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分析关键的语句、段落 , 力求理解透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38:25

认真分析关键的语句、段落 , 力求理解透彻

要认真分析关键的语句、段落,力求理解透彻。

举例:(详见讲解视频)

例1 :《向沙漠进军》中提到防护林:

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70%— 80%。到距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

这句话很关键,涉及怎样造防护林。防护林可以降低风速,但风到一定的距离又会恢复原来的速度。由此可以推断防护林之间的距离。

这就是关键性的语句,其中蕴含有知识。弄清楚这个知识,就可以指导实际行动。

举例:(详见讲解视频)

例2 :赵州桥桥拱的创造性设计。

茅以升写的《中国石拱桥》,是一篇非常成功的说明文。作者介绍桥拱时说: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能用图示法说明两个小拱的位置吗?

如果只看文字能够画出两个桥拱的位置,就读懂了这段文字。把文字变成图象,可以锻炼理解能力。

中国古人很讲究对称。赵州桥的主体是单拱的石桥,小拱在大拱的两肩上,一边两个。可以思考当年的工匠这样设计是想解决什么问题?

暴雨期间,河水堵塞,水量很大,桥身就受到冲击,拱上加拱,增加了排水量,就比较安全。这就是全文的思路。

举例:(详见讲解视频)

例3 :有关“死海不死”的重要信息。

弄清“不死”的含义。找出说明这些信息的段落,看作者是怎样分析、概括的。关键是“死”字。

文章从一个传说开始,这样可以提高读者阅读的兴味。死海之中没有任何生命,对生命来讲,它是死海。

所谓“不死”,是因为人跳下去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会浮上来,淹不死。浮力极大,作者从这一点入手,文章写得非常灵动。

讲述传说,可以增加趣味,但止于此就不是科普文。

“不死——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这是非常关键的一句,涉及到浮力。浮力大的原因是咸度高,这是总说,接下来逐条细说。

氯化钠一百三十五亿四千六百万吨,氯化钙六十三亿七千万吨,氯化钾二十亿吨,还有溴、锶等,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比重的23%到25%。结论是海水的比重大于人体的比重,人就浮上来了。这是全文的精髓,所以写说明文有时候需要列出数据。

举例:(详见讲解视频)

例4 :吕叔湘先生写的《人类的语言》:

“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这是任何其他动物办不到的。”

可以思考作者是怎样说明人类语言的特点,画横线的语句有什么重要作用。“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这是关键之处。画横线的语句则突出了人类语言特点的惟一性,作者的说明清晰准确。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读说明文,学习如何准确运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