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倡导宁静致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39:55
诸葛亮《诫子书》全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遥想当年,诸葛亮是从修身的角度提出“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一命题的。当今社会人心浮躁的情况下,更有必要倡导“宁静致远”。
宁静之所以能致远,关键是人们只有静下心来,才能集中精力学习,不断增长才干,从而在事业和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的更好。中国共产党成立88年了,执掌全国政权60年了。创业难,守成更难。守成之所以难,难就难在人们在安乐的环境中更容易闭目塞听,固步自封,不想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本领,从而丧失朝气,养成骄气,滋生暮气。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正因为如此,中央反复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
《礼记•学记》中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然后知不足。学习使人们了解自身缺陷与不足,进而在思想、知识和能力上不断取得进步。我国古代有“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之说,而现代社会的人们则要通过更长时间的学习,才能掌握适应社会的基本技能。一个人想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则学习应该成为常态,成为一种终身的行为。唯有不断学习,才能始终保持开拓进取、蓬勃向上的朝气;如果不愿意学习,不注重学习,总是满足于那些老本,对新事物一知半解,干起工作来就会墨守成规、缩手缩脚。
当然,学习之时,必须保持宁静的心态,即平心静气,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在思想上不断提高,事业上有所成就,这就离不开努力学习和认真思考。然而,有很多人却静不下心来,不愿挤出时间去学习、去思考。个别领导干部更是觉得日常事务太多,工作太忙,自觉不自觉地放松了学习与思考。如此下去,年龄与学问就会同时光一起飞逝而过,革命意志就会随着岁月一天天消逝;最后被社会所抛弃,到了那个时候,悔之晚矣!
一个人的青春很容易逝去,但一个人的朝气和激情却可以通过学习而保持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