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精致训练进行到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39:35

把精致训练进行到底

——由王君课案的细节研磨看语文高效训练

江苏省仪征中学(211900)刘祥

【本文发表于《中学语文》2010年7-8期合刊】    

语文是一门课程,一门传承知识、文化与思想的课程。语文教材的文选式结构特征,在赋予语文课文以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精致的表达等诸多语言与文学意义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用宏观的、整体的意境氛围遮蔽了课文中微观的、精妙的细节呈现情态,使得日常的语文教学,很多时候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文本意义的整体感知与领悟中,忽视甚至漠视了对文本中言语训练内容的反复玩味。这样的遮蔽,一方面直接造成了相当数量语文课堂的大而化之现象,很难把语文教学内容真正落实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与应用中;另一方面,也为那些致力于在工具与人文两种属性间寻找平衡点的教师“预设”了无数个导向歧路的岔道口,使其难以将语文言语训练精确地纳入课程目标体系中。

如何才能让语文教学回归到语文的本质属性中,使语文真正成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呢?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课堂训练精致化。这里的“精致化”,首先,强调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所有问题,必须真正指向“语文”,而非指向“语文”之外的其他知识;其次,强调语文活动问题的精细化,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层层追问,最大限度地发现文本言语的精妙所在,为更深层面上理解文本服务。

且看下面这则案例:

【案例一】

【投影】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

师:大家知道什么是“狂妄”吗?狂妄就是极端地自信到了目空一切的地步。现在千万不要看书。如果你遇到一个狂妄的人,你会怎么样?

生:极端地鄙视他!

生:我会瞧不起他。

生:我懒得搭理他。

生:我会嘲笑他。

生:我会狠狠批评他讽刺他。

师:看来同学们大多数挺严格啊。那我们看看大自然是怎么对待人类这个狂妄的孩子的。

【投影】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     笑……

(生朗读)

师:大自然笑了,大家猜猜大自然会怎么笑?

生:大笑。

生:狂笑。

生:嘲笑。

生:冷笑。

师:看来和大家的态度不太一样。同学们懂窃笑吗?

生:窃笑就是偷偷地笑。

师:怎么回事儿?大自然干嘛要窃笑,而不是像大家一样大笑狂笑冷笑呢?

生:大自然看来不想让人类知道她在笑。

师:有点儿意思了,为啥不想让人类知道呢?

生:按一般常情,这是为了保全人类的自尊心吧。

生:这应该是疼爱人类,宽容人类的表现吧。

生:我觉得大自然很温柔,很懂得尊重别人。

师:我们看看答案——

【投影】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生朗读)

师:原来这样啊!一位可爱的母亲对无知的孩子的笑,是什么样的笑?或者说,这位自然母亲在笑时,她的表情会是什么样的啊?

生:慈祥的。

生:宽容的。

生:原谅孩子了。

生:会心的。觉得孩子犯错误很正常。

师:总之,母亲的笑,是相信孩子一定会成长并且知道自我反省的笑。同学们,老师想起了一句名言:当我们弱小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强。当我们开始成长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感恩。当我们很强大了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宽容。这位对着无知的孩子不是嘲笑讥笑而是窃笑的母亲,一定不会是软弱的母亲,而肯定是位——

生:特别强大的母亲、

师:她的表现是不是应该得到我们的——

生:敬!

【赏析】

这是一处经过精心预设的教学细节,执教者是年轻的特级教师王君,执教背景是一次全国性展示活动,内容是八年级课文《敬畏生命》。

此处的教学内容,属于文本语句内涵解析。常规状态下,完成该类型的教学任务时,教师往往是直接呈现出完整的句子,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其中的深刻内涵。

王君老师的精巧,在于她有意识打破了句子的完整性,巧妙筛选出语句中若干思维触点,创建出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最大限度拓宽了语句的外延意义,另一方面也赋予了语句以更为丰富的内涵意义。

这个环节上,王君老师原本走的是常规路线,她最初这样设计:

在投影展示完整语句“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后,先组织学生齐读该句,然后依次提出三个问题,并在提出一个问题后,即组织讨论:

1、句子中为啥不用“大笑”,而要用“窃笑”呢?

2、为啥大自然母亲就不开怀大笑呢?

3、读这个句子的时候,作为人类,你的情感是怎么样的呢?

让我们比较这两次设计中的差异。

最初的设计中,第一、第二两个问题并无太多的智力挑战,基本属于文本作者意义的筛选与归纳。文章作者已经借助破折号后的文字,详细解答了这两个疑问。第三问,虽然跳出了前两问的意义范畴,进入到读者意义的建构上,但问题过大,又形成地较为突兀,学生思维很难迅速进入语句的具体解读中,容易走向空洞。

修改过的细节中,王君老师首先从词语释义入手,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狂妄”的语境意义,这就为学生精确理解文句内容扫清了障碍。

在此基础上,王君老师暂时脱离需要研究的教学内容,直接将语句理解拉到学生生活体验之中。“如果你遇到一个狂妄的人,你会怎么样”这一看似随意的提问,实则隐含了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让学生直陈己见,与下文的大自然的态度形成比照,借此教育孩子们宽容待人;另一方面,巧设铺垫与过渡,建立起生活经验与文本阅读间的有机关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深化文本内容的理解。

学生们果然中了王君老师的“圈套”,课堂上,学生们所能够想到的情感态度,显然都不符合宽容的特性。如此,当王君老师利用投影呈现出第二个问题时,学生们的心灵,必然会荡起些许微澜。是啊,大自然并没有像学生们那样“严格”,反而是“笑了”,这怎么能不激起学生的思考呢?

此环节中对“笑”的定语的揣测,是一个十分精彩的过渡。大自然怎么会“笑了”,而不是“鄙视”“瞧不起”“懒得搭理”“嘲笑”“讽刺”人类?在此小小的意外之后,学生们的习惯性思维又一次左右了对问题的判断。所以,学生们立刻想到的,是“大笑”“狂笑”“嘲笑”“冷笑”。应该说,这里的一系列带有贬义色彩的笑,正是先期的“鄙视”“瞧不起”的自然延展。它所体现的,依旧是学生们的自我中心观。

“大自然干嘛要窃笑,而不是像大家一样大笑狂笑冷笑呢”的追问,是一颗投入学生心灵的石子,它所激起的涟漪,开始有意识地冲击学生们的固有思维模式。这个问题,是学生们原本没有思考过的,却又并不超越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之外。该问题的创设,切合了最近发展区的需求,给了学生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智力与情感冲击。学生们在此冲击下,终于开始学会变换角度,从善良和宽容的视角思考问题。于是,学生们开始感受到“大自然很温柔,很懂得尊重别人”,开始明白大自然“疼爱人类,宽容人类”的美好品德。

至此,谜底终于揭晓。投影展示出完整语句后,学生对语句的理解,已有了质的飞跃。这时组织的朗读,便不再毫无情感,而是有了一种理解、欣赏和感谢。因此,在“她的表情会是什么样的啊”的相像训练中,学生们的心灵开始变得温润起来,他们的大脑中涌现出的,再不是充满了暴戾之气的词汇,而是代之以“慈祥”“宽容”等充满了温馨的词语。

对多数教师而言,这一环节处理到这样的程度,应该已经功德圆满。然而,倘若果真此刻紧急刹车,那么,前面的层层铺垫便失去了应有意义。王君的精致,正在于她善于把握这层层蓄势之后的点睛之笔。王君说,“当我们开始成长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感恩。当我们很强大了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宽容。”这样的总结,既是对文本内容的提炼,又是对学生灵魂的雕塑。王君开始把感恩与宽容这些善良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田,却又播撒得那样巧妙,不露痕迹。

此种类型的言语精致化训练,在王君的课堂上几乎随处可见。非独语句鉴赏如此,即使是简单的诵读,也总能设计出出神入化的教学效果来。再看下面这个片段:

【案例二】

【投影展示】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师:请用反问句的语气来读。

生:读

师:请把他变为肯定句来读。

生:那些狼籍斑斑的矿坑就是人类自掘的陷阱。

师:请把它变为感叹句来读。

生:那些狼籍斑斑的矿坑就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啊!

师:请用无奈的语气来读。

生:读

师:请用愤怒的语气来读。

生:读

师:请用恐惧的语气来读。

生:读

师:请你创造一个新句子来读。

【投影】谁能断言那成片成片倒下的树木不会是……谁能断言那干涸的月牙泉最后的一滴水不会是……

生:谁能断言那成片成片倒下的树木不会是我们人类自己的尸骨呢?

生:谁能断言那干涸的月牙泉的最后的一滴水不会是人类最后的一滴眼泪呢?

生:谁能断言那成片成片倒下的树木不会是人类为自己准备的棺木呢?

生:谁能断言那干涸的月牙泉的最后一滴水不会是人类灭亡之前的最后一滴血呢?

……

师:孩子们,让我们怀着敬畏的心情来读吧!

【投影】谁能断言那大面积排出的废水不会是人类已经变质的血液呢?谁能断言藏羚羊死前的咆哮不会是人类灭绝前的呻吟呢?谁能断言城市中那漫天的烟尘不是人类自己的骨灰呢?谁能断言那被黄沙所吞噬的道路不会是人类通往地狱的黄泉路呢?

【赏析】

语文教学中,诵读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却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常规状态下,议论性文本教学时,诵读极少被当作训练重点。毕竟,议论类文本的价值,主要通过对事理的认知予以实现。

此处的教学设计,王君老师通过不断变化诵读的语气语调,营造出一种循环往复的视听冲击。这里的诵读,当然不是为了训练朗读时的字正腔圆,而是为了借助这反复诵读,将语句的内涵意义植入学生心灵,使学生在形成情感共振的同时,不得不形成自身的独特思考。

这样的读,决不是为读而读,不是为了完成一个教学任务,落实一项教学流程,而是为了借助诵读滋养生命。这种能够真正贯彻落实语文教学“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的教学环节,在以人的健康成长为教学终极目标的语文课堂上,应该也必然成为精致训练的重点。

当然,仅有反复的读,只能构成浅层的触动,尚不能构成生命的真正觉解。所以,在诵读的同时,教师还必须辅助以其他形式的教学手段,让这浅浅的印痕,能通过多种形态的强化,转化为足以长时间滋润灵魂的思想泉水。王君老师在诵读的同时,精心设计了“仿写”这一教学内容。而王君老师的仿写,又不是那种中高考复习中煞有介事的知识点训练,而是诵读的自然衔接,是文本意义认知的自然延续,是师生情感倾诉的自然宣泄。故而,此处的仿写,并不斤斤计较于句式的是否工整、用语的是否妥帖,它试图建立的,只是灵魂的触动与反思,只是生命的独特体验与情感的深度震撼。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们的内在情感无疑凝重而庄严,对于文本的理解也无疑得到了升华。

最后对投影内容的齐读,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必然。通过上面的数次齐读与仿写,“敬畏自然”的主题意义,已经深入学生的心灵。“敬畏”,在此处已不再只是一个抽象的动词;“敬畏自然”也不再只是一篇寻常的课文。此处的齐读,已经上升为一种生命的呼唤,升华为一种生命的警醒。在这样的齐读中,学生的情感被过滤得分外纯洁,学生的责任意识被激发得空前活跃……

语文课堂进行到这样的程度,当然便进入了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中,学生们不但获取着来自课堂的各种语文知识语文技能,更获取着来自语文的生命养分。这种养分,便是责任、使命,是悲悯、敬畏。

重要的是,这样的生命觉解,并非来自教师的强势灌输,并非来自非语文内容的拓展迁移,而是始终建立在语文教学的应有内容之上,始终建立在语文阅读教学的精致训练之上。这样的语文课堂上,语文基础知识得到了应有的尊重,语文基本技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文本的作者意义、作品意义和编者意义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适宜的熏染,学生的生命意识得到激活……一切,都在朝着理想的教学模式发展。

王君老师《敬畏生命》课案中的这两个片段,大体上能够给我们的语文教学以如下几点启示:

首先,任何一种教学设计,都可以在精致训练方面精益求精,力求让所有的教学问题,都具有真正的教学价值。这就需要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能在备课中舍得下功夫,能反复思考,精心构设。如此,语文教学才能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

其次,人文与工具,并非天生对立的冤家。语文教学中,只要善于挖掘教学素材,善于将文本中那些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训练点的内容抓住,并通过精当的训练予以落实,那么,语文教学就完全可以将人文与工具融合成天衣无缝的一个整体。

其三,任何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必须对课堂教学构成直接的影响。凡是不得不进行的环节,就必须在教学中舍得花费时间,把问题挖深挖透。而可有可无的内容,则必须毫不吝惜的删除。如此,语文课堂才能做到真正的精致简约。

其四,文本是教学的根本,但凡能够通过文本内容的分析理解可以抵达的思维深度,就无需借助其他内容的拓展而实现。很多时候,语文教学中的拓展迁移,多是因为未能更好挖掘出文本本身的教学资源。拓展多了,学生的注意力便容易分散。阅读拓展物,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教学时间。这些,都不利于语文教学的高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