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凭着疑惑来决断疑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1:01:21

5、凭着疑惑来决断疑惑

【原文】凡观物有疑,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吾虑不清,则未可定然否也。冥冥而行者,见寝石以为伏虎也,见植林以为后人也,冥冥蔽其明也。醉者越百步之沟,以为跬1步之浍2也;俯而出城门,以为小之闺也,酒乱其神也。厌3目而视者,视一以为两;掩耳而听者,听漠漠而以为哅哅,势乱其官也。故,从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牵也,远蔽其大也。从山下望木者,十仞之木若箸,而求箸者不上折也,高蔽其长也。水动而景摇,人不以定美恶,水势玄也。瞽者仰视而不见星,人不以定有无,用精惑也。有人焉,以此时定物,则世之愚者也。彼愚者之定物,以疑决疑,决必不当,夫苟不当,安能无过乎?

夏首4之南有人焉,曰涓蜀梁,其为人也,愚而善畏。明月而宵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仰视其发,以为立魅也;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气而死。岂不哀哉!

凡人之有鬼也,必以其感忽之间、疑玄之时正之。此人之所以无有而有无之时也,而己5以正事,故伤于湿而击鼓,鼓痹,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故,虽不在夏首之南,则无以异矣。

【译文】凡是观察事物有疑惑,对其中心捉摸不定,那么对外界事物就认识不清,我们思虑不清楚,那就无法判定是非。在昏暗中行为的人,见到横卧的石头便以为那是伏着的虎,见到直立的树木就以为是后边有人,这就是昏暗蒙蔽了他的明白。喝醉酒的人跨越百步宽的沟渠,还以为只是半步宽的小水沟。低着头走出城门,还以为是儿女的小门,这是酒迷乱了他的神志。压着眼睛看东西的人,把一样东西看成两样;捂着耳朵听声的人,把静寂无声听为喧嚣之声,这是形势扰乱了他的感官。所以,从山上遥望牛就好象是羊,但寻找羊的人并不下去牵牛,这是因为遥远蔽塞了牛的大。从山下仰望树木,十来丈高的树木就象是筷子,而寻求筷子的人却不会上山去折,这是因为高蔽塞了它的长。水动荡了而影子就会摇动,人们不会用水中的影子来判定美和丑,这是因为水是动荡不定的。瞎眼的人抬头看不见星辰,人们不会因为他看不见而判定有和无,因为他的精神是迷惑的。有的人却根据这些情况来判断事物,这是世上最愚蠢的人。这些愚蠢的人对事物的判断,是凭着疑惑来决断疑惑,这种决断必然不恰当。如果决断不恰当,怎么会能没有错误呢?

在夏水的南边有这样一个人,叫做涓蜀梁,他的为人是,愚蠢而且最善于害怕,他在明亮的月光下走路,低头看见自己的影子就以为是伏在地下的鬼,抬头看见自己的头发就以为是站着的怪物,于是他背着走,等回到家,便断气而死,这难道不悲哀吗?

凡是人们认为有鬼,必然是在他精神恍惚、神志不清时以为的证据,这正是人们把无当成有而把有当成无的时候,而停止去证实这件事。所以有人受了风湿就去击鼓,鼓也受了风湿而麻痹,那么必定有鼓破和丧失小猪的花费,而没有治愈疾病的福气。所以,这种人虽然没有在夏水的南边,但与夏水南边的那人没有什么两样。

【说明】本节是荀子在举例说明人们之所以被蔽塞而认识不清事物的原因,有的人明明不懂一件事,却偏要说这事是对的或是错的,这就象在昏暗中行走的人,也象是喝醉酒的人,也象是瞎眼仰视的人,这种人判断事物,怎么会没有错误呢?所以,我们在这个社会上为人处事,一定要内心清明,精神明白,才能正确地判断是非。那么,怎样能做到明白呢?怎样才能做一个明白人呢?那就是学习!所以《荀子》一开篇就是《劝学》,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拥有更多的知识,才能分门别类地掌握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确立自己的道路。

——————————————————

【注释】1.跬:(kui傀)古时称人行走, 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故半步叫“跬”。《荀子·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修身》:“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这里用为走路之意。

2.浍:《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周礼·稻人》:“以浍写水。”《荀子·王制》:“修堤梁,通沟浍,行水潦,安水臧,以时决塞。”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而深山卡谷之水,四面而出,沟渠浍川,十百相通。”这里用为田间排水沟之意。

3.厌:(yā压)《诗·秦风·小戎》:“厌厌良人,秩秩德音。”《老子·七十二章》:“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论语·雍也》:“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礼记·大学》:“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荀子·礼论》:“礼者,谨于吉凶不相厌者也。”《汉书·翼奉传》:“东厌诸侯之权,西远羌胡之难。”这里用为压制,抑制之意。

4.夏首:夏水之口,约在今湖北江陵县东南。

5.已:(yǐ椅)《易·损·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小雅·北山》:“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诗·大雅·文王》:“亹亹文王,令闻不已。”《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论语·公冶长》:“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己矣。”《孟子·梁惠王下》:“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荀子·宥坐》:“已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广韵·止韵》:“已,止也。”这里用为停止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