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制作的下雨效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48:38
梅森
先看效果:
',1)">
一、新建flash文档,按ctrl+J组合键修改文档属性如下图

二、制作雨滴元件
1、选择线条工具,设笔触颜色为白色,大小为2,在场景的右上方,画一段白色斜线,作为雨点

2、选中斜线,按F8键转换为名为bb(这个名称可随便,我这里用bb是为了以后加代码方便)的影片剪辑的元件,双击转换后的影片剪辑元件进入编辑状态
3、单击图层1的第5帧,按F6键插入关键帧,用黑箭头工具单击斜线选中,并拖到左下方

4、回到第1帧 ,用黑箭头选中右上方斜线,打开混色器,将笔触色的Alpha数值设为0,在1至5帧间设形状补间。这样就设置了一个雨滴从无到有下落到地面上的效果

三、下面开始制作雨滴落地后激起的波纹效果(还是在bb元件的编辑状态里进行)
1、单击图层1的第6帧,按F7键插入一个空白关键帧,用椭圆等工具在雨滴下落处画一个如下图的白色中间挖空的椭圆形状。

2、单击图层1的第20帧,按F6键插入关键帧,用黑箭头选中该帧处的椭圆,打开混色器,将填充色的Aloha数值设置为0
3、回到第6帧,用变形工具将该帧处的椭圆缩小

4、在6至20帧之间做形状补间
5、拖黑选择图层1的第6至20帧,右键复制帧。新建图层2,在该层第10帧插入空白关键帧,右键粘贴帧(即将图层1的6至20帧的内容粘贴到图层2的10至24帧中)。再新建图层3,在该层第14帧处插入空白关键帧,粘贴帧(即将图层1的6至20帧的内容粘贴到图层3的14至28帧)
6、将图层2和图层3第28帧后的帧删除(右键选择删除帧);将图层1延长到28帧(右键插入帧),完成的时间轴效果如下图

至此,一个雨点下落并激起波纹的影片剪辑元件制作完毕。回到场景,将这个元件拖到场景的右上方,按ctrl+Enter看效果。呵,我们是不是只看到一个雨点下落和三圈波纹呀?这太单调,不象在下雨。那么有人会说,多拖些下雨元件到场景不就象了吗?这个办法好是好,但有点麻烦,且雨下得有点呆板,不随机。怎么办呢?我找了一段代码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先把这段代码贴下来再说
onLoad = function () {
n = 0;
};
onEnterFrame = function () {
duplicateMovieClip("bb", "bb"+n, n);
setProperty("bb"+n, _x, random(800));
setProperty("bb"+n, _y, random(50));
setProperty("bb"+n, _alpha, random(50)+50);
n++;
if (n>30) {
n = 0;
}
};
这是一段复制代码,下面结合本实例讲讲这段代码的使用方法。有两种方法:
1、将下雨的影片剪辑元件从库中拖到场景任意位置,用黑箭头工具选中元件,打开属性面板,给它一个实例名称bb(这个可以随便命名,但一定要与代码中一致)

在场景中新增图层2,单击该图层第1帧,打开动作面板,将以上代码贴进去便OK了
上面的方法很简单,但下雨的范围难以控制,于是我想了个稍微复杂点的方法
2、按ctrl+F8键新建一个名为“复制bb”的影片剪辑元件,进入编辑。从库中拖入先前制作的下雨元件放到任意位置,点一下该元件,在属性里给它命名实例名为bb,(与前方法一样)。新增图层2,点一下该层第1帧,打开动作面板,输入上述代码。回到场景,将这个“复制bb”元件拖入到适当位置便OK了。该方法的优点是,要使雨点不跑到场景外,可在下雨图层的上面加一个遮罩层。
下雨效果基本操作就讲到这里,至于加背景图层或全屏控制等,我想对于各位并不是很难的事了。希望各位按照我的方法制作出比我的更好的下雨效果,在下面跟贴,供大家学习(还有不懂的问题,也可跟帖提出)
06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