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命运”挑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37:30

向“命运”挑战

                     ——读《墨子》

摘要:

有命论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中最古老的概念之一,在中国发展的多个阶段中,几乎每个人都奉行有命论,但是墨子提出了“非命”,以此驳斥有命论,墨子不相信所谓的命运,认为有命论是“穷人”和“暴王”编造出来的为自己的行为找的借口,事实上,没有所谓的命里注定该如何,想上位就要靠个人的努力去改变去争取,如果生活堕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也是不够努力、自找的结果。本文将具体论述墨子的“非命”思想。  

关键词:非命   强力   现代意义  

正文:

在墨子生活的时代,有命论盛行于世,更准确的说,有命论一直是一种非常有生命力的思想,世世代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人们早就形成了关于有命论的思想,根深蒂固,不易动摇。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命”往往与“天”并称,《诗经·大雅》中说:“有命自天,命此文王。”《尚书·西伯戡黎》中载:当殷纣王闻知西周伐黎时说:“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这两处所说的命都是天命,是指秉受于天不为人力所改变“定数”。(陈克守,2007:117)但是,墨者不吃这一套,墨者一直以勤劳闻名于世,他们认为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而不是把一切归咎于“命运”。

有人认为,国家的兴亡治乱,百姓的贫富冷暖,以及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声色犬马都是“命该如此”,宣扬“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墨子非常不屑这种观点,他认为有命论是国家社会的大害,是“国家之富,人们之众,刑政之治”不能实现的主要原因,墨子在《非命下》中说:“命者,暴王所作,穷人所术,非仁者之言也。”“穷人”是指穷途末路、没有出息的人,他认为,有命论是统治者推卸责任的谬论,是懒惰从事、无所作为的懒汉懦夫的借口。统治者平时重于享受,不勤于政事,暴虐百姓,国家灭亡时,他不会说:“我疲弱无能,我治政不善”,但却说:“我命中注定要亡”;而穷民不侍奉父母,不侍奉国君,不恭敬节俭,好吃懒做,生活陷入难堪的境地,但同样的,他不会说:“我疲弱无能,我做事不勤快”,他只会说:“我命中注定要穷”。因此,墨子认为有命论就是借口的代名词。

墨子认为有命论是一切凶恶祸害产生的根源,不可不进行猛烈的驳斥。因此在《非命上》的一开始就驳斥有命论。王公大人都认为一切由命决定,有再强的力也是徒劳,因此墨子最先证明了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命”,既然命都不存在,那又何来的“命定一切”的说法呢?墨子用三表法来证明命的虚无。墨子认为“言有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即第一对事要追根溯源,第二要推究它的缘由,第三要用之于实践。

首先,从对事追根溯源的角度讲,“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我们该向上去探求古代圣王的事情。“古者桀之所乱,汤受而治之;纣之所乱,武王受而治之。此世未易民为渝,在于桀纣,则天下乱;在于汤武,则天下治,岂可谓有命哉!”世道并没有改变,人民也没有改变,客观条件是一致的,但是桀纣为国君时天下大乱,汤武为国君时天下大治,因此可见,治和乱并不是天命注定的,而是靠人为的努力,这是从历史、从圣王的角度来证明命的虚无。

其次,从推究事物的缘由的角度讲,“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向下考察百姓耳目的实情,看看百姓有没有耳闻目睹“命”的存在。“我所以知命之有与亡者,以众人耳目之情,知有与亡。有闻之,有见之,谓之有;莫之闻,莫之见,谓之亡。”这里说明墨子认为只要有人听过、见过就有,否则就没有。墨子接着又说“然胡不尝考之百姓之情?自古以及今,生民以来者,亦尝见命之物,闻命之声者乎?则未尝有也。若以为百姓为愚不肖,耳目之情不足因而为法,然则胡不尝考之诸侯之传言流语乎?自古以及今,生民以来者,亦尝有闻命之声,见命之体者乎?则未尝有也。”从古至今,没有百姓见命之体,闻命之声。甚至墨子为防止人们用百姓的愚笨来反驳他的观点,又列出了智慧高人一等的诸侯,他们也未见识过命,以此来说明在人们的经验里,没有关于命的存在。但是,这个论证太过薄弱和牵强,命本来就是个抽象的东西,无形无声,就像空气一样,人们同样也感受不到空气的存在,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说命和空气一样是人生存的必需品,只是认为这里,墨子为了证明自己的思想而过于急躁了,举出了并不具备说服力的例子。

最后,从用于实践的角度讲,“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把有命论应用到刑事与政务方面,看它是不是对国家和人民有利。古代圣王颁发宪令,制定赏罚的措施,总结来说,贤则赏,暴则罚,这本是根据臣民的表现来赏罚的,但是有命论者却认为臣民得赏是因为他命中注定要得赏,并非因为他贤;臣民被罚也是因为他命中注定要被罚,并非因为他暴。在这样的思想下,人们不会注重自己的言行和修养,也不认为不忠不义是无法令人容忍的,因为他们抱着一切由命决定的思想,他们认为努力了也不见得能得赏,堕落了也不见得被罚法。这样看来赏罚就不能起到劝善惩恶的作用,社会就会混乱,国家也就得不到治理。这是从国家的角度来讲的,如果从百姓之利的角度讲,“昔上世之穷民,贪于饮食,惰于从事,是以衣食之财不足,而饥寒冻馁之忧至,不知曰‘我罢不肖,从事不疾’,必曰‘我命固且贫’。”如果老百姓相信有命论,那么他们就会好吃懒做,导致贫穷也不会反悔,而是会认为是天命如此,所以,不管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讲还是从百姓利益的角度讲,有命论都会导致消极无为的思想,是祸害的根源。

墨子用三表法说明了两点问题:天命是不存在的;有命论是有害的。

既然驳斥了有命论,反对天命对人的影响,那么就要提出影响人的因素。墨子提出了“强力”之说,认为任何事情,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要通过努力劳作来获得发展。总结《非命下》,就是“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荣,不强必辱;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煖,不强必寒;”墨子强调了“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就是指努力工作,天子要努力劳作保证国家之治和国富力强;王公大人要努力劳作侍奉君主,为君主分忧,为天下苍生谋划;农民要努力劳作、耕种田地生产粮食,妇女要努力劳作养蚕纺织,使人们衣食丰足,总之,无论是什么阶级的人,都要努力的劳作。这里,无论什么阶级都要通过努力劳作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还体现了阶级平等的思想,这跟墨子的阶级地位是有关的,墨子本身就是劳动者,他创立的墨家学派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劳动人们的利益,因此他会反对不劳而获的行径,因为不劳而获,层层推算下来,从根本上讲,剥夺的就是劳动人民的利益。墨子认识到人的本质就在于劳动,他在《非乐上》中提到:“今人与此异者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这里的力指的是劳作的能力,这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人与动物本质的不同。墨子最关心的就是农业生产的问题,他鼓励人们不断的去劳作,但是并不是无限度的劳作,在有关“节用”的章节中,墨子讲的很清楚,生产出来的东西足够使用就可以停止了,再生产也是浪费。或许有人会拿《天志》里的思想来反驳墨子的非命思想,认为墨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天志》之中强调了天对人的影响和作用,说天会让一个国家灭亡也会让一个国家兴盛,会让一个人获取政权和人民的赞誉,也会让一个人失去政权和被人们辱骂,这不正是天注定的吗?然而,我们不要忘了,为什么天会惩罚一个人、一个国家,或者奖赏一个人、一个国家呢?天的奖赏或惩罚根据的正是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如果这个人努力劳作,做好自己该做的,那么才会得到天的青睐,如果这个人懒惰骄纵,违反道义,那么天就会惩罚他。关于这一点,可以从墨子对古代圣王和暴王的对比中看出来。正如墨子自己所说:“不自降天之哉得之。”天命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由我们自己得到的。无论好坏,都是由自己的言行和是否努力劳作决定的。因此,非命思想也就可以用来解释为何墨子会提出“尚贤”是为政之根本了。墨子认为“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反对亲疏远近尊贵卑贱的等级之分,也反对血缘之亲的无故富贵,提倡任人唯贤。那么,在这样的任人唯贤的社会里,想要做官,就必须达到贤的标准,要达到贤的标准,那必然要注重“强力”,不断修正自身、不断努力,通过奋斗,不断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修养,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对所谓的“命运”的不屑,更容易激起人们的上进之心,使这个社会保持进步的步伐,而不是安于自己以为的早就决定好的命运,不去做任何努力,不指望任何改变。非命思想,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良药。

在现代社会中,非命思想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看到,在现代社会里,“命中注定”的思想并没有消失,我们时时可以听到关于算命、看面相的消息,甚至现在这些都以电脑等高科技作伪装,从以前的掐指计算变为现在的电脑计算,其实看的明白点的,电脑计算不就是设计出的一个计算程序吗?但是人们往往热衷于此,乐此不疲,特别是现在流行的星座运势,很多人竟以此作为自己每天的行动指南,若说今日适宜穿红色衣服,那么他绝不穿白色衣服出门。不可否认,这是一种文化,但是我们作为接受了新教育的人,应该沉迷于此,相信所谓的运势吗?人世中是有很多的必然因素是人无法改变的,但是人照样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事方式或者努力去改善环境,而不是用“命中注定”作为自己不思进取、消极避世的借口。有命说就是相信一种不可抗拒的神秘必然性,这是一种宗教唯心主义学说,它的要害是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人们服从命运的支配,不做改变现实的努力。墨子非命而强力,否定命运的存在,要人们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现实,这是就“强力而为”的理论。从哲学路线上说,这属于唯物主义,是提倡积极有为的人生哲学。主张自主自立、相信自身的力量,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是强者的哲学。从阶级的观点看,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时期内,一直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如果相信有命说,就会安于现状,永远不会改变其社会地位。只有依靠强力,向命运抗争,才能解放自己。墨子的非命强力说,是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的。(陈克守,2007:130)因此虽然我们的科技在发展,文化也在不停的丰富,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提倡墨子的非命思想,将墨子的非命思想灌输给每个人,以此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墨子的非命思想就是认为国家的兴亡强弱,个人的荣辱冷暖并非“命运”的安排,而是由自身的力量决定的。每个人都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生活改变命运,怨天尤人或者坐等发迹都是不现实的,在当今社会中,这种思想仍然有着深厚的现实意义,我们要继承墨子的非命思想,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中的挫折,迎难而上,为自己、为集体、为国家赢得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周才珠,齐瑞端,墨子全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陈克守,桑哲,墨学与当代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