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王败寇 “正义”何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0:53:26
成王败寇 “正义”何在? 2010年12月27日 10:10 新京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德意志的另一行泪》 作者:朱维毅 定价:39.00元 版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11月版

谁在书写历史?

“他觉得自己这回是死定了,不料那个苏军下士只是向黑暗的夜空打了两枪,然后把他带到了另一个车厢”,作为战俘的贝克很庆幸地捡回了一条命。这次像电影剧情般的经历源于他所在的战俘车厢有两个战俘逃跑,苏军为了杀鸡给猴看,把年纪最大的贝克拉出了车厢外。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告投降,贝克所在的部队此时正在捷克境内,之后在西行的途中被苏军断了去路,他成了苏军的战俘,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战俘生涯。他是一位德国老兵,在二战开始之前,就已经是一位训练有素的军人,作为第三帝国的国防军,也有许多骄人的战绩。作为战俘,他也算是幸运的,和他一样在苏联的德国战俘总人数约为300万,但有将近1/3死在了战俘营。

2009年,贝克接受中国作家朱维毅的采访时,已经是一位92岁的老人。像他这样接受这位中国作家采访的德国二战老兵,还有数十位之多,他们一起构成了一部“失败者的二战史”。他们一定很奇怪,就连他们自己的子孙都不感兴趣的痛苦历史,一位中国人却孜孜以求于此达数十年之久。骄傲的杜鲁门说:“历史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这话说得很对,“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总是由结果来定论。人们喜欢重复胜利者的兴奋和说辞,从来也不关心失败者的辛酸和细节。

我们也许用几句话便能概括朱维毅《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作为一本口述史书籍的价值,比如生动,让历史单薄的骨架有了人性的血肉;或者视角独到,关注失败者的历史细节,还原完整的历史真相等等。但就我个人的阅读感受来说,我觉得它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或者托马斯·科内雅雷斯的同名小说《辛德勒名单》还好看。我不敢错过任何一段有关于这些德国老兵的情感、心灵、思想,以及屈辱和尊严的故事,似乎错过了就会背负某种罪恶感。也许是因为这不是一串串没有感情的历史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怕对生命不敬。毕竟,我还是相信,无论历史的道德制高点被谁掌控,人性对于任何一个个体而言都是一样的。当然,谁也不会否认,这些虚谈人性的话语在这个时代是多么的苍白无力。但是无论如何,人性依然是我们对民族主义和残酷战争进行“中立化反思”时最坚实的基础。

战争到底失去了什么?

在战争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后,很多人都相信,德国人对于战争和民族主义有了最彻底的反思和醒悟,他比日本要来得彻底。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代表他的祖国跪于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全世界为之震撼,人们相信骄傲的德意志诚心地低头认错了。但是,通过朱维毅对于二战老兵的采访,我们了解到,其实很多老兵依然坚持,战争和民族主义本身是中立的,而不应该放于价值和道德序列里评价,他们只承认失败,而不承认任何道德上的缺失。比如老兵约根斯与作者辩论说,“德国打波兰,其实就是自卫行动,只不过波兰在战后成功地掩盖住了它在历史上的一切恶行,把自己装扮成了一个百分之百的受害者”。我不是想刻意选取某句老兵一时愤怒的话,来证明他们对于战争反思的不彻底性,恰恰相反,我只是想说,如果我们总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反思战争,把所有的道德和正义都放在自己这边,那我们永远也无法彻底理解“战争”和“民族主义”对于人类到底意味着什么。

作为一位有争议的学者,马克斯·韦伯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一直被后来很多学者所诟病,很多人甚至认为,韦伯的学问作为“尼采的社会科学化”,应该为德国二战时狂热的民族主义负责。一战失败之后,韦伯曾经说过,在战争结束后,胜利者谈论谁正义,谁不正义,以获得某种“道德优越感”是可笑的,这就像情场中得意的人编造别人一定不如自己的谎话,那副得意洋洋的可笑嘴脸令人厌恶,“一个民族可以原谅它的利益所受到的伤害,但不会原谅对其荣誉所施的伤害,尤其当伤害来自一种教士式的道德优越感”。对这种典型的德国式思维,很多人容易肤浅地认为,这仅仅是德国人把人的尊严看得比物质利益,甚至生命还重要的证明。但是仔细思考,你会发现,它其实给了我们一个在思考民族主义和战争时更加客观的机会。

当人们把一切价值和道德从战争中剥离之后,我们会更加清晰地看清,战争伤害的不是某种虚弱无力的价值或者正义,而是对于人性及其文明的彻底泯灭。作者其实想让我们看到,战争无论出于任何借口,都是文明的倒退。不加反思地发起某场号称“正义”的战争,就能逃避人性的审判吗?苏联残害波兰人的“卡廷惨案”,以及数不清的强奸,残害平民事件,美国人攻打伊拉克和众多的被曝光的“虐囚事件”便是这些“正义者”缺乏对战争彻底反思的结果。

1942年,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斯蒂芬·茨威格,带着对人性的彻底失望,选择了永远离开这世界。一向温情而自信的茨威格在他的回忆录里绝望地写道,“战争的影子将蔓延过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这里消失”。对于“二战”,我们能找到一百个解释的理由,包括德国一战的失败;经济的崩溃;较晚进入现代性,以及德国人独有的献身于“绝对价值”的“自由”观念等等,但是很少人有勇气站在失败者的角度,反思这个时代里人性的病变和扭曲,或许摆在眼前的这本口述史算是一个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