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轴连双城??古城换新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17:40

一轴连双城  古城换新颜

——山西大同市打造特色宜居城市

更多精彩内容请到:http://blog.sina.com.cn/dtxxgz

2010-10-7

 

    近年来,山西大同市委、市政府把改善民生工作放在首位,着力建设特色宜居城市——

    一条条道路宽广通畅、一座座古建筑雄伟古朴、一片片住宅新区整齐划一。
    山西大同变了!当地人和重游大同的外地人对大同市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深有感触。
    一场前所未有的名城修复、新区开发、老城改造、矿区提升的大决战在大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棚户区改造惠民受欢迎

 

    大同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为全国输送23亿吨优质动力煤的同时,也形成了大面积的工矿棚户区。大同市还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保护与发展的选择中,留下了大面积的城市棚户区。两个棚户区总面积达732.4万平方米,涉及23万户。棚户区的房屋低矮、破旧、拥挤。“夏天不挡雨,冬天不御寒,晴天尘土飞,雨天满街泥”,是棚户区的真实写照。
    让百姓住有所居是民生大计,棚户区改造建设是改善民生的第一要务,是执政为民的一号工程。大同市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结合城市改造,集中财力、人力、物力,2008年到2009年间投资130亿元,进行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建设安置住房10万多套,建筑面积886万平方米。计划今明两年再分别新建7万套和6万套安置房,让23万户棚户区居民全部喜迁新居。
    棚户区改造需要大量资金,大同市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筹资、整体创新”的原则,创新工作思路。他们严格规范土地市场管理制度、税费征缴制度、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制度、企业破产管理制度。2008年和2009两年全市仅土地收益达70亿元,相当于过去一年的21倍。与此同时,大同市还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两年争取国家和省资金28.09亿元,超过前20年的总和。此外,大同市广开渠道、多方融资、开源节流,充分利用金融支持等政策,有效地解决了棚户区改造建设所需资金。
    让棚户区改造群众买得起、住得上安置房。在棚户区改造中,大同市在土地使用、税费征缴、配套设施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根据棚户区群众经济承受能力实行特殊的惠民政策:一是零成本以旧换新。不管棚户区住房多么破烂不椹,新旧房一律实行一比一等面积置换;二是补贴价保障住房。政府以每平方米400元至1200元的保障优惠价,保障棚户区住户拥有45平方米的住房面积;三是成本价以大换小。原居住面积不足60平方米的,政府以每平方米1200元至2100元的成本价安置到60平方米;四是原居住面积超过60平方米,可增加20平方米安置,增加的建筑面积按高于成本价低于市场价计算。
    在大同市,棚户区改造户一般出资10000元到40000元左右就可以住上45平方米到80平方米的新楼房。
    科学规划是做好棚户区改造的基础。市政府明确规定安置新区的建设标准是,基础设施配套、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居住品质提升。针对当地冬季漫长而寒冷的特点,市政府要求安置房必须满足冬天至少有两个小时的日照时间。把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成百姓的幸福家园。
    70岁的李淑珍带着孙子住在大庙角街10号院,房屋破烂不堪,除了李淑珍每月领取的300多元低保金,家中没有任何收入,生活十分困难。在棚户区改造中,为了能让李淑珍住上新楼房,负责搬迁的东街办事处的同志,在执行各项棚户区改造让利于民政策的同时,千方百计地在地域差、楼层差、过渡费补助等方面为她着想,最后她只花了9713元就住进了建筑面积63.9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新楼房。搬进新楼房了,李淑珍兴奋得两夜没睡觉。
    大同市在棚户区改造中,像李淑珍这样的特困户,花1万元左右住进新楼房的居民,在全市有近20%。

                             

努力实现开发与保护双赢

 

    大同是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地面不可移动文物2496处,其中国家级22处,省级20处;有可移动文物9.7万件。长期以来,大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环境脏乱差,违章建筑林立,交通拥堵。在这种环境下,历史文物不仅长期得不到完整地修缮与保护,而且被危旧房包围。
    大同市委、市政府决心带领全市人民改变这种状况,明确提出,历史文化古城是大同的灵魂,文化是大同的核心价值。完整地保护好、利用好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发掘和彰显大同文化特色和个性,增强城市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建设宜居、利居、乐居城市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大同市制定了“一轴两城”,即以御河生态带为轴,御东建设新区,御西保护老城的发展规划,确定了“名城复兴、新区开发、矿区提升”的发展战略。
    大同古城墙壮丽雄伟,周长7.24公里,高14米,为全国之最。城墙一律以规整有序的石条、石方为基础,墙体用“三合土”夯成,外包青砖。由于年久失修,城墙损坏严重,外包青砖早已荡然无存,许多地段坍塌、拆毁,只剩70%的残垣断壁了。在这次古城整体保护中,首先对东城墙按原样进行了维护修复,去年底主体工程竣工。今年开始对南城墙进行修复,明年、后年分别对西城墙和北城墙进行修复,恢复古城墙原来完整的面貌。目前已修复的延绵1800米、高14米的东城墙沧桑古朴、雄伟壮丽。
    自2008年以来,大同市陆续修复了东城墙、文庙、纯阳宫等10大文物景点。再经过两至三年,3.28平方公里的大同古城整体历史风貌将全面恢复。
    在大力进行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的同时,大同市还大力挖掘、整理、提升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营造古城浓郁的文化氛围。
    历史文化古城大同正彰显着文化的神韵和魅力。
    结合古城保护,大同市开展了规模空前的城市道路改造建设。2008、2009年,全市对46条、28座桥梁,总长140多公里的城市道路进行了高标准的改造建设。今年又改造建设33条城市道路、相关道路和小街小巷道路共150公里,基本完成城市道路改造任务,实现三年大变样,从根本上改善群众的生活、出行条件。

                             

建设宜居城市

 

    在进行古城保护和修复的同时,大同市全面启动和加快了御东新区建设。为突出御东新区的城市特色,大同市邀请三家国际知名设计机构对御东新区进行总体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力争把御东新区建设成基础设施先进、生态环境优美、新兴产业集聚、适宜创业居住的现代化新城,使其成为与历史文化名城交相辉映的塞上明珠。
    御东新城背山,面水,城市中心将建起以文瀛湖为中心的生态公园。在首期规划中生态面积达40%。御东新区北面的马铺山和采凉山将于明年建设成2万多亩的森林公园,成为御东新区的绿色屏障。
    打造宜居的御东新区。大同市委、市政府从改善民生,提升居住品质出发,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善低收入困难家庭的居住条件结合起来,加大御东新区的开发力度。
    保障性住宅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同市保障性住宅户型建筑面积以50平方米到60平方米住房为主,低密度、低容积率,确保住在高楼一层的居民拥有充足的阳光。把居住环境建设放在首位,各居住区总体绿化面积严格控制在30%以上,实现“出门见绿,透窗见绿”。

更多精彩内容请到:http://blog.sina.com.cn/dtxxg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