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中国最爱脸面的城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7:15:07
2010-12-21
第1503期读者来信 / 往期话题

11月22日,江西宜春人邹生怀因与同村三个村民一起在山中挖了一个干红树根,而被人举报“涉嫌盗窃国家保护树种”遭当地警方拘捕。12月11日,邹生怀在看守所内“因病抢救无效死亡”。但死者的女儿却发现“父亲遗体上有明显伤痕”,随之上网发帖求助,而后竟被相关领导以“不要破坏宜春形象”为由要求删帖。…[详细]

从“一座叫春的城市”这句雷人的宣传口号开始,再到“感动中国”的水军刷票,宜春官员们所重视的“形象”以一种非常“行为艺术”的荒诞姿态一而再,再而三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宜春为何突然变成了中国最注重形象的城市?…[详细]

 

宜春“城市形象”建设三步走

第一步:甭管什么名,先出名才是王道

必杀技:前无古人的口号

宜春的出名,是以一种非常戏剧化的方式。今年3月,宜春旅游政务网打出“一座叫春的城市”这样的口号,一时之间引来口水无数。

事实上,去年央视的中秋节晚会就在宜春举行,名曰“宜春月,中华情”。但是这个点子不算新,比如山西某贫困县曾斥资1200万元邀请明星去做演出;也有很多城市都在请明星做自己的“城市形象代言人”。所以,宜春“请”来台晚会算不得稀奇,用一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口号,反倒是真的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虽然很多城市也有雷人的宣传语,比如合肥的“两个胖胖欢迎您”,不过在这个“眼球经济”的时代,“一座叫春的城市”绝对前无古人,也启发了“私奔古镇”、“壮阳之城”这样的来者。…[详细]

第二步:动用人民的力量,千方百计宣传好的

必杀技:“水军”的力量最强大

十几天前,一位记者在其个人微博上贴出了一则来自江西省宜春市宜春学院官方网站的截图。该截图显示,江西宜春市宜春学院发布通知称市委宣传部要求师生员工为“感动中国”候选人刷票,要求“每张票不得超过10位候选人,其中必须包括王茂华、谭良才和曾凯”。而根据投票网站的显示,这三位候选人来自江西的投票占了绝大多数,不禁让人调侃“难道全中国数江西人民最爱感动?”

这么多年来,虽然“感动中国”受到过一些争议,但是无可否认,该节目依托央视得天独厚的影响力,已使得当选者越来越让一些地方引以为豪,甚至成为地方形象的“活名片”。“叫春”毕竟不雅,运用“道德”包装自己的城市形象才是正途,所以宜春学院的这些学生们被迫成为了所谓的“网络水军”。只是感动不感动,毕竟是“私人”的事情,公权力一经介入,民意也就变了味儿。…[详细]

第三步:利用官家的力量,想尽一切捂住坏的

必杀技:是宜春人就不能说家乡坏

在邹生怀的离奇死亡事件中,围绕着种种的谜团,他的家属在殡仪馆拍照还被抢了相机。死者的女儿只好上网救助,可就算是这样,还是被检察院的一位领导指责死者家属上网发帖为“没有社会责任感”。不过这样的事情绝不是孤例,就在最近,河南义马煤业集团巨源煤业公司瓦斯爆炸事故调查组成立大会上,义马煤业集团总经理翟源涛在汇报时说:这次事故发生在即将召开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之际,给省委省政府脸上抹黑、对不起遇难的26位同胞兄弟。这话令人听着实在不舒服,自己的矿工兄弟遇难了,首先对不起的却是省委、省政府。这和宜春的事情本质上是一样的,出了事情要想办法捂盖子,决不能给政府抹黑。…[详细]

当然,还有许多基础铺垫

今年年初宜春市政府发布的工作报告中,介绍了宜春新增的五张城市名片: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世界著名文化旅游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

积极创卫、改造旧城、整治小摊小贩、谋取各种各样的头衔……这些都是中国常见的打造城市形象的手段,宜春自然也没有落下。…[详细]

宜春政府为何如此热爱塑造自己的城市形象

促发展,保政绩的必备

城市形象这个概念并非是中国独创。城市形象战略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西方的城市形象运动,欧洲和北美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出现逆工业化,需要通过打造优良城市形象吸引和争夺人才、资本入驻,增强城市竞争力。

说到底,不管在大小城市,旧城改造、驱赶小摊贩、建设一座座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都是为了所谓的城市形象。而在中国的很多城市,经济的增长当然又跟官员的政绩联系在一起,所以大搞特搞城市形象很正常。

不过,纵然西方城市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了,还是仍然造成了很多问题,比如城市发展倾斜,只照顾了精英阶级而忽视了平民的利益。这些城市最后认识到,社会凝聚力与城市竞争力一样重要。…[详细]

过度依靠土地财政的小城市宜春,更渴望通过塑造城市形象拉动经济增长

通过江西省统计局的数据可以看到,宜春市在江西省算是一个中等偏上的城市,去年它的生产总值为700.24亿元(绝对值),在江西全省11个主要城市中居第五位。但,吊诡的是,在国内著名高校、国家权威统计部门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历时大半年时间,联合完成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有江西各城市竞争力排名,宜春在生活质量竞争力、综合竞争力、经济效率竞争力等三个项目中都垫底。…[详细]

也许,此前的一则新闻报道可以解答我们的疑惑,2009年,宜春地方财政收入为47.7亿元,其中土地出让收入就占到36.3亿元,占比为77%。所以往好的方面想,宜春的地方政府之所以如此卖力地宣传自己的城市形象,宣传旅游产业,打造亚洲锂都,也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经济增长结构。只是这样的做法不但欠妥,而且很坏。当然,小城市花1200万元请明星演出,贵州的某国家级贫困县斥资2亿元申遗,这背后都透露出小城市、小城镇们对发展的集体焦虑。…[详细]

真正应该决定宜春城市形象的是那里的民众

只有公权力把躬鞠下去,城市形象才能立起来

“一座叫春的城市”这样的雷人口号也好,发文件为“感动中国”宜春籍候选人刷票也好,还是强制死者家属删除网贴也罢,这背后都有公权力在作祟。诚然,在一座城市的规划、服务、发展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公权力的影子,也可以看到城市形象,但是绝不是指公权力的滥用,要求民众隐忍、顺从,甚至协助官方遮掩真相才是顾全大局、树立形象。这样“父母官”的荒诞思维,最后只能弄巧成拙。

 事实上,城市形象从来不是虚幻的说辞,也不是官员拿来打击民意的棍子。城市形象既存在于每一个市井细民的举手投足间,也展现在每一个官员挥斥方遒的指点之间。而在涉嫌公权失职、滥用而伤害了民众利益的事件中,只有相关负责官员把躬向民众鞠下去,城市形象才能立起,公平与正义是最好的城市形象宣传之一。…[详细]

民间自发的城市形象塑造才最有生命力

奥兰加巴德一直是古印度文化的中心,破旧的莫卧儿时代的废墟、佛教寺庙的断壁残垣,似乎与现代化城市的定位格格不入。它也只能算是印度的一座二线城市。

为了给城市博取宣传效应,刺激人们眼球,获取更多外商投资,150多名当地商人每人购买了一辆奔驰汽车,花费近1500万美元巨款,由此,奥兰加巴德顿时声名显赫起来。…[详细]

这些商人们做得当然也算十分“行为艺术”,可是这里面却看不到政府的身影,没有公权力在带头或者强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其实民间自发的力量才是对城市形象最好的推动。城市形象就如同国家形象一样,普通民众的声音永远是最真实、最动人的形象牌。

被本地民众认可的城市形象才是真正的城市形象

 著名学者斯宾格勒说过,“将一个城市和一座乡村区别开来的不是它的范围和尺度,而是它与生俱来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什么?它综合凝聚了一座城市的历史传统、精神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以及市民素质等诸多因素。而所有这些都应该是被民众所认可的。民间与官方看城市的视角有所不同。民间是用心解读,只可惜一不小心,宜春在塑造的意识里反暴露了对自己所居城市的不自信或不符实际的急功近利。…[详细]

结语:

在一些城市,历史决定它的风骨,在一些城市,市民决定它的品位,在另一些城市,官员决定它的形象。宜春这座本来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的城市,却不幸被塑造了一次次城市形象,实在无奈。当然,宜春也不过是个典型代表而已。…[详细]手机免费APP

《今日话题》招聘编辑

相关专题

国家形象宣传片跑题

最打动人的并不是精英视角,而是草根情怀。…[详细]

相关专题

二十年创卫之怪相

靠着创卫能够带来真正城市面貌的改善吗?…[详细]

相关评论

刘洪波:“叫春”城市新形象

公权力的力量总是非常强大的…[详细]

专题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