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冬至饮食习俗探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49:11

中国冬至饮食习俗探源

   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则被认为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八卦中,此时为地雷复卦。卦象中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象征阳气初生,称“冬至一阳生”。按地支之来说,十一月为子月,古时还把冬至定为一年的开始。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

  冬至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

  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把它当作一个较大的节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各地都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先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民间冬至的习俗饮食有很多讲究。

  北方很多地方有素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相传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东汉时曾任长沙太守,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张便在冬至那天舍“医”治冻疮。把羊肉和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因为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南方还有不少地方每年冬至日用“冬至团”馈赠亲友。糯米粉内包糖、肉、菜、果、豇豆、萝卜丝等馅,包成团,称作“冬至团”。

  南方更普遍的冬至饮食是馄饨。关于馄饨,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道教的解释似乎更有寓意。

  道教观点,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实际上“湿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冬至之日,道观举行盛大法会,庆贺元始天尊诞辰。

   福建等地冬至有祭祖先、吃甜丸、上坟扫墓等习俗。有纪念先人艰苦创业和预示来年又获丰收的寓意。 

  绍兴民间的冬至习俗更为讲究。

  不仅冬至家家祭祀祖先,谓“做冬至”。一般于冬至前剪纸作男女衣服,冬至送至先祖墓前焚化,俗称“送寒衣”。祭祀之后,亲朋好友聚饮,俗称“冬至酒”,既怀念亡者,又联络感情。

  而且还有“困觉要困冬至夜”之说,谓冬至安眠一夜,可保全年好梦天天。

  是日,绍兴民间忌讳甚多,忌说不吉利之语,忌吵骂滋事,忌打碎盘碗;妇女不归宁,出嫁妇女务必于是日回夫家,不得在娘家过夜;不许打骂孩子,即使是最顽皮的学生,冬至日也可免受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