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储40万吨期糖入市干预推迟 定价能力遭到质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42:25
www.hexun.com 【2006.04.02 11:26】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黄杰】
原定于3月底拍卖的国储糖被推迟至4月上中旬。即将拍卖的40万吨国储糖竞拍价位,已经被业界看做是国内白糖市场的拐点。
“从本次竞拍底价至今还没有公布看,国储的心态很复杂——非常担心能否达到打压糖价的预期——我国人均白糖消费水平仍然很低,消费潜力一旦释放出来,现市供应或许会严重吃紧。”东银期货白糖研究员黄永进分析。“要命的是,期货市场的灰色资本渠道已经把国际和国内市场彻底贯通起来,中国白糖资源紧缺的投资价值已经在这里被充分挖掘。”一位现货市场研究员称。
国储糖推迟入市
来自多家期货公司的研究人士向记者证实,在无法准确判断国际市场走势的情况下,发改委、商务部已经把40万吨国储糖入市干预的时间推迟到4月上中旬。而此前市场公认,3月底最少有10万吨国储糖会入市探路。
据参加3月28日发改委有关联席会议的人士介绍,竞价拍卖的底价和具体时间目前仍在商谈中。但他表示,首批10万吨储糖最迟不会超过4月中旬入市。
这也是自今年1月6日白糖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以来,政策干预糖市的最大手笔。前述人士认为,40万吨国储糖即将入市已经在市场上形成了巨大阴影。而一旦贸然入市仍无法遏止内外盘的强劲走势,干预效果将大打折扣。反之,让利剑总是高悬在头顶,效果或许会更好。
而前不久,广西壮族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郭声琨、发改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马占平、中国糖业协会理事长贾志忍等官方人士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目前糖市在外盘牵引下已扭曲,高企的现市价格会伤害到涉糖产业的整体利益,国内糖市急需稳中有降。
“国际期市剧烈震荡必然导致脆弱的下游产业不堪重负。”黄永进认为,期糖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拐点,必须相对脱离外盘牵引,让国内现市价位稳中有降。黄永进分析,40万吨国储糖入市的竞卖底价将直接左右短期国内市价走势,市价如果受政策牵引回落,则拍卖达到预期效果;反之,如果仍旧高企,将重蹈今年一拍、二拍覆辙。
口风的变动让业界同样不安。如此前中粮集团已经看空,并且建立了5000张套保合约;而河南万达则在回吐获利背景下大幅退出。
期糖先天不足
1994年初,海南中商期货交易所、北京商品交易所等8家交易所都有食糖交易品种,其中海南中商期货交易所和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的白砂糖期货交易很活跃,许多食糖的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入市进行交易和套期保值。但后来有关期货均被叫停。“叫停是因为当时期货市场法制还不完善,投机色彩严重,食糖期货规范交易的条件欠缺。”业内人士分析说。
期糖再次上市的背景则是国内需求急剧膨胀,糖源吃紧。发改委、商务部为此在2006年1月5日和16日各投放9.2万吨白砂糖;而1月6日,证监会又紧急批准期糖上市。
“不可能安排的如此凑巧,显然是有意为之。”海通证券研究员丁频分析,但从实际情况看来,期糖上市平抑价格的目标并没有很好实现——下游企业担心期市剧烈变动,对套期保值没有信心,因此并不入市参与;而在国际期糖市价指引下,国内盘不断跟风,反而助长了国内厂商压库惜售的心态。而政策干预频频无果更让市场失去信心。
事实上,期糖上市3个月来,始终没有摆脱政策干预的影子。
干预须谨慎
如何引导糖价回归价值?郭声琨的观点具有一定代表性:一是建议国家确定最低指导价3300元/吨,低于此价政府财政贴息支持企业收储,如本榨季开始糖价就一直在3500元/吨之上运行,现在稳定在4800元/吨左右;二是在榨季期间3次提前给农民兑付联动价款,消除厂家、商家对高位糖价的恐惧感,使糖价在相对合理的价位稳定运行。
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信息处处长袁永康介绍,受利好刺激,2006年国内糖料蔗种植量大幅攀升,这将直接导致糖价震荡幅度加大,不利于价值回归。
前述人士分析,期糖作为一个新品种,短期内没有达到上市之初的设想在所难免。但是,国家一旦通过有形之手把糖价拖到低谷,期市将严重脱离实际,并直接影响到内盘与外盘的互动,投资者将可能对期糖市场失去信心。“因此,后期干预需要与国际期市建立起对等的价格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合理牵引价格波动。”
“从目前看,只有当现市价格回归于价值之后,期糖功能才能得到最佳发挥,并形成与国际期市相抗衡的力量。”黄永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