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作的冲击波(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53:38
水稻种在旱地里 新疆兵团膜下滴灌植稻创高产(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09日17:54
我来说两句(0)
复制链接
大中小

膜下滴灌水稻,粒大饱满。 刘万青 摄

水稻收割后,农民回收滴灌带。刘万青 摄
中新网石河子11月9日电 (记者 杨东)“水稻种在旱地里”——这是“天方夜谭”!“采用膜下滴灌水稻”——更是“异想天开”!
然而,这是真的。
——打破这个“天方夜谭”的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天业集团公司。
“这已不再是单纯攻克农作物节水灌溉最后一个堡垒的问题,而是解决吃饱饭、吃好饭的问题。”天业集团公司董事长郭庆人难掩兴奋之情告诉记者。说着,郭庆人电话告诉有关人员,中午熬一锅稀饭,让记者们品品鲜。
午饭果然多了一份大米稀饭,感觉比平常吃过的稀饭香浓,精劲。服务员告知,稀饭用膜下滴灌的大米熬成。
据介绍,天业集团农科所从2003年展开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攻关。之后,与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石河子中亚干旱农业环境研究所共同承担了“水稻膜下滴灌机械直播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先后在二百多个品种中优选驯化出三个品种,于2008年机械直播二十亩,平均亩产超过四百公斤。至此,该课题组制定出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操作规程、水稻膜下滴灌系统运行管理操作规程,获得水稻膜下滴灌旱作栽培方法发明专利。
2009年,只选用一个品种,在天业生态园推广四百亩,经新疆自治区农科院、石河子大学、农垦科学院和农八师专家组鉴定:自动化控制膜下滴灌水稻,各阶段田间均无水层,平均亩产为七百三十九公斤,节水百分之六十以上。
据悉,天业集团于二十多年前在国内首家推广地膜植棉,之后,研发出价廉成本低、节水增效显著的“膜下滴灌有机棉花”、“膜下滴灌小麦”、“膜下滴灌加工番茄”、“膜下滴灌有机大豆”等十余项技术(栽培模式、器械和器械应用),五项获得国家专利。目前,国内每年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的农田一千五百万余亩,仅新疆兵团就超过一千万亩。
十一月九日,记者在天业生态园看到,还没有收割完的膜下滴灌水稻,每四行一组,间隔二十余厘米,像一垛垛篱笆墙连成金色的厚毯,铺向远方。记者还看到,一根粗管横亘于地头,细管伸向水稻每组的间隔中——水、肥由一个压力泵通过粗管和细管输送至水稻根部,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对田间水分的要求进行灌溉,节水省肥,增产增效。
我来说两句(0)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李恺萌
相关新闻
09-09-27·新疆用滴灌旱地水稻技术突破世界水稻种植模式
07-03-09·四川中江县:水稻种在旱地里 穿着皮鞋去种地
水稻旱作的冲击波(图)
2010-02-22 03:52: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北京)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天业‘旱作水稻’开机收割。刘万青摄一条被忽略的新闻  2009年10月19日,新疆石河子垦区400亩试验田“膜下滴灌旱地种植水稻”开机收割。据有关专家检测,水稻平均亩产400多公斤,个别区域产量突破700公斤,而且,增长的空间还非常大,达到800公斤以上的产量是完全有可能的。
与传统水稻种植方式不同,“膜下滴灌水稻”采用机械化播种,集铺膜、施肥、播种、打孔、滴灌带铺设于一体,减少了育秧、插秧、施肥、除草等诸多环节,在减轻劳动强度、解放生产力,节约用水、建设节约型社会,应对粮食危机、实现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水稻种植方面提供了确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传统稻田亩耗水在2500立方以上,滴灌水稻仅需750立方左右,节水高达70%以上。而且,随需滴水、随水滴肥和随水滴药,不仅有效提高了水肥的利用率,还增强了水稻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的能力。
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介绍,这项革命性技术的诞生,彻底打破了千百年来水稻只能“浸泡”栽培的传统模式,是中国水稻生产史的突破。
2009年6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考察天业膜下滴灌水稻时指出:水稻之父袁隆平提供的是品种,天业集团则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栽培方法,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创举。
然而,这样一条新闻并未引起媒体的重视,只被当作一般的农业实验性新闻安排在了不显眼的位置。
创造这条农业新闻的,是一家工业企业,这多少让人感到有些意外,也让人对它的可信度有些怀疑。
长期负责这项技术研究的农业专家陈志远说:“不少人对‘水稻旱作’的看法还停留在‘节水’的原始观念上,没有把它的连带作用和因此产生的农业革命看清楚。”
都援引了专家的话,认为这项实验的成功,是我国首例把水稻种在旱地里获得成功的技术,对改变水稻传统种植方式、改变农业生态、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其意义远远超过了水稻旱作本身。
“水稻旱作”依赖的灌溉技术,是新疆石河子垦区天业集团自己发明的“膜下滴灌”技术。
在2010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膜下滴灌技术荣获全国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种‘贵族农业’我们农民用不起”  秦玉萍听说“膜下滴灌”是在2003年,当时她对这个新名词没有任何概念,更不可能想到这个“膜下滴灌”会改变她一家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43岁的秦玉萍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49团11连职工,是石河子首届“大丰收魅力人物奖”获得者。
一提出浇水,秦玉萍用“害怕”二字形容过去的浇水方法。
从1981年参加工作的那一天起,秦玉萍就是149团的女强人。别人都不愿意多承包土地,她愿意。别人只敢承包十几亩地,她敢承包40亩,比一个正式职工家庭承包面积的一倍还多。
耕地、播种,给棉花施肥、打农药这些一般的活计她都不怕,唯一担心的就是浇水。
她早就听说过以色列人发明的滴灌技术,可以免除满灌式浇水的辛苦,还可以节省很多水和水费。
但一打探下来,她就没兴趣了。滴灌带和水过滤设备的价格让她难以接受,每亩地平均算下来得投入2400元以上,自己承包40亩地,就要一次性投入近10万元。
秦玉萍说:“2400元,这差不多是我种植棉花两年的产值,更不要说小麦、玉米了。这种贵族农业我们根本用不起。”
有人简单地算过一笔账:石河子除小麦、玉米外,仅经济作物——270万亩棉花,如果使用以色列提供的滴水灌溉技术,投入就需要10亿元。对于一个长期依靠农垦经济维持正常运转的政府来说,这笔投入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曾参与谈判的新疆天业集团董事长郭庆人回忆,以色列方面的底线是每亩2400元,少一分都不行。
价钱下不来,谈判转向购买设备,但这一意向也遭到对方婉拒。
后来,石河子人才明白,以色列方是怕中国人模仿他们的设备制造出更好的产品。
为了让和秦玉萍一样的农户能用得起这种农业技术,石河子垦区经过一年年的摸索、实验,终于在1998年6月由天业集团制造出第一批滴灌带。
天业集团的工程技术人员把进口的旧设备“解剖”了几次后发现,国外生产的滴灌带并不适应新疆的土壤和水资源。突出问题在于这种产品容易堵塞。
“吸收、改进、创新”,“纳米边缝式迷宫滴灌带”很快在天业集团问世,而且较国外同类产品抗堵塞能力提高了30%以上,带着泥沙的河水、渠水也能通得过,滴灌带每米售价仅需0.2元,滴灌带设施每亩投入仅需300元左右,是国外每亩滴灌带设施投入的1/8。
1999年,天业集团又创造性地摸索出“大田膜下滴灌技术”,这项技术是全国乃至全球微滴灌节水技术的又一次转折性创新,使农业灌溉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过去的大水漫灌转变为浸润式灌溉,从浇土地转变为浇作物,从单一浇水转变为浇营养液。
“大田膜下滴灌”是将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有机结合,即在滴灌带或滴灌毛管上覆盖一层地膜。它使传统的浇地变成浇作物。农民形象地比喻为给作物“打点滴”。水流顺滴孔直达作物根部,使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最佳含水状态,加之地膜覆盖,水分蒸发大大减少,农田用水量仅为常规灌溉的50%。
但这样一个好产品,一开始却并不被农民接受。
2003年,149团开始推广“膜下滴灌”新技术时,水管中心副主任候雷军带着技术人员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嘴皮子都快磨烂了,可还是没几个人响应。
当时,在149团出现了一个怪现象,被连队干部一直认为是致富带头人的那些能人,竟然没有一个带头搞膜下滴灌的。原因是这些能人有办法,他们采取的办法,就是给水管人员送烟送酒,这一送,就可以把规定300立方的水搞到500立方。
候雷军说,当年149团的18万亩耕地,只推广了1.7万亩。
农工们根本不相信一滴一滴的水能满足作物的需要。于是,不少农工把天业集团免费提供的滴灌带卖掉换了酒喝。
“长期以来,习惯于大水漫灌的农民总喜欢看到哗啦啦的水流进田间的那种感觉。在他们看来,只有水漫过地皮并保持一定的水位,庄稼才能吃饱喝足。殊不知,这种做法浪费水、花钱多不说,还会造成水位上升、土壤次生盐碱化日趋严重的后果。”天业集团的高级企业顾问吴磊说。
秦玉萍一开始也拒绝接受,在她看来,这玩艺儿和以色列的产品没什么区别,也是个吃钱的料。
但142团14连的职工宋立业和妻子在技术人员鼓动下,决定试用膜下滴灌技术,并一下子多承包了200多亩盐碱地。当时,他俩还犯嘀咕,承包地一下扩大了十倍,能管得过来吗?
等把棉花种完,他们才发现,原来是铺膜,下种、滴灌带铺设一次性完成了,自己没怎么动手就把220亩棉花种完了。当年仅卖棉花的纯收入就达8万多元。
“最初我也反对使用膜下滴灌技术,那是因为不了解价格,怕给自己增加种植成本。现在看来,一亩地多投的98元,与节约的水费、务工费等成本几乎持平,增产的部分就是纯粹的利润了。当初是落后的观念造成了经营误区。”宋立业感慨。
秦玉萍看到那些试水者收获的喜悦,多少有些后悔和失落,自己不比他们笨,也不比他们怕吃苦,为什么就不能比他们干得好?
第二年,秦玉萍决定,在自家承包的地里也搞膜下滴灌。“开阀门、点鼠标、穿皮鞋”代替了“拿铁锹、提马灯、蹬胶鞋”  在农场和农村,浇地一般是男人的事,因为这是最大的体力活。
秦玉萍的丈夫是一名兽医,平时根本帮不上她什么忙,为了浇水的事,他们没少吵架。
一旦跑水,在堵水的现场就没有身份和性别之分,即使是女人,不管她们是否有“特殊情况”,都必须跳进水里,和那些男人一样奋不顾身。
关节病、内分泌失调等职业病,见证了兵团职工对这块土地的付出。
而且,每年仅浇地用水的水费,就让农工们心疼不已。秦玉萍包的40亩地,仅水费一项就得支出4800多元。
但自从用了膜下滴灌,浇水不再是繁重的体力活了,节水的效果也让秦玉萍喜出望外。
地头这边是设备滴灌的首部,通过干管、支管和毛管,将首部与数十亩地里的每一株庄稼相连。每到需要浇水时,秦玉萍只需坐在风吹不着、日晒不着的首部房子里,轻轻按下按钮,水分和已经配制的养料就会源源不断地送出去,像打点滴一样滴在每株庄稼的根部。老人和孩子教一下都可以单独完成。
从那年开始,秦玉萍的棉花产量就连年递增,270公斤、350公斤……2009年已增加到512公斤。
庄稼还能这样种?农工也能这样当?秦玉萍对生产种植方式的改变将信将疑。
但王智对这种改变却是深信不疑。作为农八师远近闻名的大型农场主,他承包的土地有5000多亩。
承包这么多耕地,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按照原来的生产方式,别说5000亩,就是50亩我也忙不过来。”王智说。
种棉花是石河子垦区多数农工的首选,因为不愁销路,经济收益也比较合算。浇水、耕地、铺膜、播种、解放棉苗、中耕除草、施肥,这些环节环环相扣,一个都不能少。
农忙时,王智摸爬在承包的不到100亩的土地上,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非常辛苦,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改变自己困难的局面。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中国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即便是有着“职工”身份的兵团农场职工也不例外。
自从搞了膜下滴灌后,情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王智的说法,那就是“天上”和“地下”。
种地不用耕地了,不用自己下田施肥了,不用下地播撒农药了,也不用亲自到田里播种了,更不用挖渠、起垠了,当然也用不着下大田浇水了。
过去那种传统的农耕方式在这里被彻底颠覆。
“如今,种地是大型拖拉机一过,一切都OK!”王智已不是当年那个穿着雨鞋浇地,晒着太阳拔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王智了。
集铺膜、施肥、下种、滴灌带铺设、打孔于一体的棉花播种方式,已经成为石河子和新疆一些地方农民的“新宠”。
从传统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的王智,已经完成了从体力劳动向农业生产装备操作工,从种田能手向生产管理者,从技术生产向资本经营的华丽转身。到2007年,王智一共承包了4900亩土地,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家庭农场主。
136团3连连长王文青是这场生产方式转变的见证人。他说,在2005年之前,全连仅有耕地5000亩,每亩纯收入在300元左右。引进“膜下滴灌”技术后,棉花面积一下扩大到13600亩,其中,一万多亩耕地都是在近几年开发的。耕地面积扩大了1.5倍,职工反而不觉得累。
有专家算了一笔账,以节地3%计算,石河子270万亩棉花地就可新增耕地12万亩。如以每亩耕地最低纯收入300元计算,整个石河子就可增加职工收入3600万元。这还不说节水40%,增加产量10%至20%、劳动力成本降低50%给他们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
而“滴灌”先进技术的推广给石河子农业节水创造了新的空间。在大旱的2003年,水资源供给仅为正常年度40%的情况下,膜下滴灌种植的皮棉产量依然达到增收,每亩收益达到351元,比常规灌溉的收益每亩多189元,在当地创造了农业经济的历史最高水平。
有专家还算了这样一笔账:新疆目前的实际灌溉面积是6000万亩,一年耗用灌溉水资源总量442亿立方米,而真正在灌溉中有效使用为210亿立方米。假设新疆全部建成绿洲现代节水灌溉系统工程,可节水280亿立方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常委、石河子师、市党委书记宋志国说:“这是兵团乃至新疆农业技术史的一次革命,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发展规模化精种农业的必然选择!”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 
水稻旱作的冲击波―――新疆石河子垦区膜下滴灌节水调查   热     ★★★【字体:小 大】
水稻旱作的冲击波―――新疆石河子垦区膜下滴灌节水调查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    点击数:104    更新时间:2010-2-26
水稻旱作的冲击波
梁建春   刘冰
―――新疆石河子垦区膜下滴灌节水调查
一条被人忽略了的新闻
2009年10月19日,新疆石河子垦区400亩“膜下滴灌旱地种植水稻”开机收割。
据有关专家检测,水稻平均亩产400多公斤,个别区域的产量突破了700公斤,而且,增长的空间还非常之大,达到800公斤以上的产量是完全有可能的。
与传统水稻种植方式不同,“膜下滴灌水稻”采用机械化播种,集铺膜、施肥、播种、打孔、滴灌带铺设于一体,减少了育秧、插秧、施肥、除草等等诸多环节,在减轻劳动强度、解放生产力;节约用水、建设节约型社会;应对粮食危机、实现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水稻种植提供了确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传统稻田亩耗水在2500立方以上,滴灌水稻仅需750立方左右,节水高达70%以上。而且,随需滴水、随水滴肥和随水滴药,不仅有效的提高了水肥的利用率,同时增强了水稻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的能力。
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介绍,这项革命性技术的诞生,彻底打破了千百年来水稻只能“浸泡”栽培的传统模式,是中国水稻生产史的突破。
2009年6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考察天业膜下滴灌水稻时指出:水稻之父袁隆平提供的是品种,天业则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栽培方法,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创举。
这样一条新闻并未引起媒体的重视,被当做一般的农业实验性新闻安排在不显眼的位置。
创造这条农业新闻的,是一家工业企业,这多少有些让人意外,也让人对它的可信度多少有点置疑。
长期负责这项技术研究的农业专家陈志远无不痛心的说:“不少人对‘水稻旱作’的看法还停留在‘节水’的原始观念上,没有把它所生产的连带作用和因此产生的农业革命看清楚、理解透。”
相关的报道都援引专家的话说,这项试验的成功,是我国首例把水稻种在旱地里获得成功的技术,对改变水稻传统种植方式、改变农业生态、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等等方面都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其意义远远超过了水稻旱作的本身。
“水稻旱作”所依赖的灌溉技术,是新疆石河子垦区天业集团自己发明的“膜下滴灌”技术。
在2010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膜下滴灌技术荣获全国科学技术二等奖。
每亩2400元的投入,以色列昂贵的滴灌技术,只能适用于花卉等特种农
作物或者温棚实验里,这种 “贵族农业”我们农民用不起。。。。。
秦玉萍听说“膜下滴灌”是在2003年,当时她对这个新名词没有任何概念,更不可能想到这个“膜下滴灌”会改变她和她一家的生产和生活。
43岁秦玉萍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49团11连职工,是石河子首届“大丰收魅力人物奖”获得者。
一提出浇水,秦玉萍用“害怕”二字形容过去的浇水方法。
从1981年参加工作的那一天,秦玉萍就是149团的女强人。别人都不愿意多承包土地,她敢,别人承包十来亩,她就敢承包40亩。
秦玉萍多承包土地的原因并不是她比别人劳力多,实力强,用团领导的话说,就是谁承包的土地多,谁就有机会成为兵团的正式职工。
从安徽贫困地区来的秦玉萍一直盼着能成为一名兵团职工。
在这个想法的背后,还潜藏着许许多多令她向往的东西,比如兵团给在职职工办理养老保险、承包土地的收费优惠、孩子上学的照顾政策等等。
秦玉萍一下就承包了40多亩土地,相当于一个正式职工家庭承包面积的一倍还多。
耕地、播种,给棉花施肥、打农药这些一般的活计她都不怕,唯一担心的就是浇水。
她早就听说有种以色列人发明的滴灌技术,可以免除满灌式浇水的辛苦,还可以节省很多水和水费。
但一打探下来,她就没了兴趣。水过滤设备和滴灌带价格让她难以接受,每亩地平均算下来得投入2400元以上,自己承包40亩地,就要一次性投入近10万元。
秦玉萍说:“2400元,这差不多是我种植棉花两年的产值,更不要说小麦、玉米作物了。这种昂贵的滴灌技术,只能适用于花卉等特种农作物或者温棚实验里,对我们来说好看不中用,那可是贵族农业根本用不起。。。。。。”
“难道这种先进的滴灌种植技术就不能为中国普通农民使用,它的名子永远要姓‘贵’吗?”石河子高层很受“刺激”。
石河子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年降水量与以色列差不多。老一代军垦战士用一双手、一把锨开垦的百万亩良田虽然没有在他们的手里荒芜,但是,一代又一代的农垦职工却因缺水吃尽了苦头。
十年前,皮棉单产长期在50公斤左右徘徊,职工人均纯收入不到1000元。
因为缺水,大批老职工纷纷弃地而逃,年轻人干脆选择与兵团说“拜拜”,人走地荒的现实曾经一度在兵团引起恐慌。
有人简单地算过一笔账:石河子除了小麦、玉米外,仅经济作物——400万亩棉花如果使用以色列提供的滴水灌溉技术,投入就需要10个亿。
对于一个长期依*农垦经济维持正常运转的政府来说,这笔投入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曾参与谈判的新疆天业集团的董事长郭庆人回忆说,以色列方面的底线是每亩2400元,少一分都不行。
价钱下不来,谈判转向购买设备,但购买设备的意向遭到委婉的拒绝。
后来石河子人才明白,以色列方是怕中国人模仿他们的设备制造出更好的产品。
为了让和秦玉萍一样的农户能用得起这种农业技术,石河子垦区一年又一年的摸索、试验、总结,一次又—次的失败和挫折,1998年6月,由天业制造的第一批滴灌带正式出品,用时不到半年。
而且,天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还把进口的旧设备彻底“解剖”了好几次。他们发现,国内外生产的滴灌带很不适应新疆的土壤和水资源。突出的问题在于:容易堵塞。
“吸收、改进、创新”,“纳米边缝式迷宫滴灌带”很快又在天业问世,而且,较国外同类产品抗堵塞能力提高了30%以上,带着泥沙的河水渠水也能通得过,滴灌带每米售价仅需2角,滴灌带设施每亩投入仅有300元左右,是国外每亩滴灌带设施投入的1/8。
为了实现节水,石河子60年代的草泥防渗到70年代的喷灌,再到80年代的微喷,虽然起到了一定的节水效果,但在石河子人却认为还远远不够。
1999年.天业创造性地摸索出“大田膜下滴灌技术”,这项技术是全国、全球微滴灌节水技术的又一次转折性创新。使农业灌溉方式发生的根本性的转变,从过去大水漫灌转向浸润式灌溉;从浇土地转向浇作物;从单一浇水转向浇营养液。
“大田膜下滴灌” 是将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有机结合,即在滴灌带或滴灌毛管上覆盖一层地膜。它使传统的浇地,变成给浇作物。农民形象地比喻是给作物“打点滴”。水流顺滴孔直达作物根部,使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最佳含水状态,加之地膜覆盖,水分蒸发大大减少,农田用水量仅为常规灌溉的50%。
但这样一个好产品,一开始却并不被农民接受。
2003年,149团开始推广“膜下滴灌”新技术,水管中心副主任候雷军带着技术人员挨家挨户做工作,嘴皮都快说烂了,虽然团里承诺“免费安装”,还讲了很多好处,但没有几个人响应。
当时,在149团还出现了一个怪现象,被连队干部一直认为是致富带头人的那些能人,竟然没有一个带头搞膜下滴灌的。原因是这些能人有办法,他们采取的办法,就是给水管人员送烟送酒,这一送,就可以把规定300立方的水搞到500立方。
候雷军说,当年149团18万亩耕地,只推广了1。7万亩。
农工们根本不相信一滴一滴的水能够满足作物的需要。于是,不少农工把天业免费提供的滴灌带卖掉换喝酒。
“长期以来,习惯于大水漫灌的农民总喜欢看到哗啦啦的水流进田间的那种感觉,以获得心理的满足。在他们看来,只有水漫过地皮并保持一定的水位,庄稼才能吃饱喝足。殊不知,浪费水、多花钱不说,还会造成水位上升、土壤次生盐碱化日趋严重”。天业集团的高级企业顾问吴磊说。
秦玉萍一开始也拒绝接受,在她看来这玩仁和以色列那东西没什么大区别,也是个吃钱的料。
但142团14连的职工宋立业和妻子在技术人员鼓动下,决定试用膜下滴灌技术,并一下多承包了200多亩盐碱地。过去种了21亩地都把人累的半死,每亩棉花的皮棉产量不会超过80多公斤,家庭经济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当时两口子还在犯嘀咕,现在面积扩大了十倍能管的过来吗?
等把棉花种完他们才发现,原来是铺膜,下种、滴灌带铺设一次完成,自己没怎么动手就把220亩棉花种完了。当年仅卖棉花的纯收入就达8万多元。
“虽然最初我也反对使用膜下滴灌技术,那是因为不了解价格,怕给自己增加种植成本。现在看来,一亩地多投的98块钱与节约的水费、务工等物化成本几乎持平,增产的部分就是纯粹的利润。当初是落后观念产生的经营误区”。宋立业感慨的说,我现在才是真正的成家立业了。
秦玉萍看到那些试水者收获的喜悦,多少有些后悔和失落,自己不比他们笨,也不比他们怕吃苦,我为什么就不能比他们干的好?
第二年,秦玉萍决定在自家承包的地里也搞膜下滴灌。
“开阀门、点鼠标、穿皮鞋”代替了 “拿铁锹、提马灯、蹬胶鞋”的传统浇水方式,棉田管理定额从25亩/人,提高到80亩/人,节水50%以上,老年、妇女替代了青壮年浇水。。。。。。
在农场和农村,浇地一般都是男人的事,因为这是种田中最大的体力活。
秦玉萍的丈夫是一位兽医,平时根本就帮不上她的忙,为了浇水的事,他们没有少吵架。
一旦跑水,在堵水的现场就没有身份和性别之分,即使是女人,也不管她们是否有“特殊情况”,都必须跳进水里,和那些男人一样奋不顾身。
关节病、内分泌失调等等职业病,见证了兵团职工对这块土地的付出。
而且每年仅浇地用水的水费,就让农工们心疼不已。秦玉萍包的40亩地,仅水费一项就得支出4800多元。
但自从用了膜下滴灌后,浇水不再是种繁重的体力活了,而且节水的效果更是让秦玉萍喜出忘外。
地头这边是设备滴灌的首部,通过干管支管和毛管,将首部与数十亩地里的每一株庄稼相连。每到需要浇水时,秦玉萍只需要坐在风吹不着、日晒不着的首部房子里,轻轻按下按钮,,水分和已经配制的养料就源源不断送去了!象打点滴一样滴在每株庄稼的根部。老人和孩子教一下都可以单独完成。
从那一年开始,秦玉萍的棉花产量就连年递增,270公斤,350公斤,2009年已增加到512公斤。
庄稼还能这样种!?农工也能这样当?!秦玉萍对生产种植方式的改变将信将疑。
但王智对这种改变却是深信不疑。
就像他的名字那样,王智是一个非常有智慧和远见的人。他是农八师远近闻名的大型农场主,承包土地5000多亩。
而王智能承包这么多的耕地,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按照原来的生产方式,别说5000亩,就是50亩我也忙不过来。”王智说。
种棉花是石河子垦区多数农工的首选,因为不愁销路,经济收益也比较合算。
浇水、耕地、铺膜、播种、解放棉苗、中耕除草、施肥,这些环节环环相扣,一个都不能少。
农忙时,王智摸爬在承包的不到100亩的土地上,清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非常辛苦地劳作着,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改变自己困难的局面。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中国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即便是有着“职工”身份的兵团农场职工也不例外。
自搞了膜下滴灌后,情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王智的说法,那叫做是天上和地下。
种地不用耕地了,不用自己下田施肥了,不用下地播撒农药了,也不用亲自到田里播种了,更不用挖渠、起垠了,当然也不着下大田浇水了。
过去那种传统的农耕方式在这里被彻底颠覆。
“如今种地是大型拖拉机一过,一切都OK!”王智已不是当年那个穿雨鞋浇地,晒太阳拔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王智 了。
集铺膜、施肥、下种、滴灌带铺设、打孔于一体的棉花播种方式,已经成为石河子和新疆一些地方农民的“新宠。”
从传统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的王智,已经完成了从体力劳动向农业生产装备操作工,从种田能手向生产管理者,从技术生产向资本经营的华丽转身。到2007年,王智一共承包了4900亩土地,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家庭农场主。
136团3连连长王文青是这场生产方式转变的见证人。他说,在2005年之前,全连仅有耕地5000亩,亩纯收入在300元左右徘徊。引进“膜下滴灌”技术后,棉花面积一下扩大到13600亩,其中,一万多亩耕地都是在近几年开发的。耕地面积扩大了1.5倍,职工反而不觉累。
有专家算了一笔账,以节地3%计算,石河子400万亩棉花地就可新增加耕地12万亩。如以每亩耕地最低纯收入300元计算,整个石河子就可增加职工收入3600万元。这还不说节水40%,增加产量10-20%、劳动力成本降低50%给他们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
而“滴灌”先进技术的推广给石河子农业节水创造了新的空间。在大旱的2003年,水资源供给仅为正常年度40%的情况下,膜下滴灌种植的皮棉产量依然达到增收,每亩收益达到351.1元,比常规灌溉的收益每亩多189元,创造了其农业经济的历史最高水平。
有专家还算了这样一笔账:新疆目前的实际灌溉面积是6000万亩,一年耗用灌溉水资源总量442亿立方米,而真正在灌溉中有效使用为210亿立方米。假设新疆全部建成绿洲现代节水灌溉系统工程,可节水达280亿立方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常委、石河子师、市党委书记宋志国说“这是兵团乃至新疆农业技术史的一次革命,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发展规模化精种农业的必然选择”!进城购房热在农场兴起,农忙在田间、农闲在村里、冬季进城里,农工的生活方式在消然改变,城乡的二元化结构也正在逐步的发生着变革。
一项农业节水技术,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也在改变着农村和农民的生活方式。
从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中真正解决出来,农工农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也有了更多享受生活的轻闲时光。。。。。。
素有“沙海半岛”之称的121团被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三面包围。然而,就在这块绿洲弹丸之地,团场所在地楼房林立,汽笛声声,人们的精神面貌出奇的好。
女人们打扮的花枝招展,男人们西装革履,在121团,经济、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氛围,正在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商,就连前几年“弃地而逃”的职工也纷纷返回,融入到121团“沙漠经济”的大潮中。
王龙就是这支返乡潮中的一个。
1994年,王龙不堪忍受团场的大田劳动,恳求父母把他送到河北石家庄市的一个部队。从农业团场到大都市,一切对于王龙都是极大的诱惑。
看看城市的生活,想想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王龙发誓,部队就是他走出团场的跳板,复员后绝对不再回到团场。
1997年,王龙离开部队。复杂的心情让他觉得,回家的路如此短暂。
在家里没住几天,王龙就告别父母去了乌鲁木齐。为了儿子的未来,母亲袁火凤拿出多年的积蓄,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给儿子买了一辆出租车,王龙在大城市做起了出租车的生意。
开出租车并没有像王龙想象的那样让他很快富裕起来,相反的,日子越来越过得紧紧巴巴。这让王龙彻底迷失了方向。
一晃五年,32岁王龙的生活仍然是在原地踏步。
但是,在王龙的印象中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母亲原来种的100多亩地已经变成了300多亩。而且,很少看到母亲疲惫不堪的模样了。
更让他过意不去的是,这些年母亲为自己先后投入了近40万元,这钱都是母亲辛辛苦苦从地那里赚来的,再这样下去,他于心不忍。
终于有一天,王龙去地里看了看,不看不知道,一看下一跳-----地里的渠道没了,满地找不到一棵杂草,特别是母亲下地时连劳动工具都不带,干活的全是雇工。
王龙被眼前的场景深深震撼了,他没有想到,五年间团场农业生产方式发生的变化是如此之大。
2007年,王龙决定放弃城市的颠沛流离,回到团场种地。
王龙更没有想到,如今的劳动方式,与五年前母亲扛铁锨,穿雨鞋截然不同,他扮演的角色就是联系生产资料,调配农机具,协调雇工的关系。
这种劳动方式不仅比他开出租车时还要轻松,而且,角色也颠倒过来了------由被指挥者变为指挥者,王龙心理获得的快感是他这些年从来就没有享受过的。
2009年,王龙和母亲经营的300亩棉花地,总收入近90万,扣除生产投入35万,雇工16万,纯收入可达25万。
王龙的母亲说,等棉花款兑现了,就给儿子买辆车。过去是开着车拉人赚钱,现在是开着车去种地。
秦玉萍家的生活条件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去年9月,儿子去天津海洋学院上学,一下拿走两万块,在此之前,家里买了一辆小轿车,夫妻俩还一人换了一辆新的雅马哈摩托车。
从2004年至今,秦玉萍每年都要出去旅游,国内玩遍了,一周前已预定了新马泰的旅游活动,一月18日,她将踏上外国游的旅程。
近两年,石河子的市民发现,城市里突然出现了许许多多既像城里人,又像“乡下人”的陌生人,尤其是在一些新建的小区里,几乎成了这个群体的天下,他们掌握着整个小区三分之二以上的房屋产权。
石河子因这个群体的出现,房价一路飘红,供不应求。
121团的王继彬老人今年72年了,原是5连浇水班的职工,全连有3000亩地,他们班12个人专门负责全连的浇水工作。
80年代后期因为水紧张,每到浇水时怕其它连队抢水,12个人分成白晚两班,轮到上夜班,就得把泥巴往脸上抹,防止蚊虫叮咬,有点钱的买有驱蚊虫药,他的工资每月只有51块多,要养活一大家,根本就舍不得买防蚊药。
2003年搞了膜下滴灌,种地面积由500亩扩大到1300亩,自家打了4口井,还雇了18个临时工。
王继彬老人说,刚参加工作时,全连的棉花总产才28万公斤,现在他一家仅棉花产量就达50多万公斤,一家的产量是相当于过去一个连的一倍,过去单产100多公斤,而现在达到400多公斤,过去是全是人工作业,现在全是机械化。
今年王家棉花收入达280万,扣除成本,纯收达150多万。2003年他在石河子市里买了第一套楼房,2004年又买了两套,到了2005年又添了两套,一个孩子分了一套。每到农闲时,他就到城里孩子的家里轮住,享受天伦之乐。
象王继彬老人这样在城里购房的农场职工,在石河子垦区已经成为一个经济现象。
城乡二元化的格局在慢慢淡化。而可以肯定的是,膜下滴灌这种农业节水灌溉新技术是强有力的推手。
膜下滴灌使得生产力大幅提高,农民从土地上解决出来,大量流向城市生活和务工;同时,新技术的巨大收益和潜力也吸引着城市中的人员来到农村采用新技术务农。
石河子农场目前生产经营基本单位都是家庭农场,一个家庭承包土地平均为500~600亩,最多的达到2700亩,实现了规模效益,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耕种500亩以上的农户,年收入达到二、三十万元,过去很多脱离建设兵团去内地或者其他城市的务工人员,这几年都纷纷回流,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回归的人已达到了几千人,形成了城乡二元化居住的新格局。
以旱作水稻为代表节水技术的突破,意义远远超越了节水本身,它可能正颠覆着传统农业中有关“节水”、“种植”、“灌溉”、“可用耕地”、“荒地”等概念,冲击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观念。种植要撒种,灌溉要有渠。
没水的地不可耕,不含有机物的地是荒地。
但这些传统的农业概念在膜下滴灌技术面前都发生的根本性的改变。
水稻之所以称为水稻,是因为它的生长环境适合水田,但如今,它不仅能生长在旱地,而且越是沙化的土地反而越利于生长。
传统种植水稻,农民最担心的是水田透气性差水稻易烂根,而沙地透气性却非常好,而水稻生长所需要的养分、肥料、水等都通过膜下滴灌完成。
传统的耕地概念在膜下滴灌冲击下,内涵与外延都变得无限扩大。
上世纪90年代,84团经过土地开发增加了两个连队,耕地面积由8万亩增加到10万亩,经济总量增加了,可是由此产生的水资源匮乏却困扰着团场的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打井。但随着河水季节性缺水越来越严重,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地下水的开采也到了极限,
“如果不是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应用得早,恐怕有部分耕地早就撂荒了。。。。” 八十四团副团长徐金河说。
那些因为缺水可能被撂荒的耕地,因为膜下滴灌节水技术而获得新生。同时,那些过去被视为无法开垦,无法耕种的沙化地、盐碱地,也因膜下滴灌节水技术而成了宝贝。
2006年,142团新垦荒地5.4万亩,次年上升到7万亩。在该团40万亩耕地中,就有20万亩是在使用膜下滴灌技术后收复的弃耕地和新开垦的盐碱地。
不仅是142,121、145、147、149等每个团场的土壤次生盐碱化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耕地面积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持续攀升,农业生态环境在全国屈指可数。
石河子是新疆最大的农业灌区,14个农业团场,300多万亩耕地,年平均用水14亿立方。如果按照传统的灌溉方式,没有18亿立方的水资源做保证,石河子将有1/6的土地被撂荒。
管网代替了沟渠,种植地不再需要起垅,土地利用率和有效率得到提高,只需要给机械留出轮距就可以。
耕地也不需要翻地、也不需要除草。。。。。。
在很多地方还沿用着传统灌溉方式,耗资巨大的“排碱渠”纵横交错,延绵数百公里把盐碱水直接排向各个沙漠地区,人为地破坏着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但在石河子,“排碱渠”早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膜下滴灌系统”不仅应用到棉花、小麦、玉米、水稻这些常规作物,而且在加工番茄、大豆、西甜瓜、甜菜、甘蔗、香蕉、烟草、线辣椒、洋葱、马铃薯等各种蔬菜和葡萄、大枣、黄桃、樱桃、脐橙等果树栽培上获得成功,使用领域非常宽广,经济和社会效益意义特别重大。
“膜下滴灌系统”意义已经超越了节水。
丰水的海南一年有两个月缺水,橡胶的割采期一年也就两三次,作为橡胶生产的主要产区,两个月的无雨季节,意味着革采次数的减少和影响产量。
海南引进滴灌系统,并在橡胶树的灌溉上进行试验,结果显示,使用滴灌后,有效地调节了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割采次数可以增加了两到三次。
在雨水较多的南方地区的试验证明,滴灌系统不仅仅是解决“缺水”的问题,它对调节水土资源平衡、改变地区生态、缓解盐碱化灾害等效果更加明显。
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吴磊解释说,膜下滴灌是直接把水分灌入作物的根部,降低了湿润面积,减少了棵间蒸发,改变了作物的农田生态小气候,这是微观的现象。从宏观上讲,采用膜下滴灌,杜绝了大面积土壤浸泡,抑制了盐碱复返,节约的大量水资源,可以用来浇灌沙漠荒地,种草种树,彻底改变自然和农业的生态环境。
位于石河子下游的145、147、149团等不少地方的人们也发现,原来土壤次生盐渍化非常严重的地方,竟然变成了良田,而且,各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还在逐年增加。
当人们纷纷猜测是什么原因出现的这种可喜局面时,不少专家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是石河子大面积推广“膜下滴灌”的结果。
水利和农业专家给“膜下滴灌系统”的评价是:以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业收益、降低农工劳动强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显著特点,在多种大田粮食和经济作物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新疆天业集团节水灌溉系统的成功推广,不仅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出一种全新的农业现代化思路,而且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明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它还使农业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滴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随之而生的滴灌浇水站、滴灌服务站、滴灌器材门市部、滴灌专用肥厂站、过滤器生产厂、铺带精量播种机、滴灌工程服务公司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带动新生节水灌溉生产企业二百多家,新增滴灌工程服务公司30多家,推动了节水器材、滴灌专用肥,农业机械及自动化滴灌控制设备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催生出新兴产业,农业生产的人际关系变成了雇佣和被雇佣、服务和被服务,将传统农业单一的、一家一户的封闭生产关系,转变成社会化的分工协作关系。
节约土地5%、增产30%、节水60%,
有资料显示,到目前,全国已推广“膜下滴灌”面积3675万亩,境外7个国家推广近4万亩。
2009年6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赴石河子考察滴灌水稻示范田,对这一打破传统种植模式的先进性和科学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创举”。习近平副主席还详细询问了滴灌水稻与水稻旱作的区别。在谈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时,习近平说:“他提供的是品种,你们提供的是一个栽培方法。”
来自《中国青年报》2010年2月24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