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罕见怪异哺乳动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9:09:52
  最罕见怪异哺乳动物    照片展现的是14种最为罕见并且最为怪异的哺乳动物,其中包括白鳍豚、沟齿鼠、黑犀牛、双峰驼以及3种长嘴针鼹。这14种动物均入选英国伦敦动物学会2010年具有独特进化意义的全球濒危(以下简称EDGE)物种名单,其中的长嘴针鼹问鼎此次排行榜。在这幅档案图片中,科学家克里斯·赫尔根抱着一只在印度尼西亚福贾山发现的东部长嘴针鼹。根据11月19日公布的伦敦动物学会2010年EDGE物种名单,东部长嘴针鼹是一种难以捕获的动物,以产卵这种方式繁育下一代。它们是地球上最罕见并且在遗传上最为独特的哺乳动物之一。  

伦敦动物学会上一次公布EDGE物种名单是在2007年。在此次上榜的100种物种中,新增物种49个,其他一些物种可能已经灭绝。问鼎2010年EDGE物种排行榜的3种长嘴针鼹,除东部长嘴针鼹外的另外两种分别是西部长嘴针鼹和艾丁保罗夫的长嘴针鼹。所有3种长嘴针鼹均被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EDGE计划通过分析所谓的“超级树”对物种的独特性进行打分。EDGE项目负责人卡里·沃特曼表示,“超级树”是指一个巨大的家族树或者族谱,展示所有哺乳动物之间的进化关系。独特性得分以及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确定的数量稀少程度最终决定一个物种在EDGE榜单上的排名。值得一提的是,伦敦动物学会还评选出一个单独的EDGE榜单,所针对的是怪异而罕见的两栖类动物。   图片中的动物就是大短尾蝠,它们原产自新西兰沿岸岛屿,现在可能已在自己的家乡灭绝。这种地栖蝙蝠对贪婪的外来老鼠毫无防备,1967年之后便再未出现。几年前,人们仍抱有一丝希望,认为这种动物仍没有灭绝,当时一名科学家录下一声叫声,可能就是由大短尾蝠发出的。生物学家斯图尔特·帕森斯表示,但听到叫声的地区是当地一支毛利人部落的领地,科学家很难获得许可,进入这一地区搜寻大短尾蝠。因此,至少就目前来说,大短尾蝠的命运仍是一个未知数。    中国长江的白鳍豚可能已经灭绝。1997年至1999年进行的一项数量调查只发现13只白鳍豚。在被工业摧残的长江,白鳍豚经常被渔网捕获,被船只撞伤或者因污染走向死亡。伦敦动物学会表示,中国政府已经颁布限制令,限制在长江捕鱼和向长江倾倒垃圾和废物,但这些限制令在很大程度上惨遭忽视。  伦敦动物学会的沃特曼指出,一位同事2006年进行的一项深入调查并未发现白鳍豚的踪影,这一结果让他确信白鳍豚已经灭绝。但在2007年,至少有一起白鳍豚目击报告得到证实。沃特曼表示,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在发出警告时经常犯错,仍将白鳍豚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参与EDGE计划的专家指出,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滑雪度假胜地导致山袋貂数量不断减少。原因在于:滑雪坡上经过处理的雪影响了雪中冬眠动物的生活或者破坏它们的栖息地。科学家一度认为山袋貂已经灭绝,直至1966年在滑雪度假地的一个木屋中发现一只山袋貂。这种动物当前的活动范围据信只有区区几平方公里。    这幅摄于2009年的照片中的动物就是伊斯帕尼奥拉岛沟齿鼠。伊斯帕尼奥拉岛沟齿鼠是一种罕见的动物,虽然外形好似一种体型不寻常的啮齿类动物,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种动物与鼩 和鼹鼠的血缘关系更近,是唯一一种会向猎物注入毒液的哺乳动物,它们通过牙齿上的特殊沟槽完成毒液注入过程。  沟齿鼠家族只有两个成员,除伊斯帕尼奥拉岛沟齿鼠外的另一个成员就是古巴沟齿鼠。前者原产自海地和多米尼加共享的伊斯帕尼奥拉岛,后者于2003年再度被人们发现。参与EDGE计划的专家指出,在狗、猫、猫鼬等外来物种进入它们的岛屿栖息地之前,行动迟缓而笨拙的沟齿鼠没有任何天敌。    这幅档案照片中的动物就是河岸兔。这种兔子不同于它们的绝大多数近亲,它们在繁殖方面表现出的特征并不像兔子。很多兔子种群一窝最多可生12只幼仔,一个季节可以生很多窝。但通常情况下,河岸兔一次只生一个孩子,野外生存寿命也只有三四年。  南非濒危野生动物基金的维姬·奈尔表示,这种兔子对厚厚的植被和松软的土壤依赖程度很高,只生活在南非卡鲁沙漠的河岸一带。她指出,多年来的商业性农业发展对河岸兔的生存带来不利影响。“农民或者在它们的栖息地——因为卡鲁沙漠的唯一耕地就位于河流沿岸一带——耕种,或者过度放牧。”     照片拍摄于辛辛那提动物园,展现了一位苏门答腊犀牛母亲和它的孩子。由于数量快速减少,东南亚的苏门答腊犀牛以及亚洲中部和南部的黑犀牛在EGDE榜单上的排名非常靠前。  所有犀牛种群均被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列为濒危物种或者易受影响的物种,其数量不断减少主要由偷猎所致。圣地亚哥动物园志愿者信息大使和前饲养员里克·施瓦兹表示,被偷猎的犀牛数量在2009年增加一倍。犀牛繁育下一代所需要的环境不同于很多哺乳动物。施瓦兹说:“你不能只是简单地将一头公犀牛和一头母犀牛弄到一起,让它们繁育下一代。母犀牛需要有同性朋友,需要生活在母犀牛群中,而后才会在牛群中繁育下一代。”     这幅档案照片拍摄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一只掉入陷阱的北方毛鼻袋熊无助地凝视着外面。现存已知袋熊种群只有3种,使得这个家族成为遗传上最具独特性的动物之一。与树袋熊或者袋鼠有所不同的是,这种穴居有袋动物的育儿袋向后开口以防止泥土窜入。随着野狗等捕食者被引入澳大利亚,地球上最大的袋熊种群几乎走向灭绝。目前,只有一个成员不足100只的袋熊群受到防野狗围栏保护。     照片拍摄于戈壁沙漠,展现了一群双峰驼。因为长着两个驼峰,双峰驼不同于人们更熟悉的阿拉伯骆驼。这种骆驼在争夺水和食物的较量中败给家畜,其中就包括它们已经被驯化的同类。专家们表示,与家养品种杂交可能让野生双峰驼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消失。  圣地亚哥动物园的施瓦兹说:“地球上生活着很多骆驼,但野生骆驼却已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人们对此很难理解,他们会说‘我到处都能看到骆驼’。”对于极端气候,野生双峰驼拥有独一无二的适应能力。冬季时,它们的皮毛会增厚,程度令人不可思议,夏季时毛发又几乎全部掉光。此外,这种动物还长有湿软的足垫,就像是装满粘液的袋子,能够起到雪鞋的作用,防止它们陷入沙地。     这幅档案照片中的动物就是爪哇犀牛。科学家认为这种犀牛比非洲白犀牛或者黑犀牛“更为原始”。圣地亚哥动物园的施瓦兹表示,爪哇犀牛是现有所有犀牛中最为罕见的。虽然有近50头爪哇犀牛生活在越南、爪哇和印度尼西亚受保护的国家公园,但偷猎以获得犀牛角的威胁仍在。施瓦兹说:“令人感到悲哀的是,这种犀牛的角由角蛋白构成,就像我们的指甲和头发一样,因此并不具有很高的价值。”  现在,两个爪哇犀牛群同样面临着遭疾病入侵的风险。2010年初,国际犀牛基金会发现3具爪哇犀牛尸体,它们的角仍保持完整,说明这些动物死于其他原因。基金会指出家畜过去曾将疾病传染给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