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舟波:43年后让我们重温雷锋美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3:01:06

王舟波:43年后让我们重温雷锋美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2日11:30 四川新闻网

  作者:王舟波(blog)

  又到3月。每到这个时候,中国人总是自然而然地想起一个熟悉而亲切的名字,一个在这个世上仅仅生活了22年的战士。43年前的3月,那个像流星一样倏然划过世界的年轻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重新降生了。从那以后,这个名字就成为一个民族所共认的良知和美德的标志和尺度,他那22岁的目光和笑容就成为我们变动不居的生活中一抹温暖感人的亮色。

  一个如此短暂的生命,一个普普通通的士兵,为什么能引起我们如此长久的怀念?这种怀念不仅没有随着时光的推移而变得黯淡,相反,正变得越来越深切和纯粹。这其中潜蕴了什么样的力量?如果说,起初这个年轻战士的“走红”,曾经凭借了政治和时代因素呼风唤雨的强大魔力,那么,当43年的时光流逝,原有的政治和时代因素被渐渐剥蚀和滤去,我们依然在内心中怀念他,凝视他那憨朴纯洁的笑容时,我们仍然感受到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这就说明,这个年轻士兵身上一定蕴藏了更加丰富和纯粹的人性内容。

  我们这代人都是从自己初晓世事的儿童时代开始,就熟悉了“雷锋”这个名字的。不言而喻,在儿童天真无邪的心灵中,这个名字为我们标示了一个道德和人格高度。但是,我不想隐瞒,当我年岁稍大一些后,在自己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那种心理敏感期,我确实对雷锋的很多行为产生了怀疑——我相信这也是相当多人内心中都曾产生过的共同疑问:一个22岁青年的许多所作所为,显得似乎过于“刻意为之”了,在雷锋的诸多行为中,是不是存在着一定的“表演”成分?在许多年里,这个问题曾一直纠缠着我。

  当我成年了,真正进入生活,对生活和人性有了较丰富的理解,我才渐渐有能力自己解答这个问题。我渐渐地体悟和相信:一个人确实是可以不带表演目的去做那么多的好事善事的。在许多次静思默想之后,我认为自己触摸到了驱使雷锋行动的真正可信的依据。

  我们仔细地回首雷锋22年的人生历程时,感到人们通常用以评价他的两个字是恰如其分的:“平凡”。确实,认真想来,雷锋所做的许多事都是极其平常的小事,甚至将他全部的好事累加在一起,似乎也无法用“惊天动地”这样的词汇来概括。然而,我们分明又从这种平凡中体察到一种不平凡,在我看来,这种不平凡乃是由于它显示了一种纯金般的人格和人品。

  在雷锋的深心之中,有一个最大的“情结”——这就是知恩报恩。他以一种一点水分都不掺的严苛方式,要求自己恪守和履行一则古老纯朴的信条:“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每时每刻都提醒自己,是共产党把他从苦海中解救出来,是新生的人民政权给了他这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以生活的保障,让他有吃有穿,让他读书上学,让他有了工作,更重要的是,他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处处都感受到暖融融的关怀。这一切,在雷锋的心中,又岂止是“滴水之恩”!他感受着这一切,同时用自己纯洁的心地吸吮、咀嚼和反刍着它们所包孕的丰富养分,将它们化作自己心灵中温暖的底色,并将自己感受和体验到的温暖,加倍地增值和放大,毫无保留地释放给他人。他满心满意地怀着一个心愿:要让他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阶级兄弟姐妹,同他一样领略生活的温暖和光明,从而热爱新生活,热爱新制度。因为他从自己的切身体验中,认定这个制度是为了让大多数社会成员生活得更美好,是值得报效、献身的。我认为,这就是支撑雷锋行动的心灵和性格的逻辑。(也因此,他还反向地提出了“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这种尽管纯笃却也不无偏狭的口号,但这是我们今天按照基督教的宽恕精神来看取和衡量而感受到的。如果考虑到他当时仅仅只是一个22岁的青年,他所接受的有限的教育特别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环境,都不可能晓谕他任何有关宽恕的宗教精神,那么,我们不能认为这就是他本人的偏狭。)

  这一切确实是太平凡了。但仔细思量一下,当一个人一刻也不懈怠地奉守着自己的内心准则时,这样一种态度确实凝结了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诗意力量。这种力量不正是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友善、健康、和谐的不可缺失的血脉和水土吗?不仅如此,我深信,这样一种精神态度还包孕着一种“升华机制”,托举和提升人朝着更高的道德境界迈进。因而,以平凡为表征的雷锋精神才越来越显示出博大繁丰的底蕴。

  据报载,几年前,一些美国记者观看了中国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后深受感动,在美国《时代》周刊撰文,建议美国人都来看一看这部影片。文章说:“在一个物质享乐主义快速取代理想主义的世界里,乔安山的美好德行可能会暂时受到轻视,但总有一天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无论这则消息是否确凿,我都赞成这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