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宅男”阿桑奇的谜样人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00:43:41

资料图片:“维基揭秘网”创办人阿桑奇
随着维基揭秘网公开25万份美国外交电报,行事低调、隐秘的维基揭秘网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成为公众焦点。他以揭秘为己任、自以为维护信息自由,但批评者认为他的行为更接近不负责任的无政府主义。遭强奸罪名指控的阿桑奇14日将第二次在伦敦出庭,但公开露面注定不会驱散围绕他的谜团和猜测。
揭秘斗士
从外形到经历,阿桑奇能满足人们关于黑客的所有想象。他身材高大瘦削,公开露面时通常穿着难以辨别质地的深色西服和敞口衬衫。他那标志性的苍白中长碎发和一脸倦容不由让人联想到昼夜消磨在电脑显示器前的“宅男”。现年39岁的阿桑奇居无定所,一个背包和一台笔记本电脑可能是他的全部家当。为维持维基揭秘网正常运转,他辗转各国、投宿友人家中,在那里与同道中人会面并合作。
对于自己颠沛流离的生活方式,阿桑奇有着近乎阴谋论的解释。随着维基揭秘网的影响不断扩大,阿桑奇及其同伴树敌无数。他们自称屡屡遭到威胁、恐吓,因此不得不藏身地下掩体工作。英国《卫报》最近刊载一组照片,号称是维基揭秘网在冰岛运行的地下掩体,其防护严密、装备齐全不亚于间谍电影007中的场面。阿桑奇本人则称,全世界只有4个地方令他感到安全。今年7月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他拒绝透露维基揭秘网的安全措施,认为那样会加大暴露。“过去两个月里,对我们的监控明显增加,”他当时说。“早在1998年我们就有证据显示……我们遭到曾冒犯过的大银行、邪教的调查员以及国家情报机构的跟踪。”
与媒体的高调渲染不同,阿桑奇拒绝浪漫化自己的工作。他认为自己和战地记者一样,必须前往不同国家,在那里有故事要跟踪、有后援协助自己工作。他说:“大部分机构的领导负责调配物资和人员,那正是我所做的。”阿桑奇刻意与黑客保持距离。“我是一名记者、发行人和发明家,”他这样形容自己。尽管7日针对金融机构万事达(MasterCard)和威士(Visa)的黑客攻击被视作替阿桑奇“报仇”,他本人却否认曾示意发起上述攻击。尚在伦敦警方监禁之中的阿桑奇委托其律师告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维基揭秘网不是黑客组织,而是一个“新闻和出版机构”,有关指控试图混淆二者区别。
阿桑奇更愿意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捍卫言论自由和公民隐私的“斗士”。他近乎偏执地推崇信息自由,认为这是实现透明、公正且有效政府管理的关键。然而,维基揭秘网公开的25万份美国外交电报中,真正有用的信息有限,美国政府的不少情报来源却因此暴露。批评者因此指责阿桑奇是无政府主义者。他对此拒不承认,称自己笃信旨在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捍卫新闻自由的人士也不全都认同阿桑奇的行为。“这不是新闻,这是散布数据,”美国争取新闻自由委员会执行理事露西·达尔格力士说。

这是阿桑奇于2010年11月4日在瑞士日内瓦出席新闻发布会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美联
粉红邂逅
阿桑奇行踪隐秘,为摆脱监控总是多部手机并用,曾经长期“潜伏”于外国记者出没的伦敦“前线俱乐部”。然而,今年夏天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两段意外邂逅最终令阿桑奇“现身”,不得不在伦敦自首面对强奸指控。警方提供的“删节版”口供还原了阿桑奇的些许生活原貌。
涉案人之一W女士承认,自己曾经是阿桑奇的粉丝,观看他的视屏、在网络上搜索有关他的信息。得知阿桑奇将在瑞典演讲,27岁的W甘心为演讲主办方打义工以求见偶像一面。当阿桑奇现身讲台时,坐在前排、身着粉色上衣的W格外显眼。她甚至和偶像搭上话,“代价”不过是为后者买了一根电脑连接线。接下来的一切似乎顺理成章,他们吃饭、看电影、调情接吻。但当“有趣、勇敢并可爱”的阿桑奇和W踏上回家的火车时,浪漫的崇拜在现实面前褪色。首先,W为阿桑奇买了一张15美元的火车票,因为他没有现金也不愿意用信用卡。上车后不久,阿桑奇就打开笔记本电脑,阅读推特上有关自己的信息。警方报告说,45分钟的车程中,阿桑奇“更关心电脑而不是她”。两人在午夜时分抵达W家,用她的话说,后来发生的一切“沉闷而无趣”。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但阿桑奇没有使用避孕套,后来因此遭强奸指控。阿桑奇第二天离开时,还是W买的车票。
从另外一名涉案人A女士的描述中,也不难看出阿桑奇处理男女关系的随意和漫不经心。现年31岁的A是一名女权学者,为筹办阿桑奇瑞典演讲的组织工作。阿桑奇寄宿A家中时,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也没有使用避孕套。担心自己染上性病并试图联系阿桑奇的W最终找到A。得知彼此与阿桑奇的交往之后,两人试图联系他,希望他能一同前往检测性病。多次拨打手机之后,W和A终于与阿桑奇取得联系,但她们的要求遭到拒绝。不满于阿桑奇的推诿逃避,W和A不得不求助于瑞典警方,于是有了媒体广为报道的阿桑奇涉嫌强奸一案。
阿桑奇交代的情况与W和A所述基本一致,但他称与两人之间发生的一切都基于“共识”,没有胁迫。遭到强奸指控而露面法庭的阿桑奇仍试图保守个人信息。被问及姓名和年龄时,他开口作答。但当被问及地址时,阿桑奇反问法官“是为了与您通信还是其他原因?”一再逼问之后,阿桑奇仅给出了澳大利亚的一个邮政编码。最后,在律师与阿桑奇隔着玻璃屏障协商之后,法官得到一张纸条并依照其念出阿桑奇的地址:“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帕克维尔市格兰瑟姆街177号。”此外,阿桑奇还向伦敦警方提供了他在英国的住址,但为保护其人身安全将不在法庭公布。

12月9日,维基揭秘网及其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的支持者在美国纽约的联邦大楼前抗议。当日,美国、匈牙利、澳大利亚等国的支持者纷纷举行集会和抗议活动,支持维基揭秘网及其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阿桑奇于7日在伦敦向英国警方自首后被捕。新华社/路透
剧透狂人
阿桑奇出身于澳大利亚东北海岸汤斯维尔市,少年时代就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非凡的探索能力。创办维基揭秘网之外,他对所谓“真相”的探究近乎偏执,在生活中是个令人扫兴的“剧透”狂人。
由于父母都是演员,阿桑奇从小就习惯旅行,剧团演出所到就是他的新家所在。早年父母离异加上母亲遭后来男友施暴,令阿桑奇的童年更加动荡。年满14岁之前,他和母亲已经搬家37次。由于生活颠沛流离,阿桑奇早年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但这并没有影响他自学电脑程序编写,并在这方面展示出过人才华。阿桑奇16岁开始黑客网络攻击。他用门达克斯的网名与其他黑客联系,取自拉丁语“高贵的不真实”一词。20岁的时候,阿桑奇与其他黑客攻入了加拿大北电网络公司的主终端。他因此遭到澳大利亚检方31项罪名指控,并对其中25项供认不讳。审理此案的法官念及阿桑奇的“求知好奇心”,没有对他重判,最终判处他缴纳小额罚款了事。当时,阿桑奇已经是一个两岁男孩的父亲,妻子在他被捕之前携子出走。刚刚脱身一桩案子的阿桑奇又陷入争夺监护权的官司之中。历时多年、30多次听证和诉讼之后,双方终于就监护权达成共识,而阿桑奇的褐色头发据说就此变成如今的满头白发。
身为人父的阿桑奇似乎有意回归主流,报考墨尔本大学修习数学和物理。但他最终选择退学,因为深信不疑同系其他人的工作成果由军方或国防部承包商提供。阿桑奇在2006年创建维基揭秘网。如今,这个网站由5名全职员工、数十名长期志愿者以及800多名临时志愿者维持运转。阿桑奇说,创办维基揭秘网是性格、技能和机遇巧合而成。他称,维基揭秘网是他性格中保护弱者、渴望较量的因素与自己擅长编程、精通密码等技术特长结合的产物。
阿桑奇自认是正义、公平的“代言”,但他苛求真相近乎“洁癖”令与其有接触的人退避三舍。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罗伯特·施里姆斯利最初在伦敦一家剧院见到阿桑奇,他在观众席中大声剧透,在上演中的话剧揭开谜底前告诉观众谁是凶手。施里姆斯利去年邀请阿桑奇到自己家共度圣诞。在那里,阿桑奇告诉孩子们根本没有圣诞老人,还告诉他们尚未开封的礼物各是什么。留宿一夜离去之后,阿桑奇在自己的新网站“维基盗窃”(WikiBurgle)上公布了主人家的户型图、屋内物品清单以及他们即将出城的日期。他还公布了施里姆斯利一家的个人电子邮件内容,例如他们并不喜欢男主人嫂子的烹饪技术、不情愿到姑妈家过新年等等。阿桑奇告诉施里姆斯利,他们应该庆幸。上次留宿别人家,阿桑奇公布了男主人谎称加班、实际上网看黄色视屏的事情

12月9日,维基揭秘网及其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的支持者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英国使馆前抗议,要求释放阿桑奇。新华社/路透

12月9日,维基揭秘网及其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的支持者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英国使馆前抗议,要求释放阿桑奇。新华社/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