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精细进行到底(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0:31:33
新豆紧,旧豆松。如果嫌太空豆太紧,装豆前可以先将太空豆的内孔磨一磨:在将太空豆拉入主线时,会有一段拉太空豆的双线弃之不用,我们把太空豆放在双线部位来回拉几次,太空豆内孔会扩大一些。
讲究精细的钓友会特别在意钓组在水中运行的阻力。尽管这种力非常小、也无法测试,但是他们总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总是希望钓具的外形呈现阻力更小的流线形。于是,市场上的“流线钓具”应运而生:“流线”太空豆、“流线”浮标座、“流线”铅皮座等应运而生。
上述道理同样可以用于铅坠和浮标。笔者认识的知名钓手中,一位垂钓数十年的钓手,垂钓时总爱用什锦锉反复地把坠子修磨成上下都是尖尖的流线形。这样的坠子在水下运行时阻力小,也不容易产生意外的旋转。尽管我们无法测算它究竟有多少积极作用,但是我们说:这种做法从理论上讲是存在的,绝对不会产生反作用。精细的钓友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尽自己所能一丝不苟地把钓组做精做细。
我们在垂钓时,有时会发现钓目时多时少,却不是因为钓点的水深不一。这咱情况,极有可能是因为线组的浮力不稳定。调标,就是要调出一个类似枪枝的标尺和准星东西,我们把它称为“标尾”和“调目”。
垂钓时,若不考虑饵团大小和换钩后钩子重量不一的因素,影响线组浮力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线组中的空腔和空隙。笔者早就发现,在将标脚插入标座时,如果插的松紧不同,或者漂脚和标座不甚吻合,标脚里面往往还留有空隙,这种空隙产生的浮力,能相当于浮标的半目之多;铅皮包的不紧,也会在其内部产生一个时有时无的空气间隙,它们时有时无、时大时小,在需要精密调标的鱼情下垂钓,其负面影响不小。铅皮座的内部(铅皮管和钓线之间),也时常会因为太空豆的半密闭作用,使整个线组产生规律性的空隙,对浮标产生产生时大时小、时有时无浮力影响。
二,水温变化。钓友们都有这么一个经验:早上调好的浮标,到了中午时浮力就发生了变化。现在大家都认为,这是因为水的比重(密度)发生了变化。水温不同造成水体密度和浮标体积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影响浮标目数。尽管具体原因并不一定确切,但众多在实际垂钓中的这一发现,是需要重视并予以注意的。这一事实提醒我们:一定要在实际垂钓的时段调标,在接近水底的深度调标。
三,线组表面不干净。浮标表面的油脂、线体或钓具上粘带的残饵剩渣被溶解,也会影响浮力。有些新浮标,由于油漆表面会有一层薄薄的油脂,这个会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慢慢地被溶解掉,浮力逐渐发生变化。有经验的钓手会在新浮标使用前用中性洗涤剂将浮标洗一洗。其实,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比如我们不小心将浮标或钓线上沾带有饵料残渣,下次使用前调标是一个目数,钓过一段时间后又变为另一个目数。
四,持竿的姿式影响浮力。钓手调标时,鱼竿的方向和位置,会对线组产生不同的牵引力。所以调标时的一个基本的要求是:保持调标时鱼竿方向和位置和垂钓时鱼竿的方向、位置前后一样。
我们在垂钓中,还可以利用这种不同提竿姿式产生的浮力变化实现快速调标、快速改变钓法的目的。
比如我们用软尾标调3目一线、钓3目一线。当发现鱼群上浮了一点点、要钓离底时,通常的办法,是修剪铅皮,调高目钓低目。不用说,这样做一定会耽误时间,或许就是在这一会儿,鱼群被人家诱走了,再也难得回来。这时候,我们可以采取的一个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是:浮标略向下移,鱼竿不压水、略向上抬钓3目左右。这样钓,就相当于调5目、钓3目了,非常快捷、方便。
五,水表张力忽视不得。让我们先做一个小试验:取一只浮标,在标脚上缠适量铅皮,放在水桶中调到4目。当我们慢慢把标尾压下去,它可能在3目甚至2目的位置不起来;当我们把浮标提起到5目或5目多时,它也沉不下去。这一现象对实际垂钓的启示是:调标时,到底哪个点是我们的调目?笔者以为,浮标最上点和最下点的中间位置应该是我们的调目基准,浮标尾部停在这里的目,才是我们要找的调目。有经验的钓友在调标时,会把调好的浮标往下压一压,看看浮标向上回升的有多快、能够回升到几目。这样做除找准浮标的真正调目外,还有熟悉浮标信号的目的。垂钓中,压标后如果回升得快了或慢了,就说明有鱼在吃饵。
作为直接和鱼接触的钓具,鱼钩选用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是否能迅速钓上鱼。
钩条的粗细。尽管细钩的强度比同样大小的粗条钩差许多,但是在比赛钓鲫鱼,甚至钓混养鱼时,都有越来越多的竞技钓手喜爱细条钩,这是因为细条钩轻,有非常理想“入口性”。
钩条的软硬。现在市场上符合钓友需要的硬质细条钩,还真是凤毛麟角。太硬的鱼钩比较脆,容易断掉;太软的钩在钓上一些鱼后,特别是用脱钩器刮鱼,钩尖便倒了尖,垂钓中会频频脱钩跑鱼。需要快速垂钓的场合,我们爱使用最硬的、不会倒尖的鱼钩,虽然它会在某一次提竿时跑鱼,但因为是钓快鱼,跑这一两条也无所谓;钓糗鱼、慢鱼,我们也可以使用容易倒尖的“软”钩。用软钩钓鱼,遛鱼时一定要细心,最好使用抄网,防止把钩子拉开了;最好不要用脱钩器刮鱼,防止钩尖被刮得倒了尖。
鱼钩和鱼饵的重量。鱼钩和鱼饵重量的不同,会在底钓时造成双钩状态和目数的复杂对应关系,这也是喜爱精确调标的钓友经常被搞糊涂的原因。无论如何,笔者建议钓友们要熟知你常用的鱼钩和鱼饵各有多少目,在使用不同的钩子和饵团的大小时,能据此判断出它们在水底的基本状态。
钩子的形状。钩尖和角度、长短,钩门的宽窄,都和垂钓的结果有直接的关系,和钓法也有直接的关系。比如钩尖内倾的钩,挂中鱼的难度会变大,但是中鱼后脱钩的机会也减少许多,比较适合保守、被动、提竿较晚的钓法。反之,钩尖向外倾的钩子,撩中鱼的机会较多,鱼吃进去后中鱼的机会也多,所以比较适合快速钓。像一些钩尖向外倾的大型钩子,则有快速扎入鱼的脑部,促其快速死亡、失去挣扎力的功能。其实钩尖外倾的小型钩子,也有类似的作用,只是表现的不是那么明显。
竞技钓手对脱钩器的重视程度很高,至少会备软硬两根。这一点,不少初涉竞技不久的钓友无法理解。一位竞技钓玩得颇好的朋友对我讲过这样一句话:“我就凭这根脱钩器,就能比你多钓几条鱼”。此话当时对我没有什么促动,但是后来,当我根据不同的鱼情使用了不同粗细和钢性的挡针后,才发现这话真是至理名言。
看高手抛竿和提竿,那么舒展、那么自然,有行云流水的感觉。练到这一步虽说不容易,却是竞技钓鱼的基本功。我们注意到以下几个要点,就可以细细体会,注意纠正。
1、抛竿时钩饵的落点准、入水轻,子线顺。只有落点准,才能实现钓窝中、钓窝边、钓窝外等战术上的变化;只有入水轻,才能不惊鱼、饵团不提前在水的上层散得太多;只有子线顺,才能让鱼有更多的接钩机会,减少打结缠线等失误。
2、提竿要求:提竿时有短促的爆发力,但感觉到鱼的力后,就要变为匀而缓慢的力量顺势向上、向后领。如果没有中鱼,提竿后鱼钩绝不出水。匀速提竿不仅可以保护窝子里的鱼不被惊散,而且可以防止子线缠绕。我们常在鱼脱钩时出现缠线现象,这提示我们:提竿用力不匀容易缠线,提竿时如果感觉鱼体偏大,最好及时改用抄网。
遛鱼路线要巧妙
竞技钓比的是上鱼快,对遛鱼速度也非常讲究。黑冰曾经对我讲过他的一次比赛钓混养的经历:那一场,钓的好的一般都只有5、6尾草鱼,而他却一场钓了27尾草鱼,都是3、4斤的。他介绍说:钓上鱼后也不遛鱼,边扬竿边往后退,把鱼拉到岸边后直接下抄网。等把鱼到了网子中后,鱼好像才想起来要挣扎。仅凭这一点,窝子里的鱼没有像别人那样受到惊吓、钓一条鱼后要等好长时间才能有新鱼聚窝,而是一下竿就有鱼。
2004年,笔者参加一个地区性钓赛,第一场鱼情几乎疯狂,近100人的小组中得3分,却比第一名少了近40尾。当时,感觉体力消耗得无法支撑。赛后估计,如果力量更大一些,钓具更精良一些,应该可以多钓30尾以上。自那以后,经过了近三年时间我才悟到,当时除了体力差、钓具不够精良外,我的操作手法也有问题。近 500克的大鲫鱼,我都是把它呈直线拉回来的——表面看来,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是鱼走直线所发挥出来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所以人的体力消费更大。我如果当时懂得走斜线,把大鲫鱼拉一个大弧度,从左边近处抄网处出水,体力一定会节省很多,也能减少一些。
打窝,过去叫撒窝。这一个“撒”字,就撒出了过去钓法中的粗放。台钓打窝,是钩子带饵入水,轻抛轻入;钓法精细的传统钓友多用器械打窝,也有用包食打窝的,同样是轻提轻入、窝点控制得很小,在打窝的量上,能够做到“循序渐进、循循善诱”。
鱼饵的状态有太多的讲究。调整鱼饵的状态需要五样法宝,它们在鱼饵中的比例,实在可以说是“一分不能多,一丝也不能少”。这五样法宝是:拉丝粉、雪花粉、超级诱饵、鱼饵膨散剂、水。特别是鱼饵膨散剂,这是一款崭新的鱼饵状态饵,它的用量应视饵料的基料和自己对鱼情的理解而定,需反复调试才可以达到最理想的状态。调试时,我们把饵团搓在钩子上,放水分中拖动,察看鱼饵的雾化状态、饵芯大小、附钩强弱。只有经常这样精心调制,反复练习、察看和对比饵团的状态和中钩率等,才可以提升我们的配饵水平。再如,一款“可搓可拉”的鱼饵,我们用它作搓饵时,由于拉丝粉的含量较专业搓饵高,我们通常多加些水,使之柔和一些,以免过多的拉丝粉“挡口”。现在好了,有一种新产品叫做“鱼饵膨散剂”,它不仅直接降低拉丝粉在饵料中的比例,而且能使饵团中的丝变细变松,减少挡口现象。以外,拌饵次数的多少、在钩上搓饵时捏饵团的松紧,都会直接影响着饵团的粘度和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