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内核与创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51:55

  中国文化内核与创新

 

关键词:文化内核  创新  模式  兼收并蓄  因( )制宜

要点:提出中国文化内核:“兼收并蓄,因()制宜”

      及由中国文化内核源生的创新基因和其创新模式

KEY WORDS: the kernel of Chinese culture,  Innovation, Mode,  Absorptive and all-embracing,  available (locally/time…)  to…

 

华夏起源

 

欲了解中国文化,必先了解中国历史;欲了解中国历史,必先了解中国-华夏的起源。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左传·定公十年》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国民,也是有汉朝以前对汉族先民的称谓,也可代指汉族。华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黄帝族和炎帝族,图腾为“凤”的炎帝族被后来渐渐强大的信奉“龙”的黄帝族所兼并,称炎黄部落联盟。后来这两部落的联盟在战胜蚩尤后进入中原,华夏族在中原建立了统治。然后才有三皇五帝,夏商周,中国文化开始源远流长。

可以看出,中国的各民族是经过不断地吸收融合才形成的。

 

诸子百家理论

 

先秦的诸子在大一统的思想前提下,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思想领域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中主要的学派有儒、道、墨、法、名、阴阳、兵、纵横、农、杂等家。在当时思想领域影响最大的是前四家,对后世的思想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儒道法三家。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思想创新最为活跃的时期。

 

儒释道的融合

 

在楼宇烈的“漫谈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一文中,简述了儒释道三教在中国的发展,冲突与融合。简言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的儒释道三家,是在一种相互矛盾斗争,而又不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中发展的。这种渗透和融合,既没有发生某一家把某一家吃掉的现象,更没有造成三家归一家的结局。而是通过相互的渗透、融合,从生硬的捏合到有机的化合,使各家的思想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丰富和提高,也就促使整个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提高。

 

君权的固化阻碍思想的发展

 

因为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是以君权为核心的庞大宗法社会,所以这个核心的走势当然形成权力集中于宗法的专制体系。自从秦始皇统1全国,建立专制的中央集权体制以来,中国的政权和教化大权是合一的。思想者没有受保障的独立地位,只剩下1个合法的职能:做统治者思想统治的工具,把圣贤的教导、传统文化特别是皇帝的“圣谕”灌输给子民,让他们服服贴贴做顺民。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固化为社会制度的3纲6纪,是绝对不能改变的“道”或“体”。外来文化只能融化在这个大框架下,成为添绿加彩的枝叶。变革的先声是思想变革。可是,自身没有产生出足以引导传统社会向转型的启蒙思潮,究其原因在于没有思想自由和为学术而学术的传统。

 

经济发展的必然道路与社会危机

 

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并非直线式的长期缓慢发展,亦非所谓的没有实质性变动的长期停滞不前,其长期性即在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循环性,不断曲折和反复跳跃的周期性循环式发展的规律拖长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程,其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保持着一致性。

因为既得利益集团能够获得更多的生产资源,从而更快速发展,使土地的所有权两极化进而引发社会危机,导致社会解体形成新的利益集团。因为封建政治结构与经济发展不可调和的矛盾,使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总体上保持着均土地,非均衡发展,土地兼并,矛盾爆发,重新内部分配的循环过程。

 

民族惰性

 

在十五十六世纪,西方哥伦布的新航路开辟,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圈地运动,欧洲的文艺复兴、启蒙思想,俄国彼得一世皇帝改革,西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中国腐儒却大行其道:僵化的八股文开科取士,封建礼教卫道士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上层建筑的思想活力被消灭殆尽。深受儒学文化熏陶的中国知识分子普遍匮乏科学精神,对于中国文化落后状态的反省和抗争软弱无力,所以历朝历代的各种变革总是转瞬即逝。

儒学在后世的文化发展中一直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主流,受它影响下的中国社会在追求统一的形式化过程中逐步僵化,经济上的自洽满足沦为了贫穷愚昧,文化上的皓首穷经变成了思想桎梏,结果是天下一统的政治理念演变成为专政主义,最终,道德礼教演变成吃人的罪恶深渊。由于极力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势力阻扰,儒学从来没有受到全面解构,以至于它仍有顽强的生命力,甚至现今还有人设想用儒学的意识形态对民主和科学的价值进行评判。

儒学用天道附会人事,这个“天”并不是自然界,而是能驾驭人间的神,“天命”成了主宰国人言行的准则,而对“圣人”的旨意唯命是从、敬天畏地的人怎么谈得上探索和改造大自然呢?结果,中国先人面对的只有陈旧的历史传统与功利的生活现实。

 

混乱与整饬的精神文明

 

儒学文化不重视人的自然个性,认为人性不是个性,而只是基于社会性的心性,人生的目标就是通过人性的修养来实现社会秩序,做努力统一于社会的人。专制权力体制的强化,社会文化整体性的腐溃,国民心理的蜕变,这三者之间的密切互动,造就了一种强劲的“反文化”机制,从而使整个社会无可逃遁地坠入灭顶的深渊;而更主要的是,它为中国文化以后的发展预设了极为危险的模式和自我毁灭的“路径”。也就是说:传统的中国专制权力体制造就的不仅是一朝一代的衰亡,而且更是一种可以将其恶性程度极高的“专制基因”不断传布开来和遗传复制下去的“自动程序”,直至整个文明的衰败和消亡。所以,在提倡物质文明的同时,我国一定要提倡精神文明。要想更好地提倡精神文明,加强本民族的文化自豪感,则一定要清楚地认识中华文明的文化内核,“兼收并蓄,因()制宜”,提取文化内核之中的先进部分。

 

重新认识与国际接轨

 

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中期那一段时间,我国基本上是处于封闭的状态。这一方面是因为帝国主义的封锁,另一方面也有作茧自缚的因素。在对待外国的文化遗产和经济建设经验上,盲目性占了上风。要么是妄自菲薄,要么是妄自尊大,不切实际,缺乏客观性,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近于崩溃的边缘。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在引进西方的先进经济和管理理论,一些盲目崇拜西方的思想开始泛滥,在完全否定传统的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唯资本主义论和“全盘西化”。这既忽视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相承接的一面,又忽视了现代化模式和道路的多样性。

 

独立的民族文化内核与发展冲突

 

通过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我们能从人员构成,思想演变,社会发展等方面得出中国文化的内核是“兼收并蓄,因()制宜” 。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吸收是大势所趋,是时代发展使然。

兼收并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与同一性。多样性一是宗族文化的多元性。中华民族文化以儒教为主,与道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文化以及其他早期宗教文化整合而成。二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民族文化由汉族文化即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整合而成。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都有自己的舞蹈、音乐、人生礼仪、岁时礼仪等,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三是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同一性是各民族、各地区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这一共性是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难分难解的关系,并在各民族、各地区文化之上形成一般的东西,即共同的、普遍的属性。文化的多样性与同一性是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反映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联系。文化的同一性不能脱离多样性而存在,同一性寓于多样性之中,没有多样性就没有同一性。

因()制宜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适应性和先进性。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完成计划或目标。这是中国独立的文化文化内核所具有的传承和中华文化以利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强大能力。因()制宜是矛盾的综合体现和解决矛盾的创新的灵活表现,其核心内容是适应和创新。中国文化和现代发展的冲突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集权和分权的关系。这四个问题都是矛盾的体现,都需要用创新的方式去解决。

 

创新之路

创新的前提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思想的解放。思维一变,空间无限。思想解放的程度有多高,成就事业的程度就有多高。第一次解放思想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大讨论,然后是改革开放,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及特色社会主义模式问题。要想搞创新,要想未来的发展,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着力探索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规律。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创新本身就是各种知识、各种技术综合集成的结果,所以,要在解放思想的前提下学习,融合,创造。

管理创新,需要四个步骤:预备阶段、提出创意阶段、实施阶段以及评价阶段。矛盾有其存在价值,预备阶段中,矛盾凸显,创新的萌芽隐藏在困境之中,要想解决困难,必须创新;或者在某一环境熟能生巧,有变化的需要或者改变的动力,由一些因素触动而引发创意,从而进入提出创意阶段。在此阶段,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或使用不同工具、路径,形成不同以往的方法,产生新事物新物质新思想,即形成创意。在创意形成后,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形成新产品。评价阶段则评价次创新是否适应现在的环境,具有先进性,可以逐步完善,形成模式固化,直至环境改变,新矛盾凸显,进入下一轮。

创新的逻辑模式

 

“创新逻辑”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等人类的一切创新活动所共有的研究模式。也就是说,创新逻辑是是一切创新活动的程序,是开启未知世界的一把钥匙。

    “创新逻辑”的研究对象只限于研究科学的认识论与逻辑的课题,不涉及科学社会学方面的课题。凡是某一学科(或少数学科)所特有的研究模式和手段,如光谱分析法、气象预报法、远缘杂交法等,都不属于创新逻辑研究的范畴。

    在逻辑功能上,创新逻辑也不同于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都是对已知事实的重复陈述,并没有涉足未知领域。正如H·赖欣巴哈在《科学哲学的兴起》一书中指出,演绎逻辑只是揭示在前提中所包藏的已知结论而已,归纳逻辑则是对观察事实的综述。所以它们都不是科学发现和创新的逻辑方法。而创新逻辑则是依据已知事实提出假说,然后再经实验(实践)检验,使未知转化为已知。换句话说,创新逻辑就是依据已知的因果联系,去探索未知的因果联系。因此说,创新逻辑才是探索未知领域的逻辑方法。

    在推理形式上,创新逻辑与演绎逻辑、归纳逻辑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三种逻辑有以下共同的推理形式;

                  已知:A   →   P

                  联想:A   ~   B

                  推论:B   →   P

                  实验:B   →   P

      式中:

        →:示因果关系(或实体与性质的关系);

        ~:示一般~个别、个别~一般、个别~个别

    而它们的不同点,一个是A~B的关系:演绎逻辑是从一般→个别,归纳逻辑则是从个别→一般,而创新逻辑则是从个别→个别;另一个不同点是推论: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完全归纳)的推论是必然的,而创新逻辑的推论是或然的,需要实验(实践)来检验。

 

 

思维的模式

 

五种模式思维,1.西方传统学术思维模式,是指开始于苏格拉底、成熟于亚里士多德、以形式逻辑为主要推导方法的学术思维方式。2.东方汉学传统思维模式常常又被称为“国学思维模式”,国学思维模式是服务于汉学传统“考据”的,以注、疏、笺为特征,以“证明”为目标的思维方式。3.近代实验科学思维模式,是以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为基础,通过近现代自然科学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而逐步趋于成熟的思维模式,它孕育出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思想方法体系。4. 辩证逻辑思维模式,是唯物辩证法成熟之后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思想方法体系。同传统形式逻辑不同的是,辩证逻辑“不是关于思维外在的形式的学说,而是关于‘一定形式的、自然和精神的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学说,即关于世界的全部具体内容及对它们的认识的发展规律的学说。”辩证逻辑思维在严守形式逻辑正确规则的同时,强调“实践、发展和全面的观点”。5当代科学集成思维模式,是集人类科学思维之大成,运用系统观念和方法,将自然与社会、定量和定性、过程与目标、客观和微观进行分析与综合,从而提高整体效益的复合思维模式。.

路径依赖: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制度变迁如同技术演进一样,也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制度变迁不同于技术演进的地方在于,它除了受报酬递增机制决定外,还受市场中的交易因素影响;由于制度变迁比技术演进更为复杂,所以行为者的观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主观抉择在制度变迁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全息模式:我们己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运用:时间、空间、物质、能量、结构、序、魂和灵这八维基因信息。只是未能用全息思维的编码去表述而已。事物的时间、空间、物质、结构等都是可以直接采集用感官判断的信息,称之为显态信息。而其结构信息(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家庭及社会结构、人格结构)、序信息(排序分1、全息2、亚全息3、贫息)、魂信息(人品、人本、人性)、灵信息(灵性、灵气、灵感)则属四维潜态基因信息,非看一眼便知分晓。

 

创新范式下的“拿来主义”

 

“创新必须择旧──择取中国的和外国的旧文化,避忌旧文化,乃是衰病,无力,缺乏自信的表现;壮健,有魄力,富于自信的人是决不会这样的。”鲁迅语。事实存在

保存遗产与开创新业的辩证法。保存遗产不等同于保守,创新也不等同于忘记历史。创新很像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他说:“我已经确切的相信:将来的光明,必将证明我们不但是文艺上的遗产的保存者,而且也是开拓者和建设者。”(《集外集拾遗·〈引玉集〉后记》)。

创新不是完全的“拿来主义”,创新必须具备三个要件:一是自主性,真正的改革创新必然是自主创新,是战胜自我和超越自我,如果改革创新的结果是丧失自我,那就不叫改革创新,而叫自我毁灭;二是首创性,真正的改革创新必然具有“第一次”的特征,尽管它必然要学习借鉴别人,但其成果却必然不与任何已有成果相雷同,因此,“全盘西化”即使行得通,那也不叫改革创新,而叫生搬硬套、拙劣模仿;三是先进性,真正的创新顺应文明潮流,提高生产效率,展示历史未来,沉淀思想精华。

 

创新模式的维度设计与应用

 

模式创新的维度一般包括模式创新的内涵和外延两部分。模式创新的内涵指在世界上首次引入新模式、引入新概念、制造新变化,其中,"新"指在结构、功能、原理、性质、方法、过程等方面的、首次的、显著性的变化.模式创新的外延包括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

模式创新的创新维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设计:限制条件,运行过程以及运行目的等。限制条件的改变可以使人们思考问题跳出窠臼,耳目一新。运行过程或者运行结构、步骤的改变往往使得运行的结果和方式发生极大改变。

 

制度创新

 

制度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体系。20世纪初开始在美国兴起的制度经济学派就着重研究制度,并分析制度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制度应当包括体制和机制两个方面。体制是指系统在某一时间点处的状态和结构,机制则是指系统演化的过程和动因。体制和机制二者又是相互依存的,体制是演化的出发点和结果,机制则是演化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