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社会0000000000000000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46:44
汽车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西安市市长 冯煦初   一、汽车发展对城市环境的重大作用      汽车是一种综合性强、技术含量高、批量大的产品,它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汽车的制造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水平的重要标志。许多国家把汽车工业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发展的作用愈来愈重大。
    1、汽车工业的发展对城市相关产业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汽车工业的发展程度是区域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集中反映。汽车工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产业,它的发展既有赖于对国民经济众多方面的支撑,又可以带动一系列产业同步发展。当前,汽车的性能日趋完善,结构日趋复杂,一辆现代汽车大约由1.5-2万个零件构成,涉及到原材料、能源、化工、冶金、机械、电子、轻纺、建筑、商业、金融、交通运输等34个行业。我国的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如消耗国内钢材的6%,轮胎的43%,钢化玻璃的45%,油漆的6.4%,摩擦材料及其制品的80%。汽车工业产值的增长可使相关产业的产值随之增长,波及效果为3-5倍。   2、汽车工业发展可促进GDP的增长。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汽车保有量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汽车拥有量平均增长一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工业在制造业和GDP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1990年至1998年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由2.9%提高到4.3%,占GDP的比重由0.6%上升为6.8%,GDP增长率与汽车对GDP的贡献率基本同步。  3、汽车工业发展对扩大就业,安置下岗职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据推算,1998年汽车行业及相关行业就业职工总数约2790万人,占全国城镇就业职工总数的13.6%,平均每7人就有1人从事与汽车相关的工作。其中,汽车工业本身的就业人数,1998年为196.3万人,比1985年的136.3万人增长44%。1995年、1997年我国汽车工业与相关产业部门的就业比例为1:9.5和1:11,在发达国家,有关比例更大。
 4、汽车发展明显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空间更加广阔。汽车的保有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目前,全世界的汽车保有量有6亿多辆,平均8.3人拥有1辆汽车。发展中国家拥有的汽车数量较少,如亚洲和非洲则分别26个人和41人才拥有1辆。而在工业发达国家,汽车已普及到千家万户,如美国平均1.3人拥有1辆汽车,日本和欧共体分别1.9人和2人拥有1辆。
    二、汽车发展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
    汽车发展对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同时也对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排放污染城市环境
    汽车发展对环境带来的主要问题是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机动车的数量日益增加。我国大气污染已由工业废物,煤炭烟气型向光化学烟雾型转变。大城市中,汽车排放物中一氧化碳分担率占63%,氮氢化合物占22%,碳氢化合物占73%。美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中一氧化碳的66%,氮氧化合物的43%,碳氢化合物的31%,二氧化碳的33%,微粒的20%,均来自于汽车的排放。七十年代以来各国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治理,但是每年由汽车排入大气的废物仍相当可观,全球汽车年度废气排放量,1990年为43亿吨,据预测2000年为49亿吨。因此,汽车排放对大气的污染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2000年中国城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监测的338个城市中63.5%的城市超过国家空气质量的二级标准,其中超过三级标准的有112个,占监测城市的33.1%。
  交通运输过程中洒落在道路上的渣土、煤灰、灰土、煤矸石、沙土等各种固体,以及混和在道路上的其它排放源排放的颗粒物,经往来车辆的碾压后形成较小的颗粒物载入空气,形成道路交通尘,在道路等级不高,道路两旁绿化不好的路面上常常积有大量的尘土,汽车行驶在路面上造成尘土飞扬,这部分颗粒往往会反复扬起、反复沉降,造成重复污染。由于道路的面积很大,约占城市面积的10%以上,所以道路扬尘占城市总扬尘的50%以上,对此不容忽视。
    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公害中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城市噪声愈来愈严重。据国家环境质量公报结果,2000年监测214个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指用声能量平均的方法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噪声大小)范围在56.2~80.7分贝之间,8.9%的城市污染较重,22.4%城市声环境质量较差,重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基本处于轻度污染。
    2、城市规划落后于汽车发展的速度
  交通堵塞是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十分头痛的问题,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步伐的推进,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堵塞将更加突出,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城市道路及停车场规划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
  ②、城市道路条件的改善远远赶不上汽车增长的速度;
  ③、老城区的改造规划更是受文物保护、当地经济、政策的决策思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经常出现改造不彻底的现象,虽经改造,但往往不能解决交通拥挤问题。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加入WTO,汽车保有量将会急剧增长,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是对交通道路考虑不够,从而使塞车、堵车现象极为严重。
    3、交通事故增多
    城市交通安全是与汽车关系最大的问题,人人都要坐车,既使不坐车行走在人行道上也难以保证绝对安全,从时间、空间的范围来看,交通事故都已构成人类的一大危害。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远不仅限于死伤者本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以及国家和个人财产的损失,还有几倍于死伤者人数的社会家属在心理和生活方面所受的伤害。
    三、汽车发展中城市环境保护对策
    1、认真贯彻执行三个“污染防治法”。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应建立有关组织机构,明确主管部门责任,做到责任明确,任务落实;运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污染防治法”,强化市民的环保意识,使广大市民由被动环保行为变为主动的环保行为;制定有力措施,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切实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着重把好汽车生产、销售和使用关。
    2、加强科学研究,推广新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九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根据这一精神,应着重抓好三项工作:
  ①鼓励和支持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各级政府应积极鼓励并支持开发生产无铅汽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二甲醚气体、电能源、太阳能等低污染能源,从源头上将汽车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对研制开发生产汽车使用的低污染能源的建设项目,从建设用地、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支持其大量研制开发和生产。
  ②鼓励购置高起点汽车。要求新购车辆的发动机采用最新的燃烧技术,保证汽车发动机在燃烧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污染;其次对新购车要求配备有三元催化装置,使汽车尾气排放达到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对购置低污染、环保型汽车的,予以免尾气检测,免征城市有关配套费用,并统一发放、张贴绿色标志。
  ③积极开展汽车尾气治理设备的研制工作。积极利用西部钛、钯等稀有金属资源丰富的特点,开展汽车尾气治理设备的研制,扶持这一产业的发展。
    3、鼓励和发展清洁燃料汽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34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生产和消费使用清洁能源的机动车船。国家鼓励和支持生产、使用优质燃料油,采取措施减少燃料油中有害物质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期限,停止生产、进口、销售含铅汽油。”
    “清洁能源”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比汽油或柴油“清洁”的能源。目前公认的清洁能源有电能、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醇类等。我国天然气、石油液化气资源十分丰富,推广使用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汽车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环境,而且对调整能源结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清洁”燃料汽车在推广应用初期有一定难度,各级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主要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①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发展“清洁”燃料汽车工作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城市工作的各个方面,因此,要成立必要的组织机构,并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标准,避免出现等待观望,或一哄而上,重复建设的现象,确保此项工程健康发展。
  ②突出重点,协调发展。发展“清洁”燃料汽车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有计划、分步骤的实施。发展初期在改车(汽油车、柴油车改装为“清洁”燃料汽车)方面应首先将重点和突破口放在出租车、公交车、环卫车上,其次,在公务车和其它车上全面推广。在建设加气站(包括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等站点)及其它配套设施方面应与改车数量配套,防止发生有“车”没“站”或有“站”没“车”加气的现象。
  ③制定切实可行的鼓励政策。在研究制定政策上,应在土地使用、城市配套费、税费减免、“清洁”燃料价格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引导社会各方的力量加入到“清洁”燃料汽车的推广应用工作行列。
    4、以人为本搞好城市交通规划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立足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建设,科学合理的研究编制城市交通规划:
  ①宏观上搞好城市组团之间干线道路的规划;微观上以住宅区等人口密集区域为中心合理布置购物中心,尽量减少城市居民的大范围流动。
  ②在规划重点上应在车站、码头、商贸区、城市出入口等人、车、物等集散地,设立由天桥、地下通道等构成的立体交通设施,尽量减少逆向流动和混合交通,以加快分流速度。
  ③在“古城”尤其是文物比较密集的城市在道路规划上,应处理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一是坚持主干道远离文物原则;二是因特殊原因无法远离的情况下,应坚持道路宁下穿,不上跨的原则;三是坚持在文物密集区原则上不建高架桥、路等立体交通设施;四是坚持在文物密集区多建步行街,不设和少设公共乘车站点,尽量减少行车数量。
    5、加强城市绿化工作,尽量多植树、种草,降低扬尘污染
    在城市增加绿地,减少土地裸露的基础上,城市拉运建筑垃圾、黄土等车辆采用专用车或防范措施,防止拉运过程中漏、洒、抛的现象,防止增加扬尘的污染源。其次,交通车辆多的路段,增加洒水次数,以有效地防治扬尘对大气的污染.
    6、努力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汽车对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汽车的使用也隐蔽着不安全因素。为了做好城市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尽量减少交通事故,应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要对全体市民尤其是驾驶员进行必要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教育广大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驾驶员严格执行交通规章;二不断完善城市道路的监控管理设备。要建全交通信息标志,警示标志,使人、车行进,禁止有明显的标识。同时,要加强对城市交通运行的动态监控;三要对车流量大的路段和学校、剧院、车站、码头等人口密集区域流动的车辆进行限时、限速,尽量减少交通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