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适应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40:50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迄今已近10年。在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对于新课改的适应,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前提,教学行为的改变是关键,教学能力是基础,教师情感和态度上的关注是动力。我们应针对这些方面,更好地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性。

把握现状因势利导

谈及教师对新课程适应状况,不少校长、教研员和教师常常一言以蔽之:“穿新鞋,走老路。”这形象地揭示了不少学校和教师在观念和行为上的落差和悖离。其实,学校和教师的真实状况远比这种简单概括复杂得多,根据不同的适应程度,可以将教师分为以下四类基本人群:

第一类人群——“穿新鞋,走新路”。这类教师的表现是“入位、到位”的,他们对新课程抱以极大的热忱,对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理念有睿智的认识与正确的理解,积极在能力上提升、在行为上跟进,通过尝试与探索、反思与总结,在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间自如地穿行,逐渐达到知行合一的境地。

第二类人群——“穿新鞋,走偏路”。这种“偏向”缘于观念上的“错位、越位”,他们是改革的拥趸者,虽然也表现出对改革的热诚,但由于在观念上存在诸多理解上的偏差或误读,而导致实践行为暂时偏离了“正路”,使课堂教学陷入“低效、无效”和“无序、无为”。

第三类人群——“穿新鞋,走老路”。这类教师在主观上积极追随新课程,在思想上也高度认同新课程理念,但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自身缺乏新课程需要的关键性能力,使得他们被迫“走老路”。

第四类人群——“穿旧鞋,走老路”。这类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是“缺位”的。尽管也在外界的强制下不得不参与到课程改革之中,但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其心态是消极被动和不情愿的,其行为是游离和逃避的。他们潜意识里对新课程的抵抗情绪较大,不愿承受自我否定的风险和痛苦,习惯因循守旧,因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

对此,应理性与全面地把握当前我国教师适应新课程所面临的困境,抓住实现转化的契机,让第一类人群主动发挥其领头羊的作用,为第二类人群在理念上正本清源、正确导航,使之由“偏路”及时改到“正路”,给第三类人群以专业引领、能力提升、环境优化,尽早让他们走到“新路”上来,给第四类人群以理解与等待,更多地给予他们支持与帮助。

主动适应人文关怀

任何教育改革最终都要依赖于教师的理解与执行,依靠教师来发挥作用。为此,我们需要从以下两方面来加以努力:

一方面,要让教师认识到,教育改革、课程改革传达的是一种先进的改革思想和指导理念,其目的在于实现学生和自己更好的发展。这种改革是不断深入、持续发展的,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所以,对于改革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该消极逃避,而是应以积极的态度、开放的心态迎接新的事物,主动学习新理念、开拓新视野,敢于探索,积极创新,否则,迟早会被历史淘汰。

另一方面,要关注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情感、情绪,对他们在改革中遭遇的困难要给予同情与理解,更要给予帮助与支持。几乎每位教师都会都感受到课程改革的压力,但不同区域、性别、学校类型、任职年限、任教学科以及进入课改不同时间段的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感受和问题均不相同,其个人情感需求和专业发展诉求也有区别。所以,要提升教师的适应性,满足他们的要求,就需要差别对待、分类指导、对等支持。如对教龄短的新教师,应给予能力和实践操作上的帮扶;对于骨干教师,则给他们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提出新的目标进行激励;对课改热情不高的中老年教师不能歧视、放弃,而是应该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尊重他们的教学经验,理解他们的处境,激发他们改革的热情,既督促、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提高,又要善于宽容等待。

总之,要让新课程实施的过程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既充满挑战又富于意义,既有否定自己的痛苦也有得到新生的快乐的过程。

提升学校文化适应性

学校是否具备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不仅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效果,而且对于教师改革压力的缓解和增强其对课程改革的适应性,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良好的学校文化首先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课程领导,将宏观层面的国家课程改革,通过微观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变革体现出来,将普遍的课程改革理念和要求,与自己学校的差异进行适当的、有个性的调适,使之更符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无疑,课程领导者的智慧与胆识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课程领导只会亦步亦趋地忠实执行,不问校情、不顾师情,必将难以让学校和教师对新课程形成认同。

良好的学校文化必然体现在学校管理的民主和基层教师的赋权上。受传统文化和社会政治影响,我国的学校管理中一直少有自由平等的参与和研讨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这次课程改革,是一次教育民主化的运动,形成新的、民主的学校文化也是课程改革的目标。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方式应以参与式的民主管理为主,赋予基层教师充分的自主权,教师和校长同是学校发展的主人,对学校发展负有直接的责任,教师有分享和参与决策学校重大事务的权利。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成为民主、平等、对话、交往的场所,成为教师不断成长、专业不断拓展的地方,校长和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才能充分调动起来。

良好的学校文化必然重视教师的发展,始终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创造条件。民主的管理奠定了合作、共享、和谐开放、学习进取的教研文化。这种文化氛围鼓励教师进行尝试和标新立异,宽容失误和“忠言”;这种氛围也使教师在遇到困难时能得到及时的帮助,新人在这里得到点拨,老人在这里得到激励;这种氛围使教师更愿意做改革的主人,积极投入到改革当中去,而不是做改革的被动适应者。

调整方案加强保障

课程实施的过程是一个互动调适的过程。一方面,课程实施者要努力使自己适应新的课程要求,提高自己适应新课程的各项能力;另一方面,课程的设计者和推行者也应通过对课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分析和研究,对课程方案和实施进程作必要的调整。通过这种良性互动,使课程改革更加完善和可行。

首先,应加强课程、教材的适切性建设。当前教师对教材的适切性反响最为强烈。一是教材版本过多,但大多数教材在质上都是大同小异,甚至雷同重复,教材本身的个性化、特色和针对性却很不突出。所以,现在亟须严格教材准入教科书选用目录的门槛标准,真正将那些“经典的、精品”教材推荐给师生,加强教材编写的针对性,使教材真正适合本地域的学生使用。其次,教师对综合课程尤其是理科综合课程的改革反响强烈,长期习惯于分科教学的教师认为自身对教材知识结构不适应,备课难,教课更难。所以,可以考虑放缓此门课程的改革步伐。再其次,就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开设现状,在不少的薄弱校和农村校,可谓差强人意。一方面缘于教师的课程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教师工作负担过重,无暇顾及。考虑到农村的特殊现状,对这两课的开设可不作硬性要求,待条件成熟后再定夺。

除此之外,当前各级政府对与新课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保障不到位,推进改革工作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教师编制、教学设施设备、相关经费等保障推进尚不充分,致使课程改革遇到了制度性和条件性障碍,严重制约了课程改革的步伐,也影响到教师对于课程的适应性。

在实施以上几项措施的同时,必须关注到农村课程改革和农村教师的适应状况,因为农村教育一直是基础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要想全面推进课程改革,解决好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被优先考虑。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0.06.11