到了今天9.11,我们看看传统媒体是如何报道这次袭击事件的。我当时正在南非旅行,当时我是通过《纽约时报》的网站看到的报道。当时,在南非我没有看到电视,是通过网上看到的,但是在美国,在世界其他的地方的人们大部分是通过电视看到这场袭击的。

  电视的功效在于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第二天,报纸详细地报道了这场袭击,包括我自己的报纸San jose Mercury News,报纸不仅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而且更多的是细节和故事。因此,读者大量购买报纸,尽管他们看了电视。大家可以看到,现在是媒体的聚合时代,你可以通过各种媒体的出口获得新闻,在南非的时候,我甚至可以通过手机获得9.11事件的情况。

  下面我讲另外一个媒体的变化,就是Peer to Peer,同类对同类的交流和传播。新的变化是这样的,传统上有一个中心,中心有一个新闻把关人,但是新的媒体变化使把关人这个中心往边缘移,边缘人慢慢变成了新闻的把关人。大家注意到9.11很多人获得的新闻并不是来自专业新闻工作者制造的新闻,他们去的网站都不是专业的媒体。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图,这个网页是一个网络软件工程师制作的,这种形式叫做博客,他主要的工作是把和9.11相关的所有信息做链接。

  大家还要注意到,另外一个重要的传播是电子邮件。我获得了一份电子邮件组,发送人是宾州大学电子传播学的教授戴沃尔,这个邮件组上有两万人,都不是一般的读者,都是一些在各个领域,特别是在传播领域有影响的人物。戴沃尔给我发来的这些信息,这些信息所提供的背景和价值观,在传统媒体上是看不到的,把这些有用的、有价值的信息编到我自己的文章中去。我下面给大家看一个邮件,这里面记录的是卫星图片照的曼哈顿地区的双塔地区。这个邮件是澳大利亚人发的,是讲澳大利亚人如何感受这场袭击。澳大利亚人,他们一方面对美国人表示同情,另外,他们非常担心美国人这种报复会使未来的状况变得更为糟糕。我相信,这些声音对美国人来讲很重要,美国人应该听到这些声音。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个来自阿富汗的电子邮件,这个电子邮件发给了一个美国记者,这个美国记者贴在了网上,在晚上就传开了,这个电子邮件所提供的关于阿富汗战争,阿富汗冲突的视角和观点和美国人永远看不到和想不到的。由于这个邮件被贴到美国的各大网站上,两天以后,这个作者就被美国各大电视网找去采访。大家想想,以一封电子邮件,最后他对社会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这是我收到另外一封电子邮件,是英国人写的。

  这是美国一个专门研究新闻的基金会做的一项研究结果。这个研究显示,9.11使很多美国人争着上网看新闻。大家可以看到三分之一在网上聊天室,四分之三的人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或者接收关于袭击的消息。这是一个叫David的人说的一些话:美国和全世界第一次一起讲一个故事,可以看到大家是同悲、同哭、同泣、同慰。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人不仅在阅读新闻,而且也在生产新闻,包括你们也是这样。我们记得前面讲的曲线,在未来,这个数字化技术将要把大家全部连接在一起。

  数字技术,为我们新闻的制作,无论是新的方式或者是旧的方式,提供了极其有用的工具。

  这是一个里面装了一个小电脑,同时有光学结构的数码照相机,我给你们拍照,在明天早上到来之前,你们就会上到互联网上,全世界都会看到你们。我几分钟之后,我就告诉你们如何能够这样做。这项技术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就是任何人都可以作为一个出版者。我所谓的出版包括在网上发电子邮件。

  虽然有前面讲到的这些技术,但是大家还不知道如何利用新媒体做生意、办企业。我所住的地方,也就是硅谷,到处都是.COM公司的尸体,这些公司都已经破产了。虽然有风险基金想提供资金,但是我相信这些公司最后还是要像泡沫一样破灭的。

  其实在过去几十年中,什么是新闻学,新闻,新闻界,新闻都是一个词“NEWS”,本身就是一场讲座,告诉你是什么东西,你自己决定是不是买它,相信它,接受它。但是今天,我相信新闻或者新闻界正在从一场单向的讲座变成了一场对话。我作为记者,我告诉你,我知道了什么,你作为读者或者公众,你告诉我你认为我讲的对不对,你是怎样想的,然后我们一起讨论,最后发现什么是真理。重要的是,我的读者比我知道得还要多。由于读者比我知道的还要多,所以我就可以利用他们的知识,这也就是数字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数字技术不仅是对新闻报道重要,同时对新闻的传播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可以用这个小小的数码相机向你们展示一下。我最近去非洲采访,那个地方没有几个人有电脑,但是很多人都有手机。因此,很多媒体公司就利用手机来传播新闻,这些新闻很短,都是一些标题,但都是真实的。并不仅仅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利用这些技术,而且其它各种人都在利用这项技术。在几年前,你们还记得,在西雅图举行的WTO的大会,当时很多反全球化的人在抗议示威,当局无法镇压下去,因为这些人的联络当局是无法对付的,因为他们都使用手机进行联络。这种手机使用的技术形式就是Peer to Peer,同类和同类之间的传播,当局怎么也打破不了这种交流。我不是说这些人是在报道新闻,我是讲,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学习这些人的方式来报道新闻。另外用什么样的方法传播新闻呢?就是通过做网页。用浏览器把自己的网页进行更新,并不是非要在自己的电脑上,可以通过这样的一种软件,在世界上任何角落和地方的电脑上更新自己的网页。这是我的网页,上面有我的照片,有我自己写的新闻和观点,这是我的北京日记。

  作为一个记者,你的新闻源越广、越多越好。我认为在互联网这个世界里,最有效的新闻源就是电子邮件。另外还有一种是邮件组,如果邮件组管理得比较好,也是很有价值的。其次就是聊天室或论坛,在我的网页上,我有一个Forums,读者对我的文章进行评论就是在这个聊天室里谈论他们的意见。通过这样一个论坛,我从我的读者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提高了我的新闻水平。当然了,大家公开地在论坛里骂你是“傻冒”,这肯定不高兴,但是这确实帮助我提高了自己的业务。

  另外,其他的一些网站记者经常会忽视,一个是政府网站,一个是非政府组织网站,还有公司的网站和一些利益集团的网站。为什么说他们网站有用呢?有些政府或大公司往网站上放的内容他们认为是没有用的,其实是很有用的。我不知道在中国记者使用的最好的搜索引擎是什么,至少在美国毫无疑问绝对最好的就是Google。使用Google的同学请举手?除此以外你们另外的搜索引擎是什么?(搜狐、雅虎)

  CAR,是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这些一些工具,一个是数据库,还有Mapping,还有两个网站,是你们学习新闻和新媒体要看的一些网站:WWW.nicrar.org和WWW.ice.org。第一个网站是美国计算机辅助新闻学院的网址。第二个网站对你们也很重要,就是调查记者专用网站,这是一个美国网站,但是全世界的新闻记者和调查记者都在使用这个网站。

  现在我要讲一下博客,这是一种崭新的现象。所谓的博客,完全是个人化的日记的形式,每天更新,所以叫日记。这些都是那些对某个话题有激情的人制作的博客。我刚才放的图片就是我自己的博客。

  这是另外的一种博客,是那些喜欢科技新闻的人看的。这个博客的网页只有几个人在办这样的网站,但是,看它的网站的人数应该是超过95%的美国网站的人数,人们把自己新闻的想法发给这样的网站。比如说《洛杉矶时报》有一篇文章,我们可以通过链接找到《洛杉矶时报》,这篇文章的内容是说人们对于信息越来越保密。大家开始读它的新闻的时候,这是对话的开始。阅读这个网页的人们,都是在网上聊天的人。大家在不断的聊,这些都是聊天的文字,一段又一段。当然了,他们大部分的话都是不值得一读的,都是垃圾文字。所有的网上聊天都是有一个版主主持的。你也可以经过挑选,你要读什么东西可以给自己一个代号,我自己的代号是“3+”,这样就可以获得一些信息。通过这个办法,为我采写新闻稿件获得了信息,有时候为一篇新闻稿可以获得几十篇这样的文字。因此可以看到,读者在为我们新闻学,为我们新闻报道提供素材。我不知道该不该称为新闻学,至少在传统新闻上不会承认它的。但是我感觉很有用,至少我们大家可以从中学习一些东西。

  我再谈一个问题,然后我就跟大家对话,听你们的问题,我不希望是一场讲座,我希望这是一场对话。

  网上的新闻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真假。你读报纸的时候,你难道知道报纸上的东西是真的还是假的?我相信网络上的东西,是给你提供了一个便利,就是比较容易核实它的内容的真假。我告诉大家去年的一个故事,是讲一个年轻的女子,据网上的消息说得了白血病。网上就不断报道她的消息,读者慢慢对她产生了很深的感情,最后她死了。她的名字叫KayCee,但是没有这个人,这完全是一场骗局。大家是怎么发现这个骗局的呢?就是做博客的人在网上做调查性新闻。在网上,这些网上调查记者告诉网民,告诉全世界,这个网站的新闻是一场骗局,但是传统媒体知道这整个骗局被揭露以后,在网上都已经报道结束以后,才报道这个事情。网上是可以抓到这些骗局的。为什么传统媒体反映这么慢呢?我还是相信传统媒体的网站,我更相信《纽约时报》的网站,不相信那些没有任何品牌和品名的网站。我不敢说《纽约时报》处处讲真话,但是我相信他们努力使得他们的报道是正确的,我也相信这家报纸的记者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有时候,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按照我们新闻学教授给我们上课讲的东西行事,比如当年我上新闻学课的时候,当时新闻学教授我讲了一句名言,也是美国新闻界的一句名言:“如果你妈妈说她爱你,你要核实一下”。

  最后我要讲一下网络媒体的财经模式。现在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知道如何通过网络媒体赚钱。《华尔街日报》是在网上向订户收费的模式,网上的订户已经有六十万人了。但是我相信《华尔街日报》不会把在印刷媒体上的资金用在电子媒体上。我为什么要订购《华尔街日报》电子版或者阅读它呢?因为我想读印刷版上的内容。另外还有一家有名的网站萨朗,它最近开始收费了,我最近也给它寄钱,真正付费了。我不知道这个网站到底还能持续多久,我希望它能持续。我相信,大部分的网络媒体,只不过是对传统媒体的一种补充。有人在琢磨如何通过网络媒体挣钱,我不知道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我希望这一天会到来。

  我先讲到这里,下面听大家的问题和意见。

  主持人:我们对Dan Gillmor教授的演讲表示感谢。

  Dan Gillmor:这是我的电子邮箱和我个人网页的网址。dgillmor@sjmercury.com、www.siliconvalley.com/dangillmor。

  如果你们给我写信,我会回信的,但是可能要等几天才能收到。

  提问:刚才您讲到很多网络得好处,但是,据我所观察,我们清华的网络条件也很好,但是我觉得,他给我们带来的有时间的浪费,还有很多同学上瘾,还会造成同学关系的淡漠,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了这种现象?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Dan Gillmor:你的问题是在网上花太多的时间是不是影响人际关系?对任何事情花太多的时间,都会影响与别人的交往。除了有一件不会影响,但是我在这里不会讲这个问题。我要强调的是,网络是把全世界各地有共同兴趣的人连接在一起,可能你的邻居没有人能够跟你分享这样的乐趣,但是世界在其他的角落可能有这样的人。我讲的社区是网络社区,这是网络媒体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但是你不能把一生都花在网上。

  提问:您对微软和其他的一些大公司的批评是怎样的?

  Dan Gillmor:太多了!

  首先我要说,微软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公司,很伟大的一家公司,他们工作努力,人也聪明,而且努力改进技术。我相信,他们所采取的商业上的策略,特别是他们这些策略已经被许多法庭证明是非法的。如果微软公司能够稍微谦虚10%,不像今天这么傲慢,有这么一点谦虚它就不会遇到这么多的麻烦。我认为美国反垄断法是鼓励竞争的,我希望鼓励竞争的法律全世界都应该有。

  提问:我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想问一下,你为什么热衷于科技报道,您最关注的是什么?第二个问题,在你的职业生涯中,你所碰到的,在新闻报道中最严峻的挑战是什么?第三个问题,你刚才在演讲中提到,有很多非专业的记者,或者说普通人在高科技的时代进入了新闻媒体这个行业,他们运用科技手段在制造和传播新闻,这对于职业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否是一种挑战,如果是的话,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来应对呢?

  Dan Gillmor:对新闻学的挑战和威胁是来自于新闻的非专业化。我不知道未来的高科技会对新闻界带来什么,但是我相信未来的新闻界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在我记者生涯中最大的挑战和阻碍就是我现在变懒了。第二个挑战或者说阻碍是我碰到一个主编,也就是我的上司,他对事物的看法和我不一样,这就使我的稿件有可能被枪毙。第三个挑战和阻碍就是我们想了解一些情况,但是知道情况的人不想告诉我。第四个挑战,就是当这些人向我们透露这些情况的时候,他们脑子里有一种想法,就是记者不知道这些情况,要让他们报道出来。

  我为什么喜欢科技报道呢?因为本身科技是不断变化的,我喜欢变化,我可以通过科技报道,来不断更新我对它的认识。

  提问:我们认为我们中国的形象是被妖魔化的,因为在传统媒体中,强势媒体不在我们手上,国际上听不到我们的声音,您刚才讲到网络非常有用,中国有可能利用网络来树立自己正面的,全面的形象吗?

  Dan Gillmor:这个问题好大!我是一个科技记者,不是政治记者。

  中国的形象,在每个国家和每个国家都是有差别的,在美国也是在各个地区有差别,在加州的形象和在华盛顿的形象是不一样的。有一位风险资本家告诉我,世界上最好的想法或点子,一半是来自于亚洲,而亚洲的点子一半来自于中国。这个问题,关于中国的形象建设很多复杂的问题,有和中国的政府的形式有关,有的是和中国的人权问题有关,很复杂。中国记者可以看到中国的变化和发展,通过网络去影响别人,但是具体怎么影响我也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很难影响,无法利用网络影响BBC或CNN。

  提问:作为一个科技记者来说,在中国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因为现在科技发展得很快,很多记者,一个是自身没有这个知识背景去了解这个技术的先进性和远景,二来,是实用主义,直接拿到这个公司推出来的这个概念,这个记者要进行宣传的话,会得到这个公司的一部分利益。比如蓝牙技术不其实是很好,但是大家都在宣传,整个媒体都在报道蓝牙技术有多好,其实这个技术并不长久。在美国有没有这种情况?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Dan Gillmor:蓝牙技术受到了这么多不该得到的赞誉,这不仅是中国新闻界面临的问题。这个问题这不仅是技术记者的问题,也是科学记者的问题,有些记者并不知道他们报道的新闻的意义,专业人员或者科技人员告诉他们怎么写,他们就怎么写。所以有的时候,一项技术问世以后,有这么多媒体给予这么大的炒作,其实不一定是记者拿到了他们的钱。在美国我遇到一些技术背后的大公司老板,这些技术的拥有者常常让我想起美国政坛上的政客,这些人常常撒谎,他们相信他们的技术会给社会带来变化。

  提问:您能不能给我提一些建议,因为我是一名技术人员,如何成为一个称职的、专业的记者?希望您能提一些好建议。

  Dan Gillmor:你应该给我提建议!

  我给你的建议就是你写的东西要大家都能读,让大家知道科技界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你的强项是你有信誉,因为你是技术人员出身。你是工程师,你可以跟他们谈的时候,不会让他们把你给蒙了。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要学会如何提出采访问题。

  提问:人们常常怀疑网络媒体上提供的信息和价值观的真实性,刚才您也讲了,你妈妈说她爱你,你也要核实一下。您运用这些网络上的信息和价值观念的时候,您是如何辨别,去核实的?

  Dan Gillmor:如果网上的东西是来自于政府的统计年鉴,我就不需要核实,是可以直接引用的。如果是从一个人的博客而来的,我必须要核实。新闻事实的核实,即使是进入了数字时代,也是一条永恒的原理,永远不能改变。

  提问:从您的讲座中,我听到作为一名记者你应该了解你的听众,你的观众他们想要听到的是什么。如果你是一个报社主编,你的那些记者不断地给听众们,或者读者们他们所想要的暴力、色情这样的东西,难道你的报纸不是会变得越来越煽情吗?

  Dan Gillmor:我不同意新闻煽情的,但是媒体为了生存,必须要满足市场的需求,这次9.11袭击以后,新闻媒体的质量有所提高。

  提问:您是来自硅谷的,硅谷每天都充满了新的概念和新技术,您怎么样抓住新的观点和技术,而不被忽视。因为很大程度上,记者的言论引导了投资的方向。

  Dan Gillmor:你的问题提得很好,但是又非常难回答。在硅谷,每天都发生很多新鲜的事情,新的技术每天都在诞生,我不可能了解所有这些事情,我是尽我最大的努力,采访很多人,尽量找到我的故事。我告诉你一个绝招,我自己有一个圈子,我有一个名单,15个人的名单,这15个人,他们本人又有一个圈子,他们和科技界人士有联系,我经常给这15个人打电话,我问他们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我又漏掉了什么新闻?他们回答也很清楚,你漏掉的新闻太多了。记者是一般很难预测未来的,更多的是要解释现状。

  提问:美国有没有有偿新闻?如果不是基于某种利益,某些记者为什么会对某些产品进行宣传,为某些政策说话?

  Dan Gillmor:作为我个人,我自己认识的圈内人都没有发现搞有偿新闻的。因为作为一个美国记者,我们出售的是个人的信誉,是对公众的公信度。如果说要发现有任何一个美国记者在搞有偿新闻,让我知道,我可以调查、揭发他。你应该区分一下这两种新闻学的区别,一种就是传统上学校里讲的直截了当的新闻报道,另外一种是经过包装的新闻,为某种政客做宣传,为某种利益、事业,包括产品技术做宣传,这是两种不同的新闻学,也可能我对很多情况不熟悉,但是我觉得我自己从事的职业是高尚的。

  主持人:今天的报告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一个爱“惹是生非”的软件设计师
在许多硅谷人士的眼里,戴夫•温纳(David Winer)实在是一个爱“惹是生非”的软件设计师。自从1980年迁居加州,一头扎进软件开发的海洋中,20多年来,这个家伙就没有停止过向苹果公司、微软、和互联网社区大声咆哮。他既是著名的商业软件开发者,也是优秀的开放源代码软件开发者,两者得兼。
在恨不得每一行代码都赤裸裸商业化的软件业,戴夫•温纳实在属于一个异类:有人把他比喻成小孩,有人说他是诗人,还有人说他是“情人”。他创办过很多公司,开发过很多软件,但是,他最大的梦想还是期望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毫无顾忌的写作,没有任何人可以干扰或者制约。这份内在的理想使他成为最早的博客之一,他的公司也成为最重要的博客软件工具之一。
在20多年的软件生涯,他的梦想依然是,能让不同公司的人一同工作,他说:“软件在本质上就不是企业的,它是个人的。而企业利益、公司老板等都会阻碍它的发展”。作为一个以发表激烈观点著称的“刺儿头”,他拥有大批忠实的读者和朋友,并订阅了他专门设立的“DaveNet”新闻邮件。
美国在线原董事长斯蒂夫•凯斯(Steve Case)说:“温纳的背景本来不可能让他变成网络空间的诗人,但是,目前“DaveNet”却那么吸引人。因为戴夫敞开心房,和大家分享他的思想,他开放的态度令我印象深刻。”
不过对于温纳的言论,也有一些即使是欣赏他的人也觉得他有些钻牛角尖。曾与温纳在Personal Software公司共过事、Lotus公司的创始人卡普尔(Kapor)就认为,温纳对自己相信的东西过于偏执了。

对微软深恶痛绝
像他这样的价值观,自然对微软这种商业垄断怪兽深恶痛绝。2001年,当微软刚刚发布“.NET战略”,试图控制他的“至爱”——互联网,戴夫•温纳当然要跳将起来。他说微软的目的就是企图控制互联网软件标准,左右未来的互联网发展方向,摘取大家辛辛苦苦开创出来的互联网世界。
戴夫•温纳在自己网站“DaveNet”(http://davenet.userland.com,他是典型的狡兔三窟,有好几个个人网站,除了博客网站,现在还有在哈佛大学的网站)上发表文章,措辞非常激烈:“我每次上网都要想到自己为什么憎恶微软。一个本应是公平竞争的场所,交给象微软这种政客味儿如此浓厚的公司来监督和支持,就变成了一个充斥着律师和阴谋的污水坑。”
在此之前,戴夫•温纳一向坚信未来的互联网依然会是一块“公平竞争”的乐土,微软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再象桌面系统时代那样凭借标准“一统江湖”。他在早些时候发布的新闻邮件中,如此写道,“未来的互联网不可能由Sun、微软或者其他的任何一家公司把持。很快,将会有其他公司各种各种的‘.Net’计划冒出来。”
但是,“.Net战略”开始野蛮占领他心中的“圣地”。David Winer现在认为,微软公司的目的就是想把所有的软件开发人员锁在自己的软件开发系统上,其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程序员们只能开发与“微软互联网”兼容的软件。
在接受采访时,他开玩笑说,“我想坐在车里,而不想被锁在行李厢中。”

完全可以“倚老卖老”的PC软件鼻祖之一
47岁的戴夫•温纳不仅仅是最资深的博客之一,更是PC软件业的开山鼻祖之一,资格之老很少人可以与其相比。1979年,他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学生时代就研究电脑程序语言,是个软件天才。1980年,他迁居加州,开始从事软件开发。他所在的“个人软件”(Personal Software)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个电子表格软件Visicalc。同时,他也是最早提出“软件策划”概念的人。离开“个人软件”公司后,自己创办了Living Videotext公司。
1983年,他开始接触苹果Mac电脑,从此成为Mac拥戴者。1987年,Living Videotext与Symantec合并。1988年底,他再度出走,自己另创UserLand软件公司,主要开发苹果电脑的软件开发工具,1995年起,该公司的主营业务转向互联网软件开发工具。
曾经与戴夫•温纳共事的微软程序员Andrew Layman如此形容他,“他说话一向就是毫无顾忌,让人比较难以接受,但我对他所提及的技术内容绝对不敢忽视。毕竟,他的奋斗目标和我们是一样的。”
一直密切关注微软一举一动的戴夫发现,微软对XML标准的一些不容易为人察觉的篡改,将导致使用非微软软件开发平台编写的软件无法使用。因此,他表示非常怀疑微软公司的真实动机,“互联网把软件开发人员从微软的笼子中解放了出来,但现在他们又想凭借自己的雄厚实力让程序员们回到他们的辖区之中。他们根本不按规则出牌,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就是宇宙的主宰。”
1998年,温纳与微软的几名程序员合作开发出一种在电脑之间进行XML数据通信的标准——XML-RPC,但该标准目前已被微软和IBM开发的另一种称为SOAP的标准压倒。尽管微软一再声称,包括SOAP在内的所有.NET标准都是“开放”的,也就是说任何独立于微软的程序员都可以编写兼容任何.NET软件的程序。但温纳指出,他已发现微软企图对SOAP标准作“微妙”的改动,其目的是让任何非微软开发人员无法使用该标准。因而,温纳在网站上将微软和IBM比作“暴徒”。

金钱令人厌烦,像一切都变成臭大粪
戴夫的价值观,与盖茨完全不同,缺乏对金钱的饥饿感。显然是很难发大财。不过,戴夫属于早起的鸟儿,他早已经在PC软件时代挖到第一桶金子,丰衣足食。因此,虽然互联网热潮中,他是先驱,却没有凭此暴富。他更多的兴趣在金钱之外,甚至厌恶金钱,2001年,他在接受《财富》记者的采访时,如此说道:
“在我看来,网上公司狂热差不多已经过去了。你们知道,我个人有很多机会成为这些迅速上升的新星之一的首席执行官或首席技术官,挣很多的钱和别的什么东西。随着情况的发展,料想有很多人一定会发大财。但是,你们知道,我本人很幸运,几年前就发了财。因此,对于有钱的好处,我想我有一种比较成熟的看法。发财并不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老实说,已经过去的这个狂燥的夏天把一切都搞砸了。在旧金山,社交聚会完全被它破坏。过去几年的圣诞节聚会全都是关于“啊,我们的股票准备上市了”,或者“啊,太好了,我们的股票就要上市啦!”这都是想入非非。也许他们从未听说过认为凡有可能出差错的事终将出差错的墨菲法则。
这真烦人。金钱令人厌烦。聚会上关于钱的谈话更令人厌烦。我想知道人们都在想些什么,想知道他们有什么激情。我想受他们的鼓舞。我希望他们能做些美好的事情使我开心。我也希望我能做些美好的事情使他们开心。互联网这种极好的技术能帮助我做这些事。
去年我的情况如何呢?同样令人沮丧。我是说,看到一切都变成了钱,就像看到一切都变成臭大粪差不多。”
 


围绕博客的未来之路,博客支持者与反对者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论战,一时难分高下,谁也没有足够的理由让对方心服口服。这样的情况,用不着决斗,也得打个赌。
戴夫•温纳与纽约时报网站CEO Martin Nisenholtz打赌,到2007年,博客将使纽约时报的网站NYTimes.com相形见拙。
具体的打法是,到2007年,在google上,用前5条新闻的5个关键词或短语进行搜索,如果有3次以上是一个博客网站领先于NYTimes.com(以相关链接页面数量的多少来排名),那么戴夫获胜;反之,Martin获胜。赌注是1000美元。当然,如果到时候胜出的博客属于NYTimes.com的旗下,胜利当然也属于Martin。
Martin的论点是,读者需要准确、客观和一致的信息来源,像纽约时报这样的新闻机构提供信息的权威性要大大超越任何个人或者私有团体。再说,博客现象并没有为新闻媒体带来根本性的创新,纽约时报刊登“个人观点”的版面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
而戴夫认为,博客现象使得我们正在回归到所谓的业余记者:处于写作的爱好而创作,而不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这个现象将改变出版业的运作模式,现在媒体公司的80%的费用耗费在管理上。使得出版公司雇佣越来越少的编辑记者,却越来越难以满足网络时代越来越细分的读者需求,这个矛盾将日益突出。比如说,纽约时报对于IT的报道,无非只知道三个故事:微软是邪恶的,Java是未来,苹果在死去。所有的报道都在演绎这三个故事而已,实在枯燥乏味。读者不会忍受这样平庸的内容,必然要寻找新的替代。尤其是那些见多识广的人们,将转而寻求他们所信赖的业余爱好者,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匈牙利布达佩斯的Henry Copeland,也来凑热闹,他也拍出1000美元,要与Martin宣战。他认为,博客网站不但在人们的“注意力”方面可以超越传统媒体,而且在“经济”方面也不是一穷二白的。他打赌,到2007年5月25日,博客广告(Blogads,为个人博客销售和发布的分类广告)将超过NYTimes.com的分类广告,或者NYTimes.com也将使用博客广告。他认为,戴夫与Martin打赌的本质,就是“业余”与“专业”之间的较量。凭借互联网的优势,因为纯粹出于爱好的写作,能否超越依靠强大资本驱动的职业写作。赤手空拳的数百万博客们能否战胜如今主导媒体舆论的众多职业记者。
著名博客Andrew Sullivan也看好博客的未来,他认为,“博客之与写作,就像Napster之与音乐一样”。当然,反对者也不少,James D. Miller认为,博客的发展将会“自行摧毁”,博客的过度繁衍将使人们重新像大海捞针一样,像很难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博客就是媒体的开放源代码运动
博客在美国如火如荼,已经成为波及各个领域的浪潮,AOL、Google、Lycos等互联网巨头都开始介入,微软也是剑在铉上。但是,一直以来,像“博客中国”这样汇聚众多博客的发展思路还没有。但是,最近《财富》杂志最老牌的科技作家David Kirkpatrick的一篇文章,却让我大吃一惊:是“博客中国”成立以来最让我吃惊的文章。原因呢?当然是因为思路与我一直在心目中构思的太相似了,相似得实在可怕!仿佛你内心的秘密在不留意之间被彻底袒露出来。
如今,IT业界最热的就是两样东西:一样是以Linux为代表的开放源代码运动,一类当然就是博客了。而有一个人站出来,将两者整合在一起,振臂一呼:“博客就是媒体的开放源代码运动!”准备以博客为契机,在媒体界掀起一场革命运动。换了别人你一定会觉得实在狂妄,甚至有些可笑,但是这个人一喊,业界资深人士还真不敢不信。
这就是托尼•帕金斯(Tony Perkins)最近推出的“超级博客”(super-blog)AlwaysOn。帕金斯何许人也?这家伙绝对是一个“先知”,尤其是在高科技媒体方面。你当然不信,我们看看事实。1999年11月,他与他的兄弟迈克尔•帕金斯(Michael Perkins)一起出版了著作《互联网泡沫:透视估价过高的高科技股票,以及为了避免股市下跌你所需要知道的事情》(The Internet Bubble: Inside the Overvalued World of High-Tech Stocks—And What You Need to Know to Avoid the Coming Shakeout)。想想那是个什么时期?当时正是互联网最热之极,2000年初就是互联网股票开始崩溃的时间。
1999年,那真是令人晕眩的一年,在人类历史上也可能绝无仅有。以高科技股为主的美国纳斯达克(Nadasq)综合指数一路飙升,12月10日达到3600点,然后一周内又轻而易举地突破了3700点,再一周更是直逼3800点,仿佛完全失去了地心引力。这种狂升势头让美国资本市场人士兴奋异常,当然也有点心惊肉跳,起码开始深感忧虑。
互联网股票依然如脱缰野马,尤其是那些新兴的IPO股。12月9日,美国VA Linux公司的上市股价达到应征估价的7倍。10日,网上拍卖企业FreeMarkets的上市股价也达到应征股价的4倍,股价之高令人难以置信。证券公司的许多专家已开始敲响警钟:“连那些能否盈利都尚无定论的企业其股价如此急剧上升,这是典型的泡沫股市的现象”。
但是,人们对于互联网的热情远远没有达到劲头,尤其是以新经济媒体为驱动的IT媒体们,在承接大量广告的同时更是煽风点火。而此时,风险投资第一杂志的《红鲱鱼》(Red Herring),一向作为新经济的旗手,却开始放出悲观预言,托尼•帕金斯明确预告:“互联网股票热将在圣诞节后急剧降温”,这一论点引起了股市相关人员的极大警惕。当然,预言没有立竿见影。11月份,作为杂志创始人兼编辑的帕金斯兄弟俩出版了《互联网泡沫》一书,随即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对于这个越来越热、越吹越大的“气泡”究竟何时破裂,如何破灭。Perkins兄弟在其书中明确地做了预言,希望投资者赶紧撤退“扯呼”。
2000年3月,纳斯达克在冲上5000多点以后终于开始了一路下跌的路程。托尼•帕金斯作为预言家名副其实了。《互联网泡沫》一书也就自然而然成为全球畅销书,2001年,本书的续集出版。“硅谷是一个技术之地,也同样是金钱之地,托尼和迈克尔是硅谷极少数深韵金融之道,并能够付诸笔端的人物之一。本书是一次大胆的冒险,喊出了充满痛楚的真相。很少人具有如此的才能和神经,本书真的很引人入胜”。David Kirkpatrick如此夸道。
 

高科技媒体当之无愧的先知先觉者
当然,作为博客革命家,仅仅靠股票预言家的身份还是不够份量。帕金斯不是以股市预言家著称,他真正擅长的还是高科技媒体。他是这方面当之无愧的先知先觉者。
1988年,他创办了《Upside》,这是第一本完全从商业角度去反映高科技产业的杂志,超越了传统的IT专业媒体,开辟一条全新的IT媒体之路,很快成为硅谷最有影响力的科技杂志。几年后,由于思路分歧,帕金斯离开了《Upside》,另外创办了一个新的杂志,但是帕金斯绝对不会办一个类似《Upside》的杂志与其竞争。
帕金斯再次走在趋势之前,超越商业,而立足高科技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这就是《红鲱鱼》。1993年,这本杂志一出手也是震动业界。整个90年代后期,人们都如此比喻:如果说《Upside》是科技领域的《福布斯》,那么《红鲱鱼》就是科技界的《Barron》(财经权威杂志),是科技企业家和投资者的两本必读之刊。。这两本杂志开拓出两条全新道路,引来全球各地无数的模仿者,包括后来火爆一时的新经济媒体,都没有超越这两本杂志的框架之外。


 
2000年,有人一不小心,将一本杂志从桌上碰落,砸到一只猫,结果猫当场就一命呜呼。不用说,这本杂志就是《红鲱鱼》。2000年9月份广告达到巅峰,那一期广告和文章总共达到552页,厚度只有电话本能够与其媲美。后来,新经济泡沫破灭,许多新经济杂志由于不能承受之重,纷纷把自己砸死了。定位于在商业媒体和IT专业媒体之间的新经济媒体迅速失去空间。《Upside》和《红鲱鱼》也不例外。《Upside》于2002年关门。2002年10月,大名鼎鼎的媒体公司、出版《福布斯》杂志的福布斯家族宣布,创办于1992年的《福布斯》科技版《ASAP》杂志关门大吉。福布斯发言人Monie Begley向外界宣布:“我们发现,并不存在所谓的新经济杂志的真正市场”。
不过,这已经与帕金斯本人无关,他离开早已经把目光投向新的趋势。

重新革新高科技和商业媒体出版模式
当初创办“博客中国”,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给自己做一个“玩具”,而是寄予了极大的希望。但是,没有能够理解它的真正内涵和价值。一位朋友在探讨时质疑:“博客中国能有多大前景,无论如何不可能变成一个《红鲱鱼》吧?”当然,我心里也没有谱,因为的确国外也没有类似的模式。国外要么是Blogger.com这样的博客托管服务,要么是个人博客网站,而都没有形成一个正式媒体形态的博客模式。
但是,帕金斯实际上为我作了最好的回答,他认为博客模式完全可以催生出一个超越《红鲱鱼》的新媒体。他刚刚成立才两周的AlwaysOn Network就是这样一个新一代的产物,AlwaysOn的目标就是重新革新高科技和商业媒体出版模式!
“互联网对媒体业产生的主要影响就是迫使媒体变得越来越趋于与人分享和参与”,帕金斯预想的出版是完全的网络模式。当然,这就是新兴的博客浪潮,这就是下一次媒体革命的种子!“博客已经展现出真正分享和参与的价值所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他们捆绑起来,精心打造,然后商业化。”
AlwaysOn的模式与“博客中国”的思路非常接近。而且包括许多栏目(比如Top 100人物与企业的评选栏目)都异曲同工。它完全由会员创建内容,在十多个各种事先确定的主题下,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目前的主题有“无线互联网”、“黑客世界的安全”、“在线娱乐”、“即时经济”等等,博客们一共分为三类:一类是普通成员,两周时间就达到了5,500;一类是自愿的“记者”,大约有100人左右;第三类是业界名家,这些人帕金斯会定期沟通,他仅仅让这些人表达一些他们最强烈的观点,他自己将他们的观点张贴上去,人员包括Michael Dell、John Doerr和Tim Draper等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大腕。
多少年高科技媒体的生涯,以及技术和投资评论的浸润,托尼•帕金斯的业界人脉关系自然无与伦比。无论是乔布斯、钱伯斯等硅谷的大腕,还是盖茨、戴尔等硅谷之外的美国高科技精英,包括Sony、三星等公司的CEO,都是他的老朋友。这些关系成为他博客网站的重要资源,有些人通过访谈形式在这里出现,有些人干脆直接响应号召,就成为托尼•帕金斯门下的博客之一,使得AlwaysOn超越了作为个人爱好的一般博客网站。而是具有真正主流商业媒体的内涵和份量,只不过这些名人大腕的话语,再也不是冰冷冷的印刷体。而是出现在网上,可以供人评头论足,并参与讨论和争论。
这的确是一种全新的模式,直接把高科技领域的最顶尖精英们“赶”下了博客之海。就这一点,托尼•帕金斯对博客发展的推动就功不可没。而且,与更多博客的自娱自乐不同,托尼•帕金斯是作为一个媒体企业,一个媒体投资家的身份进入博客世界的,他不是为了纯粹的爱好,而是目的性非常明确:要把博客做成一门真正的商业,而且要有革命般的威力。
当自由软件兴起,当Linux开始流传时,谁能把它们与严肃的商业联系在一起。而今,IBM等已经通过Linux,每年挣得数十亿美元。作为媒体的开放源代码运动,谁敢说博客的明天不是Linux的今天?
 

“我想做一件新的更酷的事情。”
帕金斯出生于1957年12月6日,从小在加利福尼亚的Menlo Park长大,属于硅谷土生土长的企业家。考入加州大学Davis分校(UC Davis),大学期间为前议员Pete McCloskey竞选参议院工作,结果就再也没有回到学校。与比尔•盖茨、迈克尔•戴尔和拉里•艾利森等一起,属于高科技名人圈中的大学辍学生一族。在进入媒体之前,他先在银行工作,一直做到硅谷银行的副总裁。
1993年,帕金斯创办《红鲱鱼》,被人戏称为“股票公开发行前的辅导材料”。可以说,这本杂志办得真是时候,因为他可以在最前沿的位置,最清晰地目睹90年代高科技大繁荣的整个过程,见证了人来历史上最壮观的巨额财富的聚聚散散。杂志成为高科技大腕和风险投资家的“必读”品,发行量高达25万份。
帕金斯也因此成为明星人物,周旋于高科技领域的所有顶尖人物之间。同时,他也成为评论家和发言人,给那些虔诚的听众讲解高科技内部的门道,也与比尔•盖茨、迈克尔•戴尔和拉里•艾利森等熟悉起来,并成为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座上宾。
这位大学都没有毕业过的人,最后成为了加州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院院长顾问委员会的成员,院长Robert Smiley说,“他的身影无所不在,他与这个圈子的每一个人都有着非常良好的关系,他可以真正把握住互联网时代的脉搏。”
在互联网最狂热时期,《红鲱鱼》当然也成为热潮的舆论中心之一,据说当时时代公司出价2亿美元购并,被他拒绝。不过,他自己否认了这个传闻,“我们觉得乐在其中,对于出售杂志一点兴趣也没有。不过,如果有人出价2亿美元,那我们还是会乐意的。”帕金斯的红鲱鱼传媒公司,包括一本杂志、一个网站和一个会议主办部门,在前7年都是赢利的,但是很快他也感觉到了一些不妙的症状。
在他每月一篇的专栏“垂钓者”(The Angler)中,他开始告诫互联网股票已经被严重高估,这也是他写作《互联网泡沫》的来由。当然,该书出版后,股市并没有听他的“忠告”,而是继续一路狂升,5个月内,Nasdaq指数从3000多点升到了5000多点。2000年4月,股市暴跌开始了,新经济媒体的广告开始迅速枯竭。
虽然,帕金斯预言了这一幕的到来,但是他还是为股市下跌之惨烈而惊讶不已。他知道一大批没有利润的互联网公司会倒闭,但是没有预料到全球的高科技行业都会兵败如山倒,连惠普这样的巨头都不能幸免于痛苦。“你不能比我们的预言更悲观了,我预见了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但是,没有想到会是一次全球性的衰退。”
《红鲱鱼》的广告收入急剧下滑,于是不得不采取防御措施,一次次裁员和重组。经过一系列的引资,融资额达到4000万美元,硅谷的Broadview Capital Partners最后成为最大的单一大股东。当然,比起其他高科技杂志,《红鲱鱼》还是悲壮地坚持到了最后,为这个泡沫时代的特别观察家挽回一点点面子。2002年夏天,他离开了《红鲱鱼》,着手创办AlwaysOn。但是他依然相信《红鲱鱼》可以生存下去。
他刚刚为《红鲱鱼》十周年写好了专栏文章,名为《下一个十年将更加精彩》,先发在《红鲱鱼》的网站上,然后也放到了AlwaysOn新网站上。文章中,他说自己是一个乐天派,但是,他也坦诚过去三年的确有些悲惨。“坦率地说,《红鲱鱼》也没能预见到这次(高科技)的爆破会影响如此之深远。加上911事件、公司丑闻和西岸码头工人罢工,以及随后的伊拉克战争,构成了一场‘完美的风暴’。”
帕金斯也试图拯救杂志,但是,自从他把注意力放到AlwaysOn以后,他已经不再负责杂志的日常运作。因此,无力回天,“我想做一件新的更酷的事情。”

“媒体世界将从此不再一样”,博客世界也是吗?
《红鲱鱼》死了,成为互联网泡沫的又一个牺牲者,以预言著称的帕金斯也没能逃脱最后的命运。但是,帕金斯依然坚信,更好的机会还没有到来。“现在是创业的最好时机。”帕金斯依然下注高科技产业还会比过去更强劲地卷土重来。他的赌注就是博客网站AlwaysOn-Network.com。
帕金斯是博客世界的后来者,但是他的野心却比谁都大。此前,大家都把博客当作一种非商业的领地,但是帕金斯旗帜鲜明,他不但要商业化,而且想把博客做成一个新的、有规模的媒体公司。“很显然,博客这种媒体形式不是我发明的,我比许多人都来得晚。我非常欣赏这些开拓者,是他们使一切成为现实,我不过是后来者,想加入他们的行列。因为,坦率地说,这是我职业生涯中见过的最有意思的事情!”
AlwaysOn要创建一个高度交互的高科技“一站式”知识中心,把高科技有名和无名的人士都汇聚在网上聊天室一样,交流创意,畅谈自己的想法,碰撞思想。网站对所有用户都免费开放,收入主要来自广告商——会计、律师和其他等。
这个网站是帕金斯对高科技狂热信仰的“象征物”,他坚信不管现实有多么痛苦,高科技不会死亡。“98%的创新还在我们前面,主流观点都认为游戏已经结束,但事实上,游戏刚刚开始。”他说,现在已经有6亿人“入网”了,用户还在继续增加。最重要的是,还有更多可以赢利的新技术和新模式还没有创建出来。
帕金斯的追随者也很多,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家Tim Draper已经把AlwaysOn当作他寻找新的创意和投资机会的平台,他认为帕金斯是一位“富有远见的非常优秀的传播家”。“他对于互联网泡沫有一些悲观,但是现在他的乐观已经恰到好处。”
45岁的帕金斯处于一个重新发动的阶段。他的AlwaysOn是一个“名人博客”(celebrity bloggers)聚集地,他要把业界最著名的大脑的思想精华都集中起来。因此,他的网站不是纯粹的博客模式,更像是博客、社区和网上杂志的综合体。所以,不少博客看过AlwaysOn就说:“这根本不是一个博客模式,帕金斯不懂博客。”但是,传统媒体的人看了,也会说:“这根本不是一个网上杂志。”要比喻一下,AlwaysOn类似博客社区(有点像Metafilter),有90年度初期《连线》杂志的敏感度,有Edge.org网站精英和知识分子的品味,有著名社区Well早期的乐观,是一个混血儿。
围绕AlwaysOn是不是博客网站,在博客世界里还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帕金斯也赤膊上阵。那些讲究形式和纯粹性的老博客们,看着这个“四不像”的玩意,左看右看,都无法一下子认同。那么,AlwaysOn究竟是什么?帕金斯对于“名份”并不太在意,他更在意读者的兴趣,在意对内容的追求。不想追求纯粹的博客形式,况且在他眼中,博客是目前最具创新活力的东西,就像刚刚开始发展的互联网,必定会衍生出许多类似Yahoo、Amazon、eBay等多种多样的博客模式。要一个初期的模式固化,是不现实的。
真实的情况是,帕金斯希望借助现有博客概念,综合传统媒体的一些优点,构建一种全新的可以挣大钱的新模式。更多人还不会相信,但是从他历史的记录来看,忽视他显示是有危险的。但是,它的最终模式究竟是如何?它将如何完美地运作起来?将能创造出多大的价值?我想帕金斯本人也不可能有清晰的答案。但是这不要紧,重要的是这个方面值得一试!
帕金斯在他的发刊词中写道:“媒体世界将从此不再一样。AlwaysOn是一个全球性的网络,让创业者、技术迷、投资家和分析家共享技术和商业发展趋势的洞察和观点,将商业创意和新的机会汇聚在一起。AlwaysOn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媒体世界。”
帕金斯描述了AlwaysOn的商业模式:网站的收入来自多元化,开始是赞助(广告),然后装入付费的会员服务,还有研究报告。目前,相信帕金斯能够大获成功的人还是极少,人们疑虑和担心的就是,这个网站最后仅仅是一个硅谷圈内人自娱自乐的小网站。

博客就是媒体的eBay模式!
“这就是媒体的eBay模式!”可以说,托尼•帕金斯最精辟和形象的描述就是这句话!“就像eBay一样,我们仅仅搭建舞台,组织这个世界,然后邀请成员加盟,上台表演”。他将自己的网站称为“超级博客”(super-blog)。在美国,与它最接近的就是Slashdot.org,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探讨技术话题的网站,会员已经达到200多万人。
“当然,Slashdot是面向技术爱好者的,而AlwaysOn是面向商业人士”。帕金斯的工作就是编辑组织,完善主题设置,吸引合适的博客加盟。帕金斯认为,这是为下一次IT爆炸式增长提取做好准备。
“博客中国”也是同样的“超级博客”模式。而且与我们几乎零成本的起步一样,AlwaysOn的商业模式也一样独特。帕金斯在启动时,仅仅是花150美元购买了一个名为pMachine的博客软件,然后从腰包里掏出5万美元,投入网站的开发。他的团队非常精炼,只有3个全职员工和3个兼职员工。但是,从运作的第一天起,他的收入就能够超过成本,因为他有四个赞助企业——Accenture、KPMG、Gray Cary和硅谷银行。他给予赞助者的回报就是可以实时访问会员的数据库,并且可以发放一些严格控制的促销信息。
现在,该网站内容和形式还显得很单薄,访问起来也不方便,访问人数也非常有限。但是,毕竟刚刚起步,而且没有任何市场推广。唯一的推广仅仅是帕金斯给老朋友们发了一些邮件而已。非常凑巧的是,2003年2月底,正准备庆祝创刊十周年的《红鲱鱼》,突然宣布停刊,3月号成为最后一期,30多名编辑员工被遣散。这个消息不但令业界震惊,也让帕金斯措手不及。因为,《Industry Standard》、《Forbes ASAP》和《Upside》等早已经倒掉,《Business 2.0》依靠时代华纳这颗大树完成转型。《红鲱鱼》的倒下意味着新经济媒体的全军覆没。作为创始人,帕金斯不会袖手旁观,他准备与另一位创始人一起,拯救《红鲱鱼》。当然,他未来的重心还是AlwaysOn。
借助过去积累的业界资源,帕金斯更要把自己的博客网站构建成新形式的资源整合中心,把业界最聪明的思想、最优秀的分析,最深入的报道和研究,使得全球的企业家和投资者都可以从中收益。这个目的达到了,帕金斯的博客网站也就成功了,它的商业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除了AlwaysOn和《红鲱鱼》,帕金斯还是布什总统信息技术顾问委员会的成员,他还发起了硅谷最重要的商业和技术论坛——邱吉尔俱乐部(Churchill Club),在创办《Upside》之前,他还担任过“硅谷银行”业务发展部副总裁。难怪他对于金融能够如此精通。
《红鲱鱼》的死的确是一大打击,毕竟他的博客网站还很幼小,影响力有限。《红鲱鱼》还是他的重要“名片”,因此如何拯救《红鲱鱼》,还是他的任务之一。当然,不管《红鲱鱼》能否起死回生,高科技媒体的一个时代已经结束,新的时代正在开启。David Kirkpatrick最后写道:“帕金斯的AlwaysOn到底能否成功,现在定论太早,但是我可以断言的是,他的网站必将重新定义高科技媒体的全新模式。”

国外著名博客站点推介
德拉吉报道:www.Drudgereport.com

1998年1月17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个人新闻网站发布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助理莱温斯基发生性绯闻。一夜之间,这个网站闻名全球,网站日访问量由900人次激增到12300人次。
这个个人网站就是Drudgereport,德拉吉报道,她让世界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Blog的力量。
德拉吉认为,他所需要的只不过是一个伊妹儿地址,一个网站。而他网站的读者则会成为他的义务记者,为他提供新闻线索。诺莱斯说:“德拉吉和我意识到,我们的每个读者都是一个潜在的消息来源”。渐渐地,德拉吉用这种方式积累了大量独家的网络新闻来源。


 
•这就是www.drudgereport.com首页的第一屏,简单吧?
•广告横幅下面的文字是:“Support The DrudgeReport; Visit Our Advertisers”。
不知道这是不是您见过的最老土、最业余的网站呢——以前的德吉拉没有色彩、没有框格、没有图像,更没有FLASH等绚丽的东东。德拉吉不喜欢装饰自己的网页,那里只有一个头条新闻标题,还有一堆杂乱的链接,在网站的文章中还常出现一些最基本的文法问题和拼写错误。现在您看到的截图已经比以前好多了。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个人网站,其商业价值是非常惊人的:据《商业2.0》周刊调查,在互联网上,《德拉吉报道》网站的广告点击率排名第29位。《商业2.0》为《德拉吉报道》算了一笔细账,《德拉吉报道》的每月广告收入10万美元,除掉房租、宽带网接入和其它办公开销、员工薪水、服务器费用和给广告公司的佣金,月净收入68500美元。
所以,我认为“德吉拉报道”是当之无愧的最负盛名最具影响力的个人博客网站!

全球最大博客托管服务站点www.Blogger.com

www.Blogger.com,读完《博客》一书前半部分的朋友,这个网站的名字,您应该是耳熟能详了吧,全球最大的Blog托管中心。
Blogger.com的缔造者Pyra实验室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公司,美国《财富》将她评为2002年最酷公司。而这个最酷公司的首席执行官,30 岁的埃文.威廉在接受《财富》的丹尼尔.罗思(Daniel Roth)采访时如是解释创立Pyra的初衷:“起初,我们建立了 Pyra 做群件网络应用程序。从第一天起,我们就搞了一个公司内部的网络日志,并且撰写了自动操作程序;我们在个人网页上也做了相同的事情;最终我们有了一家上市公司 blog。这看上去似乎并不怎麽重要,但是我们已经完成了(Blogger 软件工具)程序的撰写,因此我们认为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副产品推出,然后再回到我们所从事的主业务上去。”
还真有点“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的味道呢!


 
•www.blogger.com的首页第一屏。
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2月15日,Google收购了Pyra,Google+Blogger=?全球最好的机器搜索引擎Google利用算法的海量搜索和全球最好的个人知识过滤和搜索模式体现个人专业过滤的博客模式,如果结合在一起,那将是什么情景?这个问题就留待读者朋友自己思索吧。
哦,差点忘了说,Google收购Pyra的消息最早是由硅谷最著名的IT专栏作家,也是最著名的博客之一Dan Gollmor在其个人博客网站上发布的,题目是:博客步入辉煌时代。

全球最大技术博客网站www.Slashdot.org

在美国密执安州一个叫荷兰的小城,有一份名为Slashdot的网上技术出版物,她由年轻的Linux技术爱好者罗勃•马尔达创办,最初是一个Linux的信息仓库。随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的加盟,渐渐演变成了网络技术人员的“快乐大本营”。
现在的Slashdot归OSDN(Open Source Development Network,Inc)所有,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技术博客网站。


 
如果您是Linux 狂热者或 Geek,那么,Slashdot绝对是您不可不到的网站,那里每天都有最新的 Hacker/Geek/Nerd 消息, 又可以让大家响应讨论, 成为网上最重要的 Geek/Nerd 聚脚地, 有不少著名的 Hacker 如 Alan Cox 都是其常客。
Slashdot.org以“傻人的新闻,有用的东西”为口号,从1997年开始就已经成为了以技术为核心的人们的信息集散地。由于访问量的巨大,在Slashdot首页上出现的链接都会导致被链接的那个网站的访问量爆炸性上升,造成对方服务器的瘫痪。这个有趣的现象足以说明Slashdot对互联网的交通指挥般的影响力。
Slashdot上的人们热衷于讨论,每个帖子后面都是数以百千计的留言,作为一名技术爱好者,我非常喜欢她。
还有一点花絮,最近网上纷纷报道的“黑客的爱情”,主角即是Slashdot创始人罗勃•马尔达,另一半来头也不小,Gigabyte(注意了,不是技嘉科技啊),去年三月,17岁的Gigabyte写出了被称为.Net下第一个病毒的“Sharpei”,凭此一夜间名满全球。

最著名的风险投资博客网站www.Alwayson-network.com

这个博客网站刚在我的视野中出现不久,但是发展势头相当惊人,您也许不知道这么一个网站,但,说起他的创办者,您应当有所耳闻吧:
托尼•帕金斯(Tony Perkins),1999年11月,正是互联网最热之时,他与他的兄弟迈克尔一起出版了著作《互联网泡沫:透视估价过高的高科技股票以及为了避免股市下跌你所需要知道的事情》。帕金斯真正擅长的还是高科技媒体。1988年,他创办了《Upside》,这是第一本完全从商业角度去反映高科技产业的杂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IT媒体之路,很快成为硅谷最有影响力的科技杂志。几年后,帕金斯离开《Upside》,立足高科技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创办了一个新的媒体,这就是《红鲱鱼》(Red Herring)。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两个媒体成了科技企业家和投资者的必读之刊。
AlwaysOn完全由会员创建内容,在十多个各种事先确定的主题下,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目前的主题有“无线互联网”、“黑客世界的安全”、“在线娱乐”、“即时经济”等等,博客们一共分为三类:一类是普通成员,两周时间就达到了5500人;一类是自愿的“记者”,大约有100人左右;第三类是业界名家,这些人帕金斯会定期沟通,他仅仅让这些人表达一些他们最强烈的观点,他自己将他们的观点张贴上去,人员包括Michael Dell、John Doerr和Tim Draper等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大腕。

 
 
•www.alwayson-network.com首页的第一屏,怎么样,还不错吧?
 

•合作伙伴链接,是不是有些夸张啊?
最后,您可能想象不到,当初,托尼•帕金斯仅仅花了150美元买了一个博客软件,就建起了这个网站。
其发展势头之猛,起点之高让我不得不称之为:最野心勃勃的博客网站。


最著名的IT专栏作家博客 Dan Gillmor's eJournal
地址:http://weblog.siliconvalley.com/column/dangillmor
细心的读者朋友也许已经发现了,这不是Dan Gillmor的个人博客网站吗?对!就是他,率先发布Google收购Pyra消息的博客。


 
《圣何塞水星报》(the San Jose Mercury News)技术转栏作家Dan Gillmor的Weblog,是关于他一星期工作的“内幕”。他简述一些未能写入他专栏的一些事情,告诉读者他正在做什么,下一个专栏的主题,响应读者的问题,以及推销他在SilconValley.com的专栏等等。EJournal是Gillmor许多不适用放入正式专栏材料另一出口,给他的读者更个人化的一瞥,了解他真正的想法,并给予互动的机会。
Dan Gillmor可以说是公私兼顾了,既为自己的杂志带来了观众,也为自己平时无法在杂志上发表的想法和鸡零狗碎的灵感找到了一个最及时的表达方法。


博客的开山鼻祖Dave Winer: www.scripting.com

这是运作时间最长的博客网站,由博客的开山鼻祖Dave Winer创建并维护着。Scripting.com应该是历史上第一个博客网站吧。


 
•www.scripting.com首页的第一屏。简洁,清晰,博客的经典样板。
Dave Winer曾任Userland Software的CEO,后被美国哈佛大学法律学院聘请为特别研究员,正是他开发出了用于Web内容编辑/管理的脚本工具“UserLand Frontier” ,并从一开始就将blog功能嵌入到这一工具中去。
Winer在Web业界功不可没,曾经参与过SOAP、XML-RPC、RSS、OPML等协议的开发。其中在开发RSS的过程中的努力充分展示了其对Web业界的巨大贡献。

doc.weblogs.com
Linux Journal资深编辑达克希尔斯(Doc Searls)的个人博客网站,Doc Searls是一个极富幽默感的人,他在网站说明WhoIsDoc中写道:He can keep more balls on the floor than anyone he know。Doc Searls身兼数职,如,Linux Journal资深编辑、OMNI、Wired、 PC Magazine、 The Standard、 The Sun、 Upside、 The Globe & Mail的终身专栏作家。他说:“我一直在做着太多的事情,而且,将永不停歇的做下去,我希望我死后,墓志铭上这样写:‘他差不多都完成了(他做过的事情)’”。


 
•doc.weblogs.com首页的第一屏。

软件大师的博客www.danbricklin.com

这是一个资料库,记录了Dan Bricklin的一些作品和想法,还有一些Dan bricklin 收集的他感兴趣的领域的资料。不过最有特色的还是,这个博客汇集了百余幅计算机发展史上的独特的图片。


 
•www. danbricklin.com首页的第一屏。

Dan Bricklin何许人也?就是电子表格的发明人!软件业屈指可数的大师,也是一个博客中的性情中人。
看看他的博客网站吧,就像看他的历史故事一样精彩丰富。


www.paulandrews.com

来自西雅图的作家保罗•安德鲁斯的个人博客网站,这个博客网站是在著名博客Dave Winer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有意思的是,这个家伙把他的小狗放在首页的Logo位置,还要在网站说明中煞有介事的写道:“这个家伙是谁?这个小狗呢?”,让人忍俊不禁。
他的格言是“或迟或早,人人皆知万事”( Sooner or later everybody knows everything),大抵就是说Blog的力量吧,他从1993年就拥有了自己的网站,可是直到博客的出现,他才显示了对建设维护个人(博客)网站的极大兴趣。
    身为The Seattle Times、US News & World Report和The New York Times的专栏作家,他的博客网站应该值得推荐。


 
•www.paulandrews.com首页的第一屏。

第一高科技博客群组 www.corante.com

这是信息最全面的高科技博客网站。


 
从技术到生活,从自然到社会,Corante的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和前面推荐的几个博客网站不同,这不是一个个人网站,而是由一个团队维护运作的。
Corante每天都由专业的编辑从几百个站点和媒体中选择素材,即便是转载,Corante的编辑们也会加上一些评论和说明,融入他们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我认为这一点是很值得国内的博客们借鉴和效仿的。
Corante虽然不是一个个人博客站点,却充分体现了博客的思想精髓,从海量和无序的资料中抽取精华,起到了知识过滤器的作用。这一点上,国内的博客中国和Corante最像。
Corante这个名字的也是挺有意思的,创办者的灵感源自著名英国出版家纳撒尼尔•巴特(Nathaniel Butter)382年前创办的世界第一份英文报纸,报社所在大楼的名字就叫:Corante。
不过,遗憾的是,这个网站在国内访问不是很方便,有时候需要用代理访问,前一段时间,在国内一些博客的站点上看到由网友说Corante不能访问,其实也不是啦!有的代理可以访问有的则不能,我用的是一个台湾的代理,感觉速度还可以。


 
•news.google.com首页的第一屏。
这大概要要算全球更新最快的博客了。有Google强大的搜索机器作为后盾,机器博客带来了新的挑战。Google新闻,专业性比不过博客,但,若论普遍性,谁可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