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年表 - 心理学空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25:40

1901年
    四月,拉康在巴黎出生。大學時期,拉康讀的是醫科,其後轉修精神病學。
  
1932年
  
  拉康發表了他的博士論文:「關於一個患偏執狂的女精神病人的個案研究」。
  正如論者所指出的,在這篇論文中,拉康對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的援引,比重已經相當大。
  同時,拉康也在這篇論文中展示了他本人的一個理論方向。
  這就是:要將精神病患者的不穩定的精神條件同其本人的生理上條件(或病況)區分開來。
  
1934年
  
  拉康加入了巴黎精神分析學協會,「正式」完成:從精神病學向精神分析學的過渡。
  拉康在國際精神分析學協會第十四屆代表大會,發表他那篇有名的鏡像階段論文,初步奠定了他在精神分析學專業範圍內地位。
  鏡像階段」在拉康的論述中佔據了一個非常奇特的位置。
  有一種意見認為,拉康思想中的所有主要的內容,已經全部包含在這篇論文中,後期的拉康只不過是「鏡像階段」的拉康的成熟表現而已。
  另外又有意見認為,拉康的思想是逐步發展的,「鏡像階段」雖然重要,卻只是拉康的思想發展的一個過程而已。「鏡像階段」所涉及的種種,我們在下面會再作討論。(總結(1)-(6)。)
  
從1933年到1939年
  
  拉康也像巴黎很多同時期的知識份子一樣,聆聽了(從俄國移民來的)AIexander Kojeve在Ecole Normale Suprieure所主持的黑格爾哲學講座。
  黑格爾的哲學思想開始對法國的思想界產生真正重大的影響,正是Kojeve這幾年的講座活動所結出的果。這一黑格爾背景,特別是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中的一套關於自我意識的概念,對我們理解拉康的一套關於主體的講法,是至為重要的。
  簡而言之,黑格爾認為,人的自我意識是從動物性的生活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人要依靠外物來補充自己的生命。在有機體的層面上的這種無法自給自足的條件,導致了人對自己的初步認識。但是,對外物的慾望,以及外物對慾望的滿足,這兩者所形成的周而復始的循環,最後說來,又是難以真正令主體感到滿足的。
  因此,黑格爾指出,只有當人將慾望的對象從這些可消失的外物身上轉移至另一個同樣具有慾望的主體身上,人的真正的自我意識才會建立起來。換言之,對黑格爾而言,真正的自我意識只能是主體和另一個主體之間的相互認可的產物。
  
1950年代
  
  拉康開始每週一次之精神分析講座,吸引大批學生。
  拉康和法國精神分析界的爭議
  如前所說,拉康有關鏡像階段的講法,是在1949年修訂定稿的。這個時期,拉康雖然已經確立了他在法國精神分析學界內的地位,但是,他的一系列富有新意的看法,也在業內引起了越來越大的爭論。這些矛盾逐漸上升到一個爆炸點。拉康的鏡像論固然代表了一種同(美國的)自我心理學尖銳對立的理論,他的一些其他激進的看法,也被很多業內人士看作為離經叛道的事情。例如,拉康將精神分析家接見病人的傳統的五十分鐘時間打破了,改為自由浮動的五分鐘或十分鐘的短約會:又例如,他強調不一定是唸醫科出身的學生才能夠接受訓練成為專業精神分析家等等,都是法國精神分析界內激烈討論的問題。到了五十年代初期,種種圍繞著支持或反對拉康而展開的矛盾鬥爭,終於在「短約會」這個問題上集中爆發了開來。
  
1953年

  六月,巴黎精神分析學協會 (當時的拉康是會長)召開了一次行政會議,通過對拉康投不信任票。拉康宣告辭職。協會內支持拉康的一批成員也同時退會,另行成立一個叫做法國精神分析學協會的組織 (拉康稍後也加入了這個新組織)。但是,這個新組織不久就發覺到,國際精神分析學協會並不打算承認他們為會員。同年七月,拉康接獲國際協會的通知,在倫敦舉行的國際精神分析學協會第十八屆代表大會不會接受拉康出席會議。這個國際組織同拉康之間的一頁漫長鬥爭,宣告展開。兩個月之後,拉康在羅馬的另一個精神分析學會議上,宣讀了以(The Function and Field of Speech and Language in Psychoanalysis)為題的論文,此即為其有名的「羅馬論述」。
  與此同時,拉康與國際精神分析學協會之間的分歧,也越來越深。在1953年的紛爭過程中成立的法國精神分析學協會.到現在仍未取得國際精神分析學協會的合法認可。到了六十年代初期,國際協會對這個組織所施加的種種壓力,給後者的內部帶來了越來越大的矛盾衝擊。國際協會堅持要取消拉康在訓練新的精神分析家方面的資格,作為承認法國協會的先決條件。這項鬥爭終於在1963年白熱化。該年十月,法國精神分析學協會的教育委員會通過一項決議,將拉康從合資格的訓練者名單上除名。十一月十九日,協會的大多數成員追認了這項決議。翌日.拉康在聖安妮醫院(巴黎一所有名的精神病醫院、拉康長期來的講座基地)舉行了他在那裏的最後一次的「講座」(此其有關「父親的名字」的演講)。國際精神分析學協會排擠拉康出會的行動,至此成功結束。
  
1964年
  
  在李維.史陀、阿爾杜塞等著名人物的出力安排下,拉康在巴黎的Ecole Normale Superieure重開他的 「講座」。拉康並於同年成立巴黎佛洛伊德學院,採取徹底的開放政策,歡迎任何學科的學生接受精神分析學的訓練。
  
1968年
  
  拉康出版了他的九百多頁文集 (Ecrits),拉康的名氣可說又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峰。同年發生法國學生運動。同年發行的理論刊物(Scilicet)除拉康本人的文章,其它成員的文章一律不署名。而拉康對於接受精神分析學生的甄別程序,也引起相當大的爭議。
  
1972年
  
  拉康在講座中開始處理女性的性慾問題。標題為「再來一次」(Encore)目的在探討佛洛依德所留下的問題:女人到底要什麼?」
  
1975年
  
  十一月,拉康訪問美國,在麻省理工學院發表演講。
  
1981年
  
  九月九日,拉康以八十歲的高齡在巴黎逝世。但是,在其逝世前的一年.拉康仍然不脫其一貫的獨斷和權威本色,在1980年一月,不按法律程序辦事,片面地宣告解散他在1964年所一手創立的這所巴黎佛洛伊德學院,作為他對學院內外無時或停的精神分析派系紛爭的厭倦表示。拉康的這項行動,再一次成為了報章的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