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履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1:31:15

“人力资本是中国强大的根本”——访原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赵履宽教授

作者/出处:张玉亮、吴辉江/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日期:2004-05-16  点击: 87
    赵履宽,生于1930年,白族,云南大理喜洲人,中共党员,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劳动科学教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1983年创建我国第一所劳动人事学院以及第一个人事管理本科专业。1992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政府津贴证书。1993年开创我国第一个劳动经济学博士点。1996年获得中国老教授协会颁发的“为科教兴国作出突出贡献”证书。历任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讲师,国务院工资改革理论组、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研究人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经济研究室主任、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院长,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
   主要著作有《劳动经济与劳动管理》、《劳动社会学概论》、《中国城镇的就业与工资》、《人事与工资》等,发表经济论文数十篇。


    全国第一所劳动人事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以下简称“人大劳人院”)今年20岁了。发展至今,她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劳动经济、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和该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学术研究机构。伴随着她的成长,中国的劳动经济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值此人大劳人院20周年院庆之际,我们采访了人大劳人院的创办人、第一任院长赵履宽教授。


    人大劳人院:辉煌的二十年

    赵老选择从事劳动人事方面的研究纯属偶然。他在华北文法学院学习时的专业是哲学。1952年在人民大学任部门经济学的教师。1972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建议,国务院成立了“工资理论研究小组”,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当时已被解散的人民大学抽调了部分专家,赵老就是其中的一位。“四人帮”被粉碎后,赵老深感在劳动工资方面拨乱反正的必要,于1977年11月22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驳“四人帮”在劳动报酬问题上的谬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被国内外二十多个媒体转载。1978年“工资理论研究小组”解散,适逢人民大学复校,于是赵老回到了人大。回到人大的当年,赵老就创立了“人大劳动经济研究室”,并从8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现在著名的劳动人事方面的专家董克用就是该研究室的第一位研究生。
    1983年,当时的劳动人事部决定建立专门的学院来培养劳动人事方面的人才,于是联系了一些大学筹划合办劳动人事学院之事。“当时希望建立劳动人事学院的,除了人民大学以外,还有南开大学和北京经济学院(现首都经贸大学)。竞争很激烈!”赵老告诉我们。人大最终凭借自己的声望和努力获得了劳动人事部的肯定。于是当年10月,在国内独一无二的、由劳动人事部和人民大学合办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成立了,赵老是首任院长。
    让赵教授感到高兴和自豪的是,劳动人事学院在20年的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设立了全国第一个“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993年取得了当时全国“劳动经济学”唯一的博士点……这些成绩是如何取得的呢?“因为劳人院学术活跃!”赵老笑着说,“当时有人把劳人院比作‘人大的特区’,劳人院现在提出的 ‘学术立院’和‘学术兴院’的口号,就继承了当时的传统。”当时劳人院对于教师和学生写东西、搞研究持鼓励态度。这一宽松的学术环境和赵老引以为豪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的主张是分不开的。
    “‘无为而治’不是说无作为,而是说只要有大方向,就可放手让教师和学生自由思考、自由研究。”赵老颇为“无为而治”而得意。他当时在学院里提出了一句口号“不管过程,只看结果”。事实证明,他的这一主张是科学的。这一主张使得人大劳人院得以在建院二十年以来始终保持了活跃的学术气氛,使放开了手脚的师生创造了辉煌的学术成果。
    人大劳人院向来有“研以致用”的传统,因此对于教师在外兼职,赵老并不反对。他认为,在外兼职只要适度,不仅不会损害学术研究,还能够加强学院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出更适应社会的人才。正是因为这一“宽松政策”,人大劳人院和许多企业及有关方面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劳人院的老师经常去一些企业及政府部门讲课和咨询。赵老表示,劳人院的学术气氛还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水平决定着一个学院的学术水平,只有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发扬学术创新精神,才能向世界一流的劳动人事学院迈进!”


    “现代的国际竞争是制度的竞争和人力资本的竞争”

    人大劳人院成长的同时,中国社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铁饭碗”被打破、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无一不与劳动人事体制的改革有关。作为一名劳动人事研究领域的学者,赵老始终密切地关注着中国的改革和发展。
    “有人说现代的国际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我认为这很不全面,还应该包括制度的竞争和人力资本的竞争,其重要程度甚至超过前者”,赵老认为,体制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市场化和文化的多元化。而劳动、人事制度要有所创新和发展,必须与这三者密切相关。
    我国在解放后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其对应的劳动体制就是“铁饭碗”、“大锅饭”制度。赵老对此制度深恶痛绝。早在1980年8月19日,他的文章《我国当前劳动就业的几个问题》就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首先提出破除“铁饭碗”、“大锅饭”制度。这一文章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认为是“打响劳动体制改革的第一枪”。“这种制度‘只管饱,不管好’,根本无法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助长人们变成‘懒汉’,这一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必须破除。”他认为,这种僵化的劳动体制会使一个社会停滞不前。“在好的制度下,‘懒汉’能变成勤奋的人。”赵老认为,市场化就业是最好的就业方式。在这种就业方式下,单位都能找到最有利于发展的员工,而个人也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力和创造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说过:‘只有知识加自由才能构成力量!’而市场化就业就是为了解放计划经济体制对劳动力的束缚,让‘人尽其能’。”但赵老坦言,目前中国的市场化就业还没有完全实现。因为一方面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还不够彻底,另一方面人们还存在着旧观念。不过,从长远来看,市场化就业必将是中国劳动制度改革的大趋势。
    近年来,由于“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有人质疑市场化就业,认为市场化就业不适合现在的中国。“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市场化就业是中国的必由之路,现在出现的就业难问题并不是市场化就业造成的。”赵老告诉我们,就业是经济发展派生的需求,经济要是不发展,就业岗位就会减少,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还在于经济的发展。一定数量的失业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只要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就可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人力资本是现代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赵老举例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经过研究发现,美国的人力资本三至四倍于物力资本,美国之所以富强,依靠的就是其雄厚的人力资本。同样的道理,中国如果想要发展,更应该凭借人力资本。对于拥有世界上最众多的劳动力资源的中国来说,如何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最主要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国家最根本的财富就是她的人力资本。强大的人力资本,是经济腾飞的基础。中国只要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前途不可限量!”赵老充满信心地说。
    而要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除了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外,“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很有必要的。”赵老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的一些思想,如“中庸之道”、“道法自然”、“和而不同”对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如同其他应用学科一样,劳动人事科学的更新是很快的。赵老今年已经七十三岁了,他在对新知识的掌握上是如何“与时俱进”的呢?他并不在意一些非常“新潮”的、强调操作性的、没有经过检验的知识。“最重要的是‘知识的知识’。”赵老认为,有些知识是永远不会过时的,重要的是掌握知识的精华。即使是在1999年他离休以后,赵老也从未停止过学术研究。现在他每年还招收两个博士生。

    赵老认为,应该进一步重视对劳动人事方面的研究和投入。“中国的王牌是其数量巨大、智商颇高的人力资源。目前最需要的是将其转化为人力资本,这是中国强大的根本。而这方面的研究,人大劳人院责无旁贷,她理应成为中国劳动人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的强大基地!”这是赵老对人大劳人院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