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采访细节中“放大”新闻价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21:40

        消息好写,但写好难,写出有分量、能获奖的好消息更难。这不仅需要新闻记者善于捕捉新闻,更需要记者通过新闻去发现、挖掘其内在的深刻意义,并通过精心写作来提升稿件的新闻价值。《田埂上的院士风采》是一篇不到800字的消息,却在2007年全国地市党报好新闻评选中获得一等奖。细细想来,此稿在采写过程中有不少心得体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采访中注重细节,从细节中“放大”新闻价值。

俗话说:“要想得到甘泉,井要挖得深”。新闻采访亦同理。记者必须深入采访,方能挖得“甘泉”。而这种深入采访,不仅是指记者本人深入基层或现场第一线,与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零距离接触,更重要的是指采访活动中记者思维的深入和方法的深入。通过这样的深入,记者才能走近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内核,才能发现、深挖其中的细节或特点,才能通过准确展示细节或特点来更好地表现重大主题(新闻价值)。回顾这篇新闻作品的产生过程,就是在深入采访、深挖细节的基础上,取得了有效“放大”新闻价值的意外效果。

精心筹划 优选角度寻觅新闻细节

预则立,不预则废。新闻采访也是如此,没有认真的谋划,就不会有精彩的新闻报道。

2007年9月12日,袁隆平院士来到芜湖县六郎镇,了解在芜湖试种超级杂交稻的情况。由于袁院士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重要影响,他的此次芜湖之行,自然也就成了众多媒体记者关注的焦点。当天前来采访的记者很多,其中既有来自中央和省级媒体的记者,更有来自省内其他城市以及本市多家媒体的记者。可以说,这是一次媒体争夺热点的新闻大战,也是一次记者短兵相接的实力较量。

接到采访任务后,我感到一种压力。众所周知,袁隆平和他的超级稻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围绕他的新闻报道也是多得数不胜数,对于这样一位人人都熟悉的著名科学家,要在报道中写出新意,谈何容易?另一方面,因为袁隆平是重量级的新闻人物,采访时众多记者“围追堵截”的情况在所难免。作为一名地方报纸的记者,又如何在重重包围中寻觅到袁隆平的精彩亮点?

思来想去,我决定在选择报道角度上下功夫,通过独特视角来另辟蹊径,以取得“人无我有,人有我奇”的效果。采访前,我通过网上查找了一些有关袁隆平的资料和近期的报道,对他正在从事的超级杂交稻试验有了了解,同时对自己的采访有了一个初步的打算:袁隆平是世界名人,可以展示的亮点很多,但新闻人物不能搞得面面俱到,只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即截取新闻人物最具新闻性、最具新闻价值的某一片段或侧面予以报道。我确定把重点放在袁隆平身上,通过这个新闻人物的言谈举止,表现出试种超级稻的重大社会意义。而袁隆平言谈举止的具体细节则需要在新闻现场去捕捉了。

细心观察 别出心裁抢抓新闻亮点

一位新闻专业人士说过:记者在人物新闻里表现细节,只能像杂技团演员在一个小圆桌上表演花样滑冰一样,范围虽小,表演却需要非常精到。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在一篇短小的消息里,要完美地表现新闻人物,就必须格外注意每一个细节,想方设法抓取细节中的精彩亮点。

当天,我们乘车来到芜湖县六郎镇的超级稻示范田。果然不出所料,当袁隆平和农业专家们出现在田边时,许多记者立刻围了上去。有的记者为了抢新闻,不顾现场人多拥挤,也不管袁老正在察看稻田,便接二连三地提问,有的还拉住袁老要他谈感想。面对这样的情形,我知道此时现场采访不会有效果,只能另寻机会见机行事。

俗话说:“闻其声,观其行,如见其人”。人物新闻里必须要有细节的描写,即对新闻人物的活动、音容笑貌等细节的描绘,才能把最真实的新闻展现给读者。于是,在袁隆平沿着田埂调研考察时,我紧紧地跟在一旁,默默地观察现场的情况,并特别注意袁老走在田埂上的动作及言谈,以便捕捉到最具闪光点的细节。在连续一个多小时的考察中,有的记者可能因为觉得,光在田埂上走来走去,没什么重大的新闻价值,就中途离开了。而我始终跟随在一边,把那些最能体现袁老风格的动作特点和谈话内容都记在心里。

正是这样的“别出心裁”,也正是这样的细心观察,使我抓住了其他记者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并从这些细节中寻找到了非同一般的新闻亮点——田埂上的院士风采。

用心提炼 精益求精凸显新闻价值

一次成功的新闻采访,一篇质量好、价值高、思想性强的新闻作品,无不同新闻主题选择、提炼得好息息相关,正所谓“文章成败在立意”。对于《田埂上的风采》这篇新闻作品来说,正是通过精选的采访细节来提炼新闻素材、升华新闻主题,才取得了“放大”新闻价值的成功效果。

采访中,我注意到袁隆平考察稻田的过程,其中既有站在田边远远眺望的动作,也有贴近稻田察看稻穗的动作,还有弯下身子,用手扒开稻株的情景;在与身边农技专家谈话时,他既讲了在湖南试种的情况,也谈到了芜湖试种的情况,同时还从总体上谈到了种三产四的意义。在反映言行的特点上,我既注意到袁隆平数稻穗的动作,也记下了他说的专业术语“结实率”。

有了这些采访细节,如何提炼主题呢?我想到袁隆平是专门研究水稻增产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但在他身上既有农民的特点:常跑田埂,不怕吃苦,同时也具有科学家的崇高品格:认真严谨,一丝不苟。而这两类特点的结合,正是他研究水稻增产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如果通过这些细节来展示院士在跑田埂时的风采,那不正能说明这样的科学研究来之不易,粮食增产的意义更显重大吗?

于是,我对所捕捉到的细节素材进行了筛选,把“远远眺望”和关于湖南试种的内容放弃,并结合自己事先了解的“种三产四”背景情况,写成了近千字的稿件。然后,我又在此基础上对稿件进行精心修改,删减了一些不够精炼的字句,使全文只有700余字。通过“迎着秋阳,健步走在前头”、“用手握住稻穗,认真地观看……,仔细地数一数”、“用手扒开密密的稻株,察看稻株下端”、“有人提醒走慢点,袁老摆摆手说‘走田埂习惯了’”、“在田埂上走了一个多小时,袁老头上沁出细细的汗珠”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再现了袁隆平这位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科研精神,更表现出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进行“绿色革命”、实现粮食增产的重大意义,而新闻价值也就在这些细节中得到了有效的“放大”。

(作者单位:芜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