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毛泽东辩护 Qzone精彩由你而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58:54
为毛泽东辩护发表于:2007年5月28日 20时4分6秒来源:权限: 公开阅读(21304)评论(455) 举报本文链接:http://user.qzone.qq.com/42395142/blog/2703
[顶]为毛泽东辩护
为毛泽东辩护:人本经济的成功尝试
(原载人民日报强国论坛)
“毛泽东不懂经济”几乎成了定论,而被海内外人士所接受。至于这个结论的根据是什么,则很少有人细究。就井冈山和延安根据地时期来说,在中国也算是最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满足几十万军民的生活和战争需要,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没有成功的经济管理能力,要确保根据地的长期生存,是不可想象的。建国之初,中国根本没有值得一提的工业基础,甚至连灯油要靠进口。经过28年的高速工业化,中国成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工业体系。1952年,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农业占64%;而到1975年,这个比率颠倒过来了,工业占国家经济的72%,农业则仅占28%了。在毛的领导下,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三十倍。即使“文革”期间,工业平均发展速度也在10%以上。这样的高速增长,居然被D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贬之为“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让人不仅要问:“何处不是边缘?”
以下是我们现在的统计部门统计的几个关键部门的发展数据:
从1952年至毛泽东时代结束期间,钢铁产量从一百四十万吨增长到了三千一百八十万吨,煤炭产量从六千六百万吨增长到了六万一千七百万吨,水泥产量从三百万吨增-长到了六千五百万吨,木材产量从一千一百万吨增长到了五千一百万吨,电力从七十亿千瓦/小时增长到了两千伍百六十亿千瓦/小时,原油产量从根本的空白变成了一亿-零四百万吨,化肥产量从三万九千吨上升到了八百六十九万三千吨。同时,中国从无到有,建立起规模庞大的航空、航天、原子能及门类齐全的军工体系。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奠定中国大国地位的巨大成就。至毛泽东逝世时,中国已由一农业国发展成为从喷气式飞机、运载火箭到工业成套设备和所有农业机械无所不能的工业大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完成了一百多万公里的公路,两万多公里的铁路(改革开放后二十二年所建铁路仅一万多公里),其中绝大部分是穿越于群山峻岭和戈壁沙漠,使西南三省-、青海、广西、福建、新疆、宁夏、河套平原等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在水利建设方面,完成了主要大江河的治理工作,兴建了五万多座水库。在文教卫生方面,在“文革”结束时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教育经费的投入最高曾达国民生产总值的5%,建立了近千所大专院校、数千所的各类中专及完善的基础教育体系。在“文革”期间,学龄儿童根本不存在上不起学的问题,与现在普遍存在的失学儿童现象形成鲜明对照。在各县城和公社建立了卫生院,并培养了遍布乡村的赤脚医生队伍。城市居民实现免费-医疗,农民看病也收费低廉,发烧感冒类打针吃药费用一般在一元(人民币,下同)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这些成就是在国际环境恶劣、大战不断的情况下,通过自力更生实现的。在毛逝世时,即没留下外债,也无通货膨胀,这在发展中国家是极其罕见的。
由于建国初期国民生产总值基数低,即使保持10%的年增长率也难以支持如此快速的工业化进程,支付如此庞大的教育、福利和军费开支。实际上,毛泽东时期的经济增长数据并没有反映经济的实际活跃程度,只反映了其中的一部分,另一大块未被计入的经济成分,如果按市场经济的角度考虑,是劳动力的成本。例如,在华北平原上某低洼处修建一座水库,因无需炸药开山,也没有机械参预,只有发动群众义务劳动建造,这座水库的建设成本约为零。这一经济活动在当时的经济统计数字上根本反映不出。但同样一座水库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造,其劳动力成本将成为投资部分,建成这座水库对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将等于其实际投资额而被计入。铁路建设是另一特例。两万多公里的铁路因多建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工程之浩大是难以想象的,最著名的要数桥隧占30%以上的成昆铁路。在今日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将难于应付如此庞大的铁路工程项目。但当时铁路建设是由劳动力零成本,训练有素的铁道兵完成,在低投资下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在毛泽东时代,劳动力开支的低微对确保重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本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至此重新回到主题,即到底何谓“懂经济”?如果以经济增长速度来衡量领导人是否懂经济,那么毛领导下年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不包括广泛存在的劳动力零成本所关联的经济活动),无疑证明毛泽东是一卓越的经济领导人。是否只有懂得市场经济才能称之为懂经济呢?市场经济是否是人类发展经济的唯一选择?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在短短28年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无疑给了一否定的回答。
以毛泽东的智慧和他在旧中国生活的经历,他不可能不知道市场经济、股票市场等概念。但他试图寻找发展经济的一条新路,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更快地赶上英美等发达国家。这条新路作者称之为基于计划的“人本经济”。它的特点是以人为中心,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它并不否定货币,但仅作为调节物质资源的手段,而不用于购买劳动力。而市场经济体系中,人和其它生产资料一样,不过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相对而言,人本经济体现了对人的尊重。但它的实现需要较苛刻的环境,即:高尚道德的领导集体,群众觉悟的空前提高,明确的发展目标,将个体意志转化为群体意志的共同信仰。相对来说,市场经济实现的条件比较简单,即为个人欲望的实现创造一公平竞争的环境即可。
综观毛泽东的革命生涯,他始终将人和人的教育改造放在中心地位。他用最通俗的语言、简单的口号让他领导下的军人和群众明白国家的目标、个人的价值和信仰。这是他领导下的军队战胜强大对手的重要法宝,也是他领导下的群众在没有物质刺激情况下劳动积极性空前提高的重要原因。这是他比其他领袖们远高一筹之处。
虽然人本经济已不适于今天的现实,但这并不能成为否定昨天的理由。毕竟毛泽东创建了适于人本经济发展的环境,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对昨天的简单否定将使今人失去了吸取其精华,并完善当前市场经济的机会。毛泽东的经济实践为人类的发展道路开辟了新的思路。未来的经济学家将会发现,毛泽东的人本经济实践很可能是人类经济发展的未来状态,毕竟它比市场经济更好地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当然也能更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譬如,中国在工业和科技基础极其薄弱的环境下,只用十年的时间就成功地发射了人造卫星;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在并不很差的基础上并同时还伴随着技术的引进,至今推不出一辆象样的国产轿车。
当D否定毛泽东的经济成就时得到群众的附和,为什么?原因很简单,D发展消费品工业,以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为重点。而毛泽东时期,敌对的国际环境,要求中国不得不将重工业的发展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有重工业优先、轻工业优先、进口替代、出口导向、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并重等。对于象新加坡这种小国来说,出口导向是唯一选择;中等发展中国家,如马来西亚等,轻工业优先,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并重则为合适选择;但对中国这种大国来说,在恶劣的国际环境下,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兼顾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就成了毛泽东时代的不二选择。除军品工业的需要外,中国民用工业的发展也对基础装备工业和工业母机提出了庞大的需求;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讲,完全依赖进口根本不现实。没有毛泽东时代奠定的重工业基础,邓小平的轻工业,特别是耐用消费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国家将不得不拿出大量的外汇去购买昂贵的电站设备、大型机床、采矿机械和载重车辆;彩电、冰箱生产线的引进就成了一句空话。D主导下开始的以上海宝钢一期工程(180亿美元)为代表的洋冒进,耗干中国全部外汇,导致巨额财政赤字,几乎断送了“文革”结束时还不是很坏的中国经济,就是一突出的例证。没有毛泽东时代在中西部地区交通、能源、原材料、军工企业-和三线企业等方面的巨大成就,今日的中国将面临更加棘手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单地形复杂的中西部地区交通设施等基础建设,就足以让邓小平的改革无所夸耀。很明显,轻工业的发展要比发展重工业和搞基础建设容易的多。
令人遗憾的是,当中国人在吃完第十个饼不再肚饿时,将前九个饼的功劳忘得一干二净。当一些国营企业的退休老工人因目前企业的困境而不能及时领到退休金时,中国政府和民间是否已忘却了他们的贡献?正是他们这一代人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在个人不计酬劳,国家高积累的情况下,才有了中国工业化的辉煌成就,才为今日丰富的消费品供应打下雄厚的基础。
毛泽东另一项让今人能作事后诸葛亮的即闭关自守,不搞对外开放。在建国前,毛泽东曾表示过访问美国的意愿。但形势比人强,建国不久中美即在朝鲜半岛兵戎相见,战争的结果更让老美颜面扫地。围堵中国成了美国的重要战略。在军事上,东面有台湾、日本、南韩美军基地,东南方有菲律宾的基地,在西南方的印度受到美国的大力援助;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北方边境紧张;越南战争使中国南国境线吃紧。从解放至毛泽东逝世恶仗不断,计有五十年代初的朝鲜战争,六二年中印之战,六十年代末期开-始援越抗美,六九年苏联威胁对中国核设施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紧接着珍宝岛战争,七四年西沙之战。如果中国对外开放,也只能面向朝鲜,巴基斯坦,老挝,缅甸和泰国。美国作为战后最大的资金输出国和最大市场,不能为我所用,且尽力在技术输出上封锁中国。直到八十年代初,美国主导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对中国的技术禁运高达一百七十多项,而对其死对头苏联的禁运才一百五十多项。台,港,东南亚至到八十年代初还没能力大量输出资金,即使有良好开放环境,也难有所作为。如果说邓小平时代打开窗户进来苍蝇的同时还能进点新鲜空气的话,那么在毛泽东时代则只能进来苍蝇。毛泽东是一位充满自信的领袖,他一生何曾惧怕过挑战?那些想当然地认为毛泽东担心外来思想会动摇他的地位和威望,是对毛泽东的根本不了解。建国至中苏决裂,中国的国门曾面向苏联、东欧打开;这种开放是以引进技术和成套设备为主。这期间,苏联对华一五六项成套援助奠定了中国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基础,而且大多数项目属于苏联最先进工业技术。就开放给中国带来的相对收益而言,这段时间决不逊色于D前十多年开放的成果。 (未完,接后)
(注:这是7、8年前发表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的一篇旧文。原文某些言辞更激烈刺眼,转贴者简单做了些文字上的技术处理。不敢说文章说的完全客观,但感觉文章还是挺理性的,是力求讲道理的,不象有些骂毛文章,纯粹是感情发泄……不知大家以为如何?)
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本文标签:

本文最近访客
查看最近位访客收起
上一篇|下一篇|返回日志列表
评论列表
QQ空间温馨提示:腾讯官方不会以任何留言形式向您发布中奖信息。请勿轻信留言中的中奖信息,更不要拨打陌生电话及向陌生帐户汇款,谨防受骗!识别更多网络骗术,请点击:。
全选删除
批量删除取消批量删除
0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举报 | 删除1楼  2007年5月28日 20时19分43秒
谈到毛泽东在经济方面的败笔,就不可能回避“大跃进”。它确实给当时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作者在此也无意为“大跃进”辩护。令作者深感遗憾的是,当我们不断批评“大跃进”时,却很少有人检讨在毛泽东逝世后由D主导的“洋冒进”及严重脱离实际的“十年计划”。这是否存在着评价历史问题时的双重标准?毛泽东曾为“大跃进”的失误检讨,而D却对“洋冒进”低调处理;华国锋因当时所处的位置和很快下台,更无意间背上了这口黑锅。
“洋冒进”的特点是无视国家的外汇支付能力,通过大型工业项目的全套引进来迅速提高工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由于严重脱离实际,缺乏科学论证,致使出现巨额财政赤字和外债,为八十年代初可能爆发严重通货膨胀埋下了种子。一些大项目不得不半途停工。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农业的迅速发展,不仅缓解了财政状况,而且节省了一笔进口粮食的外汇,化解了“洋冒进”对经济的巨大冲击。否则,中国的经济真要被拖到“崩溃的边缘”。
“洋冒进”的另一恶果,是由于论证的草率而导致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和对地方产业结构优化的永久性破坏。上海就是一例。因上海远离能源,原材料基地,两条铁路已紧张不堪,而上海的优势在于一流的科研力量和劳动力队伍。因此,上海的产业发展方向应是优质轻工业品和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然而,重点全套引进项目-宝山钢铁总厂的建设却使上海的产业结构不可挽回地继续走重型化的道路。当上海汽车工业占中国市场半壁河山时,人们已经忘了它正是“洋冒进”留下的苦果。当然,这也进一步加剧了上海与其它地区的发展不平衡。
如果说“大跃进”的后果已经弥补的话,那么,“洋冒进”的影响将长期地持续下去。当D在一九八一年主持通过《关于建国以来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责毛泽东“不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时,似乎忘了,他所犯同样的错误还没来得及纠正。
中国自一八四零年以来,山河残破,国无宁日。只有在共产党革命胜利后,中国才真正有了江山一统和发展经济的良好内部环境。对于毛泽东和邓小平这一代人来说,希望国家尽快强大起来本是可以理解的,犯一些拔苗助长的错误也不应给予过多的指责。毕竟他们也是出于良好的心愿,而非个人英雄主义作祟,换了别人也很可能犯类似的错误。总结历史的目的应在吸取教训,而非指责先贤。更不应以双重标准,贬毛以扬邓。
邓小平的改革实际上是将毛泽东时代基于计划的人本经济转化为新时代的市场经济,将重工业优先的产业政策转向轻工业优先、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并重的政策。这种转化-本身并不存在进步或倒退的问题,只是选择适合当时社会环境的经济发展道路。邓小平的对外开放也是将毛泽东时代没条件开放下的闭关自守,转化为外部条件许可情况下-的打开国门。将邓小平启动的改革开放称之为一场革命,是不客观的,也有违历史的辩证法。
毛泽东的经济也并非完美无缺,它是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但不应因此来否定毛的经济成就,进而证明邓改革的合理性。正如莫里斯 迈斯纳所说:“毛泽东时代远非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的主要后起之秀的工业化过程中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如果没有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与邓小平一同出名的经济改革家们将找不到他们要改革的对象。”(全文完)

0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举报 | 删除2楼  2007年5月28日 22时19分14秒
朋友有人评论你的文章,说“毛泽东不懂经济”,气得我和他“打”起来了。我质问他毛泽东满腹经纶看不懂一本经济学?本来一小女子,这时让我感到自己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了。朋友我会一直支持你的,让那些不去研究历史,只会人云亦云的人去说吧!
0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举报 | 删除3楼  2007年5月28日 23时21分22秒
引自:~ㄟ云朵ㄅㄋ 于 2007-05-28 22:19:14 发表的评论
引用内容:
朋友有人评论你的文章,说“毛泽东不懂经济”,气得我和他“打”起来了。我质问他毛泽东满腹经纶看不懂一本经济学?本来一小女子,这时让我感到自己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了。朋友我会一直支持你的,让那些不去研究历史,只会人云亦云的人去说吧!
实际上,我觉得,毛主席就个人能力讲在各个方面太强了,实在难以找到什么弱项,一些人为了达到贬低丑化他的目的,只好在经济或什么女人问题上做文章。其实,经济有什么很难的吗?毛泽东搞的差吗?不过就是在大跃进中情绪急噪了点罢了,而且首先是他发现问题纠正问题的。在他们那一代人中,有几个懂经济呢?都是靠后天学习摸索罢了,就说我们敬爱的小平同志,难道就懂得什么股份、证券、市场经济之类?还不是智囊团的作用?领袖,实际不一定样样精通,只要会用人、会决策即可,毛泽东在这点上已经很不错了……
呵呵,本来我是不愿意跟贴发表意见的,这次除外吧!

0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举报 | 删除4楼  2007年5月29日 2时19分57秒
看了,,,
我喜欢和更多的朋友交往!!!
0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举报 | 删除5楼  2007年5月29日 20时38分9秒

如月欢迎你来咖啡屋
0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举报 | 删除6楼  2007年5月31日 0时50分10秒
"对昨天的简单否定将使今人失去了吸取其精华,并完善当前市场经济的机会".
"当中国人在吃完第十个饼不再肚饿时,将前九个饼的功劳忘得一干二净。"
我觉得,任何人对历史的评价都不应脱离当时的客观背景,这才是真正的实事求是作风!
凝聚美丽,告别昨天。
0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举报 | 删除7楼  2007年5月31日 3时39分12秒
毛泽东时代远非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的主要后起之秀的工业化过程中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
0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举报 | 删除8楼  2007年5月31日 15时5分7秒
毛泽东无疑是中国最伟大的人物!

0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举报 | 删除9楼  2007年6月1日 15时12分21秒
他用最通俗的语言、简单的口号让他领导下的军人和群众明白国家的目标、个人的价值和信仰。这是他领导下的军队战胜强大对手的重要法宝,
直率,坦诚的我希望有一位以诚相待的朋友与我共享这安逸的一隅
0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举报 | 删除10楼  2007年6月1日 18时17分27秒
不看不明白啊 好文章 我转了
0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举报 | 删除11楼  2007年6月1日 18时52分47秒
的确不错,让我们共同缅怀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吧!我转了
0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举报 | 删除12楼  2007年6月2日 12时30分2秒
楼上说的对
我看你们可以出本书了也好共大家缅怀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
0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举报 | 删除13楼  2007年6月2日 21时8分21秒
谁说毛主席不懂经济,那他真的是不懂伟人的经济战略思想,在被战火毁灭的土地上,几乎是千疮百孔,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指导全国人民创造了那么多的经济奇迹,值得所有人敬仰,尤其是全国老百姓世世代代不会忘记他。
0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举报 | 删除14楼  2007年6月2日 22时17分32秒
伟大领袖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0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举报 | 删除15楼  2007年6月3日 15时15分46秒
[img]当中国人在吃完第十个饼不再肚饿时,将前九个饼的功劳忘得一干二净。

使用签名档 匿名评论请选择道具 请选择道具 隐身草 彩虹炫 天使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