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老“衙门地”的变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30:10
长春老“衙门地”的变迁

  记者 张贤达

  从1800年长春建制开始,“衙门地”就一直伴着这座城市的发展。无论是建制之初的新立城,还是北移宽城子之后,乃至商埠地内设道台府,长春老“衙门地”都很有特色。

  最早的衙门

  没用一片瓦

  长春最早的“衙门地”在新立城,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惜的是,从遗留下来的史料中,人们还没有找到关于这座衙门样式的只言片语。唯一可以证明这座衙门真实存在过的书籍,也只有成书于嘉庆末年的《吉林志书》。“从中,我们只能知道该建筑的间数、占地面积,对它的样式、高矮、所用材料都不是很清楚。”长春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刘红宇如是说。

  按照清朝的惯例,官衙是不能改为它用的,所以在1825年长春厅北移之后,新立城这块长春最早的“衙门地”也只能任其闲置失修以致坍塌。所以,后人想了解“衙门地”当年的样式,只能依靠考古手段。

  幸运的是,1994年的考古发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线索。根据考古成果,刘红宇研究员初步复原了最早的长春厅。

  “当时一共发现清代房址三座,根据对其地理位置的考证,分别是理事通判衙门的大门门厅、听差房和兵丁房。大门门厅坐北朝南,东部有铺砖残迹,门厅内有对称的八个柱洞,洞底残存木屑。听差房位于门厅东侧,坐东朝西,门开在西墙中间,整座房屋呈长方形。兵丁房在大门门厅和听差房东南270米处,坐北朝南,屋内有火炕、灶台,可居住生活。由于此房远离署衙,为一座孤房,估计是看守柳边的兵丁房。”

  在发掘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个现象。三座房址中虽然出土了大量青砖,但不见一片瓦件,即使在整个“衙门地”的地下,也是只见残砖不见瓦件。刘红宇指出:“这就证明这些房屋的主体是用青砖砌成的,而屋顶是不敷瓦的,也就是说这些房屋是不起脊的平顶建筑。”

  北迁的衙门

  大经路上的地标

  1825年,长春厅北移后,在宽城子新建了一处衙门。这处“衙门地”的位置就在今天大经路上的长春市103中学院内。

  此处衙门建有大堂三间,两廊各五间,二堂三间,内室五间,大门二门各三间,并立有道光九年时修建的向南照壁一座。衙门先后于1886年(光绪十二年)、1917年进行过两次维修,但仍然不能摆脱每年夏天淫雨辄浸入室、潮湿之气终年蒸腾所带来的烦恼。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公务人员无法办公,甚至连文卷票据存根等都无处储藏。

  1926年,长春县知事张书翰向吉林省署申请重新修建长春县衙,议定修建洋式瓦房,这就是建国后人们看到的长春县衙。

  1927年10月,新公署修建完毕。所建房舍超出原计划十一间,共分四层。刘红宇介绍当时县衙的面貌时说:“第一层临街正门五间,面向西四道街,中为门洞,左右为传达室及卫队等,东西配房各五间,东为升科税契处,西为收发卷档及储藏品之所;第二层正房五间,中间留有门洞,右为选举时办公室,左为缮写文件室,东西两配房也各五间,东为科长、科员办公室,西为会计庶务办公室;第三层为公厅,正房五间,右为会议室,左为县长办公室及招待室,东西配房各三间,东为会客室,西为差役宿舍;第四层正房五间,为县长内宅。另外,在墙外东北角处,西有长春地方法院和检察处。”据《长春县志》记载,重建后的县公署“整改旧观”,显得“堂皇轩敞”。

  抗敌的衙门

  却成了伪满洲国起点

  位于亚泰大街上的长春市道台府展览馆是长春现存的唯一一处“衙门地”。这处衙门的设立和长春开埠通商有很大关系。1907年,清政府将长春开发为商埠,并设西路道驻长春。1908年,清政府设立了吉林西南路道衙门,管辖长春府和伊通州等地事务,是当时长春的最高官府。

  为了抵御日俄侵略,1909年,颜道台首先划定了商埠地的范围。“最初长春开商埠地区的规划为从旧城北门(即大马路与长春大街交会处)往北,至头道沟,再到二道沟;再从聚宝门西至十里堡,合计周长15公里多。实际上,日本以建立满铁附属地为名,早已暗地下手,以高价收买了头道沟以北至现在长春站一带的全部土地。结果,长春商埠地只能选在旧城区与满铁附属地之间,北起七马路,南至旧城的北门外,东到永长路,西至大经路,占地约5.3平方公里。”

  在这一区域北端最高点,颜道台修建了道台衙门。“后来日本人写书回忆,‘在这座建筑物上空高高飘扬的黄龙旗,气势磅礴,对附属地起到了威慑作用’。”长春市地方志专家于祺元说。

  然而,1932年3月9日15时,身穿西装、头戴礼帽的溥仪,以伪满洲国执政身份,由赞礼官前引,四名武侍从和四名文侍从护卫,走向道台衙门起居室门前就任伪满执政典礼的会场。全体人员向溥仪三鞠躬,溥仪一鞠躬还礼。这一刻,溥仪的傀儡生涯开始了,道台衙门也因此成了伪满洲国历史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