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0最具争议性经济话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6:49:38

编者按:一年之中,热点纷呈;网络意见,众说纷纭。新闻事件往往纠结着事实的真伪、价值的判断,关注之所在常常又是争议之所在。如何辨明这些事件背后的是非、善恶、得失?价值多元的时代更需要新闻的多元阐释,方能求得最大限度的客观和公正。以这样的眼光盘点2010,我们发现网络一度热议的一些现象和话题依然包裹着集体的非理性,有待再认识。

天然气、水电涨价该骂吗?

今年以来,以资源价格改革为导向的一系列政策变化带来了水、电、煤气能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资源价格的上涨,这些价格调整也随之融入了2010年“涨”字当头的民生大背景中,民众的反应往往会因为生活压力的增加而造成态度上的“消极反弹”,对价格上调的大骂之声甚至也时有发生……

网上声音

网友“一二三五”:月收入30.68%“被电”了,加上“被水”、“被气”的支出,百姓还没吃饭收入就被“阶梯”去了大半。

网友“一两点星天外”:打着节能的幌子,行着涨价的勾当,哪怕电价已创世界纪录,但还有上涨余地,这哪是节能?这是打劫!

网友“森林呐喊”:该涨的工资总不涨,不该涨的电价都在涨;该降的房价总不降,不该降的生活水平也只好“被迫下降”!

网友“闻讯”:水电进户,百姓乐;水电加价,百姓苦。

网友“孙亚非”:为啥上调工资“道高一尺”,生活成本价格却总是“魔高一丈”?

网友“当归尾”:“电压”四射,百姓成“终端”触电者。凭什么垄断行业的高工资高福利和低效率总是要百姓买单!

如何看待天然气、水电涨价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其中一个必要前提是深化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形成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调节机制。目前,我国资源产品价格与市场供求和稀缺程度基本上处于游离状态,这必然带来两个后果:一是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二是对自然资源的开采、使用缺乏科学完善的收费制度。

而具体到今年的价格状况,资源产品价格的成为整体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源动力”,我们在逐步实现转型的过程中必须在影响民生的环节投入更多的注意力,这样才会避免民生压力下带来的“合理骂声”。

2010年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的重要文章,题目是《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文章指出,当前,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对于促进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下一步需要重点研究水、气、电等资源性产品的阶梯式价格改革思路。

文章指出,推进改革创新,完善经济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任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难点和关键都在于调整利益格局,最大的症结在于体制机制不合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锐意推进改革创新。

今后一段时期,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的任务仍然繁重,环保收费改革也要摆上日程,目的就是要使资源性产品价格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同时,更加充分地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从而更好地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下一步,需要重点研究水、气、电等资源性产品的阶梯式价格改革思路,对基本需求部分可以考虑大体保持原有价格水平,对超量使用部分考虑累进加价。

这样做既有利于解决好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又可以在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的原则下稳步推进改革。在价格改革中,既要充分考虑资源稀缺程度,抑制不合理需求,也要考虑保障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宏观调控需要,防止价格大幅波动,避免对生产生活造成大的影响。推进价格等改革,要加强科学论证,通过听证等程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综上所述,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过程中加剧民生压力所带来的伤害必须尽力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