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来政治运动盘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7:13:41
——《文革词典》札记之七
在《文革词典》“运动”词条的回帖里,云遮雾罩兄发问:“哪位费心,把49年以来所有‘运动’列一清单?”
编者是词条的始作俑者,自然有义务响应。何况自己也有兴趣弄清这一问题:因为通过盘点会有助于加深对“运动”的认识。利用《新中国纪事1949-1984》(郑德荣等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中国共产党70年纪事》(李忠诚等编,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共产党80年大事记》(“” )和“人民日报’49—97数据库”,搜索、整理,做了如下一个目录——
剿匪                     1950—1953
土改(土地改革)               1950冬—1953春
整风
镇反                     1950.7—1953
(镇压反革命: 特务、地下军、反动会道门等)
抗美援朝                   1950.10—1953.7
批判电影《武训传》              1951.5.16
三反五反                   1951.11—1952.10
思想改造                   1951
院系调整                   1952
扫盲                     1952
社会主义改造                 1953—1956
合作化                    1953—1956
公私合营                   1954—1956底
对高饶分裂集团的斗争             1954.2—1955.3
批判俞平伯、胡适资产阶级唯心主义       1954.10
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              1955.1—6
肃反(肃清反革命)              1955.2
语言文字规范化(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    1955.10
除四害(老鼠、麻雀、蚊子、苍蝇)       1956.1
反右(反击右派分子)             1957
大跃进                    1958—1960
大炼钢铁、农业亩产放卫星(密植)
人民公社化                  1958
小社并大社、公共食堂
批判马寅初“新人口论”            1958.5—8
批判彭德怀右倾主义(庐山会议)        1959.7
炮击大小金门                 1960—1979
精减职工和城镇人口              1961—1963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1962
中印反击战                  1962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2—1965
农村夺权;忆苦思甜(编村、家、社、厂史)
学习雷锋                   1963.3.5
批判鬼戏、“有鬼无害”            1963.5
工业学大庆                  1964
农业学大寨                  1964—1981
京剧改革                   1964
批判“合二而一”               1964
城市“五反”、农村四清            1964—1965
文艺批判                   1965
(《李慧娘》、《林家铺子》、《不夜城》)
批判《海瑞罢官》               1965.11
批判“三家村”                1966.4
文化大革命                  1966—1977
打倒彭罗陆杨反党集团             1966.5
北大大字报                  1966.5.25
红卫兵运动                  1966.5—1968
破四旧                    1966.8
大串连                    1966.9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1966.10
一月风暴(革命委员会全面夺权)        1967.1—1968.9
二月镇反                   1967.2
“三支两军”                     1967—1972
揪叛徒                    1967.3
整党建党                   1968.
工宣队占领上层建筑              1968—1977.11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68—1978
清理阶级队伍                 1969
中苏珍宝岛之战                1969
一打三反                   1970
(打击现行反革命;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铺张浪费)
清查五一六                  1970—1972
批陈整风                   1970
批林整风                   1971
批林批孔                   1973
反击右倾回潮                 1973
(张铁生、黄帅事件)
批判《三上桃峰》               1974.2
评法批儒                   1974.6
军队、工交各条战线全面整顿          1975
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1975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1975.11
“四五”运动                  1976
揭批四人帮                  1976
清查三种人                  1976—1979;1982、1984
恢复高考                   1977
平反冤假错案                 1978—1979
(平反一系列文革积案,右派、地富摘帽)
真理标准讨论(思想解放运动)         1978.5
对越自卫反击战                1979.2—3;1984—1989
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           1979
五讲四美三热爱                1981
批判《苦恋》                 1981
个体户经商                  1981
严打1(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       1983
清除精神污染                 1984
百万裁军                   1985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1987
政治风波后的清查               1989
发展市场经济                 1992
房地产开发(拆迁、征地)           1992
全民下海潮                  1992
反腐败                    1993
科教兴国                   1995
严打2                     1996
开展“三讲”教育               1996
国有企业职工下岗               1997
人民币不贬值                 1997
国企改制                   1998
申奥、办奥                  1998—2008
取缔**功                       1999
严打(打黑除恶)3                2000
加入WTO                          2001
建设全面小康                 2002
1949年迄今,约莫有总计86次运动(因文革分解为31次小运动,未重复计算)。与文革有关的有31次,占36%。
估计这个初步清理的雏形,会有遗漏,或误把不必单列的运动也列进来了。但这个清单的益处是让人们有了可以讨论、完善的基础,就有望从这里出发,从无到有,得到更接近历史事象的结果,比空对空的两眼一摸黑好。
文革以后的运动密度,比以前为少。是因为中共对运动危害有一定程度自觉,主观上有不再搞运动的愿望;但其意识形态和组织制度的惯性,仍推搡着它以运动方式开展工作。
多数运动有起至时间(也是相对确定,应有前后推延),一些运动由于多次进行(如整风),或持续不断(思想改造),没有给出确切的起至时间。多次进行的运动,有时会使用不同的名目,如每次整风、三次“严打”(可与镇反、一打三反相比较)的具体目标就有区别,思想改造与文革里的“斗私批修”就有血缘关系。是同一主题在不同阶段、适应不同需要的变形。有的运动前后名义不一,其实有内在联系,是一个运动持续发展的不同阶段,如“批陈整风”、“批林整风”。
文革这样的大运动下面包含了许多小运动,有时同时就有一个以上的运动在进行。甚至同时进行的运动之间就是互相矛盾、冲突、抵触的,如1975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两个运动,1967年的二月镇反(已经被正史过滤掉了,其实隐伏着、关涉到后来两派分裂的重要关节)和三支两军。是不同政治力量间的角力。
有的运动进行时间短,仅仅几个月(批判《武训传》、胡风、马寅初),有的运动时间长达十多年。但它们的影响都远远不是其实际发生的时间所能量度的。从功能上看,有的运动(如严打)是技术性质的,目标具体而集中,有的运动(如思想改造)就比较虚,似乎比较空洞,但就其对政治的意义一点不比技术性质的运动来得小。有的运动(如院系调整)看似技术性质,其实含有很深远的意识形态涵义(摧毁学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传统阵地)。
200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