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慧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30:01
慧南禅师,宋代信州(今江西广信)人,俗姓章,世称黄龙慧南。慧南大师初学禅宗云门宗,后承法于临济宗传人石霜楚圆。慧南主张万物都是“真如”派生的:“极小同大”,“于一毫端,现宝王刹”;“极大同小”,须弥山可纳入芥子中。慧南后受请至黄龙山(在今江西南昌市)崇恩院,开衍出临济宗黄龙派,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派之一,临济宗的一派。日本临济宗之祖荣西即源于此派。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示寂,世寿六十八岁。宋徽宗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追谥“普觉禅师”。有《黄龙慧南禅师语要》、《书尺集》各一卷行世。
黄龙派初祖──黄龙慧南禅师
文/见茵法师 图/见育法师
出家参学
黄龙派初祖──黄龙慧南大师,是宋代信州玉山(江西)人氏,俗姓章,从小个性就很沉静,如同大人一般,从不沾荤食,也不与一般孩童一样喜欢玩闹嬉戏。十一岁时跟随怀玉定水院智銮法师出家。曾在与智銮禅师出外化缘的路途中,经过村庄的庙会,因见村人杀生祭祀,慈悲心起,而私下捣毁祠庙里的供品并放走将被宰杀的牛。十九岁时受具足戒,并于二十三岁开始游学参方。
大师曾经参庐山归宗寺自宝禅师(云门派),在其门下住了半年多。自宝禅师在堂上说法时,慧南禅师身斜靠著墙,自宝禅师多看了他几眼,从此慧南禅师对自己行住坐卧的细行都很注意,坐必结跏趺,行必直视前方,深具大将之风。后来禅师又到栖贤寺参澄諟禅师(法眼宗),澄諟禅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为举止都不违法度,把禅的最高原则融会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慧南禅师在这里参学三年后,又再参三角山怀澄禅师,并随怀澄禅师移居到泐潭,且受到怀澄禅师分座说法的礼遇。
在这里,他遇到了南昌文悦禅师,文悦禅师认为慧南禅师将来一定可以成为佛门的龙象,于是利用机会提点他,要他去参临济宗的第六代正宗传人石霜楚圆禅师(又称慈明禅师),于佛法的体悟必定大有助益。
路途中,禅师遇到由石霜山来的僧人,因为不能领略楚圆的宗风,说到楚圆常常轻慢前来参学的学人,引起了禅师的疑心,所以就在半途改道,前往南岳福严寺。在福严任书记一职,过了半年,本想离开福严再度参方,正巧楚圆禅师要来接任福严寺住持,便决定留下来,看看石霜楚圆禅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悟道因缘
楚圆到了福严寺,每次上堂说法,总是说没两句就开始骂人,对许多大丛林的长老都有鄙薄之意,连怀澄禅师的开示,也都被他当作邪解,严加诃斥。慧南禅师对此感到气愤不平,但回想文悦禅师的话,想到心中的疑惑要自己来解开,因此决定直接向楚圆禅师请法。
楚圆原以为慧南的声名远播,必定于佛法有所领悟,因此问了慧南一个云门宗的公案──“洞山守初在参云门文偃禅师时,云门禅师要打他三顿棒,这三顿棒是该打?还是不该打?”慧南禅师曾经参过这段公案,因此毫不迟疑地回答:“该打”。楚圆禅师听了他的话,神情严肃地说:“听了说打三顿棒,就是挨棒。那么你从早到晚,听虫鸣鸟叫、钟鼓木鱼打板之声,也应该要挨棒,那么你挨棒要挨到何时呢?”慧南禅师瞠目结舌,回答不出来。楚圆禅师说:“我一开始以为当不了你的老师,现在看来,当之无愧。还不拜下。”慧南闻言赶紧顶礼拜下。楚圆禅师又讲了一段公案:“赵州禅师说他勘破了五台山的婆子,赵州到底从什么地方勘破她了呢?”慧南被问得哑口无言,汗如雨下,无法回答而退出方丈室。
隔天,慧南进入方丈室请求开示,又被痛骂一顿,慧南惭愧地说:“就是因为疑团无法解开,所以再来请求和尚开示。骂人难道是和尚慈悲接引的方式吗?”楚圆笑著回答他:“这就是骂吗?”慧南当下有所契悟,大声说道:“泐潭真的是以死语在接引学人。”并作出一首偈子呈上──“杰出丛林是赵州,老婆勘处没来由;而今四海清如镜,行人莫以路为仇。”楚圆禅师看了后,以手指著「没”字并看著慧南,慧南更改成“有”字,心中更加地佩服楚圆禅师,又住了一个多月之后才离开,这一年慧南禅师三十五岁。
历经磨难
后来,禅师到了同安崇胜禅院接任住持(一○四四年),并于第一次升座开堂说法时,宣布自己师承于湖南楚圆禅师,从此,泐潭怀澄禅师及其徒众,与慧南之间的关系就此断绝了。在同安两年之后,禅师又被请至庐山归宗寺担任住持(一○四六年)。
在归宗寺住持时,遭遇了火难,禅师因此被关进县衙,官吏们百般编排罪名,欲将他治罪。禅师深怕连累其他人,一一承认,不作任何辩解,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禅师被关押在狱中两个月,六十天都没有进食。出狱后,他终生对于在狱中所遭受到的磨难,只字未提。八年后,又移往宜丰黄檗山(一○五四年),最后几年住持于江西修水义宁黄龙山。
开演法义
慧南禅师接引学人的手法,不用死板的言语,也不像临济宗的末流滥用棒喝,而是充分酝酿疑情,将学人的思维推上绝路,再伺机推一掌,使其大疑大悟。曾有人问禅师这么做的用意,禅师回答:“父严则子孝。今日之训,后日之范也。譬诸地尔,隆者下之,洼者平之。彼将登于千仞之上,吾亦与之俱;困而极于九渊之下,吾亦与之俱。伎之穷,则妄尽而自释也。”
每当有学人请法时,禅师总是先问:“我手何似佛手?”接著再问:“我脚何似驴脚?”最后再问:“人人都有生缘,你的生缘在哪里?”以此三语来试探学人,挑起学人最深沉的疑情,疑之至极,令其困极而通,触机开悟。这就是著名的“黄龙三关”。禅师说,如此检验学人,“已过关者掉臂迳自而去,安知有关捩;从捩问可否,此未透关者也。”
禅师尝自言:“黄龙出世,时当末运,击将颓之法鼓,整已坠之玄纲。”禅师开创的这一派别,被称为黄龙派,与同门师兄杨岐方会开创的杨岐派,和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合称为禅门的“五家七宗”。
端坐示寂
黄龙慧南禅师法席昌盛,媲美马祖、百丈及大智禅师。黄龙禅师在熙宁二年三月十六日上堂辞众说道:“山僧才轻德薄,如何能够作为人师?由于不迷昧本心,不欺诳诸圣,而能解脱生死,得到自在。所以大觉世尊在燃灯佛那里,没有得到一法;六祖半夜在黄梅那儿,又传到了什么?”接著说偈:“得不得传不传,归根得旨复何言;忆得首山曾漏泄,新妇骑驴阿家牵。”十七日,于寝室内结跏趺坐,在大众环拥之下圆寂,世寿六十八岁,戒腊五十年。大观四年春天,皇帝敕谥“普觉”。
禅师圆寂后,弟子建塔于黄龙,世称黄龙慧南。门下得法弟子八十三人,以晦堂祖心(又称黄龙晦堂)、宝峰克文、东林常聪最为著名。
黄龙慧南禅师
唐 江
时至唐末五代,临济法系已呈衰弱之势。对此,风穴延沼禅师对首山省念禅师感叹自责:“不幸临济之道,至吾将坠于地矣。”然而进入宋代之后,在宋王朝的保护、扶持政策之下,佛教得到了较大的恢复、发展。其中临济宗门下新出黄龙与杨歧两派,禅灯灿亮,照耀千古。黄龙派的开山祖师黄龙慧南也在中国禅宗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黄龙慧南禅师(1002—1068),俗姓章,信州玉山(今江西省玉山县)人。自幼深沉有大人相,不茹荤,不嬉戏。11岁,投本邑怀玉山定水禅院,礼智銮和尚为师,出家为行童。此后,随师外出,道上遇及淫祠杂庙,“辄杖击火焚之而去。”期间随师学佛,且习儒典,博通经史。天僖四年(1020),19岁正式落发,随即受具足戒。不久奉师命外出参访游学。初来到江西庐山归宗寺,依止老宿自宝和尚,时时询之,且受严格熏陶,尤重威仪,坐必跏趺,行必直视。既而慧南禅师转至庐山栖贤寺,参学于澄禅师座下。在这里,深得法眼宗风钳锤,钦服“众进止有律度”的丛林规矩,受益匪浅。对此,直至晚年,慧南禅师仍记忆犹新,感叹“平生所为,多取法焉”。此后,慧南禅师从庐山下来,转至鄂州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与住在三角寺的泐潭怀澄禅师相见,并礼之为师。而后,泐潭怀澄禅师受请出主建昌石门山泐潭寺(即今江西靖安县宝峰禅寺),慧南禅师随之前往且掌书记之职,代分座接衲。时过不久,即以修持出众,而有“南书记之名,一时籍甚”之誉。也就在此期间,慧南禅师与在同寺中常住的云峰文悦禅师相交契切。云峰文悦禅师以为“(慧)南有道之器也,惜未受本色钳锤耳。”并且指引慧南禅师前去石霜慈明和尚处参学。于是,慧南禅师离赣入湘,却来到南岳衡山福严寺,参学于审承和尚座下。入寺后,审承和尚又请之为书记。谁知不到一年,审承和尚圆寂后,石霜慈明和尚继主福严寺方丈,慧南禅师又改师之,且留心验证云峰文悦禅师所言。随侍日久,见石霜慈明禅师贬剥诸方,件件数为邪说,而自己在泐潭怀澄和尚处所得密付之旨,皆在所斥之中。起初,慧南禅师很是不服,为之气索,遂造其室而请益。经数番教诲,慧南禅师对石霜慈明和尚所教心悦诚服,“坚请入慈明室”。又经数载钳锤,慧南禅师于石霜慈明和尚的大骂中大悟,作颂曰:“杰出丛林是赵州,老婆勘破没来由。而今四海明如镜,行人莫与路为仇。”石霜慈和尚以手指“没”字,慧南禅师即易之为“有”字,石霜慈明和尚颔之,予与印可,列为临济宗第八世。
数月之后,慧南禅师辞别恩师再次外出游学。初至方广后洞习静半载,后经荆州(今属湖北)再入赣,登上庐山,入住旃檀寺。三载后,入住于建昌同安寺(今江西永修县艾城凤栖山),继神立和尚之后住持法席。当时,泐潭寺遣僧来审提唱之语,慧南禅师应曰:“智海无性,因觉妄以成凡。觉妄无虚,即凡心而见佛。便尔休去,将谓同安无折合。随汝颠倒所欲,南斗七,北斗八。”开法同安之后,声名远播,即有“石霜一派入江西也”之传云。湘赣衲子,慕名而集,就连泐潭寺的不少人也改投慧南禅师座下。数年后,慧南禅师又改住于庐山归宗寺。法堂一开,远近参学日增,缁素同参,以致石霜门下的僧人也不远千里而来随其学法。名宦显贵王安石、程师孟等时来请益,隆兴府(府治在今江西南昌)与浔阳(今江西九江一带)太守、判官等官员也都登山听法,或礼请入署说法。然而就在这时,一日失火,大众哗动山谷,而慧南禅师安坐如平时。后却因此次失火,寺宇烬毁,慧南禅师获罪入狱。吏者百端求其隙,拷掠百至,慧南禅师“怡然引咎,不以累人,唯不食而已。”在狱中,慧南禅师日诵《法华经》,两月后,终于获释。此时的慧南禅师须发不剪,皮骨仅存。寺中首座翠岩真禅师一见,禁不住而泣下,却顿遭慧南禅师叱之曰“这俗汉”。回到归宗寺,慧南禅师即率众募缘重修寺宇,大体完工后,方转至瑞州新昌黄檗山(在今江西宜丰县),主法黄檗寺。且在溪上方结庵曰“积翠”,潜心修持。在此,慧南禅师始用“三关”之法接引学人。
冶平二年(1062),应隆兴府(府治在今江西南昌)太守程师孟等人之请,入主黄龙山黄龙寺(在今江西修水县)。入寺后,法席一振,宗风高唱,“三关”之法应用纯熟,辉炳史册。
慧南禅师的“三关”之法,即为其所创设,用以接引学者的“生缘”、“佛手”、“驴脚”三问,具体说来则为:“师室中常问僧出家所以、乡关来历,复扣云:‘人人尽有生缘处,那个是上座生缘?’又复当机问答,正驰锋辩,却复伸手云:‘我手何似佛手?’又问诸方参诸宗师所得,却复垂脚云:‘我脚何似驴脚?’三十余年示此三问,往往学者多不凑机。丛林共目为‘三关’。”对于这三关的法旨,慧南禅师曾作三则颂而释之,第一颂释云:“生缘有语人皆识,水母何曾得离虾,但见日头东畔上,谁人更吃赵州茶。”此颂第一关“生缘”。以平常之问,生缘即指人的姓氏、籍贯等,对于一个入寺参学的人来说是必须通报的。但在慧南禅师的首关中,以此契机,话分两截,进而试探学人是否有吃赵州茶的本领。“吃赵州茶”本是一公案,丛林用得很多,看似平常,寓意深邃,由此而显示学人于禅修之根机。第二则颂曰:“我手佛手齐举,禅流直下荐取。不动干戈道处,自然超佛越祖。”此颂第二关“佛手”。意从理上设问,试探学人对法的敏感,去其法执,充满机锋激流。第三则颂曰:“我脚驴脚并行,步步踏着无生。会得云开日见,方知此道纵横。”此颂意在紧扣涅槃无生境界的第三关,启发学人把握自性,脱尽生死牢关,抛弃我执、法执,进入纵横自在的境界。“黄龙三关”的创设,从平常入手,步步为营,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启发学人,跳出窠臼,扫除执解。慧南禅师以之接引学人时,对学人所答皆不置可否,“敛目危坐,人莫涯其意。”对自己之所以这样做,慧南禅师认为:“已过关者,掉臂而去,安知有关吏在?从吏问可否,此未透关者也。”“黄龙三关”正是展示了慧南禅师所开创的险绝凌厉的禅风,也体现出其提携后学、造就僧才的婆心。对此,慧南禅师曾作《同总颂》表白心迹:“生缘断处伸驴脚,驴脚伸时佛手开。为报五湖参学者,三关一一透将来。”正是这样,慧南禅师的“三关”之法,初用于黄檗积翠,广用在黄龙。此帜一树,天下震动。四方衲子,闻风而来,却又往往望风而倒,死于句下。但是对于处于衰落中的临济宗来说,为之大振。诚如惠洪禅师所评,慧南禅师“门风壁立,虽佛祖亦将丧气,故能起临济于已坠之道。”宋代名士黄庭坚更把慧南禅师的“三关”之法比作大熔炉,赞之“自为炉而熔凡圣之铜”。
当然作为佛门弟子的慧南禅师,自幼遁入空门,辗转南北,参扣善知识,饱受钳锤,中晚年时应用三关之法接引学人,是其禅修建树的一个方面。对其禅学思想,则从散见于书信、语录、偈颂、笔记等之中,今天我们可以由此而窥见一斑。
慧南禅师早年从泐潭怀澄和尚学云门禅,继而改师石霜慈明和尚嗣承临济法脉。但对于禅修,慧南禅师则是遥承师祖马祖道一大师“道不假修,但莫污染”之论,进而强调“禅不假学,贵在息心。心息,故心心无虑;无修,故步步道场;无虑,则无三界可出;不修,则无菩提可求。”并且告诫学人,要“一念常寂”,这样可以使“三际杳忘”。所以在慧南禅师看来,“拟心即差,动念而乖,不拟不动,土木无殊。”只有这样,凡心不动,随处作主。
对于道,慧南禅师认为,“道”是一种恒常不变的存在,“古之天地日月,犹今之天地日月;古之万物性情,犹今之万物性情。天地日月固无易也,万物性情固无变化,道何为而独变乎?”而且在慧南禅师看来,道无疑滞,无始无终,无前无后,无形无记。虽不假言说,但为使人体悟此道,不得已而说之:“大道无中,谁复前后?长空绝迹,何用量之?空即如是,道岂言哉?虽然如是,上根辈不假言论,中下之流又争免得。”非仅如此,慧南禅师在奉行“道不假修”祖训的前提下,对于有志之士,则寄予更大的期望,要他们志存高远,悟道日深。因为“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道之与圣,总在归宗杖头上。汝等诸人,何不识取?”而且,慧南禅师以为“道如山,愈升而愈高,愈行而愈远。学者卑浅,尽其力而止身。惟有志于道者,乃能穷其高远。”
在教导学人正确认识与把握道的同时,慧南禅师也教示他们要正确认识“法身”,强调“法身无相,依智海以为源。含识之流,总法身而为体,只为情生智隔,于日用而不知,想变体殊,趣业缘而莫返。”“法身无相,应物现形。般若无知,随缘即照。”慧南禅师开示学人,要懂得体道见性成佛,关键认识佛性,进而体道。然而,对此之首要在于有志于道。所以慧南禅师对于出家僧众要求很严,教导他们既出家,就要禀丈夫决烈之志:“夫出家者,须禀丈夫决烈之志,截断两头,归家稳坐。然后大开门户,运出自己家财。”要践酬这样的大志,就要不落两边,杜绝分别心,抛弃万法差别相。同时注重息心、忘念,坚持专心恒一,勤奋不懈,不断积累,“夫圣贤之学,非造次可成,须在积累。积累之要,惟专与勤。屏绝嗜好,行之勿倦,然后扩而充之,可尽天下之妙。”对学人的接引,慧南禅师在使用“三关”之法的同时,还用“一足令”。据《黄龙四家语录》卷一载,僧问:“作家不啐啄,啐啄不作家。大众临筵,诸师作家相见。”师垂下一足。进云:“焰里寻飞雪,水下火烧天。”师乃收足。慧南禅师的此举,禅林称曰“一足令”。“一足令”的最早使用当推青原行思和尚,但其后无人再用。慧南禅师将其发扬光大,在丛林获誉很高,“黄龙行此令,十方诸佛,无敢违者;一切圣贤,无敢越者,无量法门,一切妙义,天下老和尚舌头,始终一印,无敢异者。”慧南禅师遁入空门之后,数十年如一日,深入经藏,恒心苦修,恪守祖师“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的信条,但是看到当时文字禅的蔓延,似有成灾之虞,因而也有自己的看法。首先是教诫学佛法不在言句本身,认为“诸佛出世,假设言论,祖师西来,不挂唇吻”,文字禅是“呈华丽言句”之作,强调“我佛如来,摩揭陀国亲行此令,二十八祖递相传授。洎后石头、马祖,马驹踏杀天下人;临济、德山,棒喝疾如雷电。后来儿孙不肖,虽举其令而不能行,但呈华丽言句。”而且语重心长地指出,热衷“文字禅”是“后来子孙不肖,祖父田园,不耕不种,一时荒废,向外弛求。纵有些少知解,尽是浮财不实。”强调“古人求道求自心,求得心空道自亲。今人求道外求声,寻声逐色转劳神。劳神复劳神,颠倒何纷纷!”因此,慧南禅师诚恳地劝告他们:“所以作家不如归家,多虚不如少实。”其次,慧南禅师主张应该恪守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之祖训,但面对末法时代,上根之人不多的实际,必要的“提唱”是应当的。“不有提唱,孰辨宗由?不有问答,孰明邪正?”所以,应当是出语随缘,视机而施,不可固执,要使活语,切不可热衷于玩弄文字,“古人随时一言半句,亦无巧妙。今人用尽心力安排,终不到他境界,用此思维辨于佛境,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纵经尘劫,终不能著。”可见慧南禅师对于以语言文字来显示、传达、保存、弘传佛法的态度是圆融的,希望学人在使用语言文字弘传佛法时,切不可执着,更不能雕琢,以免舍本逐末,误己误人。
慧南禅师自开法以来,数坐道场,对于丛林建设多有建树。首先,慧南禅师强调丛林建设好坏,长老人选很为重要,认为“夫长者之职,乃道德之器。先圣建丛林,陈纲纪,立名位,选择有道德衲子,命之曰长老者,非苟窃是名也。慈明先师尝曰:‘与其守道老死丘壑,不若行道领众建丛林。’岂非善守长老之职者?则佛祖之道德存欤?”有了有道德的长老,丛林的下一步关键在于规矩要严,道风要正。这就要求每个常住僧众严守戒律,循规蹈矩,做到“进止严重,见者敬畏”。千万不可有违规矩,否则“规矩既乱,诸事参差。一人失事,众人不安”,那丛林也就难以维系了。其次,对于丛林建设,还应注意得众,尤其是丛林的长老,要正确地对待“人情”,认为“人情者,为世之福田,盖理道所由生也。故时之否泰,事之损益,惟圣人通天下之情。”所以,慧南禅师自己就很注意人情的圆融,在接引学人时,因人施教,视机而行,当机立断,切入为宜,“遇方则方,遇圆即圆”。一旦看中,大胆使用,一梁一柱,所以强将手下无弱兵,门下学人“一个个硬剥剥地”而非等闲之辈。也正是这样,慧南禅师法筵一开,四方衲子慕名而至,“人天大善知识,须是和尚始得。”尤其是晚年开法黄龙,座下徒嗣甚众,后人评之曰“天下有志学道者皆集南公。”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黄龙得势,首在得人”。
慧南禅师一生虔诚奉佛,悟道之后,先后开法庐山归宗、黄檗积翠、隆兴黄龙数座道场。尤其在黄龙,晋院之始即发“黄龙出世,时当末运,击将颓之法鼓,整已坠之玄纲”之宏愿。而后一直以“翻思有负公侯命,旦夕彷徨益厚颜”而自励,以振兴宗门为己任。苦心经营,终于黄龙一派,横被天下,名震千秋。当时,黄龙“法席之盛,堪比泐潭马祖、百丈大智。”黄龙寺则被称为“天生狮子之窟,不二旃檀之林。”慧南禅师座下法筵常盛,嗣法弟子有祖心晦堂、宝峰克文、东林常感、云居元 祐、隆庆庆闲、泐潭洪英等数十人。此后,代相传承,形成险绝凌厉之宗风,人称“黄龙宗”,即史称“五家七宗”之一。宋淳熙三年(1186),日僧明庵荣西来华,于虚庵怀敝门下受授黄龙宗脉。归国之后,开日本临济宗建仁寺一派,成为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中之黄龙派。不仅如此,慧南禅师的禅法,遍传缁素,就连宋明理学大家周敦颐也曾自道“吾此妙心实启黄龙”。
宋熙宁二年(1069)年3月16日,慧南禅师对众说辞世偈曰:“得不得,传不传,归根得旨复何言。忆得首山曾泄漏,新妇骑驴家人牵。”次日午时,在黄龙寺圆寂,塔葬寺之前嶂,保存至今。大观四年(1110)徽宗敕慧南禅师“普觉”之号。
黄龙慧南禅师(一作惠南,1002 ~ 1069 ),俗姓章,原是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县)人。他年仅十一岁便拜怀玉山定水禅院智銮禅师为师,当了小沙弥。
慧南不仅广读佛经,而且修习儒典,博通经史,数年之后,成为内外兼修、诗文俱佳的青年僧人。
天禧四年,十九岁的慧南受具足戒之后,开始远游行脚。他来到庐山归宗寺,当时,老尊宿自宝禅师在此集众坐禅。刚刚步入丛林的慧南对禅定很感兴趣,所以用心参究,时时咨询,很是下了一番功夫。自此,他坐必跏趺,行必直视,初具了一位禅者的风姿。
那时,距离归宗寺不远的栖贤寺住持澄禅师,是法眼宗第三代宗师。法眼宗作为禅宗刚刚诞生的宗派,正处在活力十足、蓬勃发展的时期,其禅风融汇各家之长。而澄禅师更是性情高洁,持律精严,被慧南视为丛林标杆。因此,他在此修行了整整三年。其后,他的禅风深受法眼宗的影响。
慧南离开庐山栖贤寺之后,继续云游参访。他跨过滚滚长江,来到鄂州蕲水(今湖北省浠水县)三角寺,拜谒云门宗尊宿怀澄禅师。二人言语相契,怀澄禅师认为慧南已经悟解,以宗门法器许之。故而慧南从此追随怀澄移居建昌(今江西靖安县)石门山泐潭寺。
泐潭寺(今宝峰寺)是马祖道一所开创的禅宗祖庭。慧南开始掌书记之职,代怀澄禅师接纳学僧,分座说法,一时间名振诸方,誉满禅林。
然而,一个禅者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慧南的命运。这个人,就是有“佛法龙象”之称的临济宗云峰文悦。
慧南曾读过云峰文悦的一首诗《寄道友》:“散尽浮云落尽花,到头明月是生涯。天垂六幕千山外,何处清风不旧家?”因此,当云峰文悦游方来到泐潭寺时,慧南与之若久别重逢。
而云峰文悦禅师见到慧南之后,长叹了一声:“可惜!”因为他知道慧南是难得的宗门法器,可惜未受到本色钳锤,犹如大梦未醒。
那一天,云峰文悦禅师要去游西山,慧南欣然相陪,与他同往。当夜,他们宿在西山下,夜话禅林法道。云峰文悦说:“怀澄禅师虽是云门之后,但他的法道已经失去了云门宗的险绝、凌厉之风。 ”
慧南知道他遍参四方尊宿,深得临济、云门法要,所以追问他有何差异?云峰文悦说:“云门祖师宛若九转丹砂,可以点铁成金;而怀澄禅师故弄玄虚,犹如华丽的水银,只可玩游戏,岂能煅凡成圣?”
事关自己的师长,慧南举起枕头狠狠砸向云峰文悦 ……
第二天分手之前,云峰文悦说:“对不起,昨夜我没有注意言辞方式,伤了你的情感。不过,你应该知道,云门祖师气宇如王,岂甘死于语下?怀澄禅师有法授人,就是死语呀!而死语,岂能活人?”
说完,云峰文悦转过身,扬长而去。
而慧南,愣在了当场。作为一个禅者,他心里明白,云峰文悦说得十分正确。自己昨夜之所以用枕头打他,不过是被人家说中了心病而恼羞成怒罢了!慧南赶紧追上文悦禅师,请教: “若是如此,我应该拜谁为师呢?”
云峰文悦说:“石霜楚圆手段高明,超出诸方,你应该去参拜他。”
慧南心中默想:“云峰文悦的师父是大愚守芝,而他却指示我去拜见石霜楚圆,毫无门户之见。由此看来,他的确心地无私,是为我好!”
于是,慧南当日便收拾行装,离开泐潭寺,像无数前辈那样,踏上了“江湖之路”—— 从江西到湖南造访石霜楚圆。
石霜山又称霜华山,位于湖南浏阳县西南。它南接醴陵,北连洞阳,山上的崇胜寺,二百年来一直是著名的禅宗道场。慧南经过艰苦跋涉,来到了石霜山下。这时,已是夕阳西照时分,火红的晚霞,给这座大师辈出的山峰涂抹上一层神圣的光彩,清风徐来,送来崇胜寺悠扬的晚钟。天色已晚,他不得不憩息于山下的田庄里。夜间,慧南与同住在田庄里的僧众围炉夜话,自然而然要打听石霜楚圆的禅风。谁知这些刚从山上下来的僧人说,楚圆禅师从不严格管理寺院,也不认真教导弟子,而且出言不逊,经常讽刺挖苦诸方丛林。
闻听此言,慧南感到一桶雪水从头顶浇了下来,立刻冰凉透心。他后悔这次冒然前来,因而不再上山,与那几个行脚僧结伴,径直转向南岳衡山,去拜谒福严审承禅师。
衡岳福严寺住持审承禅师 ,是大阳警玄的高足 ,曹洞宗的尊宿,号 “ 贤叉手 ” ,其禅法严谨细密,名重丛林。很显然,好学的慧南正是冲着曹洞宗法而来。福严审承禅师一见慧南,十分重视,命他任书记一职。
我们看,慧南从十一岁出家,先是研读经论多年,后又修习禅定,云游行脚遍参各方尊宿,先学法眼宗风,后参云门禅法,而今又深入曹洞宗旨,可以说,他是融通教宗,博采众长。然而,哪怕是金色的鲤鱼,如果不能跳过龙门,也只能是鲤鱼,永远不能化作飞天神龙!
慧南的龙门,就是临济正宗禅法的锤炼!
如果说,慧南曾错过了师从石霜楚圆的大好机会,那么,上苍又为他挽回了这个机遇 —— 景佑三年(公元1036),审承禅师圆寂之后,衡阳郡守奉请楚圆大师出任福严寺方丈 —— 世事变易,因缘所成,信不虚也。
此时,已经三十五岁的慧南决定先留下来,以便冷眼旁观,看一看石霜楚圆是不是像传说的那样狂放无状。果然,石霜楚圆出任方丈之后,上堂说法贬剥诸方,将丛林中许多人当作家珍的禅法,数落为邪解。
要道,那些被石霜楚圆视为垃圾、弃之如敝履的东西,正是泐潭怀澄密付给慧南的诀窍啊!
慧南顿时感到意气索然。然而,他那不可一世的高傲气势,已经被石霜楚圆的凌厉禅风所催折,心中那丝挥之不去的、一直没有了断的疑云又泛了起来。他很想去找石霜楚圆咨询,但三至方丈三次都没有进门 —— 人啊,很难自我否定,更难以舍弃自己一直当作宝贝的东西。他痛苦彷徨,不知如何是好 ……
然而,慧南毕竟是一位寻求宇宙人生至高真理的禅者,最后,他慨然自语:“大丈夫有疑不断,何以顶天立地?!”随即,一跺脚,推开了方丈之门。
没想到,石霜楚圆竟然预知,说道:“书记犹豫徘徊,是不是有什么难以开口之事?”
慧南说:“其实是弟子心中有疑,愿投诚入室,求和尚裁决。惟愿您大慈大悲,不惜法施。”
石霜楚圆笑道:“书记你已经领众行脚,名传诸方。即使有疑,也可以坐下商量,何必说什么入室不入室呢? ”
于是,石霜楚圆呼唤侍者,给慧南抬来一张禅榻,请他落座。
慧南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石霜楚圆居然是这样的诚恳,所以他心中愈发惶恐不安,如何敢坐?他再三恳求石霜楚圆为他开示。
石霜楚圆说:“你学云门禅,必然熟知其宗旨。如云门祖师曾经对洞山守初说:饶你三顿棒。那么,守初是应该挨打、还是不应该挨打?”
慧南说:“该打。”
石霜楚圆一脸的严肃,神色庄重地反问 :“照你这样说,那些乌鸦喜鹊从早到晚,叽叽喳喳叫个不停,都应该挨打了?”
慧南大吃一惊,因为他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领会过云门禅法。至此,他平生积累在胸中的那些意气、自负,通通化为乌有。石霜楚圆说:“你在丛林之中大名鼎鼎,我以为不堪作你的师父。今天看来,你的解识只不过如此而已,老僧教你绰绰有余。”
闻听此言,慧南大喜,因为,师父许可他登堂入室了。他请石霜楚圆端坐在禅床上,恭恭敬敬炷香作礼,三跪拜师,然后咨询禅道。
石霜楚圆再次问他:“赵州勘婆子公案,你应该知道吧?”
慧南点点头,心中将这个公案梳理了一遍:
一个禅僧问一位老婆婆:“台山的路怎样走?”老婆婆说:“照直去。”那僧走后,老婆婆却说:“好个师僧,就这样去了。”赵州和尚听说之后,也像那样问路,老婆婆也是那样答,但赵州回去之后,却对那僧说:“台山的老婆婆,我为你勘破了。”
石霜楚圆问慧南:“赵州说:‘台山婆子,我为你勘破了。’且道,哪里是他勘破婆子处?”
慧南通身汗下,却不能回答。第二天,慧南又来到丈室,哪知,师父迎接他的不再是禅榻,而是劈头盖脸的责骂!慧南被骂得狗血淋头,心中更是疑惑不解,说道:“骂人,岂是慈悲法施呀?”
石霜楚圆反问道:“怎么,你是当骂来领会的吗?”
佛法实相,万事万物平等无差别,骂,也是清净佛性的显现,也就是法施啊!慧南于言下大悟,失声道:“泐潭之法,果然是死语!”即献偈曰:
杰出丛林是赵州,老婆勘破有来由。而今四海清如镜,行人莫与路为仇。
好一个“行人莫与路为仇”!脚下的路,就如求道人的“道”,求道之人千万不要把自己放在“道”的对立面看待,你无时无刻不是行走在“道”上啊!
石霜楚圆大师终于颔首微笑,印可了慧南的悟境。
一条跃过龙门的金鲤,终于脱胎换骨,化为了黄龙,飞腾在辽阔的天宇。
(张志军《禅机领悟》。)
正果法师在《禅宗大意》一书中对于此段历史的叙述,以供对照:
黄龙慧南(1002—1069)禅师,是临济下八世,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县)章氏子,童年不吃荤、不嬉戏。年十一出家,十九岁受具足戒。依泐潭怀澄禅师学云门禅,受泐潭印证,今分座接物,名振诸方。临济宗人云峰文悦见之叹曰:‘南有道之器也,惜未受本色钳锤耳!’偶然会元峰文悦禅师同游西山,夜间谈论云门法道,因问泐潭所授之旨,师言其要。峰曰:‘澄公虽是云门之后,法道异矣。’师诘其所以异,峰曰:‘云门如九转丹砂,点铁成金。澄公如药汞银,徒可玩,入煆则流去。’师怒,以枕投之。明日,峰谢过。又曰:‘云门气宇如王,甘死语下乎?澄公有法授人,死语也。死语,其能活人乎?’语讫,即背去,师挽之曰:‘若如是,则谁可汝意?’峰曰:‘石霜圆手段出诸方,子宜见之,不可后也。’师默计之曰:‘悦师翠岩,使我见石霜,于悦何有哉!’即造石霜。中途闻慈明不事事,慢侮丛林,遂不往,登衡岳,谒福严贤,贤命掌书记。不久贤圆寂,郡守以慈明补之。师心喜,且欲观其人,以验云峰之言。明既至。贬剥诸方,斥为邪解。而泐潭密付之旨,皆在所斥中,师为之气索。乃曰:‘大丈夫为此事求抉择,岂可置疑胸中。’遂造其室怀香求指示。明曰;‘书记领徒游方,借使有疑,可坐而商略。’师哀恳愈切。明曰:‘公学云门禅,必善其旨。如云放洞山三顿棒,是有吃棒分,无吃棒分?’师曰:‘有吃棒分。’明色庄而言曰:‘从朝至暮,雀噪鸦鸣,皆应吃棒。’明即端坐,受师炷香作礼。明复问曰:‘如汝会云门意旨,则赵州道:台山婆子,我为汝勘破了也。且那里是他勘破婆子处?’师汗下不能答。次日又诣,明诟骂不已。师曰:‘骂岂慈悲法施邪?’明曰:‘你作骂会那?’师于言下大悟。作颂日:‘杰出丛林是赵州,老婆勘破没来由。而今四海清如镜,行人莫与路为仇。’呈慈明,明以手指‘没’字,师为易‘有’字。明点头印证之。
关于黄龙慧南禅师的相关事迹与偈语分别在《五灯会元》(卷十七)、《禅林僧宝传》(卷二十二)、《禅宗全书》(卷四十一)中有所收录。欲探慧南禅师之详情者不妨找来一观。
黄龙慧南大师──临济宗黄龙派初祖   黄龙慧南大师,宋代信州人,临济宗黄龙派之祖,世称黄龙慧南。  大师少习儒业,博通经史,遍参栖贤澄諟、泐潭怀澄等诸宿,后承法于临济传人石霜楚圆。大师于同安院开堂说法,四众归趋。不久至归宗寺,因突遭火灾全寺尽毁,而蒙冤坐狱,获释后乃退居黄檗积翠庵。复受请至黄龙山崇恩院,法席鼎盛,直追马祖、百丈,宗风大振,遍及湖南、湖北、江西、闽粤等地,蔚成黄龙派,日本临济宗之祖荣西即源于此派。北宋以后,临济宗独盛于禅林,流传至今,大师功不可没。  大师善取公案广度四众,室中尝设「佛手、驴脚、生缘」三转语以勘验学人,世称「黄龙三关」,于宋熙宁二年入寂,世寿六十八。徽宗大观四年(公元一一一○年),追谥「普觉禅师」,遗有《黄龙慧南禅师语要》、《书尺集》各一卷行世。
黄龙慧南
黄龙慧南(1002--1069),宋代临济宗黄龙派始祖。信州玉山(江西上饶)人,俗姓章。幼习儒业,博通经史。11岁剃染出家,19岁受具足戒。依云门门下泐潭澄禅师,分座接物。后因云峰文悦指点,往参石霜楚圆,楚圆问:"公学云门禅,必善其旨。如云放洞山三顿棒,是有吃棒分、无吃棒分?"慧南答道:"有吃棒分。"楚圆郑重地说:"如此,从朝至暮,鹊噪鸦鸣,都应吃棒。"楚圆又问:"赵州道:台山婆子,我为汝勘破了也。且那里是他勘破婆子处?"慧南汗下如雨,不能加答。第二天,慧南继续请教,楚圆痛骂不已,慧南说:"出家人慈悲为怀,骂岂慈悲法施耶?"楚圆说:"汝作骂会耶?"慧南于言下大悟。作颂曰:"杰出丛林是赵州,老婆勘破有来由。而今四海清如镜,行人莫与路为雠。"后于同安院、归宗寺开堂说法,因寺突遭火灾,蒙冤入狱。出狱后,于黄檗建积翠庵,四方闻风而至,受请住黄龙山崇恩院,法席鼎盛,名振诸方,道风播于天下。
举:遵布衲在药山会里作殿主,浴佛次。
药山问曰,汝只浴得这个,还浴得那个么?
遵曰,把那个将来。
药山便休。
师云:古人随时一言半句,亦无奇妙。今人用尽心力安排,终不能超他境界。所以只凭识心思量计较,以当宗乘。殊不知有作思惟,辨于佛境,如取荧火烧须弥山,纵经尘劫,终不能着。
是故,行脚底人,切须自看,从上来事,合作么生?毕竟将何敌他生死?勿以少许粗浮知见,自作障碍,佛法不是这个道理。
戏论曰:
药山问:汝只浴得这个,还浴得那个么?
若是本分衲子,不必画蛇添足,如遵兄相答,只向他药山道:那个且不问,这个是什么?管教他药山一时休去。
争奈诸人不敏,累他黄龙不惜口业,引《圆觉经》文,要人直下会取那个。
虽然如是,诸人还识这个么?如若不识,且问诸人,还将那个拿来么?
若要全识这个、那个,即今不识者是。
只如黄龙引经文曰,勿以粗浮识见,自作障碍,佛法不是这个道理。
诸人还会么?
岂不见永嘉道:是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
毕竟如何是这个?毕竟如何是那个?
了却心时,那个就是这个。心未了时,这个不是那个,那个不是这个。
黄龙曰:摩尼在掌,随众色以分辉;宝月当空,逐千江而现影。诸仁者,一问一答,一棒一喝是光影。三世诸佛,一大藏教,乃至诸大祖师,天下老和尚,门庭施设,千差万别,俱为光影。且道何者是珠?何者是月?
若也不识珠与月,念言念句,认光认影,万不可得。
岂不见道,若也广寻文义,犹如明镜里求形。更乃息念观空,大似水中捉月。
衲僧到此,须有转身一路。
若也转得,裂开捏聚,无非大事现前,七纵八横,更无少剩之法。
若转不得,布袋里老鸦,虽活犹死。
戏论曰:
何者是珠?何者是月?一切有为法,如露亦如电。众人执色为珠,执影为月,不随众色,不逐千江,试道看,珠是何物?月在何处?
黄龙早已向诸人道了也。
若能当下会取,转身一路则许你有,一部大藏则许你会。
若也不是,即如黄龙所说,布袋里老鸦,虽活犹死。
然则如何是转身一路?
曰:打开布袋,放出老鸦。
举:智门因僧问:如何是般若体?
门云:蚌含明月。
僧问:如何是般若用?
门云:兔子怀胎。
师云:大小智门,却向言语中明体用,黄龙即不然。
如何是般若体?一堆屎。
如何是般若用?一堆屎中虫。
戏论曰:
圆悟禅师在《碧岩录》中颂此体用公案,费却多少葛藤,也瞎却多少眼目。
不若黄龙使人绝处逢生,体用直现眼前,更无有情识可资生死。
古来宗师皆以本分事接人,即或以言语示人,也要学人当下会取。如若不然,也要断人情路,不可句里呈机,自取迷封,死于言下。
只如此公案,起人情识,易入迷解,故黄龙直下步他古人行履,为学人去粘解缚。学人苟能了自心性,则何为般若,何为体用,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道个如如,早已不是。
黄龙为学人清粪送屎,不惜眉毛拖地,何等老婆心切!
诸人不悟,任你口若悬河,吞吐经论,依然如人说食不饱,与他般若自性体用何干?
师(黄龙)室中常问僧曰:人人尽有生缘,上座生缘在何处?
正当问答交锋,却复伸手曰:我手何似佛手?
又问:诸方参请,宗师所得。
却复垂脚曰:我脚何似驴脚?
三十余年,示此三问,学者莫能契旨,天下丛林目为三关。
脱有酬者,师无可否,敛目危坐,人莫涯其意。南州潘兴嗣尝问其故,师曰:已过关者,掉臂径去,安知有关吏?从关吏问可否,此未透关者也。
(《指月录》卷二十五,天宁寺本)
戏论曰:
黄龙自有三关颂,兹录于下:
生缘有时(《五灯会元》作"语")人皆识,水母何曾离得虾?但见日头来(五作"东")畔上,谁能更吃赵州茶。
我手佛手皆(《五灯会元》作"兼")举,禅人直下荐取。不动干戈道出,当处超佛越祖。我脚驴脚并行,步步踏着无生。会得云收日卷,方知此道纵横。
总颂道:生缘断处伸驴脚,驴脚伸时佛手开。为报五湖参学客(《五灯会元》作"者"),三关一一透将来。
黄龙平日道风凝重,不苟言笑。设此三关示以天下真修实证,而矫世情,用心良苦,若不得已也。
药山和尚平日不许学人看经,一日看经次,有僧问:和尚既不许学人看经,何得自看!
药山道:你等看经,牛皮也须看穿,我但遮眼耳。
此是黄龙出设三关之心行。
黄龙道:人人尽有生缘,上座生缘何处?
诸人若从生缘中会取,不止过关不得,且出头日驴年在。
狮子咬人,韩卢逐块。杀人须见血,了命须偿命。更不得拖泥带水,有些许毫尘即不是也。
我手何似佛手?
诸人且不可作佛法会取,黄龙早已道了,佛法不是这个道理。
我脚何似驴脚?
我脚两只,驴脚四只,有何奇特!不作圣解,管他泥多佛大,神灵庙肥。
因此,若作玄机会取,则乾坤之内,宇宙之间,尽是玄机,驴年会取得了。
当人若会三关意,关关本非关。
当人不会三关意,关关都是关。
然则如何是黄龙三关?
曰:生缘人人有,而今我独无,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我手如佛手,半夜能搔痒,都云儿女痴,不知父母颠。
我脚非驴脚,穿袜又穿鞋,人到无心处,情深更转迷。
为报参学人,娘生一张脸,寒生鼻涕流,热时汗水下。
摘自《禅戏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