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圆中国的“常春藤之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21:16:33

高校联考成三足鼎立之势:

谁来圆中国的“常春藤之梦”

2010年12月11日   05:观点·连载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柳森/熊庆年

  ●国内的这次联考,很难说它就不会在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相互激发下孕育出一些新的可能。但如果说要形成类似 “常春藤”这样具有一定规模的 “社会共同体”,我们还处在一个相当初级的阶段。

    ●这次的联考在表面上可能只是一年一次的考试,但它会连带着提出和解决一些问题。由此带动起来的综合性激发和反应,是我国高教改革进程中不可多得的契机。

●主持人:本报记者 柳森

●嘉宾:熊庆年(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柳森:日前,就在“北约”、“华约”两大高校联考阵营势均力敌之时,从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传来消息, 8所以工科见长的高校组建了第三个自主招生 “阵营”。至此, 20余所知名高校已形成 “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即将打响2011年1月进行的全国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作为一位长期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学者,您会从哪些层面来看这次的合作?

    熊庆年:其实,我并不十分赞同由所谓三大“阵营”引申出来的各种绘声绘色的讲法。在如今这样一个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年代,大家对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方面的尝试给予高度关注势所必然。但是,我们还是应当倡导用一种更理性、平和、客观的心态去看待各种尝试。

    就目前已经形成的这三大联考来说,把它们看作学校间对生源的抢夺、几大“阵营”间的对抗是不恰当的。所谓“阵营”也是不存在的。一直以来,虽然各校在生源上一直有竞争,但具体到进行类似“联考”这样的尝试时,大家的总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在近年来已有的各种突破现行高考制度束缚的尝试基础上,更好地选拔符合本校办学理念的学生,让优秀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柳森:换言之,此次联考尽管形式上有新意,但实质上,是否更应该看成是这些年来高校自主招生尝试的 “再延续”?

    熊庆年:自复旦在2006年率先以“千分考”和教授团一对一面试实行预录取、高考成绩仅作为参考以来,我国高校自主招生领域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短短数年的努力远远不够。所以,今年的“联考”既是一种形式上的创新,是一些理念相近的学校之间的一拍即合,也是想尝试看看能否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避免一些不足。

    自主招生工作开展以来,各学校采取的手段不可谓不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北大的中学校长推荐制、复旦的“千分大考”等,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就曾于去年举办过“五校联考”。但不少参加过数所学校选拔的考生亲历下来,由于各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想法、目标、文化都不一样,命题时大都各显神通,即便各校为了公平起见尽量把考试时间错开,但单独到一个个学生本身,参加考试的时间、精力成本可以说是负担沉重。各校在筹划、运作过程中牵扯到的社会成本亦巨大。

    所以,今年联考之所以会出现“由散兵转向集团军作战”,首要的考虑就是在给更多考生更多选择机会的前提下减轻考生负担、降低考试成本。与此同时,即便是联考,各高校仍有充分的自主性:一方面,各高校可以自行对考试成绩的选取进行多元组合;另一方面,在控制自主招生总规模的前提下,各高校除了联考之外,依然保持其他数条选拔通道的平行运作。以复旦为例,今年在苏浙沪地区的考生仍将参加“千分考”笔试;在国内其他地区,将与北大等十三所高校联合命题进行笔试。

    柳森:一直以来,美国 “常春藤联盟”被视为代表世界高等教育最高水平的 “标杆”之一。于是,一些国人也开始期待,此次数个联考 “阵营”的形成,是否也有可能通过 “强强联手”铸就中国高等教育 “梦之队”?

    熊庆年:事实上,关于美国常春藤联盟的来历众说纷纭,但可以下结论的一点是,它是一种在美国特有的社会文化土壤中自然生成的高等教育合作机制。且与此同时,可能鲜为国人所知的是,在美国,高校间为了“互通有无”、“各取所需”而达成的“联盟”绝不限于“常春藤”。就以哈佛为例,它既属于“常春藤”,又是北美大学联盟(简称AAU)的成员。如果说“常春藤”主要是指一些对本科教育有共同想法的学校走到一起的话,那么,AAU则是从研究性大学的角度出发,形成的又一个“俱乐部”。一开始,恐怕只是一群有共同想法的人走到一起,但慢慢地就会形成一个机制,机缘巧合下发展为一个具有自治能力的“社会共同体”。当然,其中一定也有共同利益的存在。

    反观国内的这次联考,很难说它就不会在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相互激发下孕育出一些新的可能。但如果说要形成类似“常春藤”这样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共同体”,我认为,我们还处在一个相当初级的阶段。那么,未来的发展是不是会有进一步拓展的可能?也许吧。比如,这次很多高校在介绍联考方案时也谈到,希望这次考试上的合作,可以带动未来更多教学资源层面上的合作与交流;在国内多个层次的高等教育交流场合,“不搞恶性竞争”的共识越来越强烈。这都是很好的现象。

    柳森:高校间的合作,即便具体到一次联考,恐怕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那么在您看来,要让这次的联考尝试实现初衷,其可能的难点何在?

    熊庆年:我本人有切身体会,高校间的互相交流真要操作起来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有时候我们哪怕是进行一个小范围的交流,背后的沟通成本也是巨大的。而最终能让大家顺利走到一起的,与其说是如今经常被强调的、比较硬的机制、制度,更关键的恐怕是大家希望一起去 “做好”、 “做成”的诚意与共同愿望。

    从2003年至今,由985首批九所高校轮流主办的“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已经开了8次。从最初关心建设目标指向,到关心国家相关政策的延续性,关心研究成果的造就,再到关心本科生教育、大学内部治理、一流大学建设的本土化模式。一条很明显的思想轨迹就是,参加研讨的大学校长们正由外在的支持和指标性追求,转向对各高校自身内涵的修炼。这让我深深感到,这次的联考在表面上可能只是一年一次的考试,但它会连带着提出和解决一些问题。由此带动起来的综合性激发和反应,是我国高教改革进程中不可多得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