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的精彩书评集<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00:47
娱乐,然后玩死自己
一、形式很重要
镇压太平军时,曾国藩的一位幕僚建议他将呈请给皇帝的奏折里的“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结果皇上非但未怪罪曾国藩,反而嘉奖了他。小学语文老师告诉我们,从这件事里,我们可以学到,在表达一件事时,表达的艺术和技巧可以影响别人的对这件事的理解。
会计学概论的第55页写到,“在我国,会计的一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当然,会计学里讲到的“实质重于形式”有特殊的语境,不过这一原则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在生活中的共识,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商品的质量和用途比展示商品的技巧更重要,电视播音员应该更更专注于播音稿而非外貌,政治家应该更注重自己的智慧和才干而非化妆术……
但这本书告诉我们这样的事实:商品的质量和用途在展示商品的技巧面前是无足轻重的,与其说经济学是一门科学,还不如说它是一种表演艺术,丰田每年的广告预算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美国的新闻工作者,如电视播音员,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吹风机上花的时间比在播音稿上花的时间多得多,而且成为了娱乐社会最有魅力的一群人;美国前总统查理·尼克松曾把自己的一次竞选失败归罪于化妆师的蓄意破坏,他就如何严肃对待总统竞选这个问题给了爱德华· 肯尼迪一个建议——减去20磅体重。
如果你同意以下任何一种观点,那你就应该看看这本书了:我们可以通过电视提高文化修养和思维能力;多看电视的人更聪明;娱乐精神没有什么不好的;相比书本,电视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智力水平更有效。
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电视统治时代与印刷机统治时代的巨大差异,本书将为你展现它们的不同。本书的观点——表达思想的方式将影响所要表达思想的内容,或者用我自己的话说——形式很重要——无疑是新颖和独特的,甚至还让人有些费解,但看完之后你又不得不叹服。波兹曼所论证的“形式”则是印刷术与电视,他将在这本书里为我们剖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如何对美国社会产生巨大、全方位、广泛而深刻影响的。
作者在序言里提到赫胥黎在小说《美丽新世界》里的预言: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赫胥黎所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而这个东西就是让“娱乐”成为全民狂欢的电视。没错,就是这个身体上刻有SONY、SAMSUNG、长虹、创维这些伟大或貌似伟大的企业标识的玩意儿;就是这个至今仍在中国千千万万家庭的客厅或起居室里牢牢占据显要地位的家伙;就是这个你每天对着它笑、对着它哭、对着它面无表情,但就是无法让你思考也不能提高你的文化修养的东西。
封底的一段话很好地概括了全书的内容:“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全书的最后一句话同样发人深思,“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但需要承认的是,一方面电视对于那些精神生活匮乏的人们,对于孤独的老人,对于独自上路的旅人(本人对此有深切感受),可能是有着无可替代的慰藉。另一方面,那些“清醒”的人们对待电视,是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也许就像周董意识到的那样,“不知道该笑不笑,我对着镜头傻笑,只觉得自己可笑”(《梯田》)。
二、圣徒无数
初涉新闻专业,对于自己正在学习的专业或者将要从事的事业,不免有一翻TO BE OR NOT TO BE 式的终极意义上的追问:新闻有什么意义?这个重要吗?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是什么?…… 我急切地想树立起自己对于新闻事业的崇高感,想激发起心中对于新闻的旺盛而持久激情。
很幸运地是,通过这学期看的第一本书——《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认识了许知远,然后通过他的另一本书——《新闻业的怀乡病》认识了李普曼,然后从图书馆借来了八十年代初出版的《李普曼传》。从琐碎繁杂的新闻史中知道“无冕之王”,知道“人民的斗士”,了解了普利策,甚至是赫斯特……还有那些曾经让许多新闻人确立志向的响亮的名字,这些都让我异常激动。
然而,总会伴随着一些小小的沮丧。
周国平曾经写到“文学需要安静,新闻则追求热闹,两者在本性上是互相敌对的。”可讽刺的是,我们新闻专业毕业后发的学位证就是文学学士。
《理解传媒的7个步骤》的总序里写到,“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沉湎于新闻的无限可能性是危险的,但也是必需的。‘新闻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我相信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周而复始地处在这样一种天问之中。这种问题必定会击到我们,但好在它击不垮我们。因为这个工作的实质决定了,唯有尝试才能生存,才能解恨。而无限的可能性,正贴在尝试者的额头上,只有不停地敲击地面,才能把它刻在地上。不停地做吧,这是我们的原罪;就像每一个我们所采访的受难者一样。原罪带来光芒。”特别是那两句“应该尊重每一条新闻,尽管它有随时死去的无限可能性”&“即使新闻死了,也会留下圣徒无数”更是透着无限的悲壮与无奈。
《娱乐至死》的第五章里,波兹曼关于现代新闻的描述则让我大开眼界的同时又开始拧巴了。他认为,电报的发明,使话语变得内容无聊,表现无力,形式散乱。
“你可以通过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来了解到底什么是没有语境的信息:早晨的广播或电视,或者早晨的报纸,有多少次为你提供了需要改变一天计划的信息,或让你决定采取本来不准备采取的行动,或帮助你更加了解了你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天气预报有时有用;对于投资者来说,关于股票市场的新闻可能有用;或许有关犯罪的报道也会影响我们,特别是如果犯罪行为碰巧发生在你住的地方或涉及某个你认识的人的话。但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新闻都是不起作用的,至多为我们提供一点谈资,却不能引导我们采取有益的行动。”
“问问自己下面这一系列的问题,你可能就会更明白上文的意思了:对于解决中东的冲突你准备采取什么行动?对于解决通货膨胀、犯罪和失业问题你有何高见?对于保护环境或降低核战争危险你有什么计划?对于大西洋公约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美国中央情报局、反歧视行动计划和伊朗巴哈派教徒遭受的残暴行径,你准备采取什么行动?我可以大胆地帮你回答:你什么也不打算做。”
佟掌柜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在回答小贝和秀才的时候,会淡然地说一声“额知道滴。”轻轻地一声“额知道滴”倒是很能反映我们现在在看到那么多与我们本质上无关的所谓“新闻”时的心理:呃,我知道了,然后,就没了。
电报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小”的同时,也让我们变得不知所云、没有逻辑、弱智、痴呆、琐碎、无聊。
《新周刊》近期做了一个“抱歉,我不想知道”的专题,大略地看了一下,感觉还不够全面深刻。关于信息过剩以及信息爆炸带来的焦虑、空虚、琐碎与无聊,如果有时间,以后再总结一下。
三、触摸现实
今日的中国,虽然存在着《一九八四年》中“老大哥”的控制,而民众们也正在热情盲目,义无反顾地拥抱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在这复杂的环境中,一方面,我们失去了言论自由,知情权遭到野蛮地践踏,另一方面,无知的我们也很可能会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这本书讲的是什么东西呀?
——就是说,娱乐,娱乐,然后我们就把自己给玩死了。
(自己觉得很无语)
波兹曼写这本书时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互联网对世界的影响远远不能和现在相比。电视统治的时代会导致我们娱乐至死,那网络呢?
我尝试着小小地分析一下。
首先的关键词一定是便捷与满足:搜索引擎让我们更快捷方便地找资料,但真正的权威可靠的资料还是存在于图书馆的书本中;电影网站与音乐网站节省了我们去电影院和唱片店的时间与金钱,但拍电影的与做音乐的依旧是那些人;新闻网站更快捷地提供活色生香的新闻,但记者依旧是电视时代或者印刷术时代的记者;网上店铺方便了逃税的商家;交友网站是更有效率的婚介和相亲会;即时通讯软件在方便沟通的同时,像手机一样“将暧昧期拉长”;论坛、贴吧在为交流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提供了情绪发泄的场所……
网络的好处实在太多,但网络时代提供的无用信息则比电视时代多出千百倍,从来没有一个时期能比现在的网络更能满足人类的惰性、猎奇心理、窥视欲,更能刺激人类各种欲望,更能让你在满足欲望后又陷入极端的焦虑、无知感和空虚之中。
说了这么多,似乎还没有抓住网络时代的本质精神。没关系,那就看看现在最受欢迎的两样东西:视频网站和网游。
视频网站完全就是更具娱乐性、更开放、更丰富、更能刺激感官的电视。对于网游,不用多说,玩网游的我们都知道自己的动机和目的,无非是无聊,找乐子,寻求刺激,消磨时间之类的,而这正好就说明了网游的娱乐性、盲目性和弱智层度比起视频网站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能代表正在到来或已经到来的网络统治时期时代精神的两样东西——视频与网游——表明,在网络时代,我们应该比在电视时代更加警惕自己成为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不然我们或许就成了本书封面的一家子样,看着电视(现在是很多人玩着电脑),成了没脑子的人。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啪”的一声巴掌之后,周韵对房祖名说了一句:只能说你不懂,不能说你没看见。
2在阅读本书之前,我已经大约知道这本书是论述哪一方面的,因为我在知道这本书以前,便已有了类似的想法。然而买下这书以后,我却一直没有读它,因为我怕自己读完后会变得愈加悲观。我确实感觉书中所描述的现实在不久的将来发生的可能性非常之高,但同时我亦不希望那种状况真正发生。悲观或是乐观可能只隔着一层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唯有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才能不致崩坏罢。不同的媒介在传递相同的信息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是不容置疑的。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广泛、迅捷、爆炸式的信息交流带给人们的便是瞬间记忆的不断替换,恐怕没有什么是我们能够记得住的;或者说,超出我们日常生活之外的所有不相干的信息就像计算机中的临时文件夹那样处于不断变换更新之中却从不真正保存任何东西,关机之后(一觉醒来)就是一片空白等着灌输新信息了。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自己身上正好有了个现成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某一天上班的路上,我看到300路公交车中移动电视里的一条新闻:关于支援贫困山区教育,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献爱心。看这条新闻的过程中,就在我掏出手机记下捐书活动相关组织——希望书库的信息,脑子里开始琢磨着自己书架上究竟有哪些书现在用不到的当儿,电视里的新闻已经切换到下一条。好在我的手机便笺功能早就被设在快捷键上,因而还是及时地记下了希望书库的电话号码。然而,接下来一条接一条的新闻迅速地转移了我的注意力,我的这个打算捐书的想法刚刚产生就变成破灭的肥皂泡消失了。之后不久我读到本书阐述这种情况的章节时便记起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实例,并因为手机中留下的便笺而终于没有让这个想法成为又一次的、许许多多转瞬即逝的闪念中的一个,我总算是抓住了一次把“虚”的念头变成“实”的行动的机会。于是我知道,这么些年来我一定是错过了无数的机会,错过了无数“日行一善”的机会。(关于日行一善,请参看美国电影《冒牌天神2》)
我们被泛滥的垃圾信息洗脑的最常见的例子应该就是电视广告了,关于这一点,我还是先引用一段书中的话吧:
从19世纪末开始,商业广告背离了语言陈述,到20世纪50年代,语言形式几乎从商业广告中消失了。通过用图图像代替语言,图像广告使感染力成为消费者选择商品的依据,而不再是实践的检验。理性和广告早已背道而驰,我们几乎已经忘记它们之间曾经还存在着某种联系。今天,电视广告上的语言陈述既罕见又缺乏吸引力。广告商说的话是真是假并不重要,例如,麦当劳的广告里没有可验证的符合逻辑的观点,里面有的是俊男靓女买卖汉堡、享用汉堡的表演,以及他们因为自己的好运而表现出来的狂喜。没有人表达任何意见,只有观众自己从广告的表演中找到某种感觉。你可以喜欢也可以讨厌电视广告,但你无法否认它的威力。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电视广告的对象不是产品的品质,而是那些产品消费者的品质。电影明星、著名运动员、宁静的湖水、悠闲的垂钓、优雅的晚餐、浪漫的插曲、快乐的家庭准备行装去乡间野餐——所有这些都丝毫没有提及要出售的产品,但是未来消费者的恐惧和梦想都尽在其中了。广告商需要知道的不是产品有什么好处,而是购买者有什么问题。于是,企业开支的重心从产品开发转向了市场调查。电视广告把企业从生产有价值的产品引向了设法使消费者感觉产品有价值,这意味着企业的业务已经成为一种伪疗法,消费者成了信赖心理表演疗法的病人。
广告对我们的影响是长期持久并潜移默化的,我们应该挤出一点时间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尽量让自己不被它们“牵着鼻子走”。虽然实际上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喜好都已受到了广告的影响和控制,在去超市购物的时候我们根本不可能避免这个问题。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是让自己彻底变成盲目的受众还是尽可能保持些许清醒、理智、客观的头脑?“最善于欺骗自己的人生活得最幸福”(托斯陀耶夫斯基),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呢?至少,我们应该保留选择的权力,而不是举双手奉上。我觉得这是最后的底线。
然后我想引一段关于教育娱乐化的文字,虽然对于这方面我并不懂得太多。
电视对教育哲学的主要贡献是它提出了教学和娱乐不可分的理念。从孔子到柏拉图到洛克到杜威,没有人在他们对教育的论述中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如果你博览教育文献,你会发现有人说过,孩子在学习自己有兴趣的东西时掌握得最好;你还会发现有人说过——柏拉图和杜威对此也十分强调——理性只有在情感的肥沃土壤里才能得到最好的培养;你甚至会发现有人说,一个慈爱的老师会使学习成为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是从来没有人说过或暗示过,只有当教育成为娱乐时,学习才能最有效、最持久、最真实。教育哲学家们认为获得知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其中必然有各种约束的介入。他们认为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个人的兴趣要让位于集体的利益。在他们看来,要想获得出色的思辨能力对于年轻人来说绝非易事,而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作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
这还是一个选择题,对生活爱得最深的人,往往是那些被生活抛弃的人。关于教育,我不懂,我只知道,学习永远也不可能是一件轻松的事。凡轻易得来的,必不持久、牢靠;凡得到的,必将有相应的付出。
4
对于网络,或者说对于生活,令我一直疑惑的是,每个人都只是其他人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也把其他人当成自己生命的匆匆过客。《娱乐至死》让我更深地对这个现象来思考,这种生活性质出现的原因,也许就是人们把严肃的生活退化成了肉体的娱乐了。
我对未名bbs了解得比较多,所以对人们在bbs上的种种肤浅而无实质内容的文字活动也体会得比较深。有人辛辛苦苦写好了一篇文章发表出来,回复最多的文字却是“顶”,“re”,“bless”,“pat”之类。不知道别的发帖者期望的回复是什么,至少我所期望的是有实质内容的回复,并因此而引发的讨论,这是两颗心的相遇和分享。这些“顶”,“bless”之类的文字,更多地像是“××到此一游”的网络版,所传达的意义不过是某某人已经看过这篇帖子了,用自己的id留下一个记号而已。也许回帖者对文章确实很同感,却又不知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只好回复“bless”这个字。我的问题是,如果明知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何不选择沉默呢?
原因就是,人的娱乐本性中“××到此一游”的冲动。回帖者写下“bless”,本意也许确实在向发贴者表达自己的同感或者关注。但这样的表达不可以采取其他形式来表达吗?不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相似经历,或者通过评论作者的思路来表现出来吗?原因好简单——以上的任何一种回复方式都需要回帖者花费时间来思考作者用文章表现出来的观点和感情,再花时间在自己的脑子里思考作者的观点感情带给自己的冲击,再花时间思考自己的类似经历,再花时间思考如何将自己对作者的回复用书面文字表达出来,再花时间辛辛苦苦地把这些思想打字出来给作者看。相比于这些复杂而消耗自己精力的行为,回复一个“bless”不是省事得多吗?既可以留下“××到此一游”记号,又可以不耗精力地表达对作者辛苦码字的安慰。至于这样表达安慰的效果好不好,则完全不在回帖者的考虑之内。因为,他人的世界与己无关,原作者的思想感情与自己毫不搭界,他对回帖的期待和看到“bless”之后的感受更是和自己没有半点关系。我只要写下“bless”,写下“××到此一游”就可以。
未名bbs上太多这样的现象了。芙蓉jj的献丑卖乖和大家对她的追捧或冷嘲热讽,就是活生生的一个娱乐事件。有人为了成为公众人物,选择采取极端的娱乐方式,更多的人也加入到这个贬损他人的娱乐活动中来。至于被贬损的芙蓉jj,那与自己何干,只要我们可以娱乐就行。每天的“十大”都不乏娱乐话题,经常出现的娱乐主题是关于某某人打学生,某某和某某的暧昧,某某讲座的广告通知。大家在“十大”的话题之下谈论自己的看法,或者只是re和bless。嬉笑怒骂之后,该上课还是去上课,该自习还是去自习,该看电影娱乐还是去看电影娱乐。至于那个话题讨论得如何,有没有在实际生活中产生效果,打人者有没有被拿办,暧昧的两个人有没有“从此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讲座有没有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这一切与我何干?只不过是他人的世界,不过娱乐耳。
这像极了《娱乐至死》中对播放悲惨新闻的描写。“所有的电视新闻节目的开始、结束或中间都要插入一段音乐。音乐和新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播放音乐?我想,这可能是和在戏剧和电影中使用音乐的道理是一样的——制造一种情绪,为娱乐提供一个主体。如果没有音乐——就像有时电视节目中会插播新闻字幕一样——观众会猜想一定是什么真正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例如死人之类的。但只要有音乐在,观众就知道没什么了不得。”未名bbs上没有音乐,但bbs这样的媒介本身就是一个巨型音乐,又或者在中国大陆被严格管制的未名bbs本身就是一个巨型音乐。没有看到那么多人在bbs上说的同一句话吗?“别闹了,这不过是bbs而已,大家玩玩,该干嘛干嘛去,别闹真。”《娱乐至死》中说,“观众还知道,不管有的新闻看上去有多严重(例如,在我写作本文的这天,一个海军陆战队的将军宣称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核战争无法避免),它后面紧跟着播放的一系列广告就会在瞬间消解它的重要性,甚至让它显得稀松平常。”未名bbs这个“大家别当真”的地方汇集的大量信息也让每条信息丧失了它的重要性,显得稀松平常。所以,经常会看到一个“十大”上的讲座广告帖是用无数的“re”和“顶”撑上来的。又或者收到一封群体信件请求去顶十大,其中说,“如果没有时间对原文发表评论,请直接复制本信中下列几行的文字粘贴到你的回复中,以使字数达到要求,让bbs系统统计上您的回复”。于是看到十大上几乎每天必有的“祝××生日快乐”,或者看到blessing版上那么多的“bless我的××”之类的文章,心里就会很清楚,一切惟娱乐耳。对你生日的良好祝愿,或者对你的衷心祝福,如果不拿到bbs上来让大家看到和让大家娱乐一番,这些祝福就失去了被表达的动力了。
其实这些对严肃话题的娱乐事件都不是bbs带来的,而是我们作为被限制的人的可笑的“娱乐本性”导致的。随着成长,我愈加地不喜欢去卡拉OK,原因是受不了唱歌时人人聊天无人聆听,唱完后又全体鼓掌表达赞赏这样的娱乐。其实他人的演唱根本与己无关,我们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举起手来鼓掌,然后自己拿起麦克风为大家提供娱乐让他们鼓掌而已。今年暑假的时候我看了音乐会,民乐演奏,艺术表演,但时时感到可悲。台上的人极力表演,认真地展现自己的钟爱,台下的人却起哄似地嘶吼和鼓掌,目的只是娱同伴一乐,又或者他们根本就不嘶吼和鼓掌,根本不关注台上人的演出,根本就在与同伴娱乐。台上人的精致,为何被我们如此漠然地揉捏?
他们在生活舞台上拼命表演,我们只投以假的关注,惟娱乐耳。我们也在生活舞台上拼命表演,给他们提供娱乐。
“我前面说过,电视新闻节目提供给观众的是娱乐而不是信息,这种情况的严重性不仅仅在于我们被剥夺了真实的信息,而且在于我们正在逐渐失去判断什么是信息的能力。无知是可以补救的,但如果我们把无知当成是知识,我们该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